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古論元忠傳
關燈
小
中
大
烏古論元忠本名叫訛裡也,他的祖先是上京獨拔古人。他的父親叫訛論,娶的是金太祖的女兒畢國公主。元忠幼年時候秀美出衆,世宗即位前在自己的府邸把長女許配給元忠為妻,後來世宗的長女被封為魯國大長公主。正隆末年(1160),元忠跟随海陵王完顔亮向南征伐。世宗在遼陽即位,當時太保叫昂的是海陵的左領軍大都督,派遣元忠到皇帝行宮去朝見皇上,皇上于是授予他定遠大将軍之職,提升為符寶郎,并告訴他說“:朕剛剛即位,親密的人沒有再像你這樣的了,對侍從、宿衛應當戒備,不要發生失誤。”大定二年(1162),對元忠加授驸馬都尉,任近侍局使,并且遷升殿前左衛将軍。元忠跟随世宗打獵,皇上想射殺老虎,元忠極力勸止了皇上這樣做。又晉升殿前右副都點檢,出任賀宋正旦使。出使歸來,轉任左副都點檢。因為元忠的家奴結夥撮取民稅,所以他被免職。十一年(1171),元忠官複舊職。第二年(1172),升為都點檢。十五年(1175),北部邊疆各部族向朝廷進獻,皇上命令元忠去受禮,等到完成使命回朝,皇上诏告他說:“朕每逢卿夜間值勤,那一夜睡覺一定安穩。今年夏天朕到景明宮,卿離開時間長了,朕很是想念你。”
正當大興府守臣缺少,于是皇上命元忠知府事。當時有一個和尚犯法,衙吏逮捕了他關在監獄中,皇姑梁國大長公主叮囑放了他,元忠不聽,并向上禀奏了這件事,世宗召見他并對他說:“卿不徇私情,很是可嘉啊!像這樣治理京城,朕還有什麼憂慮呢?”任期滿後元忠又被授予吏部尚書。他的兒子誼與顯宗的長女薛國公主相配結婚。
大定十八年(1178),元忠被提升為禦史大夫,并被授撒巴山世襲謀克。世宗問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誰可以做丞相,良弼回答元忠,于是拜元忠為平章政事,封為任國公,出任尚書右丞相。策劃讨論進士科第的設置,元忠持贊成态度。世宗将要啟駕到會甯,元忠勸谏世宗不聽,讓元忠出知真定府,不久又下诏任命元忠為右丞相。
世宗打算用磚砌城牆保護上京,元忠說“:我國家曾經遭逢正隆興兵,百姓受到損傷而疲困,陛下治理國家休養生息二十多年,還未完全恢複。況且上京土質疏松惡劣,用磚砌城恐怕難以堅固經久,如果風雨摧壞,年年修繕,人民将愈來愈貧困了。”聖駕向東巡幸長時間不回京,元忠禀奏說:“鸾輿在這裡常駐已有一年,倉中儲存的食物用品一天比一天少,到市上去買價錢越來越貴,禁衛及各局署有不少人逃跑了,有司追捕他們按法律制裁又恐怕有損陛下的仁愛之德。”世宗贊許并采納了這些意見。
不久,元忠出任北京留守,皇上責怪他說“:你強悍自用,專權而且結交親近密友。你心懷叵測,是為了快快升官。”後來左丞相張汝弼禀奏事情,世宗厭惡他阿谀順從,對左右大臣說:“卿等每遇事或依從或違背,或苟且贊成或暫時逃避,不肯完全表白自己的意見,你們這樣做,與高爵厚祿怎麼能相稱?如果烏古論元忠做丞相,剛直取言,義不顧身,實在是應該推崇的!”于是,诏令元忠改知真定府事,遷移知河間。
明昌二年(1191),元忠任廣甯知府。因為在河間修建..場侵犯騷擾了百姓,正遇大赦天下而免罪,任順義軍節度使。元忠請求辭官未獲準,反被加職任開府儀同三司、北京留守。又調任濟南知府,超過阙令預宴,班平章政事之上。承安二年(1197),調去守南京,不久改知彰德府。在任上逝世。訃告傳來,皇上派遣宣徽使白琬燒飯,贈給辦喪事的财物很厚重。元忠素來地位高貴,性格粗犷豪放而内心深處常懷嫉妒,世宗曾經斥責他。他所到之處不能管束奴仆,當世之人拿這一點對他毀謗非議。
正當大興府守臣缺少,于是皇上命元忠知府事。當時有一個和尚犯法,衙吏逮捕了他關在監獄中,皇姑梁國大長公主叮囑放了他,元忠不聽,并向上禀奏了這件事,世宗召見他并對他說:“卿不徇私情,很是可嘉啊!像這樣治理京城,朕還有什麼憂慮呢?”任期滿後元忠又被授予吏部尚書。他的兒子誼與顯宗的長女薛國公主相配結婚。
大定十八年(1178),元忠被提升為禦史大夫,并被授撒巴山世襲謀克。世宗問左丞相纥石烈良弼誰可以做丞相,良弼回答元忠,于是拜元忠為平章政事,封為任國公,出任尚書右丞相。策劃讨論進士科第的設置,元忠持贊成态度。世宗将要啟駕到會甯,元忠勸谏世宗不聽,讓元忠出知真定府,不久又下诏任命元忠為右丞相。
世宗打算用磚砌城牆保護上京,元忠說“:我國家曾經遭逢正隆興兵,百姓受到損傷而疲困,陛下治理國家休養生息二十多年,還未完全恢複。況且上京土質疏松惡劣,用磚砌城恐怕難以堅固經久,如果風雨摧壞,年年修繕,人民将愈來愈貧困了。”聖駕向東巡幸長時間不回京,元忠禀奏說:“鸾輿在這裡常駐已有一年,倉中儲存的食物用品一天比一天少,到市上去買價錢越來越貴,禁衛及各局署有不少人逃跑了,有司追捕他們按法律制裁又恐怕有損陛下的仁愛之德。”世宗贊許并采納了這些意見。
不久,元忠出任北京留守,皇上責怪他說“:你強悍自用,專權而且結交親近密友。你心懷叵測,是為了快快升官。”後來左丞相張汝弼禀奏事情,世宗厭惡他阿谀順從,對左右大臣說:“卿等每遇事或依從或違背,或苟且贊成或暫時逃避,不肯完全表白自己的意見,你們這樣做,與高爵厚祿怎麼能相稱?如果烏古論元忠做丞相,剛直取言,義不顧身,實在是應該推崇的!”于是,诏令元忠改知真定府事,遷移知河間。
明昌二年(1191),元忠任廣甯知府。因為在河間修建..場侵犯騷擾了百姓,正遇大赦天下而免罪,任順義軍節度使。元忠請求辭官未獲準,反被加職任開府儀同三司、北京留守。又調任濟南知府,超過阙令預宴,班平章政事之上。承安二年(1197),調去守南京,不久改知彰德府。在任上逝世。訃告傳來,皇上派遣宣徽使白琬燒飯,贈給辦喪事的财物很厚重。元忠素來地位高貴,性格粗犷豪放而内心深處常懷嫉妒,世宗曾經斥責他。他所到之處不能管束奴仆,當世之人拿這一點對他毀謗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