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關燈
欽定四庫全書 皇朝通志卷三十四 都邑略【三】 盛京 禹貢青州之域舜分青州為營州即今遼河以東地周職方為幽州地秦漢為遼東郡三國魏置平州後還合為幽州晉初為遼東國尋入於慕容燕北魏為營州後為高句骊所據唐置安東都護府封大氏為渤海王後入於遼置渖州昭德軍屬東京道金為渖州顯德軍屬東京路元為渖陽路屬遼陽等處行中書省明初為渖陽衛屬遼東都指揮使司 太祖高皇帝天命六年撫有全遼之地十年建都於此太宗文皇帝天聰五年因舊城增拓之周九裡有奇為門八南之東曰德盛門南之西曰天佑門北之東曰福勝門北之西曰地載門東之南曰撫近門東之北曰内治門西之南曰懷遠門西之北曰外攘門尊曰 盛京遂營建 宮殿并置内閣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衙門而京都之制大備順治元年定都 京師以 盛京為留都置安班章京統領八旗駐防禁旅十四年設奉天府置府尹分領州縣又仍設戶禮兵刑工五部侍郎以下及内務府各官後改安班章京為将軍康熙十九年增築 盛京城外垣周三十二裡有奇嗣後屢加修整盛京宮殿之制崇德元年始建 大政殿 太宗文皇帝視朝聽政之處也殿制八隅左右列署十為 諸王大臣議政之所順治元年定都 京師令 盛京城文武各官遇朝期行朝禮如制 大内宮阙在 大政殿之西正門曰 大清門旁有東西二角門正殿曰 崇政殿舊名笃恭殿有左右二翊門殿前東為飛龍閣西為 翔鳳閣殿之後為 鳳凰樓樓之後為 清甯宮宮之東為 衍慶官 關雎宮西為 永福宮 麟趾宮各東西向皆崇德二年建自 鳳凰樓之前東為 師善齋齋南為日華樓西為 協中齋齋南為霞绮樓各東西向自 崇政殿之東為 頤和殿殿後為 介祉宮又北為 敬典閣自 崇政殿之西為 廸光殿殿後為 保極宮宮後偏西達 繼思齋又北為 崇谟閣皆乾隆十三年增建三十九年又增建文溯閣藏貯四庫全書四十八年 皇上四詣 盛京複 命葺新 壇宇繕治城郭 京阙之規模益為闳整 興京 遼金時為渖州東境元為渖陽路地明初置建州衛後尋廢 本朝 肇祖原皇帝始於此開基地名赫圖阿拉 興祖直皇帝 景祖翼皇帝 顯祖宣皇帝皆居於此至 太祖高皇帝癸卯年增築城垣周五裡有奇為門四乙巳年增築外城環之周九裡為門九其後底定渖陽建立 盛京 世祖章皇帝順治五年以赫圖阿拉為興業之地尊為 興京 【臣】等謹按遼陽州東五裡有 東京城周六裡有奇為門八 太祖高皇帝天命七年所築九年由 興京遷都於此号曰 東京十年複由此遷都 盛京此為 國初暫建舊曾以京名附識於此 【臣】等謹按易稱帝出乎震東方生物之地王氣特锺其水土深厚長白拱其東醫無闾控其西滄溟襟其前混同江黑龍江絡其後山海環抱實為天下形勢之首蓋開辟以來天作地藏以待首出之 聖人自 列聖開基大統茂集我 聖祖 世宗祗遹 前猷尊崇備至 皇上觐 光掦 烈缵述彌勤睠念 陪京以時展禮凡夫行慶施惠之典至優極渥蓋我 皇上以 祖宗之心為心即以 天地之心為心道備顯承而功兼創守自今至於億萬年延洪錫羨無疆惟休其凝承固有本矣若其山川民物奧衍殷繁為從前載籍之所未詳恭録 禦制盛京賦以識地靈物産之勝至於 天章照耀随地 摛吟 締造艱難永懷 笃祜俱已彚函藏弆式 訓萬禩茲不備録 禦制盛京賦【有序】 嘗聞以父母之心為心者天下無不友之兄弟以祖宗之心為心者天下無不睦之族人以天地之心為心者天下無不愛之民物斯言也人盡宜勉而所系於為人君者尤重然三語之中又惟以祖宗之心為心居其要焉蓋以祖宗之心為心則必思開剏之維艱知守成之不易兢兢業業畏天愛人於是刑兄弟而禦家邦斯以父母之心為心也民同胞而物吾與斯以天地之心為心也孔子曰明乎郊社之禮禘嘗之義治國其如示諸掌乎宗廟禘嘗之典固先王繼志述事之大經也然自聖人象大過肇封樹以來上陵之制漢代已然我國家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