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關燈
一月 谕逢 聖祖仁皇帝每年忌辰遵照周年例舉行十三年十月更定列祖 列後忌辰緻祭 陵寝儀王大臣遵 旨議奏各 陵寝四時大祭牲用太牢獻帛爵讀祝文緻祭於隆恩殿具朝服行禮與各 陵忌辰祭祀之禮不同嗣後恭遇 列祖 列後忌辰緻祭 陵寝均照四時大祭禮舉行從之 乾隆元年正月 皇上恭谒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奠酒舉哀并 命修葺 山陵廟貌 永陵 福陵 昭陵殿宇一體修繕二月 特遣宗室将軍六人往駐 盛京給以田廬永遠承奉 三陵祭祀二年十月以修理 陵寝工竣恭谒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日遣官緻祭 上親詣 景陵行禮三年二月 上以清明節恭詣 泰陵展谒行禮是日 駕未至碑亭即降辇恸哭步入 隆恩門至 寶城前行禮奠酒哀恸良久次日 躬祭 泰陵未至碑亭即下辇步入 隆恩門至 隆恩殿行禮畢複詣 寶城前奠酒舉哀嗣後 聖駕谒 陵祭 陵儀并同八年七月 上奉 皇太後駕往 盛京恭谒 祖陵啟行前一日 親詣 奉先殿祗告九月 駕至 興京恭谒 永陵次日行大飨禮儀與康熙二十一年同 駕至 盛京恭谒 福陵次日行大飨禮儀與康熙十年同禮畢即往谒昭陵儀與谒 福陵同禮成乃 親臨功臣之墓遣官往祭 長白山 北鎮醫巫闾山及遼太祖陵 回銮次日 皇上親詣 奉先殿告祭越二日禮部奏請行慶賀禮儀與三大節朝 賀同十四年三月以金川平定 上恭谒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詣 泰陵行禮十七年十月奉安 孝賢皇後梓宮於陵寝嗣是 聖駕恭谒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禮畢至 孝賢皇後陵奠酒儀并同十九年七月 上奉 皇太後自避暑山莊啟行 駕往 盛京恭谒 祖陵禮儀均與乾隆八年同是年議準展谒 祖陵之日 皇上素服行禮大祭日 皇上禮服陪祀及執事大臣鹹朝服二十年五月以平 定準噶爾遣 皇子代行祭告 山陵二十五年二月以回部平定恭谒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次詣 泰陵行禮 盛京 三陵遣親王前往恭代行禮四十一年三月以金川平定 恭谒 昭西陵 孝陵 孝東陵 景陵行禮畢次詣 泰陵行禮四十二年三月奉安 孝聖憲皇後梓宮於 泰東陵恭奉 神位升祔 太廟禮畢 皇上恭谒 泰東陵恸哭行禮如谒 泰陵之儀四十三年七月 上三詣 盛京恭谒 祖陵如十九年之儀四十八年八月 上四詣 盛京恭谒 祖陵如四十三年之儀凡 皇帝恭谒 祖陵儀歲清明中元冬至除夕 列聖 列後忌辰及 國有大慶大飨儀朔望谒奠儀及因事遣官祗告儀皆具載 大清通禮 五祀 【臣】等謹按鄭志載天子七祀一門本諸周制王為羣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國門曰國行曰泰厲曰戶曰竈洎乎漢晉以後惟祭五祀唐開元禮有祭七祀之儀後亦旋罷我 朝祀事之隆折衷古今典制大備五祀之禮惟順治年中行之即于十八年停止蓋以 太廟階下合祭既停因并罷其專祀也惟是曾經舉行宜 存故典謹編次於此以備考 順治八年定制每歲緻祭 五祀之神禮臣議奏以正月祭 司戶之神於 宮門外道左南向以四月祭 司竈之神於 大内大庖前中道南向以六月祭 中溜之神於文樓前西向以七月祭 司門之神於 午門前西角樓東向以十月祭 司井之神於 内府大庖井前南向中溜門二祀太常寺掌之戶竈井三祀内務府掌之先是於歲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