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交亭正氣錄卷八
關燈
小
中
大
涕;間亦有好名者中之。
居半載,卒得其要領,遂脫歸。
迨至松,托之霞城許先生。
時張氏戚屬有二人利其餘産,于茂滋之歸也,病焉;密投揭于當事,言「茂滋自俘逃歸;罪人子,無縱法」。
無凡知之,以計得其揭;置酒大會,出茂滋遍拜親友,泣言『主臣幸為主人存此藐孤,慎相念也』!二人及衆皆唯唯。
無凡嗔目語二人曰:『虎狼哉,汝兩人!欲翦此愉快而乃面相煦煦哉』?二人猶似詫所言者;無凡出揭懷中,示衆曰:『誰為此不仁,而有此也』?二人相顧愕眙。
無凡并扼其頸,拔劍拟之曰:『予已棄妻子入空門,止一身耳。
何惜此身,不殪此雙枭獍為吾主人續血食一線也』!衆俱為祈免。
已而曰:『吾不忌汝!自後有齧郎君者,皆汝所主;止于汝任罪。
吾劍自利,謹識之』!乃舍之。
拜茂滋曰:『郎君幸自愛,毋忘先大夫!我事畢矣,請從此辭。
此身不遠,有患難當自至』!掉頭而出,遂去不顧;迄今往來湖海間。
為人颀大,有勇望。
至其周慮端詳,深中事會;徒勇乎哉!予幸得交于君,知其志已安于比丘矣。
許先生,則今世之家铉翁也。
蘇兆人,字寅侯;蘇州人,張鲵淵門下士。
授中書舍人。
城陷,語鲵淵曰:『黃泉之路,請以兆人為導』!乃書絕命詞于衣,即缢于鲵淵所居之雪交亭。
鲵淵舉酒拜酹之,然後自缢(雪交亭,鲵淵讀書處也。
庭前有梅一、李一,故稱之為「雪交」)。
絕命詩 保發嚴夷夏,扶明一死生;孤忠惟自許,義重此身輕! 吳士俊,字□□;閩人,張鲵淵随征守備。
鲵淵既缢,即殉之。
林志粲,字□□;□□人,為張鲵淵中軍。
鲵淵既合家死,語其孫茂滋曰:『應速避,以衍宗祀。
勉行善!承先啟後,即賢子孫也』。
掖茂滋出門,即及其弟林桂同時就難。
吳鐘巒,字巒稺;武進人。
從學于禮部尚書孫慎行,知名數十年。
晚登甲戌進士,初令長興。
時中官崔磷管浙直鹽政兼核郡邑糧饷,一時守令迎谒恐後。
太守約公往候,公稱病不往。
太守媿之,飛語直指糾公,降紹興照磨;公遂棄官,歸。
乙酉,以桂林推官,遷禮部。
行至南雄,聞南京陷、清兵南下,遂入閩,事思文帝。
後監國至閩,起通政司、禮部左侍郎;尋進尚書。
公老而多病,在舟山,蹤迹多在普陀;一平頭自随,蕭然老納也。
聞清兵将渡海,曰:『此危急存亡之秋,吾當歸死于王所』!遂赴舟山。
不一月而城陷,是晨過拜張公肯堂,索酒飲曰:『吾與公别,前途待公』!歸而具冠帶自缢——時年七十有六。
其仆徐□,焚其身;負骸骨以歸,易棺改斂。
其子恐萬一有誤,以指血滴之,骨為起立。
公嘗語人曰:『李應升,吾受業之門人也;請誅逆閹不得而死,吾為詩哭之。
吳福之,吾子也;建義而死,吾為詩哭之。
錢肅樂,吾分房之門人也;建義從亡而死,吾為詩哭之。
嗟乎!吾無愧于三子也矣』。
公嘗集古革命之際抗節者,上自夷、齊及我國初建文諸臣,為「歲寒松柏集」。
歲寒松柏集(摘錄) 志在恢複,環堵之中不污僞命,居一室是一室之恢複也;此心不死、此志不移,生一日是一日之恢複也。
尺地莫非其有,吾方寸之地終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吾先朝之老終非其臣也。
故商之亡,不亡于牧野之倒戈,而亡于微子之抱器;宋之亡,不亡于臯亭之出玺,而亡于柴市之臨刑。
商亡,而首陽「采薇」之歌不亡,則商亦不亡;漢亡,而武侯「出師」之表不亡,則漢亦不亡;宋亡,而文山「正氣」、「零丁」諸篇什不亡,則宋亦不亡。
無題 誓作明朝鬼,不為他姓臣!況當夷猾夏,盡是獸為人。
三代存直道,九原多德鄰;讀書千古事,取義與成仁! 其二 舉世腥羶日,綱常不複論;素心全未染,正骨獨能存。
氣裡乾坤小,忠留社稷尊。
百年空養士,若個更知恩? 贈宋子猶 聞見何來去,風波一老成;徒生虛甲子,有愧降庚申!落落交如故,霏霏語更新;天涯少知己,寥廓許為鄰! 元夕,同鄒晉公飲;時晉公舉義入閩 萬裡江山月一輪,三年飄泊未歸人;難裁鄉思逢镫火,欲寄愁心逐野磷。
尊酒悲歌桃李夜,金戈銷落绮羅春;故交仗劍英雄氣;遲暮嗟予愧緻身! 寫憂 逆虜天亡今已知,中原底定蔔猶疑;立君河北應頒诏,募義江南可濟師!洶洶每多乖錯事,悠悠未欲治平時;低垂白首思如結,坐起經行隻歎咨! 端午,白華庵雨窗次韻 籲嗟海國未堂堂,角黍蒲根亦自香;佛以大慈容五毒,天于當午匿三光。
吳鄉彩虎今還巧,湘水饞龍首太狂;欲讀「離騷」思痛飲,空搔白首問茫茫! 時傳北來恢複信 世局滄桑變亦奇,忽于意外惬心期;兵機隻在争先着,天道何常不可知!主鬯一尊歸帝子,籌邊百計在胡兒;中興作手非容易,喜懼頻勞野老思。
其二 毗陵隅北有柴扉,寂寞荒庭草自肥;從此兒童尋舊業,可将詩酒弄斜晖。
衣冠不改容顔好,夢想還疑城郭非!卻笑令威何化鶴,去家千載始來歸! 檗庵曰:吳公晚而登第,淡于仕進;初降紹興時,即棄官歸。
大學士周延儒,公同裡人也;勸之出,公答曰:『公為山巨源,某何獨不為嵇叔夜!公為富彥國,某何獨不為邵堯夫』!意泊如也。
及在舟山,見權在武臣,卿相不能有所可否;歎曰:『當此之時,惟見危緻命,是天下第一等事。
不死以圖恢複,成功尚聽諸天;非立命之學也。
當此之時,避世深山,亦天下第一等事。
徼幸以就功名,禍福全聽諸人;非保身之道也』。
故嘗退居普陀,事急而就死所;蓋其天素定也。
朱萬年,字拜虎;閩人。
與吳鐘巒同死,時為兵部主事。
朱永佑,字爰啟,号聞玄;上海人,甲戌進士。
乙酉,松江陷,棄家航海至閩,隆武以為吏部,轉太常卿兼戶、兵二科;監周平海軍,同取海口。
海口陷,舟山魯王擢為吏部侍郎。
為人英爽,笃于友誼。
舟山陷,被執。
見清帥,
居半載,卒得其要領,遂脫歸。
迨至松,托之霞城許先生。
時張氏戚屬有二人利其餘産,于茂滋之歸也,病焉;密投揭于當事,言「茂滋自俘逃歸;罪人子,無縱法」。
無凡知之,以計得其揭;置酒大會,出茂滋遍拜親友,泣言『主臣幸為主人存此藐孤,慎相念也』!二人及衆皆唯唯。
無凡嗔目語二人曰:『虎狼哉,汝兩人!欲翦此愉快而乃面相煦煦哉』?二人猶似詫所言者;無凡出揭懷中,示衆曰:『誰為此不仁,而有此也』?二人相顧愕眙。
無凡并扼其頸,拔劍拟之曰:『予已棄妻子入空門,止一身耳。
何惜此身,不殪此雙枭獍為吾主人續血食一線也』!衆俱為祈免。
已而曰:『吾不忌汝!自後有齧郎君者,皆汝所主;止于汝任罪。
吾劍自利,謹識之』!乃舍之。
拜茂滋曰:『郎君幸自愛,毋忘先大夫!我事畢矣,請從此辭。
此身不遠,有患難當自至』!掉頭而出,遂去不顧;迄今往來湖海間。
為人颀大,有勇望。
至其周慮端詳,深中事會;徒勇乎哉!予幸得交于君,知其志已安于比丘矣。
許先生,則今世之家铉翁也。
蘇兆人,字寅侯;蘇州人,張鲵淵門下士。
授中書舍人。
城陷,語鲵淵曰:『黃泉之路,請以兆人為導』!乃書絕命詞于衣,即缢于鲵淵所居之雪交亭。
鲵淵舉酒拜酹之,然後自缢(雪交亭,鲵淵讀書處也。
庭前有梅一、李一,故稱之為「雪交」)。
絕命詩 保發嚴夷夏,扶明一死生;孤忠惟自許,義重此身輕! 吳士俊,字□□;閩人,張鲵淵随征守備。
鲵淵既缢,即殉之。
林志粲,字□□;□□人,為張鲵淵中軍。
鲵淵既合家死,語其孫茂滋曰:『應速避,以衍宗祀。
勉行善!承先啟後,即賢子孫也』。
掖茂滋出門,即及其弟林桂同時就難。
吳鐘巒,字巒稺;武進人。
從學于禮部尚書孫慎行,知名數十年。
晚登甲戌進士,初令長興。
時中官崔磷管浙直鹽政兼核郡邑糧饷,一時守令迎谒恐後。
太守約公往候,公稱病不往。
太守媿之,飛語直指糾公,降紹興照磨;公遂棄官,歸。
乙酉,以桂林推官,遷禮部。
行至南雄,聞南京陷、清兵南下,遂入閩,事思文帝。
後監國至閩,起通政司、禮部左侍郎;尋進尚書。
公老而多病,在舟山,蹤迹多在普陀;一平頭自随,蕭然老納也。
聞清兵将渡海,曰:『此危急存亡之秋,吾當歸死于王所』!遂赴舟山。
不一月而城陷,是晨過拜張公肯堂,索酒飲曰:『吾與公别,前途待公』!歸而具冠帶自缢——時年七十有六。
其仆徐□,焚其身;負骸骨以歸,易棺改斂。
其子恐萬一有誤,以指血滴之,骨為起立。
公嘗語人曰:『李應升,吾受業之門人也;請誅逆閹不得而死,吾為詩哭之。
吳福之,吾子也;建義而死,吾為詩哭之。
錢肅樂,吾分房之門人也;建義從亡而死,吾為詩哭之。
嗟乎!吾無愧于三子也矣』。
公嘗集古革命之際抗節者,上自夷、齊及我國初建文諸臣,為「歲寒松柏集」。
歲寒松柏集(摘錄) 志在恢複,環堵之中不污僞命,居一室是一室之恢複也;此心不死、此志不移,生一日是一日之恢複也。
尺地莫非其有,吾方寸之地終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吾先朝之老終非其臣也。
故商之亡,不亡于牧野之倒戈,而亡于微子之抱器;宋之亡,不亡于臯亭之出玺,而亡于柴市之臨刑。
商亡,而首陽「采薇」之歌不亡,則商亦不亡;漢亡,而武侯「出師」之表不亡,則漢亦不亡;宋亡,而文山「正氣」、「零丁」諸篇什不亡,則宋亦不亡。
無題 誓作明朝鬼,不為他姓臣!況當夷猾夏,盡是獸為人。
三代存直道,九原多德鄰;讀書千古事,取義與成仁! 其二 舉世腥羶日,綱常不複論;素心全未染,正骨獨能存。
氣裡乾坤小,忠留社稷尊。
百年空養士,若個更知恩? 贈宋子猶 聞見何來去,風波一老成;徒生虛甲子,有愧降庚申!落落交如故,霏霏語更新;天涯少知己,寥廓許為鄰! 元夕,同鄒晉公飲;時晉公舉義入閩 萬裡江山月一輪,三年飄泊未歸人;難裁鄉思逢镫火,欲寄愁心逐野磷。
尊酒悲歌桃李夜,金戈銷落绮羅春;故交仗劍英雄氣;遲暮嗟予愧緻身! 寫憂 逆虜天亡今已知,中原底定蔔猶疑;立君河北應頒诏,募義江南可濟師!洶洶每多乖錯事,悠悠未欲治平時;低垂白首思如結,坐起經行隻歎咨! 端午,白華庵雨窗次韻 籲嗟海國未堂堂,角黍蒲根亦自香;佛以大慈容五毒,天于當午匿三光。
吳鄉彩虎今還巧,湘水饞龍首太狂;欲讀「離騷」思痛飲,空搔白首問茫茫! 時傳北來恢複信 世局滄桑變亦奇,忽于意外惬心期;兵機隻在争先着,天道何常不可知!主鬯一尊歸帝子,籌邊百計在胡兒;中興作手非容易,喜懼頻勞野老思。
其二 毗陵隅北有柴扉,寂寞荒庭草自肥;從此兒童尋舊業,可将詩酒弄斜晖。
衣冠不改容顔好,夢想還疑城郭非!卻笑令威何化鶴,去家千載始來歸! 檗庵曰:吳公晚而登第,淡于仕進;初降紹興時,即棄官歸。
大學士周延儒,公同裡人也;勸之出,公答曰:『公為山巨源,某何獨不為嵇叔夜!公為富彥國,某何獨不為邵堯夫』!意泊如也。
及在舟山,見權在武臣,卿相不能有所可否;歎曰:『當此之時,惟見危緻命,是天下第一等事。
不死以圖恢複,成功尚聽諸天;非立命之學也。
當此之時,避世深山,亦天下第一等事。
徼幸以就功名,禍福全聽諸人;非保身之道也』。
故嘗退居普陀,事急而就死所;蓋其天素定也。
朱萬年,字拜虎;閩人。
與吳鐘巒同死,時為兵部主事。
朱永佑,字爰啟,号聞玄;上海人,甲戌進士。
乙酉,松江陷,棄家航海至閩,隆武以為吏部,轉太常卿兼戶、兵二科;監周平海軍,同取海口。
海口陷,舟山魯王擢為吏部侍郎。
為人英爽,笃于友誼。
舟山陷,被執。
見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