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關燈
小
中
大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六
名臣奏議 诏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提要
【臣】等謹按名臣奏議一百五十卷宋趙汝愚編前有淳熙十三年劄子稱嘗備數三館獲觀秘府四庫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載忠臣良士便宜章奏收拾編綴殆千餘卷文字紛亂疲于檢閲自假守閩郡辄因政事之暇因事為目以類分次而去其複重與不合者猶餘數百卷厘為百餘門始自建隆迄于靖康推尋數月粗見本末若非芟繁舉要恐勞乙夜之觀欲更於其間擇其至精至要尤切於治道者每繕寫十卷一次投進又有淳佑庚戍史季溫序稱其開端于閩郡奏書于錦城是其經曆歲時屢經簡汱乃成是編故其去取頗不苟自稱上可以知時事之得失言路之通塞下可以備有司之故實其大旨以備史氏之缺遺非誇飾也凡分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學禮樂賞刑财賦兵制方域邊防總議十二門子目一百一十四每篇之末各附注其人所居之官與奏進之年月亦極詳核其奏劄自序及史季溫序皆稱名臣奏議而此本題曰諸臣奏議豈以中有丁謂秦桧諸人而改其名欤案朱子語録雲趙子直要分門編奏議先生曰隻是逐人編好因論舊編精義逐人編自始終有意今一齊節去更拆散了不見其全意矣雲雲今此集仍以門分不以人分不用朱子之說蓋以人而分可以綜括生平盡其人之是非得失為論世者計也以事而分可以參考古今盡其事之沿革利弊為經世者計也平心而論汝愚所見者大矣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陸費墀
名臣奏議 诏令奏議類二【奏議之屬】提要
【臣】等謹按名臣奏議一百五十卷宋趙汝愚編前有淳熙十三年劄子稱嘗備數三館獲觀秘府四庫所藏及累朝史氏所載忠臣良士便宜章奏收拾編綴殆千餘卷文字紛亂疲于檢閲自假守閩郡辄因政事之暇因事為目以類分次而去其複重與不合者猶餘數百卷厘為百餘門始自建隆迄于靖康推尋數月粗見本末若非芟繁舉要恐勞乙夜之觀欲更於其間擇其至精至要尤切於治道者每繕寫十卷一次投進又有淳佑庚戍史季溫序稱其開端于閩郡奏書于錦城是其經曆歲時屢經簡汱乃成是編故其去取頗不苟自稱上可以知時事之得失言路之通塞下可以備有司之故實其大旨以備史氏之缺遺非誇飾也凡分君道帝系天道百官儒學禮樂賞刑财賦兵制方域邊防總議十二門子目一百一十四每篇之末各附注其人所居之官與奏進之年月亦極詳核其奏劄自序及史季溫序皆稱名臣奏議而此本題曰諸臣奏議豈以中有丁謂秦桧諸人而改其名欤案朱子語録雲趙子直要分門編奏議先生曰隻是逐人編好因論舊編精義逐人編自始終有意今一齊節去更拆散了不見其全意矣雲雲今此集仍以門分不以人分不用朱子之說蓋以人而分可以綜括生平盡其人之是非得失為論世者計也以事而分可以參考古今盡其事之沿革利弊為經世者計也平心而論汝愚所見者大矣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 校 官 【臣】陸費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