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煥傳

關燈
劉煥,字德文,是中山人。宋代末年戰事紛起,城中缺糧很久了,劉煥年紀還小,煮米麥的糠屑充饑,自己喝其清湯,把稠的供他的母親,鄉親們對此很是驚奇。稍稍長大,劉煥開始學習,天氣嚴寒擁在糞火邊讀書,從不知疲倦,更不懈怠。天德元年(1149),劉煥應考高中進士,調到任丘當縣尉。該縣縣令貪污,劉煥經常規勸糾正他的錯誤。他的任期滿了,縣令端着一杯酒感謝他說:“縣尉您廉政謹慎,讓我受到啟發而思考。”劉煥調任中都市令。樞密使仆散忽土家雇有結縧的工匠,在市場上牟利,不肯服從市場規定注冊交稅,劉煥拘囚了工匠。忽土召見劉煥,劉煥不去,公布了工匠的罪名并且鞭打了他。劉煥當初任市令的時候,探望同鄉吏部侍郎石琚,并通報自己治理市場的情況,石琚不高興地說:“京師地廣人多,與外郡不相同,你棄簡就煩,這是我所不理解的。”到現在,他才看重劉煥和他的作為了。

    劉煥因為清廉升任京兆推官,又遷北京警巡使。劉煥曾經逮捕兩個惡少在庭中用棍打懲罰,告誡他們說:“孝敬父親,善待兄弟,禮貌待人,謹慎做事,才是君子。狂暴兇惡,隐諱做賊,則是小人。從今往後,不要對舊習慣習以為常,國家有明确的處罰條令,我不能夠私下開脫你們。”從此,衆人都敬畏回避,不敢犯法。皇帝召他任監察禦史,當地父老鄉親幾百人有的趴在車下,有的挽住他的靴镫,說:“我們想再挽留使君一年,看來是不能實現了。”

    劉煥以監察禦史的身份兼輔助戶部員外郎。代州錢監在鑄錢時摻雜青銅,錢币成色惡劣,類似鐵錢。民間偷偷仿造,許多人因此犯罪。朝廷對這件事很憂慮,向尚書省下達命令讓讨論對策。劉煥禀奏說“:錢寶應當純粹用黃銅精心制作,其中加進少量錫。如果青銅可以用來鑄造錢币,曆代沒有理由不用。自從代州按二分和四六分的比例,把青銅和黃銅雜糅鑄制錢币,一定是節省銅而且容易造成。由于這個原因,民間偷偷鑄錢,犯罪的人很多,這并不是朝廷的本意。一定要為天下的利益考慮,應該規定鑄錢純用黃銅,這樣雖然鑄得的錢數少而利益長遠。那些摻雜青銅鑄成的錢已經在市上流行的,應該驗收數量收入庫,準許擁有的人來兌換。”皇上聽從了他的意見。

    劉煥再遷任管州刺史,德高望重的老學者幾百人共同上疏他的十一件事迹,前往節鎮請求留下劉煥繼續任職,說“:劉刺史忠于職守,奉公守法,乞請留下他。”劉煥因廉政升任鄭州防禦使,官升一級,轉任同知北京留守事。

    世宗巡幸上京,所經過的州郡大力調動民夫整治橋梁馬路,企望恩賞,劉煥領導他的部下隻是治橋平路使它們處于良好狀态而已。皇上嘉獎他的誠意,令遷任遼東路轉運使,在任上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