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本紀

關燈
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最近聽說宗州節度使阿思懑做事大多不遵守法令,通州刺史完顔守能已經被任命了招讨的職事,還是不自覺守廉。

    達官貴族顯要人物多行非理的事,監察不曾舉報彈劾。

    斡睹隻群牧副使仆散那也拿了部人兩隻球杖,是極細微的事,卻馬上劾奏。

    說他們稱職,可以嗎?現在監察職事中稱職的要給予遷升,不稱職的,大到降職處罰,小到批評斥責,仍然沒有讓離職。

    ” 閏三月十五日,漁陽令夾谷移裡罕、司候判官劉居漸因為受命赈濟貸糧,隻給富戶,各被削去三級官職;通州刺史郭邦傑總管這件事,被剝奪三個月的俸祿。

    十九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朕觀察自古以來為君的多進用其間受蒙蔽,為害不小,比如漢明帝尚且被此輩所迷惑。

    朕雖然趕不上古代的明君,然而最近一些讒言,不曾入耳。

    至于宰相輔佐大臣,也不曾偏用他們中傷某人的私議。

    ” 大定二十二年(1182)三月七日,命令尚書省重申勒令西北路招讨司勒猛安謀克官督促部人習武常備。

    十四日,告訴戶部,今年巡行山後,所需費用不得從民間收取,所需用的民夫,一并用官錢去商議雇用,違反者笞杖八十,并免除職務。

     六月一日,議定凡訂有解放期限的奴隸,在做奴隸的期限内娶良家婦女為妻,所生男孩女孩都是良人。

    八日,任期已滿的右丞相石琚逝世。

     九月二十一日,因為同知東京留守司事裔在任專斷恣橫,失去上下之分,貶谪他為複州刺史。

    二十七日,壽州刺史訛裡也、同知查剌、軍事判官孫紹先、榷場副使韓仲英等人因為收受商人賂賄而放縱違禁物資出界,都被處死。

     十一月九日,東京留守徒單貞因為和海陵謀劃叛逆,伏法被殺。

    他的妻永平縣主、兒子慎思一并被賜死。

     大定二十三年(1183)正月十一日,參知政事梁肅任滿辭官。

    十五日,廣樂園燈山失火。

     五月七日,縣令大雛訛隻等十人因為不任職而罷除回鄉,皇上決定對于其中六十歲以上的人進官兩級,六十歲以下的進官一級,并發給二分之一的薪俸。

     六月十九日,有司禀奏右司郎中段皀逝世。

    皇上說:“這個人很是清明廉正,是個可以任用的人。

    如果知道登聞檢院巨構,每當遇到事情委曲順從而已。

    燕人自古忠直的少見,遼兵到來就順從遼國,宋人到來就順從宋國,本朝到就順從本朝,他的風俗詭變随時,從來就是這樣的。

    雖然屢次經過變遷而不曾殘破的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南人剛勁挺拔,敢言直谏的人多,前面有一個人被殺,後面又有一個人出來谏議,很應該崇尚的。

    ”又說“:昨天晚間酷熱,朕通宵不能睡眠,于是惦念老百姓房屋相連,互相遮擋,怎麼能得到安處!” 八月三日,在東郊視察莊稼。

    把女真文字的《孝經》一千部交付點檢司分别賜給護衛親軍。

     九月七日,譯經所進獻所譯的《易經》、《書經》、《論語》、《孟子》、《老子》、《揚子》、《文中子》、《劉子》以及《新唐書》。

    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朕所以命令翻譯《五經》的原因,正是想讓女真人知道仁義道德所在罷了。

    ”命令頒布發行《五經》。

     閏十一月三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帝王的為政之道,固然把寬容慈愛作為德政,然而梁武帝專門注重寬容慈愛,卻使綱紀遭緻很大破壞。

    朕曾經思考這其中的道理,賞罰不濫,就是寬政,其餘還有什麼是寬政?”二十七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女真族進士可以依照漢人進士補省令史。

    有學問的儒者操行清潔,無禮的事不做。

    因為是官宦人家出身的,自幼是官吏,平時學習戀于書寫,到了當官的時候,習慣性情不能更改。

    政道的興廢,實在是由于這個原因。

    ”二十九日,尚書省左司員外郎徐偉禀奏事情,皇上對宰相大臣說:“這個人單純而幹練,右司郎中郭邦傑正直而急躁。

    ” 十二月十三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海陵自認為失道,害怕上京的宗室群起而圖謀他,所以不問疏遠的還是親近的,一并把他們遷徙到南方。

    難道不是拿漢光武、宋康王的疏庶得繼大統,所以有這樣的心思。

    過于憂慮到這種地步,多麼荒謬!” 大定二十四年(1184)三月五日,因為皇上将到上京去,尚書省上奏請皇上審定《皇太子守國諸儀》。

    七日,尚書省進獻“皇太子守國寶”,皇上召見皇太子授給他,并且告訴他說:“上京是祖宗興創王室的地方,想和諸王會和一道,或許在那裡留住三、二年,讓你守國。

    比如農家種田,商人營财,隻要能不丢失父輩的基業,即是克家子,況且社稷責任重大,尤其應當小心謹慎。

    平時觀察你很謹慎,今天能分擔朕憂,才顯出你心中的孝敬了。

    ”皇太子再三推辭謙讓,以不熟悉政務為理由,乞求随駕護從。

    皇上說:“政事沒有什麼難的,隻要用心公正,不要聽信讒言,時間久了自然就熟悉了。

    ”皇太子哭泣流涕,左右的人都被這個場面感動了。

    皇太子才接受了“守國寶”。

    八日,皇上到山陵。

    十日,返回京都。

    十三日,皇上動身到上京去。

    皇太子允恭守國。

    十四日,宰執以下官員侍奉到通州與皇上辭别。

    皇上對宰執說“:卿等都是老臣,皇太子守國,應該盡心輔助他,這才符合朕的心意。

    ”又對樞密使徒單克甯說“:朕巡省之後,或者會有什麼事發生,卿一定要親自處理,不要忽略細微之處,贻誤了大事。

    ”又回頭看着六部官說:“朕聽說省部的文書大多因為不合要求而駁回去了,苛求下面而求自己方便,緻使多年不能了結斷絕,朕很讨厭這樣做。

    從今天起可行則行,可罷則罷,不要讓下面有被滞留的歎息。

    ”當時各位親王都随皇上出行,隻把趙王永中留下輔佐太子。

     五月二日,皇上及随行人員到達上京,皇上居住在光興宮。

    三日,在慶元宮朝谒。

    十一日,在皇武殿開宴。

    皇上對宗室親戚說:“朕思念故鄉,已經許多日子了,今天已經到了這裡,要盡興盡歡,君臣同飲。

    ”并賞賜各位王妃、公主、宰執百官命婦不同的獎賞。

    宗室親戚都乘着醉意跳起舞來,整整一天才作罷。

     七月九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天子巡狩應當舉善罰惡,凡是士人平民中的兄弟姻親和睦的要舉薦并且任用他們,那些不顧廉恥沒有德行的人則要教育警戒他們,其中不悔改的則要加以懲罰。

    ”二十日,在勃野澱打獵。

    二十九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現時的人,有罪不問,已經做過之後則說不知道。

    有罪必責,就說是每事尋罪。

    風俗敗壞到這種地步。

    不拿文德感化教育,不能恢複古代傳統。

    卿等要用德來輔佐朝政,應當讓古風恢複。

    ” 大定二十五年(1185)正月初三,皇上在光德殿與妃嫔、親王、公主、文武随從官員設宴飲酒,對于宗室、宗婦和五品以上命婦,以及在座的一千七百多人,皇上各有不同的賞賜。

     四月十日,皇上駕臨皇武殿打球,允許士人和百姓觀看。

    十一日,诏令在速頻、胡裡改兩路猛安部下選出三十謀克為三猛安,遷移安置到率督畔窟的地方,用來充實上京的力量。

    十九日,曲赦會甯府,免除今年的租稅,百姓七十歲以上的補授一級官職。

    二十一日,任命會甯府一名官員兼大宗正丞,來治理宗室的政務。

    皇上對群臣說“:上京的風物朕自然是喜歡的,每當有人奏請返回京都,就會感慨悲怆。

    祖宗舊邦,不忍舍棄離去,萬歲以後,應當把朕安放在太祖身邊,卿等不要忘了朕的話。

    ”二十四日,皇上在皇武殿宴請宗室、宗婦,對有大功的,皇上親自賜予三階官職,小功賜兩級,缌麻一階,年齡高又是近親的加賜宣武将軍,以及封宗女,賜予不同數量的銀、絹。

    說“:朕平時不飲酒,今天很想喝醉,像這樣的歡樂也不容易多得啊。

    ”宗室婦女以及群臣故老依次起身跳舞,并上前敬酒。

    皇上說“:我來幾個月了,沒有一個人唱本曲的,我為你們來歌唱一曲。

    ”于是命令坐在殿下聊天的宗室子弟都坐到殿上,聽皇上自己唱歌。

    歌詞大意是說王業的艱難,以及繼承的不容易,唱到“慨想祖宗,宛然如睹”,慷慨悲痛,激動異常,唱不成聲,歌完淚下。

    右丞相元忠率領群臣、宗戚捧着酒杯上前祝壽,都稱呼“萬歲”。

    于是,衆夫人改歌本曲,像私人家庭聚會一樣。

    已經醉了,皇上又繼續調整,到一更鼓響才作罷。

    二十六日,皇上一行從上京出發。

    二十七日,宗室戚屬侍奉辭别。

    皇上說“:朕長久以來思念故鄉,很想住一、二年,京師是天下根本,不能長久留在此地。

    太平年歲長久了,國家沒有征收徭役,你們都奢侈放縱了,往往會貧乏,朕很可憐你們。

    當務之急是要勤儉節約,不要忘記祖先的艱難。

    ”說到這裡數行淚下,宗室戚屬都很感動,邊哭泣邊退下了。

     六月三日,在附近山中打獵,看見田地沒有整治,命令杖笞種田的人。

    九日,皇太子允恭逝世。

    十五日,尚書右丞相烏古論元忠解除官職。

    十九日,調遣左宣徽使唐括鼎到京師來,緻祭皇太子。

    二十七日,命令皇太子妃及衆皇孫執喪,并且用漢族儀式。

     十月七日,尚書省禀奏親軍人數多,應該稍有削減,皇上下诏定額為三千。

    宰臣退下後,皇上對左右說:“宰相年紀老了,長久站立艱難,可以在廊下放置小榻,讓他們稍微休息一下。

    ”十五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護衛年老出外任職而面臨百姓進行教育,手尚且不能寫,怎樣去治民?人胸中是明是暗,外人不能知道,精神昏聩已經可以從外表看出,這是強其所不能。

    天子把億萬百姓當作自己的兒子,不能家家都安撫到,就在于用人罷了。

    知道他不能幹而強交給他,百姓們該說我什麼?”二十八日,命令學士院、谏院、秘書監、司天台、著作局、..門、通進、拱衛、直武器署等部門的官員,凡在宮中值勤,中午以前準許退勤。

     大定二十六年(1186)三月一日,是萬春節,宋國、高麗、夏國分别派遣使者前來祝賀。

    九日,因為大理卿缺員,皇上問誰可以擔任,右丞粘割斡特剌說,前吏部尚書唐括貢可以,于是把這個職位授給了唐括貢。

    十一日,尚書省拟出奏請授職或免除的名單,皇上說:“卿等在尚書省不曾舉薦賢士,隻限于調整資格級别,這怎麼能得到人才?古代有布衣百姓進入宰相官職的,聽說宋代也不少啟用山東、河南流域疏遠的人,都不拘泥于尊貴或是近親。

    拿本朝國域這樣廣大,難道能沒有人才?朕難以遍知天下人,卿等又不舉薦,自古以來哪有終身當宰相的?外官三品以上,一定有可用的人,但沒有機會得以進升了。

    ”左丞相張汝弼說“:職位低下的雖有才能,必須通過考試才能看出。

    ”參政程輝說“:外官雖然有名聲,一旦進入朝廷做官,卻不能勝任,也就被淘汰罷了。

    ”十五日,香山寺落成,皇上視察這座寺,賜名大永安,撥給田地二千畝,栗樹七千棵,錢二萬貫。

    十九日,因為親軍完顔乞奴說,裁定猛安謀克都先讀女真文字的經史然後承襲,皇上因此說道:“但凡稍通古今,就不會做不該做的事了。

    你是一個親軍粗人,能說出這番話來,考慮這話有好處,怎麼能膽敢不聽從?” 四月五日,尚書省禀奏制定了院務監官虧兌陪納法以及橫班格,皇上因此說道“:朕平常日子進膳也是從簡的,曾經有一回公主到來,竟至于沒有多餘的膳食可以給她吃,當時值班的官吏都親眼見這個場面。

    如果想豐富美好,雖然每天用五十隻羊也并不難,然而這都是民脂民膏,不忍心這樣做。

    監臨官隻知道有利自己,不知道他得的利從哪裡來。

    朕曾經在外地做官,對民間的事情很熟悉。

    想到前代的君王,雖然享受富貴,但他們不知道種莊稼的艱難,他們失去天下,都是由于這個原因。

    遼國君主聽說民間缺乏糧食,說那怎麼不吃幹肉臘肉,完全是幼年失去了老師的訓教,到他即位當皇帝,就不知道民間的疾苦了。

    隋炀帝時,楊素專權行事,是不慎重委他重任的過錯。

    和正派的人一同相處,所懂得的必是正道,所聽說的一定是正言,不能不慎重啊。

    現在原王府的屬官,應當挑選純正、嚴謹、秉性正直的人來充任,不要用會玩權術的人。

    ”十一日,尚書左丞張汝弼被免除官職。

    十二日,皇上駕臨壽安宮。

    十五日,太尉、左丞相完顔守道任滿辭職。

     六月十七日,尚書省禀奏速頻、胡裡改世襲謀克的事,皇上說:“這兩家人都很勇敢強悍,往昔世祖和他們相鄰,苦戰幾年,僅能戰勝收複他們。

    從那時以後,他們一時降服一時背叛,到穆、康時候,才開始服從聲教。

    近年來他們也曾經分别遷徙。

    朕想少遷移他們的百姓到上京,确實是國家的長久之計。

    ”二十三日,皇上對宰執說“:齊桓公是行中庸之道的君主,得到一個管仲,于是成就了霸業。

    朕白天晚上思考,隻恐怕失去人才。

    朕既然不了解,卿等又不舉薦,一定要等到發現全才而後才推薦,這也太難了。

    如果舉薦某人在某方面有長處,朕也要量材使用他。

    朕和卿等人都老了,天下這麼大,難道得不到能人?薦舉人才,是現在的當務之急。

    ”又說:“人有才幹有能力,固然是不容易得到,但是不像德行兼備最優秀的人士那樣難得啊!”皇上對右丞相原王說:“你曾經讀過《太祖實錄》嗎?太祖征讨麻産,襲擊他,陷到泥淖中馬不能前進,太祖舍棄馬而步行,歡都射中麻産,于是擒獲了他。

    創業艱難像這樣,能不考慮嗎?”二十八日,皇帝诏令:“凡是陳述性文書到登聞檢院送學士院聽奏,不需再經過省廷。

    ” 十一月一日,裁定闵宗陵廟薦享禮。

    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女真人中才幹傑出的士人,朕少有認識的,這些人也是非常難得的。

    新進士如徒單镒、夾古阿裡補、尼龐古鑒一類人都是可用之材。

    出身刀筆吏的,雖然才幹能力可以使用,考察介紹他們的志節,終究趕不上進士。

    現在五品以上官吏缺員很多,一定要資曆級别相當,到老也有得不到這一品位的,何況想達到卿相呢!自古以來宰相大概不過幹三、五年就退了,很罕見有幹三、二十年的,卿等不舉薦人才,很不符合朕的意願。

    ”皇上看着修起居注的崇壁說“:這人很孱弱,交給他的事,不一定能辦,因為他是謹慎忠厚的長者,所以安置在左右,想要讓衆官吏效法他的為人。

    ”十五日,因為左警巡副使鹘沙通達敏捷善于判斷,提升為殿中侍禦史兼右三部司正。

    十七日,立右丞相原王瞡為皇太孫。

    二十一日,皇上對宰臣說:“朕聽說宋國軍隊從來教訓練習沒有停止,現在我軍專務遊漫散惰,卿等不要說天下已經安定,沒有預防的心事,一旦有緊急軍情,軍隊不能用,看不失敗才怪。

    要下令拿出時間訓練。

    ”二十三日,皇上對侍臣說:“唐太子承乾所做的事大多不合法度,唐太宗縱容而不約束他,于是導緻成為廢人,如果及早制止,應當不至于這樣。

    朕對于聖經不能深入理解。

    至于說史傳,開卷閱讀就有所收益。

    每次見到善人不忘忠孝,檢查自身,勤政廉潔,都是出于天性。

    至于常常有人總喜歡幹非禮的事,擁有天下的人暫且沒有懲罰他,有什麼理由能達到大治?孔子當政七天而殺了少正卯,聖人尚且如此,何況其餘的人呢!”二十五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朕雖然年紀老了,對好的事聽不厭。

    孔子說‘: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這話偉大啊!” 十二月十一日,皇上退朝,禦臨香閣,左谏議大夫黃久約說遞送荔枝不對,皇上告訴他說:“朕不知道這件事,現在命令他們免去。

    ”十三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有司奉上的,隻沽辦事之名,不問利害如何。

    朕曾經想得到新荔枝,兵部于是在道路上特設驿站傳遞。

    最近因為谏官黃久約說了這事,朕才知道。

    為人處事沒有見識,一旦面對事情要處理,便至于狼狽困頓。

    宮中的事不論大小,朕常親自閱辦,是因為沒有得到人才的緣故。

    如果讓我得到能人,甯願不再有别的顧慮。

    ”十四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朕今年以來隻以儉省節約為重,用膳常常隻有四、五味,已經厭食它,比當初即位時飯量十減七、八。

    ”宰相大臣說:“天子自有制度,和别的人不同。

    ”皇上說:“天子也是人罷了,枉然浪費有什麼用?”二十三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最近聽說黃河水泛濫,百姓受災,家資财産全部喪失一空。

    現在又派遣官員到那裡去卻推排,是為什麼呢?”右丞張汝霖說:“現在推排的都不是受災的地方。

    ”皇上說:“一定是鄰道的。

    既然鄰着水居住,難道沒有害怕驚憂而遷移躲避的嗎?算計一下他的資産,哪裡還有剩餘的?還有什麼可推排的?”又說“:平時用人應當崇尚公平正直。

    至于軍職,當用權謀,讓人不容易推測,可以集事。

    唐太宗從少年起就能用兵,他後來雖然高居帝王之位,還是不能改變。

    吮瘡剪須,都是權謀。

    ” 大定二十七年(1187)二月七日,改闵宗廟号叫熙宗。

    十日,命令曲陽縣設置錢監,賜名叫“利通”。

    十二日,皇上對宰執說“:朕自從即位以來,禀報事情的人雖然有的狂妄,不曾加罪于他。

    但是卿等不曾肯把話說完,為什麼呢?當說的而不說,是互相疑心不信任。

    君臣之間沒有猜疑,就說是嘉會。

    事情關系到利和害,可以竭誠說出。

    朕遇見緘默不言語的人,不想看他。

    ”十四日,命令沿着黃河的京、府、州、縣長貳官,一并管理黃河防洪的事。

    十六日,皇上告訴宰執說:“近侍局的官員必須選擇忠直練達的人任用他們。

    朕雖然不聽信讒言,但如果讓佞人在身旁,将恐怕漸漸受到侵染而聽從了他們的話了。

    ”皇上對宰執說“:朕聽說寶坻尉蒙括特末也為政清廉,他為政究竟怎麼樣?”左丞相斡特剌回答說:“他的部民也稱譽他,然而不知道所稱譽的是什麼事。

    ”皇上說“:當官得到清廉的名聲也就可以了,哪裡能得到有全面才能的人?可以提升一級官職,升為縣令。

    ”又說“:朕時常有體内感到不佳的時候,但沒有不理朝政。

    衆位親王、百官但凡有點病,便不管事,從今以後應該戒掉這些。

    ”二十三日,發布命令:“犯罪的人在關押期間有病,聽憑親屬入監探視。

    ” 十一月十三日,派遣左副都點檢崇安為賀宋正旦使。

    十七日,皇上下诏:“河水泛濫,農夫受災的,免去差稅一年。

    衛、懷、孟、鄭四州攔堵洪水的勞役,一并免除今年的差稅。

    ”二十三日,平章政事崇尹任職期滿辭去官職。

    二十七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卿等年紀老了,竟然沒有可以代替自己的人嗎?一定要等待朕知道有什麼人而後才推薦嗎?”看着右丞相張汝霖說“:像右丞相這樣的也是石丞相所說的。

    ”平章政事襄和汝霖回答說“:臣等如果有所知道的,怎敢不說?隻是沒有合适的人罷了。

    ”皇上說“:春秋時代各國分裂,土地狹小,都有賢才。

    卿等不舉薦罷了。

    今天朕自己勉勵自己,差不多達到大治,他日誰與子孫共同治理國家呢?”宰臣都有慚愧之色。

     大定二十八年(1188)三月一日,是萬春節,宋國、高麗、夏國派遣使者前來慶賀。

    皇上在慶和殿接受群臣朝賀,又在神龍殿開宴,衆王、公主依次捧杯祝壽。

    皇上高興得很,用本國音樂自度曲,大概是說自己臨朝執政時間久了,年事高了,渺然思慮國家基業的重大,是萬世無窮的托付。

    用來警戒皇太孫,應當修身養德,善于主持守業,以及命令太尉、左丞相克甯盡忠輔導的意思。

    于是,皇上自己歌唱着,皇太孫和克甯和唱着,極盡歡樂才罷休。

    十二日,命令随朝六品、外路五品以上在職官員,舉進士已在仕、才可居翰苑的,試制作诏書等文書三道,取文理優秀的補充學士院任職。

    應赴部求仕的人,對老病昏昧的,勒令他們辭職,隻發給一半薪俸,更不給遷升。

     四月十七日,皇上命令建立女真大學。

     十一月七日,把改葬熙陵的事,诏告中外。

    皇上對侍臣說:“凡是修身的人,喜或怒都不可太極端,怒極則心勞,喜極則氣散,取其中很難,因此要節制喜或怒,以此來考慮安身立命。

    現在宮中有一年不曾責罰人了。

    ”九日,太白星白天顯現。

    皇上诏令南京、大名府等處在躲避水災而逃難遷移不能恢複舊業的,由官府赈濟錢财,丈量土地按頃畝給予耕牛。

    十三日,派遣河中尹田彥臯等當賀宋正旦使。

    十七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制定條令用來拘于舊律,其間有難解之辭。

    法律曆代損益而制定它,那些智慧思慮達不到而有違背本意的地方,如果進行删改更正,讓衆人容易知道明白,有什麼不可以?應該修訂法律,務必要讓大家明白。

    ”有司禀奏重新修建上京禦容殿,皇上對宰相大臣說:“宮殿制度,苟務華飾,一定不堅固。

    今天的仁政殿是遼代時所興建的,完全沒有華麗的裝飾,但見其他的地方年年修建完善,隻有此殿依然如故,從這裡可以看出虛華不實的,不能經久耐用。

    今天的土木工程,壞裂尤其嚴重,下層有官吏和工匠互相勾結狼狽為奸,侵吞克扣工程物質;上面有戶工部官員支錢度材,惟務苟辦,以緻造成工程才完畢,接着就有欺漏的,奸弊苟且,勞民費财,沒有比這更厲害的了。

    從今以後檢查追究,嚴重的要對當事者治罪。

    ”十九日,皇上對宰相大臣說:“朕近來閱讀《漢書》,看漢光武帝所做的,有些是一般人難能的。

    更始這個人害了他的兄長伯升,正當亂離的時候,他不想着圖報冤仇,待更始像平日一樣,人們不見他悲戚的面容,這難道不是一般人所難以做到的嗎?這是他的度量完全将大有作為的表現,其他庸碌的君主怎麼能比得上他呢?”右丞相張汝霖說“:湖陽公主的奴隸殺了人,藏在他主人的車中,洛陽令董宣把奴才從車中拽出來,殺了他。

    主人進朝廷禀奏,光武皇帝要殺董宣,等到聽了董宣說了經過,殺意于是釋去,讓董宣向公主道謝,董宣不奉诏。

    公主用話激怒光武皇帝,光武帝隻是笑罷了,更加賜董宣三十萬錢。

    ”皇上說“:光武帝聽到直言而解除了怒氣,可以說是一個賢明的君主。

    讓董宣感謝公主,就不對了。

    漢高祖英雄大度,駕馭豪傑,起自布衣,幾年時間成就了帝業,不是光武帝所能比的,然而等到登上帝位,還有布衣粗犷豪放的氣概,這是光武帝所不能為的。

    ” 十二月五日,派遣大理正移剌彥拱為高麗生日使。

    十四日,皇上不舒适。

    十九日,赦免天下。

    二十四日,诏令皇太孫瞡攝政,居住在慶和殿東側的房子裡。

    二十五日,任命太尉、左丞相徒單克甯為太尉兼尚書令,平章政事襄為尚書右丞相,右丞張汝霖為平章政事。

    參知政事完顔婆盧火被免除官職,任命戶部尚書劉日韋為參知政事。

    二十七日,诏令尚書令徒單克甯、右丞相襄、平章政事張汝霖在内殿住宿。

     大定二十九年(1189)正月初一,皇上身體有大的變化,不能親理朝政。

    诏令派遣到宋國、高麗、夏國的賀正旦使返回。

    初二,皇上在福安殿逝世,享年六十七歲。

    皇太孫即皇帝位。

    初八,将皇帝靈柩停放在大安殿。

    三月一日,皇上被尊谥為光天興運文德武功聖明仁孝皇帝,廟号是世宗。

    四月二十五日,安葬在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