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革傳
關燈
小
中
大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名餘慶,三次到朝廷廷試,沒有通過,因此放棄。革聰明,讀書一二遍,就記住不忘。大定二十五年(1185)進士。調任真定主簿。考查他廉潔,遷升為韓城令。同知州事接受富商賄賂,用每年征收的賦稅軍需分配給隸屬各縣,隻有革不聽從,提刑司認為他能幹。遷升河北東路轉運都勾判官、太原推官。遭母喪暫停職務,起用恢複原職。升大興縣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監察禦史、同知昭義軍節度事,遭逢父親之喪,服喪後複職,任簽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1206),伐宋,尚書省奏:“軍隊發動,沿路官員,在職的區别登記,缺的選補上,年老不勝任職務選人替代後撤職,司、縣各存留強幹正職官一員。”革與簽陝西高霖、簽山東孟子元都被接受命令,實地調查三路官員有否能力,登記留下正職官,和行省、行部、元帥府在職人數及因意外變故空缺的人員,及年老不能任職的,到朝廷報告這事。改任刑部員外郎,調任觀州刺史兼提舉漕運、陝西西路按察副使、大興府治中。知府徒單南平高貴受寵而當權,勢傾中外,派親信用進取功名來引誘革,革拒絕了他。貞..二年(1214),遷任戶部侍郎。宣宗遷汴,任行河北西路六部事,任知開封府事,河南勸農使,戶部、吏部尚書,陝西行省參議官。
貞..四年(1216),授職參知政事。革上奏“:有司各根據自己的情況引用過去決斷的事例,牽強附會,實際上打開了僥幸辦事的大會。請求凡是斷例、敕條、特旨、奏斷不能作為久永準則的,不許引用,都按法律為正确判斷的依據。”下诏同意。這年,大元兵破潼關,革自己以執政而在防備抵禦上失策,上表請罪。不許,免去原職任绛陽軍節度使。興定元年(1217),胥鼎自平陽轉移鎮守陝西,革因任知平陽府事,暫代參知政事,代鼎為河東行省。
這時興兵伐宋,革上書說:“現在策略應休兵息民,保養精銳部隊防備敵人。宋朝雖然制造兵禍,隻是自我防備就可以了。不忍受小的憤恨來盡力考慮得遠些,恐怕有人利用這個機會,就不能支持了。”不采納。太原戰後缺糧,革調七萬石粟來接濟他們。興定二年(1218),宣差粘割梭失至河東,這時晚稻沒有成熟,下文書到行省将農作物耕毀清理收藏,使敵人搶不到糧食。革上奏“:今年雨水及時,秋收可待。如令耕毀,百姓将無法承受。”诏令接受革的意見。十月,平陽被圍,城中兵不滿六千,屢次出戰,十天内傷者過半。征調吉、隰、霍三州兵,沒按時到。副将李懷德缒城出降,敵軍從城東南攻入。左右請革上馬突圍出去。革歎道“:我不能保此城,有何面目見天子?你們這些人可以離開了。”于是自殺。追封尚書右丞。
泰和六年(1206),伐宋,尚書省奏:“軍隊發動,沿路官員,在職的區别登記,缺的選補上,年老不勝任職務選人替代後撤職,司、縣各存留強幹正職官一員。”革與簽陝西高霖、簽山東孟子元都被接受命令,實地調查三路官員有否能力,登記留下正職官,和行省、行部、元帥府在職人數及因意外變故空缺的人員,及年老不能任職的,到朝廷報告這事。改任刑部員外郎,調任觀州刺史兼提舉漕運、陝西西路按察副使、大興府治中。知府徒單南平高貴受寵而當權,勢傾中外,派親信用進取功名來引誘革,革拒絕了他。貞..二年(1214),遷任戶部侍郎。宣宗遷汴,任行河北西路六部事,任知開封府事,河南勸農使,戶部、吏部尚書,陝西行省參議官。
貞..四年(1216),授職參知政事。革上奏“:有司各根據自己的情況引用過去決斷的事例,牽強附會,實際上打開了僥幸辦事的大會。請求凡是斷例、敕條、特旨、奏斷不能作為久永準則的,不許引用,都按法律為正确判斷的依據。”下诏同意。這年,大元兵破潼關,革自己以執政而在防備抵禦上失策,上表請罪。不許,免去原職任绛陽軍節度使。興定元年(1217),胥鼎自平陽轉移鎮守陝西,革因任知平陽府事,暫代參知政事,代鼎為河東行省。
這時興兵伐宋,革上書說:“現在策略應休兵息民,保養精銳部隊防備敵人。宋朝雖然制造兵禍,隻是自我防備就可以了。不忍受小的憤恨來盡力考慮得遠些,恐怕有人利用這個機會,就不能支持了。”不采納。太原戰後缺糧,革調七萬石粟來接濟他們。興定二年(1218),宣差粘割梭失至河東,這時晚稻沒有成熟,下文書到行省将農作物耕毀清理收藏,使敵人搶不到糧食。革上奏“:今年雨水及時,秋收可待。如令耕毀,百姓将無法承受。”诏令接受革的意見。十月,平陽被圍,城中兵不滿六千,屢次出戰,十天内傷者過半。征調吉、隰、霍三州兵,沒按時到。副将李懷德缒城出降,敵軍從城東南攻入。左右請革上馬突圍出去。革歎道“:我不能保此城,有何面目見天子?你們這些人可以離開了。”于是自殺。追封尚書右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