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二○

關燈
州數,大率三分 及二分以上者,即不必差。

    其有托辭指地求差者,許漕臣按劾,寘之典憲。

    」從之。

     四年三月二十一日,铨試、公試、類試,命監察禦史李簡能監試,國子司業程大昌、吏部員外郎李浩、刑部郎中王彥洪考試,大理正賈選、太常丞劉(李)[季]裴、知大宗正丞唐孚、國子博士陳損、大理評事燕世良、周階、秘書省校書郎範端臣、太學正陳骙、武學谕章謙考校點檢試卷。

     四月三日,淮南路轉運司言:「本路赴試舉人,(楊)[揚]、真、通、泰、楚州、〔高〕郵軍六郡置試院,計合差考試官十二員。

    本路有出身知縣幕〔職〕官,于院前見任止計五員,委分差考試不足。

    」禮部看詳:「(于)許淮南于江浙近便州軍選差,淮東即差常州、鎮江府,淮西即差太平、池州官。

    仍先具合差官數,牒逐路令留,關報淮南。

    」從之。

     五月二十八日,淮南路轉運司言:「今歲科(與)[舉],淮南合差試官十五員。

    所管八州軍,見任有出身官止五員,分差不足。

    具申朝廷,許于江浙近便州軍選差,淮東差鎮江府、常州官,淮西差池州、太平州官。

    切慮逐路所定州府有出身官員數有限,雖本司臨期詳擇,又恐本路士人巧生弊幸,預有囑托,緻艱于關防。

    欲望詳酌,将東西兩路所差考試官,前期互行關會,各據實用員數,許于鎮江府、常州、太平州、池州官内通融選差,庶幾員數稍寬,不緻阙事,兼可關防士子僥幸請托之弊。

    」從之。

     是歲,四川類省試,诏權成都府路轉運判官鄭丙 監試,權利州路轉運判官梁介考試,權成都府路提點刑獄公事張行成别試所監〔試〕,權發遣簡州關耆孫别試所考試。

     八月五日,國子監發解,命監察禦史李簡能監試,國子司業程大昌、吏部員外(李)[郎]李浩、鄭伯熊考試,秘書郎李木、國子博士陳損、國子正潘叔憲、太學正陳骙、幹辦行在諸軍審計司徐宅、主管官告院徐大忠點檢試卷,考功郎中張敦實别院考試,國子錄鄭汝諧、太學錄沈清臣點檢試卷。

     、都官郎中陶去泰、金部員外郎芮輝、國子監丞陳禾、著作佐郎劉季裴參詳,樞密院編修官施元之、秘書省校書郎楊興宗、劉惇、國子監主簿盧傳霖、太學正錢俣、國子正薛鳳、監左藏南庫劉國瑞、臨安府府學教授周佑、行在榷貨務都茶場陳從古、左從政郎鄭昺、太學正樓锷、左通直郎施知彰、新潼川府府學教授朱璩、左迪功郎陳善、禦史台主簿宋敦書、諸王宮大小學教授胡鎬、左從政郎張駒、左從事郎袁樞、監潭州南嶽廟程宏圖點檢試卷。

    五年正月九日,命吏部尚書兼侍讀兼權翰林學士汪應辰知貢舉,給事中兼直學士院梁克家、右谏議大夫兼侍講陳良佑同知貢舉,秘書少監汪大猷、司農少卿胡襄、禮部員外郎李焘、兵部員外郎晁公 六年二月二十五日,铨試、公試、類試,命監察禦史羅鞏監試,國子司業芮輝、禮部員外郎鄭昺、刑部郎中王次山考試,秘書省著作佐郎 詹亢宗、正字趙汝愚、林光朝、武學博士劉敦義、國子監主簿盧傳霖、太學正薛元鼎考校點檢試卷官。

     十月六日,國子司業芮輝言:「本監補試已拆号發榜,所取試卷,甯國府汪璩于第七韻落韻,正系輝分考試卷内所取人數。

    欲望将汪璩駁放,仍将輝罷黜。

    」中書門下省檢準紹興禦試貢舉令,點檢試卷官專點檢雜犯不考。

    诏汪璩駁放,點檢試卷官薛元鼎特降一資。

     《文獻通考》:幹道六年,诏自今諸道試官皆隔一郡選差,後又令曆三郡合符乃聽入院,防私弊也。

     七年二月二十五日,铨試、公試、類試,命監察禦史劉季裴監試,國子祭酒芮輝、司農寺丞留正、大理正胡仰考試,秘書郎許克昌、太常博士邱、國子博士楊萬裡、大理評事陳漮、俞子陵、吳宗旦、秘書省正字丁時發、唐仲友、武學博士孫顯祖考校點檢試卷。

     七月十七日,兩浙路轉運司言:「紹興重修貢舉令,試院以本州島通判監試,若無或阙,若以次官若以次官:「若」字疑誤。

    。

    今臨安府府學罷通判,未審合差何官充監試。

    」诏差推官。

     八月五日,國子監發解,命監察禦史陳舉善監試,國子司業劉焞、将作少監蕭燧、太府寺丞錢俣考試,諸王宮大小學教授陳居仁、太常寺主簿趙粹中、國子正葉翥、武學谕呂昌、太學錄袁樞、梁汝永點檢試卷,知大宗正丞劉敦義别院考試,太學正沈揆、主管戶部架閣文字賈偉點檢試卷。

     十一月二十八日,诏四川類省試 院進題目,考試官何耆仲所撰第三場第三道策題,用事差錯,特降一官放罷,今後不差充試官。

     是歲四川類省試,诏直秘閣、權知泸州梁介監試,潼川府路轉運判官何熙志考試,直敷文閣、知潼川府馬骐别試所監試,權潼川府路提點刑獄公事楊祖職别試所考試。

     八年正月九日,命翰林學士、知制诰兼侍讀王曮知貢舉,中書舍人趙雄、侍禦史葉衡同知貢舉,太常少卿黃鈞、将作監劉季裴、監察禦史顔度、太常丞趙思、司農寺丞留正、著作郎林光朝、楊興宗、著作佐郎趙汝愚參詳,秘書丞尤袤、秘書郎蕭國梁、樞密編修官崔淵、令所删定官楊恂、王質、王公衮、國子博士木待問、秘書省校書郎丁時發、正字呂祖謙、唐仲友、蔡戡、禦史台主簿柴衛、宗正寺主簿王卿月、國子監主簿邵說、太學博士姚宗之、太學正陳自修、國子錄沈瀛、主管吏部架閣文字曾植、主管禮部架閣文字俞光疑、監軍器所門李嘉言點檢試卷,大理寺丞吳淵主管牒試避親。

     六月六日,铨試命将作少監蕭燧、大理丞 晏绶考試,大理評事俞子陵、王嘉谟、陳倚、司農寺主簿蔣繼周考校點檢試卷。

     九年二月二十五日,铨試、公試、類試,命監察禦史陳舉善監試,國子司業林光朝、秘書郎蕭國梁、大理丞晏绶考試,知大宗正丞劉敦義、宗正寺丞錢俣、著作佐郎木待問、國子博士黃鈎、大理評事呂公進、沈公孫、俞(征)[澄]、 秘書省正字陳自修、武學谕蓋經考校點檢試卷。

    以上《幹道會要》。

    徐輯《大典》無卷數。

     選舉宋會要輯稿選舉二一選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