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關燈
其事,且止毋築祈安城及處置喬家等族别立首領。

    仁孝報雲:“祈安本積石舊城久廢,邊臣請設戍兵,鎮撫莊浪族,所以備盜,非有他也。

    ”結什角以兵入境,以是殺之,不知為喬家族首領也。

    李昌圖等按視殺結什角之地,本在夏境。

    築祈安城巳畢工,皆罷歸,不得宋夏交通之狀。

    金乃于熙、秦迫近宋、夏沖要,量添戍兵。

    (《金史·粘割斡特剌傳》及《西夏書事》) 西夏稱乾祐元年 春正月,遣武功大夫劉志直、宣德郎韓德容等如金賀正旦。

     志直,志真弟,官翰林學士,工書法。

    西北有黃羊,志直取其尾毫為筆,國中效之,遂以為法。

    (《金史·交聘表》及《西夏書事》。

    按錢氏大昕《跋薛尚功锺鼎彜器款識》:西北之境有黃羊焉,相傳西夏有國時,嘗取其尾毫為筆,歲久亡其法,伯溫以意命工制之,館閣諸公多為賦詩,蓋色目之好事者。

    伯溫姓劉氏,名沙剌班,河西人。

    ) 三月,遣武功大夫張兼善、宣德郎李師白等如金賀萬春節。

    丁醜,金诏:夏奏告使于閏五月十六就行在。

    (《金史·交聘表》。

    施國祁曰:“丁醜上當加五月。

    案閏五月十六即下文乙未日,在丁醜後十九日,此先于刻日者,蓋預知賜醫卻禮後夏國必有中變故也。

    行在即柳河川,為鹹千路韓州柳河縣。

    奏急,故須就行在。

    ”) 閏五月,仁孝分其國之半與任得敬。

    得敬國号楚。

     初,仁孝嗣位,其臣屢作亂,得敬抗禦有功,遂相夏國二十馀年,陰蓄異志,欲圖夏國,誣殺宗親大臣,其勢漸逼,仁孝不能制。

    至是乃分西南路,及靈州羅龐嶺地與得敬自為國,國号楚。

    (《金史·西夏傳》。

    按此條,畢氏《通鑒》系于乾道四年。

    ) 仁孝遣使如金,為得敬求封,金主不許。

     得敬既分夏國,念不得大國之封,不足服衆。

    且前因謝醫進禮物于金不受,又難自請,乃脅仁孝遣左樞密使浪訛進忠、參知政事楊彥敬押進,翰林學士焦景顔等上表,為得敬求封。

    金主以問宰相,尚書令李石等曰:“事系彼國,我何預焉,不如因而許之。

    ”金主曰:“有國之主,豈肯無故分國與人?此必權臣逼奪,非夏王本意。

    況夏國稱藩歲久,一旦逼于賊臣,朕為四海主,甯容此耶!若彼不能自正,則當以兵誅之,不可許也。

    ”乃卻其貢物,賜仁孝诏曰:“自我國家戡定中原,懷柔西土,始則劃疆于乃父,繼而賜命于爾躬,恩厚一方,年垂三紀,藩臣之禮既務踐修,先業所傳亦當固守。

    今茲請命,事頗靡常,未知措意之由來,續當遣使以詢爾。

    所有貢物,已令發回。

    ”(《金史·西夏傳》及《交聘表》) 秋七月,金遣尚書戶部郎中夾古阿裡補來賀生日。

    (《金史·交聘表》)八月,任得敬伏誅。

     得敬始自求醫于金,附表進禮物,欲以嘗試世宗。

    既不可行,而求封又不可得,乃密通宋人求助。

    宋四川宣撫使虞允文,再使王公明以蠟丸書報得敬,約夾攻金人,為夏人所執。

    仁孝初以金人不與得敬,謀誅之,至是謀愈亟,乃于八月晦日以計誅得敬并其黨羽。

    (《金史·西夏傳》及《宋史·夏國傳》。

    按《宋史·夏國傳》:乾道四年,夏任得敬以謀篡伏誅。

    《金史·西夏傳》:大定十年,仁孝為得敬求封,金主賜诏谕之。

    二月晦日,仁孝誅得敬,上表謝。

    大定十年、宋乾道六年也,二史互異。

    《金世宗紀》:十年閏五月庚辰,夏國任得敬脅李仁孝上表,請分其國,诏不許。

    十二月癸巳,夏國誅任得敬,遣使來謝。

    《傳》、《紀》月日又不合。

    是時夏國遠宋近金,《金史》所紀似為可據,然以二月誅得敬,不應有五月請封之事,且以十二月奏聞,為時大遠。

    考薛氏《宋元通鑒》:記在是年八月,畢氏《續資治通鑒》亦同,茲從之。

    見《西夏書事》。

    ) 冬十一月,仁孝以得敬既誅,乃遣殿前太尉芭裡昌祖、樞密直學士高嶽等如金,上表陳謝,并以所執宋人及蠟書上,金主慰谕之。

     謝表曰:“得敬初受分土之後,曾遣使赴大朝代求封建,蒙诏書不為俞納。

    此朝廷憐愛之恩,夏國不勝感戴。

    夏國妄煩朝廷,冒求賊臣封建,深虧禮節。

    今既賊臣誅訖,大朝不用遣使詢問。

    得敬所封之地,與大朝熙、秦路接境,恐自封地以來别有生事,已根戡禁約,乞朝廷亦行禁約。

    ”初,金主嘗問臣良弼:“每旦暮,日色皆赤,何也?”良弼曰:“旦而色赤,應在東,高麗當之。

    暮而色赤,應在西,夏國當之。

    願陛下修德以應天,則災變自弭矣。

    ”未幾,高麗有趙位寵之難,而夏亦有得敬之亂,其言皆驗雲。

    (《金史·西夏傳》、《交聘表》及《纥石烈良弼傳》) 西夏稱乾祐二年 春正月,使武功大夫煞執直、宣德郎馬子才如金,賀正旦。

    (《金史·交聘表》)三月,遣使如金賀萬春節。

     故事:夏使如金,報至行省,金主遣接伴使與書表人迓于境上;入界,則先具驿程腰宿之須。

    始至京兆行省,翌日賜宴,至河南行省亦然,将至京,有内侍一人以油絹袱韬三銀盒,貯湯藥二十六品,逆于近境尉氏縣。

    時春雨泥濘,馬駝多病,金主命使人駐燕賓館,令獸醫護視,然後入。

    (《金史·交聘表》及《禮志》) 夏五月,以斡道沖為中書令。

     道沖剛介直言,侃侃不撓,任得敬惡之,沉淪幾二十年,道沖處之澹然。

    仁孝重其節慨,至是擢中書令。

    百僚師式之。

    未幾,任為相。

    (《西夏書事》) 秋九月,金遣近侍局使劉充來賀生日。

    (《金史·交聘表》。

    按《世宗本紀》在八月,與遣使宋同日。

    《交聘表》作丁卯,又承三月下,誤。

    )冬十一月,任純忠伏誅。

     初,隴逋四族都钤轄趙師古頻掠祈安城,為結什角複仇。

    任得敬遣純忠率兵三萬鎮祈安。

    已聞得敬死,一夕亡去,匿于金之北境。

    邏者執以送隴逋族,師古得之,殺以祭結什角。

    (《西夏書事》) 西夏稱乾祐三年 春正月,遣武功大夫嵬恧執忠、宣德郎劉昭等如金賀正旦。

    (《金史·交聘表》。

    按昭後官翰林學士,進樞密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