崔延伯傳
關燈
小
中
大
崔延伯,博陵人。
祖崔壽,在彭城陷入江南政權。
崔延伯很有力氣,少年即以勇壯聞名。
出仕蕭赜,為緣淮遊軍,帶濠口戍主。
太和年間進入皇魏,高祖深深嘉許這種行為,常任統帥。
膽量勇氣過人,兼有謀略,征讨之處,都立下了戰功。
積累功勞位次漸進,朝廷除授他為征虜将軍、荊州刺史,賜爵定陵男。
荊州地形險惡,蠻左寇亂,常有結聚作亂的勢力,崔延伯自統軍讨伐,無不摧滅,由此穰地安甯,沒人再敢搗亂。
永平年間,轉任後軍将軍、幽州刺史。
蕭衍派他的左遊擊将軍趙祖悅率軍偷據峽石,帝下诏讓崔延伯為别将,與都督崔亮一起讨伐敵人。
崔亮令崔延伯據守下蔡。
延伯與别将伊甕生挾淮造營。
崔延伯于是取車輪,去掉外圈,削尖其幅,兩兩相對,揉竹為繩,貫連不絕,一共十多道,橫水為橋,兩頭安置大辘轳,士兵在裡面任情出沒,不可燒斫。
崔延伯既斷趙祖悅等人後路,又讓舟船不能相通,所以蕭衍援軍不能前往救援,趙祖悅全軍都被俘虜。
延伯在軍中被拜平南将軍、光祿大夫。
崔延伯與楊大眼等從淮陽來到京城,靈太後在西林園引見崔延伯等。
太後說:“卿等志尚雄猛,都是國中名将,前番平定峽石,上下稱快,這乃是卿你的功勞啊。
但是淮河堤堰仍在,應該有所打算,所以招引你們一起商量,各人拿出一套方案以備後用。
”楊大眼說:“臣的主意是從水陸兩路,同時并進,這樣便可無往而不克。
”崔延伯說:“為臣今天要小與大眼作難,既對聖顔,答旨應符合實際,淮水水南水北都有溝渠,陸路進攻的計策如何實施?依臣短見,願聖心憐憫水兵的勤苦,給他們一年時間,專門練習水上作戰,如有意外情況發生,随召可用,無往不克。
”靈太後說:“愛卿所說,深中要害,就按你說的辦。
” 永平二年(509),朝廷除授他為安北将軍、并州刺史。
在州任上貪污官民财物,聲名聞于遠近。
朝廷召還為金紫光祿大夫。
出任鎮南将軍、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将軍,賜給骅骝馬一匹。
正光五年(524)秋天,因以往在揚州建淮河橋的功勞,封為當利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不久又增加食邑一百戶,改封新豐,晉爵為子。
當時,莫折念生兄天生由隴而下東進犯境,征西将軍元志被莫折天生所擒,賊勢洶洶,進駐黑水。
帝诏崔延伯為持節、征西将軍、西道都督,與行台蕭寶夤一起讨伐敵人。
蕭寶夤與崔延伯在馬嵬紮下營壘,南北相距百餘步。
蕭寶夤每天召集督将讨論打擊敵人的方法,崔延伯每說“敵人剛剛勝利,氣勢正銳,難以與之争鋒”。
蕭寶夤一臉不高興:“君你荷國寵惠,總軍出讨,國家安危便系于一身,而你每每顯示出怯懦之情來,損我皇威,挫軍銳氣,這是你的罪過。
”崔延伯第二天早晨到蕭寶夤那裡謝罪,說:“現在我當幫助明公您試探敵人勇怯。
”崔延伯選擇精兵數千,下渡
祖崔壽,在彭城陷入江南政權。
崔延伯很有力氣,少年即以勇壯聞名。
出仕蕭赜,為緣淮遊軍,帶濠口戍主。
太和年間進入皇魏,高祖深深嘉許這種行為,常任統帥。
膽量勇氣過人,兼有謀略,征讨之處,都立下了戰功。
積累功勞位次漸進,朝廷除授他為征虜将軍、荊州刺史,賜爵定陵男。
荊州地形險惡,蠻左寇亂,常有結聚作亂的勢力,崔延伯自統軍讨伐,無不摧滅,由此穰地安甯,沒人再敢搗亂。
永平年間,轉任後軍将軍、幽州刺史。
蕭衍派他的左遊擊将軍趙祖悅率軍偷據峽石,帝下诏讓崔延伯為别将,與都督崔亮一起讨伐敵人。
崔亮令崔延伯據守下蔡。
延伯與别将伊甕生挾淮造營。
崔延伯于是取車輪,去掉外圈,削尖其幅,兩兩相對,揉竹為繩,貫連不絕,一共十多道,橫水為橋,兩頭安置大辘轳,士兵在裡面任情出沒,不可燒斫。
崔延伯既斷趙祖悅等人後路,又讓舟船不能相通,所以蕭衍援軍不能前往救援,趙祖悅全軍都被俘虜。
延伯在軍中被拜平南将軍、光祿大夫。
崔延伯與楊大眼等從淮陽來到京城,靈太後在西林園引見崔延伯等。
太後說:“卿等志尚雄猛,都是國中名将,前番平定峽石,上下稱快,這乃是卿你的功勞啊。
但是淮河堤堰仍在,應該有所打算,所以招引你們一起商量,各人拿出一套方案以備後用。
”楊大眼說:“臣的主意是從水陸兩路,同時并進,這樣便可無往而不克。
”崔延伯說:“為臣今天要小與大眼作難,既對聖顔,答旨應符合實際,淮水水南水北都有溝渠,陸路進攻的計策如何實施?依臣短見,願聖心憐憫水兵的勤苦,給他們一年時間,專門練習水上作戰,如有意外情況發生,随召可用,無往不克。
”靈太後說:“愛卿所說,深中要害,就按你說的辦。
” 永平二年(509),朝廷除授他為安北将軍、并州刺史。
在州任上貪污官民财物,聲名聞于遠近。
朝廷召還為金紫光祿大夫。
出任鎮南将軍、行岐州刺史、假征西将軍,賜給骅骝馬一匹。
正光五年(524)秋天,因以往在揚州建淮河橋的功勞,封為當利縣開國男,食邑二百戶,不久又增加食邑一百戶,改封新豐,晉爵為子。
當時,莫折念生兄天生由隴而下東進犯境,征西将軍元志被莫折天生所擒,賊勢洶洶,進駐黑水。
帝诏崔延伯為持節、征西将軍、西道都督,與行台蕭寶夤一起讨伐敵人。
蕭寶夤與崔延伯在馬嵬紮下營壘,南北相距百餘步。
蕭寶夤每天召集督将讨論打擊敵人的方法,崔延伯每說“敵人剛剛勝利,氣勢正銳,難以與之争鋒”。
蕭寶夤一臉不高興:“君你荷國寵惠,總軍出讨,國家安危便系于一身,而你每每顯示出怯懦之情來,損我皇威,挫軍銳氣,這是你的罪過。
”崔延伯第二天早晨到蕭寶夤那裡謝罪,說:“現在我當幫助明公您試探敵人勇怯。
”崔延伯選擇精兵數千,下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