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椿傳
關燈
小
中
大
楊播弟楊椿,字延壽,本字仲考,太和年間與楊播一起都蒙高祖賜改。
楊椿性情寬容謹慎,開始被拜授為中散,典掌皇家馬匹,因端慎小心,專管醫藥,遷任内給事,與兄楊播一起侍奉宮室。
楊椿又領蘭台行職,改授中部曹,楊椿析查訴訟很是公正,高祖贊揚他。
等到文明太後逝世,高祖悲痛得五天都沒進食。
楊椿進谏說:“陛下性情淳笃,孝心超過有虞,居哀五天,水漿不進,臣子們着急驚恐,不知說什麼好。
陛下您擔負祖宗傳下的大任,身居君臨萬國之重,在這件事情上哪可與凡夫俗子一樣,居喪以取僵仆暈倒呢。
況且聖人的禮制,毀不滅性,縱使陛下想自賢于萬代,但這樣下去,列祖列宗的廟社将如何是好!”高祖為他的一番話所感動,于是開始進粥。
朝廷轉授他為宮輿曹少卿,加授給事中。
出任安遠将軍、豫州刺史。
高祖自洛向豫,到他的州館驿舍下榻,賜給他馬十匹、缣帛千匹。
又提拔他為冠軍将軍、濟州刺史。
魏高祖自鐘離到邺城,至..郂,幸臨其州館,又賜給馬二匹,缣帛一千五百匹。
因此被平原太守崔敞所訟訴,廷尉論其收取市利、費損官炭,免除了他的官職。
後又降為甯朔将軍、梁州刺史。
當初,武興王楊集始被楊靈珍所破,降歸蕭鸾。
到現時,率領敵賊萬餘人自漢中向北,企圖恢複舊土。
楊椿率領騎步兵二千人出兵駐守下辨,送了封信給楊集始,向他陳述利害。
楊集始拿着信對使者說:“楊使君椿這封信,除卻了籠罩在我心頭的疑雲。
”于是領着其部下一千多人前來投降。
不久楊椿以母親年老,解職還家。
後來,武都氐人楊會造反,假楊椿持節、冠軍将軍、都督西征諸軍事、行梁州刺史,與軍司羊祉一起讨伐破滅了敵人。
後來梁州運糧,被一群氐人劫奪而去,帝诏楊椿兼任征虜将軍,持節招慰。
不久因氐人叛亂,拜授他為光祿大夫,假平西将軍,督征讨諸軍事讨伐氐人。
還朝之後,兼任太仆卿。
秦州羌人呂苟兒、泾州屠各陳瞻等聚衆造反,帝诏楊椿為别将,隸屬安西将軍元麗讨伐叛軍。
賊進入隴中,形成犄角之勢互相守護。
讨伐諸軍将領有的說在山路上埋伏軍馬,截斷其出入之路,等到敵人糧草完竭之後再攻打他們;有的說斬除山木,放火燒敵,然後進軍讨伐。
楊椿說:“這都不是好辦法。
這些人本就是常規的盜賊,沒有什麼戰略計劃,我們王家大軍一到,無戰不摧,敵人之所以深竄,正說明他們怕死。
現在我們應勒止三軍,不要輕舉妄動,敵人必然會說我們見險徘徊不前,心中輕視我軍,我們然後掩其不備,就可一舉平定了。
”于是緩師不進,敵人果然縱出掠搶,我軍放出些軍中驢馬引誘敵人,不加讨逐。
像這樣持續了多天,暗地裡挑選精兵,銜枚夜襲,斬殺陳瞻等人頭顱。
楊椿入授正太仆卿,加授安東将軍。
開始,顯祖時有柔然部落萬餘戶降附魏廷,居住在高平、薄鼻律兩鎮,太和末年,叛逃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一千多家。
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鎮将郎育等,請求朝廷把他們遷到淮北居住,防備他們再逃走。
帝下诏同意,但擔心他們不聽安排,便命楊椿持節前往執行。
楊椿認為遷移他們是沒用的,上書說:“臣因古人有言:邊裔不謀華夏,蠻夷不亂華土。
荒僻之人,招服而已。
所以先朝居之荒服之間的意圖,正是為了悅樂近者招來遠人,也是為了區别華夏戎夷,别異内外。
而今新歸附的人很多,如果舊附之人被遷徙,新附的人必然會内心不安。
不安必定思歸其土,思念故土就會叛逃。
狐死首丘,其害甚大。
又加上這些人,衣毛食肉,喜歡天寒地凍的天氣。
而南方潮濕暑熱,把他們移居到那必定會全部逃走。
我們如那樣做,便會進失歸服之心,退丢藩衛之益。
把他們遷居中夏,必會生出後患,愚心所見,認為不能這樣做。
”當時衆官商議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于是把柔然遷到濟州沿黃河居住。
冀州元愉劫難,這些人果然渡過黃河奔赴叛賊,所在劫掠,果然像楊椿所說的那樣。
永平初年(508~509),徐州城人成景隽在宿豫謀反,帝诏楊椿率領四萬兵馬讨伐敵人,無功而返。
很久以後,朝廷除授他為朔州的撫冥、武川、懷朔三鎮三道諸軍事、平北将軍、朔州刺史。
在州,被廷尉奏陳他任太仆卿的時候,招引百姓,盜種牧田三百四十頃,朝廷依律判
楊椿性情寬容謹慎,開始被拜授為中散,典掌皇家馬匹,因端慎小心,專管醫藥,遷任内給事,與兄楊播一起侍奉宮室。
楊椿又領蘭台行職,改授中部曹,楊椿析查訴訟很是公正,高祖贊揚他。
等到文明太後逝世,高祖悲痛得五天都沒進食。
楊椿進谏說:“陛下性情淳笃,孝心超過有虞,居哀五天,水漿不進,臣子們着急驚恐,不知說什麼好。
陛下您擔負祖宗傳下的大任,身居君臨萬國之重,在這件事情上哪可與凡夫俗子一樣,居喪以取僵仆暈倒呢。
況且聖人的禮制,毀不滅性,縱使陛下想自賢于萬代,但這樣下去,列祖列宗的廟社将如何是好!”高祖為他的一番話所感動,于是開始進粥。
朝廷轉授他為宮輿曹少卿,加授給事中。
出任安遠将軍、豫州刺史。
高祖自洛向豫,到他的州館驿舍下榻,賜給他馬十匹、缣帛千匹。
又提拔他為冠軍将軍、濟州刺史。
魏高祖自鐘離到邺城,至..郂,幸臨其州館,又賜給馬二匹,缣帛一千五百匹。
因此被平原太守崔敞所訟訴,廷尉論其收取市利、費損官炭,免除了他的官職。
後又降為甯朔将軍、梁州刺史。
當初,武興王楊集始被楊靈珍所破,降歸蕭鸾。
到現時,率領敵賊萬餘人自漢中向北,企圖恢複舊土。
楊椿率領騎步兵二千人出兵駐守下辨,送了封信給楊集始,向他陳述利害。
楊集始拿着信對使者說:“楊使君椿這封信,除卻了籠罩在我心頭的疑雲。
”于是領着其部下一千多人前來投降。
不久楊椿以母親年老,解職還家。
後來,武都氐人楊會造反,假楊椿持節、冠軍将軍、都督西征諸軍事、行梁州刺史,與軍司羊祉一起讨伐破滅了敵人。
後來梁州運糧,被一群氐人劫奪而去,帝诏楊椿兼任征虜将軍,持節招慰。
不久因氐人叛亂,拜授他為光祿大夫,假平西将軍,督征讨諸軍事讨伐氐人。
還朝之後,兼任太仆卿。
秦州羌人呂苟兒、泾州屠各陳瞻等聚衆造反,帝诏楊椿為别将,隸屬安西将軍元麗讨伐叛軍。
賊進入隴中,形成犄角之勢互相守護。
讨伐諸軍将領有的說在山路上埋伏軍馬,截斷其出入之路,等到敵人糧草完竭之後再攻打他們;有的說斬除山木,放火燒敵,然後進軍讨伐。
楊椿說:“這都不是好辦法。
這些人本就是常規的盜賊,沒有什麼戰略計劃,我們王家大軍一到,無戰不摧,敵人之所以深竄,正說明他們怕死。
現在我們應勒止三軍,不要輕舉妄動,敵人必然會說我們見險徘徊不前,心中輕視我軍,我們然後掩其不備,就可一舉平定了。
”于是緩師不進,敵人果然縱出掠搶,我軍放出些軍中驢馬引誘敵人,不加讨逐。
像這樣持續了多天,暗地裡挑選精兵,銜枚夜襲,斬殺陳瞻等人頭顱。
楊椿入授正太仆卿,加授安東将軍。
開始,顯祖時有柔然部落萬餘戶降附魏廷,居住在高平、薄鼻律兩鎮,太和末年,叛逃得差不多了,隻剩下一千多家。
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鎮将郎育等,請求朝廷把他們遷到淮北居住,防備他們再逃走。
帝下诏同意,但擔心他們不聽安排,便命楊椿持節前往執行。
楊椿認為遷移他們是沒用的,上書說:“臣因古人有言:邊裔不謀華夏,蠻夷不亂華土。
荒僻之人,招服而已。
所以先朝居之荒服之間的意圖,正是為了悅樂近者招來遠人,也是為了區别華夏戎夷,别異内外。
而今新歸附的人很多,如果舊附之人被遷徙,新附的人必然會内心不安。
不安必定思歸其土,思念故土就會叛逃。
狐死首丘,其害甚大。
又加上這些人,衣毛食肉,喜歡天寒地凍的天氣。
而南方潮濕暑熱,把他們移居到那必定會全部逃走。
我們如那樣做,便會進失歸服之心,退丢藩衛之益。
把他們遷居中夏,必會生出後患,愚心所見,認為不能這樣做。
”當時衆官商議沒有采納他的意見,于是把柔然遷到濟州沿黃河居住。
冀州元愉劫難,這些人果然渡過黃河奔赴叛賊,所在劫掠,果然像楊椿所說的那樣。
永平初年(508~509),徐州城人成景隽在宿豫謀反,帝诏楊椿率領四萬兵馬讨伐敵人,無功而返。
很久以後,朝廷除授他為朔州的撫冥、武川、懷朔三鎮三道諸軍事、平北将軍、朔州刺史。
在州,被廷尉奏陳他任太仆卿的時候,招引百姓,盜種牧田三百四十頃,朝廷依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