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道遷傳
關燈
小
中
大
文粲等人回到西關,共同參與大義之舉。
當今庸、蜀虛弱,楚、鄧懸危,開拓九區,掃清六合,形要之利,在于此時,進取之略,願陛下迅速決斷。
臣以愚陋,猥當推舉,事定之後,便即束身馳歸天阙。
但是事情草創,猶有參差。
蕭衍魏興太守範繤、安康太守範泌與前巴西太守姜修,屯聚川東,尚須整頓武備,奉遣讨襲,具于别啟。
集朗兄弟都商議留臣權且不動,必須在撲滅繤等之後,才可上路。
誠懇希望皇帝聖慈,特垂鑒照。
謹遣兼長史臣張天亮奉表上路。
” 帝诏曰:“得表,聞之。
将軍早識機運,已投誠款,而中間遇到猜忌,緻有反複,但又翻然風返,建此殊功,忠貫古烈,義動遠近。
漢、鄭既開,勢必剪除庸、蜀,統一大略,從此開始。
擒兇掃惡,何等痛快。
想來餘黨盡平,西南太平,謀算北方,當有勤勞之功。
卿所請軍宜,朕略敕一二。
”又賜予道遷玺書說:“得表,辭備誠款節志之懷。
卿忠義早挺,委心已久。
中有事因,以緻波折。
朕知你能乘機豹變,翻然改圖,統率同志,萬裡投順,遠舉漢中,為開蜀之始。
卿洪規茂略,深可嘉贊。
今授卿持節、散騎常侍、平南将軍、豫州刺史、豐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
與你同舉義旗諸人,朕尋有别授。
王師數道競發,絡繹電邁,朕派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征梁漢諸軍事、鎮西将軍、尚書邢巒,指授節度你。
卿可大建殊功,以稱朕意。
”道遷上表受平南、常侍職,而辭豫州、豐縣侯,授引裴叔業公爵為例。
世宗不同意。
道遷從南鄭來京城朝拜,世宗在太極東堂引見他,道遷免冠赤腳說:“臣往日歸誠,誓盡心力,超蒙榮獎,萬死不能報其一。
但前番在壽春,遭受韋缵陷害,申述控訴沒有地方,以緻又變。
從那以來,臣希望酬報過去蒙受的知遇之恩。
為臣勳微,受恩優厚,實在有愧心顔。
”魏世宗說:“卿建為山之功,一筐之污,何足謝罪。
”道遷以賞報為微,徘徊不拜。
帝下诏書說:“道遷到京城既久,未曾冊封,可令吏部速速拜職。
”道遷拜官那天,帝诏給一百五十人供其驅使。
不久又改封濮陽縣開國侯,邑戶與前一樣。
一年多後,頻頻上表請解州職,世宗同意了。
除任南兖州大中正,不上任。
夏侯道遷雖然學識并不淵博,而曆覽經史,熟谙尺牍,書劄往返,很有條理。
喜好談話宴樂,務求口福,京師美味,家中全都備有。
他在京城西面,水邊地上,大起園池,種植蔬菜果樹,招引秀彥端雅之士,經常前去遊樂,妓妾有十多人,他經常自娛自樂。
國家給他的俸祿每年有三千多匹,道遷全都拿來供己喝酒,從不營置家産。
經常誦讀孔融詩:“‘座上客恒滿,樽中酒不空’,其餘的不是我的事情。
”有見識的人都贊賞他的舉動。
出任散騎常侍、平西将軍、華州刺史,轉任安東将軍、瀛州刺史,常侍職仍舊。
道遷為政清正嚴厲,善于禁止盜賊。
熙平年間,病逝,享年六十九歲。
朝廷贈他撫軍将軍、雍州刺史,贈給他帛五百匹,谥稱明侯。
當初,夏侯道遷覺得拔漢中歸誠魏廷,本是王穎興的計策,要求把自己的封邑抽出五百戶封給他,世宗不同意。
靈太後臨朝,道遷重新請求分封。
太後十分驚奇,商議想以三百戶封給穎興,正好此時道遷死了,這事就擱置下來。
夏侯道遷不娶正妻,隻有庶子幾人。
當今庸、蜀虛弱,楚、鄧懸危,開拓九區,掃清六合,形要之利,在于此時,進取之略,願陛下迅速決斷。
臣以愚陋,猥當推舉,事定之後,便即束身馳歸天阙。
但是事情草創,猶有參差。
蕭衍魏興太守範繤、安康太守範泌與前巴西太守姜修,屯聚川東,尚須整頓武備,奉遣讨襲,具于别啟。
集朗兄弟都商議留臣權且不動,必須在撲滅繤等之後,才可上路。
誠懇希望皇帝聖慈,特垂鑒照。
謹遣兼長史臣張天亮奉表上路。
” 帝诏曰:“得表,聞之。
将軍早識機運,已投誠款,而中間遇到猜忌,緻有反複,但又翻然風返,建此殊功,忠貫古烈,義動遠近。
漢、鄭既開,勢必剪除庸、蜀,統一大略,從此開始。
擒兇掃惡,何等痛快。
想來餘黨盡平,西南太平,謀算北方,當有勤勞之功。
卿所請軍宜,朕略敕一二。
”又賜予道遷玺書說:“得表,辭備誠款節志之懷。
卿忠義早挺,委心已久。
中有事因,以緻波折。
朕知你能乘機豹變,翻然改圖,統率同志,萬裡投順,遠舉漢中,為開蜀之始。
卿洪規茂略,深可嘉贊。
今授卿持節、散騎常侍、平南将軍、豫州刺史、豐縣開國侯,食邑一千戶。
與你同舉義旗諸人,朕尋有别授。
王師數道競發,絡繹電邁,朕派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征梁漢諸軍事、鎮西将軍、尚書邢巒,指授節度你。
卿可大建殊功,以稱朕意。
”道遷上表受平南、常侍職,而辭豫州、豐縣侯,授引裴叔業公爵為例。
世宗不同意。
道遷從南鄭來京城朝拜,世宗在太極東堂引見他,道遷免冠赤腳說:“臣往日歸誠,誓盡心力,超蒙榮獎,萬死不能報其一。
但前番在壽春,遭受韋缵陷害,申述控訴沒有地方,以緻又變。
從那以來,臣希望酬報過去蒙受的知遇之恩。
為臣勳微,受恩優厚,實在有愧心顔。
”魏世宗說:“卿建為山之功,一筐之污,何足謝罪。
”道遷以賞報為微,徘徊不拜。
帝下诏書說:“道遷到京城既久,未曾冊封,可令吏部速速拜職。
”道遷拜官那天,帝诏給一百五十人供其驅使。
不久又改封濮陽縣開國侯,邑戶與前一樣。
一年多後,頻頻上表請解州職,世宗同意了。
除任南兖州大中正,不上任。
夏侯道遷雖然學識并不淵博,而曆覽經史,熟谙尺牍,書劄往返,很有條理。
喜好談話宴樂,務求口福,京師美味,家中全都備有。
他在京城西面,水邊地上,大起園池,種植蔬菜果樹,招引秀彥端雅之士,經常前去遊樂,妓妾有十多人,他經常自娛自樂。
國家給他的俸祿每年有三千多匹,道遷全都拿來供己喝酒,從不營置家産。
經常誦讀孔融詩:“‘座上客恒滿,樽中酒不空’,其餘的不是我的事情。
”有見識的人都贊賞他的舉動。
出任散騎常侍、平西将軍、華州刺史,轉任安東将軍、瀛州刺史,常侍職仍舊。
道遷為政清正嚴厲,善于禁止盜賊。
熙平年間,病逝,享年六十九歲。
朝廷贈他撫軍将軍、雍州刺史,贈給他帛五百匹,谥稱明侯。
當初,夏侯道遷覺得拔漢中歸誠魏廷,本是王穎興的計策,要求把自己的封邑抽出五百戶封給他,世宗不同意。
靈太後臨朝,道遷重新請求分封。
太後十分驚奇,商議想以三百戶封給穎興,正好此時道遷死了,這事就擱置下來。
夏侯道遷不娶正妻,隻有庶子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