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顔彀英傳
關燈
小
中
大
城。
彀英指揮自己的隊伍登城,拔下宋軍的旗幟,樹立起金軍的旗幟。
宋兵跑在後面未進城的看見城上金軍旗幟便停步不前,不敢入城,于是紛紛投降,城中宋兵也投降了。
宋朝吳..擁有重兵占據泾州,泾原以西各地宋軍多數與他呼應,金軍元帥撒離喝想退兵把守京兆,等候河南、河東軍隊。
彀英說:“我軍退守,吳..一定會去攻取鳳翔、京兆、同、華等地,占據潼關,那樣,我們的屬下被殺戮将無一幸免。
”撒離喝說“:你說采取什麼對策?”彀英說:“事情危急了,不如速戰速決。
我軍在泾州的南原擺開陣勢,宋兵必然會從西原來。
彀英與斜補出各率精選騎兵五百人馬分别摧毀宋兵兩翼,元帥向他們中間進攻,可以得到成功。
”監軍拔離速說:“他們二位分别攻擊宋兵左右兩側,拔離速願意進攻他的中部。
元帥您可以占據山脊,多多插上旗幟作為疑兵,可以得到成功。
”撒離喝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吳..的隊伍果然從西原來,彀英、斜補出打他左右兩側,從天明至中午,吳..左右翼軍隊逐漸退卻,拔離速迎着吳..軍正前方發動沖擊,終于打敗了吳..的軍隊,當時戰死者僵屍遍地,縱橫相枕而卧,山間流水裡都躺滿了。
從此蜀人喪氣,不敢再出兵,于是關、陝地方也安定了。
彀英曆任行台吏部工部侍郎,随從宗弼巡視邊境,後來升遷為刑部尚書,又轉任元帥左都監。
天德二年(1150),又升遷任右監軍。
在元帥府任職免除後,改任山西路統軍使,帶領西南、西北兩路招讨兵馬,由于這個階段坐而無功,被降職任臨海軍節度使,曆任平陽、太原府尹。
正隆末年(1161)作為中都留守,兼西北面都統,征讨契丹撒八,将軍隊駐紮在歸化州。
金世宗在遼陽即位,派遣彀英的侄子阿魯瓦帶着禦诏前往歸化,任命彀英為左副元帥,讓他派使者召見陝西統軍徒單合喜,宣布用大定年号取代元诏,免除西南、西北招讨司,河東、河北、山東諸路州鎮,調猛安的軍隊去駐守京城。
阿魯瓦見到彀英,說了世宗旨意,彀英猶豫不決,但士卒們都想歸順世宗,彀英不得已,才接受了诏書。
他以元帥的身份下令下屬各路軍隊,急忙修建泥馬槽二萬具,其他諸路軍聽說這事,以為世祖的大軍就要到了。
然後彀英派人去宣布他們無罪,所到之處大家都聽從命令。
大定元年(1161)十一月,彀英率軍到中都,同知留守璋請他到府中議事。
彀英懷疑璋設有圈套,就表面上假裝答應,安排禮節儀仗像要前往的樣子,暗中卻率領騎兵随從出了施仁門,駐紮在通州。
彀英在三河面見世宗,世宗诏令彀英順便規劃安排一下河南、陝西、山東邊境事務。
二年(1162)正月,彀英到南京,又收複了汝、颍、嵩等州縣,皇上授他世襲猛安的稱号和榮譽。
并召他入宮拜平章政事,後罷免。
又任命為東京留守,還未去上任,又改任為濟南府尹。
當初,彀英宿将依仗有功勞,在南京居功自傲,貪污了不少财物,不體諒軍情民情。
皇上诏令詢問他邊境的情況,彀英不予回答,對下诏書的使者說:“你懂得什麼事?等我進宮禀報陳述。
”等到召他入宮,他的彙報竟一句也沒有涉及邊事的。
彀英在相位時很自尊,自己想辦的事就自己上奏實行。
罷除他東京留守職務,他就忿忿不平不接待賓客,即使是近臣,他往往也不接見。
皇上惱怒,于是改派他到濟南。
皇上數落他說“:朕念卿之父親對國家有大功,卿的舊将也都有功,所以才改授你濟南府尹的職務,卿應該知道這些。
如果仍然不肯悔過,非但不能保住官爵,身家性命也不能保了。
”彀英叩頭謝恩。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改任彀英為平陽府尹,他辭官不做。
又起用為西京留守,彀英因為母親服喪而辭去了官位。
後來又被找到起用,官複原職。
不久又被派往東京,又曆任上京尹,皇帝下诏書說“:上京王室基業興起,風俗日趨虛僞、詭詐,皇家宗室聚居,号令不聽,難以治理。
卿是元老大臣,衆人都聽從服你,應當匡正風俗,檢查制約宗室,堅持義理,顧全國家大局。
”大定十五年(1175),彀英辭去了在上京的職務。
又過了許久,史臣向皇上進獻了《太宗、睿宗實錄》,皇上(世宗)說:“太宗、睿宗當政時親眼看見這些事的,隻有彀英一人還在。
”于是下令讓修訂、編撰這部實錄的溫迪罕締達前往北京彀英家裡訪問他,許多不實或有誤之處得到了更正。
十九年(1179),彀英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彀英前後總計以功勞被賞賜十一次,他曾受賞黃金二百五十兩,白銀六千五百兩,絹八百匹,綿二千匹,馬三百十四匹,牛羊六千五百頭,奴婢一百三十人。
彀英指揮自己的隊伍登城,拔下宋軍的旗幟,樹立起金軍的旗幟。
宋兵跑在後面未進城的看見城上金軍旗幟便停步不前,不敢入城,于是紛紛投降,城中宋兵也投降了。
宋朝吳..擁有重兵占據泾州,泾原以西各地宋軍多數與他呼應,金軍元帥撒離喝想退兵把守京兆,等候河南、河東軍隊。
彀英說:“我軍退守,吳..一定會去攻取鳳翔、京兆、同、華等地,占據潼關,那樣,我們的屬下被殺戮将無一幸免。
”撒離喝說“:你說采取什麼對策?”彀英說:“事情危急了,不如速戰速決。
我軍在泾州的南原擺開陣勢,宋兵必然會從西原來。
彀英與斜補出各率精選騎兵五百人馬分别摧毀宋兵兩翼,元帥向他們中間進攻,可以得到成功。
”監軍拔離速說:“他們二位分别攻擊宋兵左右兩側,拔離速願意進攻他的中部。
元帥您可以占據山脊,多多插上旗幟作為疑兵,可以得到成功。
”撒離喝聽從了他們的建議。
吳..的隊伍果然從西原來,彀英、斜補出打他左右兩側,從天明至中午,吳..左右翼軍隊逐漸退卻,拔離速迎着吳..軍正前方發動沖擊,終于打敗了吳..的軍隊,當時戰死者僵屍遍地,縱橫相枕而卧,山間流水裡都躺滿了。
從此蜀人喪氣,不敢再出兵,于是關、陝地方也安定了。
彀英曆任行台吏部工部侍郎,随從宗弼巡視邊境,後來升遷為刑部尚書,又轉任元帥左都監。
天德二年(1150),又升遷任右監軍。
在元帥府任職免除後,改任山西路統軍使,帶領西南、西北兩路招讨兵馬,由于這個階段坐而無功,被降職任臨海軍節度使,曆任平陽、太原府尹。
正隆末年(1161)作為中都留守,兼西北面都統,征讨契丹撒八,将軍隊駐紮在歸化州。
金世宗在遼陽即位,派遣彀英的侄子阿魯瓦帶着禦诏前往歸化,任命彀英為左副元帥,讓他派使者召見陝西統軍徒單合喜,宣布用大定年号取代元诏,免除西南、西北招讨司,河東、河北、山東諸路州鎮,調猛安的軍隊去駐守京城。
阿魯瓦見到彀英,說了世宗旨意,彀英猶豫不決,但士卒們都想歸順世宗,彀英不得已,才接受了诏書。
他以元帥的身份下令下屬各路軍隊,急忙修建泥馬槽二萬具,其他諸路軍聽說這事,以為世祖的大軍就要到了。
然後彀英派人去宣布他們無罪,所到之處大家都聽從命令。
大定元年(1161)十一月,彀英率軍到中都,同知留守璋請他到府中議事。
彀英懷疑璋設有圈套,就表面上假裝答應,安排禮節儀仗像要前往的樣子,暗中卻率領騎兵随從出了施仁門,駐紮在通州。
彀英在三河面見世宗,世宗诏令彀英順便規劃安排一下河南、陝西、山東邊境事務。
二年(1162)正月,彀英到南京,又收複了汝、颍、嵩等州縣,皇上授他世襲猛安的稱号和榮譽。
并召他入宮拜平章政事,後罷免。
又任命為東京留守,還未去上任,又改任為濟南府尹。
當初,彀英宿将依仗有功勞,在南京居功自傲,貪污了不少财物,不體諒軍情民情。
皇上诏令詢問他邊境的情況,彀英不予回答,對下诏書的使者說:“你懂得什麼事?等我進宮禀報陳述。
”等到召他入宮,他的彙報竟一句也沒有涉及邊事的。
彀英在相位時很自尊,自己想辦的事就自己上奏實行。
罷除他東京留守職務,他就忿忿不平不接待賓客,即使是近臣,他往往也不接見。
皇上惱怒,于是改派他到濟南。
皇上數落他說“:朕念卿之父親對國家有大功,卿的舊将也都有功,所以才改授你濟南府尹的職務,卿應該知道這些。
如果仍然不肯悔過,非但不能保住官爵,身家性命也不能保了。
”彀英叩頭謝恩。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改任彀英為平陽府尹,他辭官不做。
又起用為西京留守,彀英因為母親服喪而辭去了官位。
後來又被找到起用,官複原職。
不久又被派往東京,又曆任上京尹,皇帝下诏書說“:上京王室基業興起,風俗日趨虛僞、詭詐,皇家宗室聚居,号令不聽,難以治理。
卿是元老大臣,衆人都聽從服你,應當匡正風俗,檢查制約宗室,堅持義理,顧全國家大局。
”大定十五年(1175),彀英辭去了在上京的職務。
又過了許久,史臣向皇上進獻了《太宗、睿宗實錄》,皇上(世宗)說:“太宗、睿宗當政時親眼看見這些事的,隻有彀英一人還在。
”于是下令讓修訂、編撰這部實錄的溫迪罕締達前往北京彀英家裡訪問他,許多不實或有誤之處得到了更正。
十九年(1179),彀英逝世,享年七十四歲。
彀英前後總計以功勞被賞賜十一次,他曾受賞黃金二百五十兩,白銀六千五百兩,絹八百匹,綿二千匹,馬三百十四匹,牛羊六千五百頭,奴婢一百三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