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努達海父子這場架,打得兩個人都身心俱傷,足足有半個月的時間,父子倆見了面都不說話。
各自躲在自己的角落,默默的療治着自己的傷口。
為了避免尴尬場面,兩人都盡量避開見面的機會。
骥遠變得很不愛回家,常常在外面逗留到深更半夜。
努達海下了朝,總是直奔望月小築,家裡的氣氛非常凝重。
老夫人和珞琳急在心裡,卻不知道如何去化解。
其實,父子二人心中都充滿了後悔和沮喪,但,兩個人的個性都很倔強,誰都不願先去解這個結。
這種僵局,一直延續到夔東十三家軍的軍情傳來,巫山再度成為朝廷大患的時候,兩人才在朝廷上,針鋒相對的說起話來。
這天,皇上登上禦座,衆臣叩見,羅列兩旁。
皇上憂心忡忡的看着文武百官,十分煩惱的說: “八百裡加急連夜到京,這夔東十三家軍勢如破竹,我軍又敗下陣來,安南将軍殉職!如今十三家軍已威脅到整個四川地區,令朕寝食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衆臣一聽是十三家軍,大家都面面相觑,接着就紛紛低下頭去,沉默不語。
就在此時,忽然有個人排衆而出,朗聲說道:“臣請旨,請皇上讓臣帶兵去打這一仗!” 大家驚愕的看過去,此人竟是年方二十歲的骥遠。
皇上一怔,說:“你?”“臣蒙皇上恩寵,一路加官封爵,卻在宮中坐食俸祿,令臣非常惶恐不安,此時國家有難,正是臣為朝廷效力,忠君報國的時候到了,請皇上降旨,讓臣帶兵前往,定當誓死保家衛國!”皇上還來不及回答,文武百官中,又有一個人排衆而出了:“皇上容禀,骥遠血氣方剛,自告奮勇,固然是勇氣可嘉,但是率軍打仗,非同小可,責任重大,而且我軍屢戰屢敗,可見十三家軍非等閑之輩。
骥遠未曾出過京畿,又毫無實際作戰的經驗,如何能擔此重任?臣懇請皇上,讓臣帶兵前去,以雪前恥!臣已有上次作戰之經驗,又抱必勝之決心,或可力殲強敵,為朝廷除此心腹大患!” 這人不是别人,正是努達海。
骥遠見努達海這樣說,就有些急了,連忙對皇上躬身行禮,接口說:“臣雖然不曾打過仗,并不表示臣不會打仗,何況臣自幼習武,飽讀兵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上戰場!家父為國盡力,已征戰無數,請将這次機會,給身為人子的骥遠,免去家父馳騁疆場,戎馬倥偬的操勞!” “臣鬥膽直言,”努達海立即說道:“臣今年才四十二歲,正是壯年,有身經百戰的經驗,有戴罪立功的決心,何況對那巫山的地形,早已十分了解,實在沒有不派遣臣去,而派遣骥遠去的道理……”皇上看着這父子二人,真是感動極了。
“好了,好了,你們父子二人,争先恐後的要為朝廷效命,實在讓我感動。
不過,努達海說的很有道理,這夔東十三家軍,不是尋常的軍隊,除非是沙場老将,不足以擔當大任,所以,朕決定以努達海為靖寇大将軍,統帥三萬人馬,即日出發!”努達海立刻大聲說:“臣遵旨!”“皇上!”骥遠着急的喊:“臣不在乎挂不挂帥,也不在乎功名利祿,隻想出去打仗,做點有志氣,有意義的事!請皇上恩準,讓臣跟在阿瑪旗下,一同前去殲敵!官職頭銜都不要!”努達海一陣震動,深深的看了骥遠一眼,急在心裡,不得不又接口:“皇上,骥遠是臣的獨子,臣尚有老母在堂,不敢讓家中沒有男丁……”“獨子就必須在脂粉堆中打轉,在金絲籠中豢養嗎?人說虎父無犬子,又說強将手下無弱兵,阿瑪身為朝廷武将,難道不知道奔馳沙場,奮勇殺敵,才是一個男子漢應有的志向嗎?”皇上一拍禦座的扶手,龍心大悅。
稱贊着說: “好極了!倘若我大清朝衆卿,人人像你們父子一般,早就是天下太平了!好!果然是虎父無犬子,朕就命你為副将軍,随父出征吧!骥遠,你好好的給朕出一口氣!” “喳!”骥遠大聲應着:“臣謹遵聖谕!” 努達海至此,已無話可說,看着豪氣幹雲的骥遠,他忽然覺得,骥遠終于脫繭而出了。
他心裡十分明白,骥遠的請纓殺敵,和自己的自告奮勇,有相同的原因,這場家庭的戰争,已經使兩人都心力交瘁了。
不如把那個小戰場,挪到大戰場上去。
不如讓這個不知何去何從的自己,去面對一場真正的厮殺!看着骥遠那張稚氣未除的臉孔,想到戰場上的刀劍無情,他的内心隐隐作痛,在一種舍不得的情緒裡,也有一份刮目相看的驕傲。
此時此刻,對骥遠的憤怒,已經變得虛無缥缈了。
這天晚上,整個的将軍府,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和混亂裡。
大廳中,除了新月以外,全家都聚集在一塊兒
各自躲在自己的角落,默默的療治着自己的傷口。
為了避免尴尬場面,兩人都盡量避開見面的機會。
骥遠變得很不愛回家,常常在外面逗留到深更半夜。
努達海下了朝,總是直奔望月小築,家裡的氣氛非常凝重。
老夫人和珞琳急在心裡,卻不知道如何去化解。
其實,父子二人心中都充滿了後悔和沮喪,但,兩個人的個性都很倔強,誰都不願先去解這個結。
這種僵局,一直延續到夔東十三家軍的軍情傳來,巫山再度成為朝廷大患的時候,兩人才在朝廷上,針鋒相對的說起話來。
這天,皇上登上禦座,衆臣叩見,羅列兩旁。
皇上憂心忡忡的看着文武百官,十分煩惱的說: “八百裡加急連夜到京,這夔東十三家軍勢如破竹,我軍又敗下陣來,安南将軍殉職!如今十三家軍已威脅到整個四川地區,令朕寝食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衆臣一聽是十三家軍,大家都面面相觑,接着就紛紛低下頭去,沉默不語。
就在此時,忽然有個人排衆而出,朗聲說道:“臣請旨,請皇上讓臣帶兵去打這一仗!” 大家驚愕的看過去,此人竟是年方二十歲的骥遠。
皇上一怔,說:“你?”“臣蒙皇上恩寵,一路加官封爵,卻在宮中坐食俸祿,令臣非常惶恐不安,此時國家有難,正是臣為朝廷效力,忠君報國的時候到了,請皇上降旨,讓臣帶兵前往,定當誓死保家衛國!”皇上還來不及回答,文武百官中,又有一個人排衆而出了:“皇上容禀,骥遠血氣方剛,自告奮勇,固然是勇氣可嘉,但是率軍打仗,非同小可,責任重大,而且我軍屢戰屢敗,可見十三家軍非等閑之輩。
骥遠未曾出過京畿,又毫無實際作戰的經驗,如何能擔此重任?臣懇請皇上,讓臣帶兵前去,以雪前恥!臣已有上次作戰之經驗,又抱必勝之決心,或可力殲強敵,為朝廷除此心腹大患!” 這人不是别人,正是努達海。
骥遠見努達海這樣說,就有些急了,連忙對皇上躬身行禮,接口說:“臣雖然不曾打過仗,并不表示臣不會打仗,何況臣自幼習武,飽讀兵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上戰場!家父為國盡力,已征戰無數,請将這次機會,給身為人子的骥遠,免去家父馳騁疆場,戎馬倥偬的操勞!” “臣鬥膽直言,”努達海立即說道:“臣今年才四十二歲,正是壯年,有身經百戰的經驗,有戴罪立功的決心,何況對那巫山的地形,早已十分了解,實在沒有不派遣臣去,而派遣骥遠去的道理……”皇上看着這父子二人,真是感動極了。
“好了,好了,你們父子二人,争先恐後的要為朝廷效命,實在讓我感動。
不過,努達海說的很有道理,這夔東十三家軍,不是尋常的軍隊,除非是沙場老将,不足以擔當大任,所以,朕決定以努達海為靖寇大将軍,統帥三萬人馬,即日出發!”努達海立刻大聲說:“臣遵旨!”“皇上!”骥遠着急的喊:“臣不在乎挂不挂帥,也不在乎功名利祿,隻想出去打仗,做點有志氣,有意義的事!請皇上恩準,讓臣跟在阿瑪旗下,一同前去殲敵!官職頭銜都不要!”努達海一陣震動,深深的看了骥遠一眼,急在心裡,不得不又接口:“皇上,骥遠是臣的獨子,臣尚有老母在堂,不敢讓家中沒有男丁……”“獨子就必須在脂粉堆中打轉,在金絲籠中豢養嗎?人說虎父無犬子,又說強将手下無弱兵,阿瑪身為朝廷武将,難道不知道奔馳沙場,奮勇殺敵,才是一個男子漢應有的志向嗎?”皇上一拍禦座的扶手,龍心大悅。
稱贊着說: “好極了!倘若我大清朝衆卿,人人像你們父子一般,早就是天下太平了!好!果然是虎父無犬子,朕就命你為副将軍,随父出征吧!骥遠,你好好的給朕出一口氣!” “喳!”骥遠大聲應着:“臣謹遵聖谕!” 努達海至此,已無話可說,看着豪氣幹雲的骥遠,他忽然覺得,骥遠終于脫繭而出了。
他心裡十分明白,骥遠的請纓殺敵,和自己的自告奮勇,有相同的原因,這場家庭的戰争,已經使兩人都心力交瘁了。
不如把那個小戰場,挪到大戰場上去。
不如讓這個不知何去何從的自己,去面對一場真正的厮殺!看着骥遠那張稚氣未除的臉孔,想到戰場上的刀劍無情,他的内心隐隐作痛,在一種舍不得的情緒裡,也有一份刮目相看的驕傲。
此時此刻,對骥遠的憤怒,已經變得虛無缥缈了。
這天晚上,整個的将軍府,陷入前所未有的緊張和混亂裡。
大廳中,除了新月以外,全家都聚集在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