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顔杲傳
關燈
小
中
大
察剌翻越出城來投降。
四月,再次攻取西京。
杲率領大軍趕赴白水泺,分派各将招降安撫沒有歸降的州郡以及各部族。
在這時,遼國秦晉國王耶律捏裡在燕京自立為帝。
山西各城池雖然投降,但人心沒有穩固。
杲派宗望上奏軍情,并由此請求皇上駕臨軍中。
耶律坦招降西南招讨司及其所屬各部族,西到夏國邊境的地方全都歸順了,耶律佛頂也向耶律坦投降。
金肅、西平兩個郡裡有四千漢軍叛逃離去,耶律坦與阿沙兀野、撻不野簡單整頓出新近投降的壯年男子,趁黑夜前去襲擊。
第二天早晨,在河上交戰,大敗漢軍,漢軍都丢下兵器俯首就擒。
耶律捏裡寫信給杲請求講和,杲回信,斥責他不先向上國禀奏就自封帝号,如果能自己歸降,将會給與燕京留守的職務。
耶律捏裡也回信來,意思大緻是說“:先前即位時,是在兩國絕交相戰之際。
奚王與文武百官同心推舉擁戴,我哪裡有時間向朝廷請命呢?現在各軍已聚集,如果要發兵,我不能再束手待斃。
昔日我的先祖不曾殘害大金人民,封号授職給的恩寵,使民族日益強大。
現在忘卻這些恩德,要斷絕我家族宗祀,有何道義?倘若承蒙照顧,那麼我感戴您的恩德,沒有窮盡。
”杲又回信說:“閣下向來身為元帥,統領各軍,責任不是不重大,卻沒有一點功績。
你想據守一座城來抵抗國家軍隊,不是很難嗎?你任用的人,以前既然不能為國而死,現在誰肯受閣下指派呢?再說主上受辱臣下必死,想靠此成功,這種打算也不周全。
幕府遵奉皇上诏令,歸順者授官,逆反者讨伐。
閣下如果執迷不悟,不肯順從,就等被消滅後再了結吧。
”耶律捏裡于是派使者去向太祖請命,太祖賜給他的诏書說:“你是遼國親屬,職位居于将相,卻不能與國家共存亡,并私自據守孤城,僞稱大号,假若不肯降伏,将要後悔。
” 六月,皇上從京師發兵,下诏給都統道“:你們要朕親自出征,朕已于本月初一早晨啟程。
遼主現在哪裡,有何計策可以取勝?全都報告上來。
”杲派馬和尚在撻魯河恭迎太祖。
斡魯、婁室打敗夏國将領李良輔,杲派完顔希尹等人上奏報捷,并且請求把西南招讨司的各部族遷移到内地。
希尹等人在大泺西南進見皇上,皇上嘉獎了他們。
皇上來到鴛鴦泺,杲前去谒見。
皇上追擊遼主到了回離畛川,南下攻伐燕京,來到奉聖州,下诏說“:從今後所有訴訟文書都交給都統杲決斷。
如果有大的疑難之事,要即刻奏明。
”太祖平定燕京,返回鴛鴦泺,任命宗翰為都統,杲跟随太祖返回京師。
太宗即位,杲任谙班勃極烈,與宗幹一同治理國政。
天會三年(1125)攻伐宋國,杲出任都元帥,住在京師。
宗翰、宗望分路進兵。
天會四年(1126),再次征讨宋國,擒獲宋國兩位君主而回兵。
天會八年(1130),杲去世。
皇統三年(1143),杲被追封為遼越國王。
天德二年(1150),被纎祭于太祖廟廷。
正隆時期,按定例杲被封為遼王。
大定十五年(1175),受封谥号為“智烈”。
杲的兒子叫孛吉。
四月,再次攻取西京。
杲率領大軍趕赴白水泺,分派各将招降安撫沒有歸降的州郡以及各部族。
在這時,遼國秦晉國王耶律捏裡在燕京自立為帝。
山西各城池雖然投降,但人心沒有穩固。
杲派宗望上奏軍情,并由此請求皇上駕臨軍中。
耶律坦招降西南招讨司及其所屬各部族,西到夏國邊境的地方全都歸順了,耶律佛頂也向耶律坦投降。
金肅、西平兩個郡裡有四千漢軍叛逃離去,耶律坦與阿沙兀野、撻不野簡單整頓出新近投降的壯年男子,趁黑夜前去襲擊。
第二天早晨,在河上交戰,大敗漢軍,漢軍都丢下兵器俯首就擒。
耶律捏裡寫信給杲請求講和,杲回信,斥責他不先向上國禀奏就自封帝号,如果能自己歸降,将會給與燕京留守的職務。
耶律捏裡也回信來,意思大緻是說“:先前即位時,是在兩國絕交相戰之際。
奚王與文武百官同心推舉擁戴,我哪裡有時間向朝廷請命呢?現在各軍已聚集,如果要發兵,我不能再束手待斃。
昔日我的先祖不曾殘害大金人民,封号授職給的恩寵,使民族日益強大。
現在忘卻這些恩德,要斷絕我家族宗祀,有何道義?倘若承蒙照顧,那麼我感戴您的恩德,沒有窮盡。
”杲又回信說:“閣下向來身為元帥,統領各軍,責任不是不重大,卻沒有一點功績。
你想據守一座城來抵抗國家軍隊,不是很難嗎?你任用的人,以前既然不能為國而死,現在誰肯受閣下指派呢?再說主上受辱臣下必死,想靠此成功,這種打算也不周全。
幕府遵奉皇上诏令,歸順者授官,逆反者讨伐。
閣下如果執迷不悟,不肯順從,就等被消滅後再了結吧。
”耶律捏裡于是派使者去向太祖請命,太祖賜給他的诏書說:“你是遼國親屬,職位居于将相,卻不能與國家共存亡,并私自據守孤城,僞稱大号,假若不肯降伏,将要後悔。
” 六月,皇上從京師發兵,下诏給都統道“:你們要朕親自出征,朕已于本月初一早晨啟程。
遼主現在哪裡,有何計策可以取勝?全都報告上來。
”杲派馬和尚在撻魯河恭迎太祖。
斡魯、婁室打敗夏國将領李良輔,杲派完顔希尹等人上奏報捷,并且請求把西南招讨司的各部族遷移到内地。
希尹等人在大泺西南進見皇上,皇上嘉獎了他們。
皇上來到鴛鴦泺,杲前去谒見。
皇上追擊遼主到了回離畛川,南下攻伐燕京,來到奉聖州,下诏說“:從今後所有訴訟文書都交給都統杲決斷。
如果有大的疑難之事,要即刻奏明。
”太祖平定燕京,返回鴛鴦泺,任命宗翰為都統,杲跟随太祖返回京師。
太宗即位,杲任谙班勃極烈,與宗幹一同治理國政。
天會三年(1125)攻伐宋國,杲出任都元帥,住在京師。
宗翰、宗望分路進兵。
天會四年(1126),再次征讨宋國,擒獲宋國兩位君主而回兵。
天會八年(1130),杲去世。
皇統三年(1143),杲被追封為遼越國王。
天德二年(1150),被纎祭于太祖廟廷。
正隆時期,按定例杲被封為遼王。
大定十五年(1175),受封谥号為“智烈”。
杲的兒子叫孛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