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得
旨
禦門聽政内閣宣布在京部院寺各部院寺官檢所應進奏事於函饬陪奏官屬吏部轉饬侍班官具吉服依期畢會其儀并見
大清通禮恭遇
聖駕駐跸圓明園
禦勤政殿聽政奏事及啟奏折本皆如
禦乾清門聽政之儀
經筵
順治九年定每歲春秋仲月各舉
經筵一次大學士知
經筵事以尚書左都禦史通政使大理卿學士等官侍班以翰林院官二人進講十四年議準每歲春秋行
經筵禮豫期禮部行知欽天監诹吉内閣酌定講官人數
均具疏奏
聞經書講章令講官撰拟内閣改定恭呈
禦覽
康熙二十四年定制以大學士尚書左都禦史侍郎學士詹事充
經筵講官滿漢各八人歲以滿漢官各二人分講經書至
日
皇帝禦文華殿滿漢講官各一人進講四子書義畢皇帝闡發書義宣示臣工講官暨侍班官跪聆畢興滿漢
講官各一人進講經義畢
皇帝闡發經義各官跪聆亦如之各官至丹墀行禮畢講
官入
殿内
賜坐
賜茶禮成
皇帝還宮是日
賜燕於
太和門東廊二月
文華殿告成行
經筵禮前一日隻告
皇師
帝師
王師
先聖
先師於
傳心殿至日
上禦文華殿進講如儀自後恭遇
經筵行禮并同
雍正三年
谕自古修己治人之道載在經書帝王禦宇膺圖鹹資典學我
聖祖仁皇帝天亶聰明而好古敏求六十餘年孜孜不倦朕幼承
庭訓時習簡編自即位以來更欲以研經味道之功為敷政甯人之本今八月二十三日為釋服之期爾等可擇日舉行經筵典禮
乾隆五年奏準衍聖公入
觐來京恭遇
經筵即令入班聽講七年二月
谕今日舉行經筵典禮禮部據向例以天雨奏請改期朕思經筵大典業經祭
告自應舉行但執事諸臣例應在丹墀内行禮未免衣冠沾濕着衣雨服列班駕到即入殿進講講畢即奏禮成其階下行禮殿内賜茶諸儀停止嗣後遇雨皆照此例
臨雍
順治九年定
皇帝視學先期禮部具題差行人
召衍聖公五經博士各氏後裔乘傳赴京觀禮是年二
月上丁日
世祖章皇帝幸太學行釋奠禮畢詣彞倫堂
禦講幄國子監祭酒講四子書司業講經宣
制以勉太學諸生翼日衍聖公及祭酒等上表行禮賜衍聖公内院翰林官祭酒司業五經博士各氏後裔及禮部太常光祿鴻胪寺各執事官宴於禮部越二日於
午門前
賜衍聖公貂冠朝服滿漢祭酒司業錦緣領袖紵絲袍監丞五經博士各氏後裔筆帖式紵絲袍助教肄業生白金各有差各氏後裔并送監讀書廣國子監鄉試中額十有五名又頒
勅谕一道勉勵諸生祭酒奉置采亭率屬前導至太學開讀祭酒率衆行禮畢刋刻懸設彞倫堂越三日衍聖公等於
午門外謝
恩十七年重修
文廟落成
視學禮儀與九年同
康熙八年二月上丁
聖祖仁皇帝幸太學行釋奠禮講學於彞倫堂頒勅谕一道
賜衍聖公國子監祭酒以下與順治九年同
雍正二年正月
谕帝王視學大典所以尊師重道為教化之本朕覽史冊所載多稱幸學近日奏章儀注相沿未改此臣下尊君之詞朕心有所未安今釋奠伊迩朕将親詣行禮以後奏章儀注稱幸非宜應改為詣學二月上丁
世宗憲皇帝詣學典禮與康熙八年同其在京進士舉人
與觀禮者與貢監生同
賜白金
乾隆二年
谕國學
文廟特命易蓋黃瓦是年奏準闵氏冉氏言氏蔔氏颛孫氏端木氏世襲五經博士均照五氏之例行取陪祀并取闵冉等氏各二人赴京觀禮三年仲春
上視學典禮與雍正二年同重頒
勅谕一道訓勵諸生四配十二哲後裔暨元聖周公裔東野氏來京觀禮者均送監讀書是年
召見衍聖公暨五經博士各氏後裔等十有八人奉谕爾等皆聖賢後裔因朕視學來京特行召見爾等既為聖賢之後即當心聖賢之心凡學聖賢者非徒讀其書而已必當躬行實踐事事求其無愧方為不負所學況身為聖賢子孫尤與凡人不同不能實加體驗徒骛讀書之名實與祖德家風不能無忝爾等務
須勤思勉勵克紹先傳以副朕諄切期望之意四十八年
上親詣釋奠禮成
特命創建辟雍於彞倫堂之南先是有以複建
辟雍請者部議以太學乏水而止至是禀承
聖谕汲井引泉甃為圜水
正殿穹隆橋門四逹前列牌樓镌
禦書學海節觀圜橋教澤匾額旁列
禦碑亭二恭镌
禦制國學新建辟雍圜水工成碑記
禦制三老五更說
禦制上丁
釋奠後臨新建辟雍講學得近體四首及
禦論二篇前為鐘鼓樓規制悉由
睿定四十九年冬告成五十年二月
上親詣釋奠禮成
禦新建辟雍講學新定以大學士二人講書祭酒二人
講經
上親宣玉音講大學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易經君子以自強不息王公大臣衍聖公以下内外官員進士舉人肄業生等圜橋聽講者三千餘人皆行禮如儀是日瑞雪飛霙
上命随從官員各予紀録一次并加
賜執事官員縀一匹聽講諸生紬一匹其餘
賜燕賞赉加額悉如前儀
皇朝通志卷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