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七

關燈
壇 廟齋戒日忌辰清明禁屠日不祭餘日皆祭每歲四孟月 均用馬牛金币祗薦於 神贊祀緻辭如儀 山川 順治元年定崇祀 嶽鎮海渎及直省有司春秋緻祭之禮凡山川之祀監 於前典以 五嶽 五鎮 四海 四渎配享 方澤壇立 地隻壇以 五嶽 五鎮 四陵山【今為五陵山】 四海 四渎之隻為正位以 京畿名山大川 天下名山大川之隻為從位凡 嶽鎮海渎所在地方有司歲以春秋仲月诹日緻祭祭東嶽泰山於山東泰安州【今升為府】祭西嶽華山於陝西華隂縣祭中嶽嵩山於河南登封縣祭南嶽衡山於湖廣衡山縣祭北嶽恒山於直隸曲陽縣【移祭見後】祭東鎮沂山於山東青州府祭西鎮吳山於陝西隴州祭中鎮霍山於山西霍州祭南鎮會稽山於浙江會稽縣祭北鎮毉巫闾山於遼東廣甯衛【今改為縣】祭東海於山東萊州府望祭西海於山西蒲州【今升為府】祭南海於廣東廣州府望祭北海於河南濟源縣【移祭見後】祭河渎於蒲州祭江渎於四川成都府祭淮渎於河南唐縣祭濟渎於濟源縣三年封黃河龍神為顯佑通濟金龍四大王之神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臣緻祭八年正月 世祖章皇帝親政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定制恭遇 慶賀大典頒布 恩诏則遣官緻祭以各衙門四品以上堂官将事诹吉 将行先期陳祝文香帛於 中和殿 皇帝親閱遣之十七年三月改祀 北嶽恒山於山西渾源州 康熙六年七月 聖祖仁皇帝親政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十六年九月加封 長白山之神照五嶽例春秋緻祭遇有 慶典亦一例於烏喇地方望祭十八年五月以湖南讨 賊屢捷鹹言湖神助順加封 洞庭湖之神遣官緻祭二十一年二月以平定雲南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三月 聖祖東巡 盛京望秩 長白山二十三年 聖祖東巡十月 躬祀 泰山之神遣官祭 黃河之神十一月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自是以後凡恭遇 東巡 南巡所過名山大川均照例緻祭二十五年移 北海祀典於混同江望祭台臣奏言祀典所載緻祭北海尚沿宋明舊制於河南濟源縣系在京之南於義未合況北嶽已改祀渾源州則北海應請改祀於混同江庶方位允協下部議行之二十七年十月以 孝莊文皇後升祔 太廟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三十二年二月遣 皇長子祭 西嶽華山三十五年建 海神廟於大沽海口加封緻祭時由天津海道運米盛京以備赈濟海神效靈往來迅駛立廟祀之三月 親征噶爾丹緻祭所過 山川之神三十六年七月以平定朔漠遣官告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三十七年七月以永定河新河告竣建永定河神廟於盧溝橋春秋緻祭九月 聖祖東巡遣大學士緻祭 松花江之神三十九年六月以河臣疏請建海神廟於江南安東縣四十年正月加 黃河龍神封号昭靈效順四字四十二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五十萬夀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十一月 聖祖西巡遣官緻祭 西嶽華山四十三年二月封 淮神為長源佑順大淮之神五十二年三月 聖祖仁皇帝六十萬夀遣官緻祭山川與四十二年同五 十七年十二月以 孝惠章皇後升祔 太廟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六十年三月以 禦極六十年大慶遣官緻祭山川六十一年建 江海潮神廟於浙江之尖山春秋緻祭是年十一月 世宗憲皇帝登極遣官緻祭 嶽鎮海渎 長白山 雍正元年二月以恭上 聖祖仁皇帝尊諡遣官緻祭十二月以 冊立 皇後遣官緻祭二年八月加 江海大神封号江渎曰涵和河渎曰潤毓淮渎曰通佑濟渎曰永惠東海曰顯仁南海曰昭明西海曰正恒北海曰崇禮均遣官齎送祭文香帛令地方大員緻祭四年冬督撫諸臣次第奏報黃河澄清地連四省時逾二旬諸王大臣請陞殿受賀 世宗不許特遣官分詣清河武陟二處新建神廟緻祭 黃河之神十二月遣官緻祭 河源之神於河州口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