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刀,去警察廳投了案,把刺殺經過,招認得清清楚楚。
他在曾家門外,已經足足埋伏了兩個半月。
那年十月初三,秋風乍起,天空中,飄着蒙蒙細雨。
曾家在這一天,葬了靖南。
根據曾家的規矩,紅事白事,都要從那七道牌坊下面經過,所以,盛大的喪葬隊伍,舉着白幡白旗,撒着紙錢,扶着靈柩,吹奏着哀苦的音樂……一直穿過牌坊,走往曾家的祖墳。
白沙鎮的人,又趕來看熱鬧。
夢寒一身缟素,懷抱着才五個月大的書晴,往前一步一步的邁着步子,每一步都像有幾千幾萬斤重。
她凄苦的走着,茫然的走着,猶記得上次通過這牌坊時的種種種種。
她嫁到曾家來,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前面有“秋桐事件”,後面有“曉蝶事件”,婚姻中,幾乎不曾有過歡樂和甜蜜,如今,靖南竟這樣走了,連以後的遠景都沒有了。
她的眼光,直直的看着前面,七道牌坊巍然聳立,像是七重厚重的石門,又像是七重厚重的詛咒,正緊緊的壓迫在她的身上和心上。
群衆議論紛紛。
小小聲的談論着今日的寡婦,就是去年的新娘。
大家對于紅白相沖的事,記憶猶新。
這種詛咒,居然應驗,大家就不能不對老天爺肅然起敬。
個個都表情凝重,面帶畏懼的看着曾家的人,送走他們僅有的一脈香煙。
從此,曾家就沒有男丁了。
卓家的人,也在送葬的隊伍中,懷着無限的悲哀和忏悔,跟在隊伍後面哀哀哭泣。
他們不是為靖南哭,他們為夢寒哭。
在他們那簡時間,很緩慢很緩慢的流逝。
對曾家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段漫長的,“養傷”的日子,在這段日子裡,大家和歡笑幾乎都是絕緣的。
隻有童稚的書晴,常把天真無邪的笑聲抖落在沉寂的曾家大院裡。
這笑聲偶爾會驚動了蟄伏着的人們,引起一些漣漪。
但,哀痛是那麼的巨大,又迅速的壓了過來,把那短暫的笑聲,就給淹沒了。
這樣,春去秋來,日月遷逝,三年的時間,就在日升日落中過去了。
最先從悲痛中醒覺過來的人是靖萱,她正值青春年少,随着時間的消逝,她越來越美麗,像一朵盛放的花,每一個花瓣都綻放着芬芳。
她逐漸淡忘了靖南的悲劇,常常不自覺的流露出某種夢似的微笑。
這微笑驚動了夢寒,不禁暗自猜疑,難道靖萱有什麼秘密的喜悅?或者,是有什麼人,牽動了她的心?似乎隻有愛情的力量,才能讓她的眼神中,充滿了這樣甜蜜的溫柔。
但是,靖萱養在深閨,根本沒有機會和外界接觸,唯一的一個人,是雨杭! 這個想法,使夢寒悚然而驚,真的嗎?再想靖萱,對雨杭一直是千依百順,崇拜備至。
就算雨杭比靖萱大了十幾歲,似乎也構不成妨礙愛情的阻力。
這樣想着,她的心就隐隐作痛起來。
雨杭,三年來,他生活在曾家的屋檐下,總是郁郁寡歡,似乎一直在努力壓抑着自己,每次見到夢寒,他的眼中流露的光彩,常常讓她耳熱心跳。
可是,兩人除了眼神的交會以外,都很小心的,很刻意的徊避着一些東西。
夢寒在七道牌坊的禁锢下,是什麼都不敢想的。
雨杭在恩情道義的包袱下,又能想什麼?圖什麼呢?但是,盡管她和雨杭間,什麼都“不能有”,卻有一種什麼都“似乎有”的感覺,溫暖着她那顆傷痛而寂寞的心。
現在,一想到這“似乎有”,很可能是自己的誤會,她就滿心痛楚。
接着,她又為自己這種“痛楚”而生起氣來。
多麼可恥的思想呀!她怎會有這樣一個不貞的靈魂呢?于是,她拚命把雨杭的名字,逐出自己的腦海。
但,那名字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她竟然逃也逃不掉,避也避不開。
這種生活,是一種煎熬,她就在這種煎熬中,苦苦的挨着每一天。
靖萱的蘇醒和美麗,并不是隻有夢寒發覺了,其他的人也都發覺了。
然後,有一天,奶奶突然從靖南的悲劇中,把自己解放出來了。
她振作了起來,走出了哀悼的陰影,再度挺直了她的背脊。
她把文秀找到房間裡,婆媳兩個,關着門做了一番密談。
于是,這天晚上,當大家圍着餐桌吃晚餐時,她就在餐桌上,興沖沖的做了一個重大的宣布: “雨杭!靖萱!你們兩個聽我說,我有個天大的消息要公布,相信你們也會很高興的……我決定,讓你們兩個成親!” “匡當”一聲,牧白手中的飯碗,落在地上打碎了。
奶奶瞪了他一眼,很溫和的說: “你也真沉不住氣,連個飯碗都端不牢!沒有先和你商量,是想給大家一個驚喜!雨杭這些年來,在我們家,功勞也有,苦勞也有,我一直想讓他名正言順的成為曾家人!自從靖南死去,我太傷心了,家裡的事都不曾好好的想過,今天忽然有如大夢初醒,他們兩個,男未婚,女未嫁,郎才女貌,有如天造地設……幸好這些年不曾将靖萱許配人家,想來也是天意如此!”她把眼光轉到雨杭臉上,更加柔和的說:“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我們招你入贅,你要改姓曾!反正,你那個江,也不是你的本姓,這點兒要求,你就依了奶奶吧!” 奶奶這篇話,使餐桌上的人,人人變色。
隻有文秀,是事先知情的,所以,笑吟吟的看着大家。
見雨杭臉色蒼白,神情驚訝,她有些兒困惑。
就笑着對雨杭說: “你别排斥招贅這回事!這些年來,你在咱們家,還不是和自家人一樣!你想想,還有更好的安排嗎?咱們不必把靖萱嫁出去,又不必給她找個陌生人來,你呢?本來就是牧白的接班人,現在,更是咱們的繼承人了!” 靖萱的臉色顯得非常蒼白,睜大了眼睛,不知所措。
夢寒飛快的看了雨杭一眼,就不由自主的轉開了頭。
心裡像是突然卷過了一陣大浪,翻攪得五髒六腑都離開了原位。
是啊,奶奶真是絕頂聰明,才想得出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合情合理。
想必靖萱會喜出望外,雨杭呢?雨杭也不可能有異議吧?“你怎麼說呢?”奶奶追問着雨杭。
“隻要你點一下頭,咱們就立刻安排喜事!你……說話呀!” 雨杭這才逼出一句話來: “不!我不能……我不能答應這件事!” 此話一出,牧白似乎松了一口大氣。
奶奶卻神色一僵。
“什麼意思?為什麼你不能答應?難道我們靖萱還配不上你嗎?”“不是這樣……”雨杭慌亂了起來,苦惱而急促的說:“是我配不上靖萱,我比她大了十幾歲,我來曾家的時候,她還是個五、六歲的孩子,我是看着她長大的,在我内心,她就是我的一個小妹妹……我無法改變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對不起,請你們不要做這樣的安排,這太荒唐了!” “什麼話?”奶奶深受傷害的接口:“我這樣興沖沖的,預備張開雙臂來迎接你成為真正的曾家人,把我們家最寶貝的女兒許配給你,你卻回答我,這太荒唐了!” “娘!”牧白忍不住開了口:“這種事不能勉強,請你們尊重雨杭的意思吧!
他在曾家門外,已經足足埋伏了兩個半月。
那年十月初三,秋風乍起,天空中,飄着蒙蒙細雨。
曾家在這一天,葬了靖南。
根據曾家的規矩,紅事白事,都要從那七道牌坊下面經過,所以,盛大的喪葬隊伍,舉着白幡白旗,撒着紙錢,扶着靈柩,吹奏着哀苦的音樂……一直穿過牌坊,走往曾家的祖墳。
白沙鎮的人,又趕來看熱鬧。
夢寒一身缟素,懷抱着才五個月大的書晴,往前一步一步的邁着步子,每一步都像有幾千幾萬斤重。
她凄苦的走着,茫然的走着,猶記得上次通過這牌坊時的種種種種。
她嫁到曾家來,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前面有“秋桐事件”,後面有“曉蝶事件”,婚姻中,幾乎不曾有過歡樂和甜蜜,如今,靖南竟這樣走了,連以後的遠景都沒有了。
她的眼光,直直的看着前面,七道牌坊巍然聳立,像是七重厚重的石門,又像是七重厚重的詛咒,正緊緊的壓迫在她的身上和心上。
群衆議論紛紛。
小小聲的談論着今日的寡婦,就是去年的新娘。
大家對于紅白相沖的事,記憶猶新。
這種詛咒,居然應驗,大家就不能不對老天爺肅然起敬。
個個都表情凝重,面帶畏懼的看着曾家的人,送走他們僅有的一脈香煙。
從此,曾家就沒有男丁了。
卓家的人,也在送葬的隊伍中,懷着無限的悲哀和忏悔,跟在隊伍後面哀哀哭泣。
他們不是為靖南哭,他們為夢寒哭。
在他們那簡時間,很緩慢很緩慢的流逝。
對曾家每一個人來說,都有一段漫長的,“養傷”的日子,在這段日子裡,大家和歡笑幾乎都是絕緣的。
隻有童稚的書晴,常把天真無邪的笑聲抖落在沉寂的曾家大院裡。
這笑聲偶爾會驚動了蟄伏着的人們,引起一些漣漪。
但,哀痛是那麼的巨大,又迅速的壓了過來,把那短暫的笑聲,就給淹沒了。
這樣,春去秋來,日月遷逝,三年的時間,就在日升日落中過去了。
最先從悲痛中醒覺過來的人是靖萱,她正值青春年少,随着時間的消逝,她越來越美麗,像一朵盛放的花,每一個花瓣都綻放着芬芳。
她逐漸淡忘了靖南的悲劇,常常不自覺的流露出某種夢似的微笑。
這微笑驚動了夢寒,不禁暗自猜疑,難道靖萱有什麼秘密的喜悅?或者,是有什麼人,牽動了她的心?似乎隻有愛情的力量,才能讓她的眼神中,充滿了這樣甜蜜的溫柔。
但是,靖萱養在深閨,根本沒有機會和外界接觸,唯一的一個人,是雨杭! 這個想法,使夢寒悚然而驚,真的嗎?再想靖萱,對雨杭一直是千依百順,崇拜備至。
就算雨杭比靖萱大了十幾歲,似乎也構不成妨礙愛情的阻力。
這樣想着,她的心就隐隐作痛起來。
雨杭,三年來,他生活在曾家的屋檐下,總是郁郁寡歡,似乎一直在努力壓抑着自己,每次見到夢寒,他的眼中流露的光彩,常常讓她耳熱心跳。
可是,兩人除了眼神的交會以外,都很小心的,很刻意的徊避着一些東西。
夢寒在七道牌坊的禁锢下,是什麼都不敢想的。
雨杭在恩情道義的包袱下,又能想什麼?圖什麼呢?但是,盡管她和雨杭間,什麼都“不能有”,卻有一種什麼都“似乎有”的感覺,溫暖着她那顆傷痛而寂寞的心。
現在,一想到這“似乎有”,很可能是自己的誤會,她就滿心痛楚。
接着,她又為自己這種“痛楚”而生起氣來。
多麼可恥的思想呀!她怎會有這樣一個不貞的靈魂呢?于是,她拚命把雨杭的名字,逐出自己的腦海。
但,那名字就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
她竟然逃也逃不掉,避也避不開。
這種生活,是一種煎熬,她就在這種煎熬中,苦苦的挨着每一天。
靖萱的蘇醒和美麗,并不是隻有夢寒發覺了,其他的人也都發覺了。
然後,有一天,奶奶突然從靖南的悲劇中,把自己解放出來了。
她振作了起來,走出了哀悼的陰影,再度挺直了她的背脊。
她把文秀找到房間裡,婆媳兩個,關着門做了一番密談。
于是,這天晚上,當大家圍着餐桌吃晚餐時,她就在餐桌上,興沖沖的做了一個重大的宣布: “雨杭!靖萱!你們兩個聽我說,我有個天大的消息要公布,相信你們也會很高興的……我決定,讓你們兩個成親!” “匡當”一聲,牧白手中的飯碗,落在地上打碎了。
奶奶瞪了他一眼,很溫和的說: “你也真沉不住氣,連個飯碗都端不牢!沒有先和你商量,是想給大家一個驚喜!雨杭這些年來,在我們家,功勞也有,苦勞也有,我一直想讓他名正言順的成為曾家人!自從靖南死去,我太傷心了,家裡的事都不曾好好的想過,今天忽然有如大夢初醒,他們兩個,男未婚,女未嫁,郎才女貌,有如天造地設……幸好這些年不曾将靖萱許配人家,想來也是天意如此!”她把眼光轉到雨杭臉上,更加柔和的說:“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我們招你入贅,你要改姓曾!反正,你那個江,也不是你的本姓,這點兒要求,你就依了奶奶吧!” 奶奶這篇話,使餐桌上的人,人人變色。
隻有文秀,是事先知情的,所以,笑吟吟的看着大家。
見雨杭臉色蒼白,神情驚訝,她有些兒困惑。
就笑着對雨杭說: “你别排斥招贅這回事!這些年來,你在咱們家,還不是和自家人一樣!你想想,還有更好的安排嗎?咱們不必把靖萱嫁出去,又不必給她找個陌生人來,你呢?本來就是牧白的接班人,現在,更是咱們的繼承人了!” 靖萱的臉色顯得非常蒼白,睜大了眼睛,不知所措。
夢寒飛快的看了雨杭一眼,就不由自主的轉開了頭。
心裡像是突然卷過了一陣大浪,翻攪得五髒六腑都離開了原位。
是啊,奶奶真是絕頂聰明,才想得出這樣的安排,實在是合情合理。
想必靖萱會喜出望外,雨杭呢?雨杭也不可能有異議吧?“你怎麼說呢?”奶奶追問着雨杭。
“隻要你點一下頭,咱們就立刻安排喜事!你……說話呀!” 雨杭這才逼出一句話來: “不!我不能……我不能答應這件事!” 此話一出,牧白似乎松了一口大氣。
奶奶卻神色一僵。
“什麼意思?為什麼你不能答應?難道我們靖萱還配不上你嗎?”“不是這樣……”雨杭慌亂了起來,苦惱而急促的說:“是我配不上靖萱,我比她大了十幾歲,我來曾家的時候,她還是個五、六歲的孩子,我是看着她長大的,在我内心,她就是我的一個小妹妹……我無法改變這種先入為主的觀念……對不起,請你們不要做這樣的安排,這太荒唐了!” “什麼話?”奶奶深受傷害的接口:“我這樣興沖沖的,預備張開雙臂來迎接你成為真正的曾家人,把我們家最寶貝的女兒許配給你,你卻回答我,這太荒唐了!” “娘!”牧白忍不住開了口:“這種事不能勉強,請你們尊重雨杭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