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華傳
關燈
小
中
大
于慶陽。
白華如期而回。
有一天,皇帝對白華說:“我見你以前一談及征讨的事,必定面有難色,這一次舉動卻特别銳意承擔,是什麼原因?”白華說“:過去用兵,因為南征和讨伐李全的事情受到阻礙,不能專心于北方,所以認為北讨很難。
如今和平時不同,況且事已至此,不得不一戰。
大軍進入境内已有三百多裡,如果放任他們攻占了秦川怎麼相救?終當一戰摧敗他們。
與其在靠近内地的平川作戰,不如在靠近邊境的險隘作戰。
”皇帝也認為是這樣。
七年正月,慶陽解圍,大軍歸還。
白華上奏說:“當今之計,軍隊食物急迫。
除樞密院已确定準備忠孝軍以及馬軍都尉司步軍足夠一戰的物資,此外應讓河南的府州也要挑選防城軍,秋天集中春天放回,依照古代的務農和講武之義,各讓他們防守本州的府城,以現在計算應有九十七萬,不要留待他日為敵所用。
” 五月,任命白華為正式的樞密院判官。
皇帝派近侍局副使七斤傳旨說“:我任命你當樞密院官,不是指望你領兵對陣,而是要你為軍隊設立法紀、發送文件、使将帥和睦、糾察違法行為,至于軍隊的訓練、器械的修整,也都是你所管轄的範圍。
你要盡力報效國家,以合我的心意。
” 八年,敵軍從去年入侵陝西以後,往返于京兆、同州、華州之間,攻破南山營壘六十多處。
接着攻打鳳翔。
金軍從..鄉駐屯到渑池,而兩行省都安然不動。
宰相和谏官們都認為是樞密院有意逗留,張望不前,京兆的士民議論紛紛,以緻幾位丞相都在皇帝面前上奏說應當命令軍隊盡力前進進攻敵人。
皇帝說“:合達、蒲阿必定是在尋找機會,等有可進之機再進攻。
如果督促他們出戰,終屬勉強,隻怕無益反而有害。
”于是派白華和右司郎中夾谷八裡門前去告訴他們宰相和百官們的言論,并詢問他們:“敵人至今已入侵兩個半月,有懈怠返回的意向,各軍為什麼安然不動?”同時命令白華往返隻能有六天時間。
白華等人到了同州以後,把皇上的話告訴了兩行省的官員。
合達說:“沒有見到機會,見到就會行動。
”蒲阿說:“敵軍斷絕了糧饷,要讓他們要戰不得,要留不能,必将自敗。
”合達對蒲阿和衆帥們都說不能行動,見到士大夫們都說可以行動。
人們認為合達近來因為有罪過,又害怕蒲阿正受皇帝信任,不敢和他對抗,所以也說不能行動。
白華等觀察兩位丞相見北兵勢力強大都有畏懼之心,便私下詢問樊澤、定住和陳和尚的意見。
三個人都說“:别人都說北兵疲困,所以能夠進攻,這話不對。
大兵的行動,怎麼能輕易預料呢?确實不能行動。
”白華等回京,将兩位丞相和衆将的意見奏明皇上,皇帝說:“我原就知道他們膽怯,不敢行動啊!”他當即又派白華傳旨對二相說:“鳳翔被圍已久,恐怕守城的難以支持,行省應當領兵出關住在華陰境内,第二天到華陰,第三天到華州,略與渭北軍交戰。
估計敵軍聽到消息必定前去救援,況且也能稍微解除鳳翔的急難,我方也能得以牽制敵軍力量。
”二相都回奏說“領旨”。
當白華東歸走到中牟時,已經有兩行省送奏書的人追趕到了,白華取來報送樞密院的副本,讀過以後,見上面寫道:“領旨帶領軍隊出關二十裡,來到華陰縣境内,和渭北軍交戰,當夜收軍入關。
”白華為此仰天長歎,說:“事已至此,沒有辦法了。
”白華到京城時,奏章已經送到,他知道所奏的毫無用處。
過不了幾天,鳳翔失陷,兩行省立即抛棄京兆,和牙古塔一起遷移居民前往河南,留下慶山奴守城。
夏五月,楊妙真因為她丈夫李全死在宋朝,便在楚州城北架設浮橋,向元軍統帥梭魯胡吐求兵複仇。
朝廷察知後,認為北軍有可能渡過淮河,淮河跟河南,跬步可至,便派合達、蒲阿駐軍于桃源界内的氵敖河口以防備。
兩行省并約宋軍統帥趙範、趙葵一起夾攻北軍。
二趙也派人前來聘問,都以議和為名,大張聲勢。
二位丞相多次以兵少向朝廷請求增兵,省院覺得很難辦,便上奏說:“二相的軍隊一向駐守在潼關附近,已近半年,剛回到舊營地,喘息未定,又要讓他們在大熱天東行,實在沒有什麼可以獲得,隻是自取疲乏而已。
況且桃源、青口是蚊子、虻子生長的低濕沼澤地,不便于放牧,現今不是進攻的時間,決不敢輕舉妄動。
況且我方所憂慮的,不過是楚州的浮橋罷了。
暫且想辦法謀取,已派提控王銳前去觀察是否可能。
”上奏之後,皇帝派白華将這個意見告訴二相,同時帶王銳前去。
二相聽了以後很不高興。
蒲阿便派出水軍,由駐紮在虹縣的那位王提控放下二十四隻小船,讓白華順河而下,必須航行到八裡莊城門,并且說:“從這裡眺望八裡莊,如同在雲間天上,省院裡的人穩坐在那裡動動嘴就行,如今樞密院判官親自前來,可以去探察一下是否可行,回朝上奏。
”白華堅決推辭,沒能辭掉,便上了船,當船開到淮河跟黃河合流的地方,才跟八裡莊城門相遇。
守城的派了五十艘白鹞大船逆河而上,占據上遊以攔截白華的退路。
白華差點回不來,黑暗中找到了一條路才得以先回,這才醒悟到兩行省對朝廷省院不肯增兵很生氣,認為都是白華之流的主張,所以故意把他推擠到危險地方去。
當夜二更天後,八裡莊守城副将派人送來降書,說:“早些時候,主将出城開船,
白華如期而回。
有一天,皇帝對白華說:“我見你以前一談及征讨的事,必定面有難色,這一次舉動卻特别銳意承擔,是什麼原因?”白華說“:過去用兵,因為南征和讨伐李全的事情受到阻礙,不能專心于北方,所以認為北讨很難。
如今和平時不同,況且事已至此,不得不一戰。
大軍進入境内已有三百多裡,如果放任他們攻占了秦川怎麼相救?終當一戰摧敗他們。
與其在靠近内地的平川作戰,不如在靠近邊境的險隘作戰。
”皇帝也認為是這樣。
七年正月,慶陽解圍,大軍歸還。
白華上奏說:“當今之計,軍隊食物急迫。
除樞密院已确定準備忠孝軍以及馬軍都尉司步軍足夠一戰的物資,此外應讓河南的府州也要挑選防城軍,秋天集中春天放回,依照古代的務農和講武之義,各讓他們防守本州的府城,以現在計算應有九十七萬,不要留待他日為敵所用。
” 五月,任命白華為正式的樞密院判官。
皇帝派近侍局副使七斤傳旨說“:我任命你當樞密院官,不是指望你領兵對陣,而是要你為軍隊設立法紀、發送文件、使将帥和睦、糾察違法行為,至于軍隊的訓練、器械的修整,也都是你所管轄的範圍。
你要盡力報效國家,以合我的心意。
” 八年,敵軍從去年入侵陝西以後,往返于京兆、同州、華州之間,攻破南山營壘六十多處。
接着攻打鳳翔。
金軍從..鄉駐屯到渑池,而兩行省都安然不動。
宰相和谏官們都認為是樞密院有意逗留,張望不前,京兆的士民議論紛紛,以緻幾位丞相都在皇帝面前上奏說應當命令軍隊盡力前進進攻敵人。
皇帝說“:合達、蒲阿必定是在尋找機會,等有可進之機再進攻。
如果督促他們出戰,終屬勉強,隻怕無益反而有害。
”于是派白華和右司郎中夾谷八裡門前去告訴他們宰相和百官們的言論,并詢問他們:“敵人至今已入侵兩個半月,有懈怠返回的意向,各軍為什麼安然不動?”同時命令白華往返隻能有六天時間。
白華等人到了同州以後,把皇上的話告訴了兩行省的官員。
合達說:“沒有見到機會,見到就會行動。
”蒲阿說:“敵軍斷絕了糧饷,要讓他們要戰不得,要留不能,必将自敗。
”合達對蒲阿和衆帥們都說不能行動,見到士大夫們都說可以行動。
人們認為合達近來因為有罪過,又害怕蒲阿正受皇帝信任,不敢和他對抗,所以也說不能行動。
白華等觀察兩位丞相見北兵勢力強大都有畏懼之心,便私下詢問樊澤、定住和陳和尚的意見。
三個人都說“:别人都說北兵疲困,所以能夠進攻,這話不對。
大兵的行動,怎麼能輕易預料呢?确實不能行動。
”白華等回京,将兩位丞相和衆将的意見奏明皇上,皇帝說:“我原就知道他們膽怯,不敢行動啊!”他當即又派白華傳旨對二相說:“鳳翔被圍已久,恐怕守城的難以支持,行省應當領兵出關住在華陰境内,第二天到華陰,第三天到華州,略與渭北軍交戰。
估計敵軍聽到消息必定前去救援,況且也能稍微解除鳳翔的急難,我方也能得以牽制敵軍力量。
”二相都回奏說“領旨”。
當白華東歸走到中牟時,已經有兩行省送奏書的人追趕到了,白華取來報送樞密院的副本,讀過以後,見上面寫道:“領旨帶領軍隊出關二十裡,來到華陰縣境内,和渭北軍交戰,當夜收軍入關。
”白華為此仰天長歎,說:“事已至此,沒有辦法了。
”白華到京城時,奏章已經送到,他知道所奏的毫無用處。
過不了幾天,鳳翔失陷,兩行省立即抛棄京兆,和牙古塔一起遷移居民前往河南,留下慶山奴守城。
夏五月,楊妙真因為她丈夫李全死在宋朝,便在楚州城北架設浮橋,向元軍統帥梭魯胡吐求兵複仇。
朝廷察知後,認為北軍有可能渡過淮河,淮河跟河南,跬步可至,便派合達、蒲阿駐軍于桃源界内的氵敖河口以防備。
兩行省并約宋軍統帥趙範、趙葵一起夾攻北軍。
二趙也派人前來聘問,都以議和為名,大張聲勢。
二位丞相多次以兵少向朝廷請求增兵,省院覺得很難辦,便上奏說:“二相的軍隊一向駐守在潼關附近,已近半年,剛回到舊營地,喘息未定,又要讓他們在大熱天東行,實在沒有什麼可以獲得,隻是自取疲乏而已。
況且桃源、青口是蚊子、虻子生長的低濕沼澤地,不便于放牧,現今不是進攻的時間,決不敢輕舉妄動。
況且我方所憂慮的,不過是楚州的浮橋罷了。
暫且想辦法謀取,已派提控王銳前去觀察是否可能。
”上奏之後,皇帝派白華将這個意見告訴二相,同時帶王銳前去。
二相聽了以後很不高興。
蒲阿便派出水軍,由駐紮在虹縣的那位王提控放下二十四隻小船,讓白華順河而下,必須航行到八裡莊城門,并且說:“從這裡眺望八裡莊,如同在雲間天上,省院裡的人穩坐在那裡動動嘴就行,如今樞密院判官親自前來,可以去探察一下是否可行,回朝上奏。
”白華堅決推辭,沒能辭掉,便上了船,當船開到淮河跟黃河合流的地方,才跟八裡莊城門相遇。
守城的派了五十艘白鹞大船逆河而上,占據上遊以攔截白華的退路。
白華差點回不來,黑暗中找到了一條路才得以先回,這才醒悟到兩行省對朝廷省院不肯增兵很生氣,認為都是白華之流的主張,所以故意把他推擠到危險地方去。
當夜二更天後,八裡莊守城副将派人送來降書,說:“早些時候,主将出城開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