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舊體詩集》序

關燈
魯迅先生逝世之次年春,魏建功先生願手寫遺詩以備木刻,餘因函托景宋夫人搜集。旋得複書,附來手抄一卷,皆日記中所載及拙著《懷舊》文中所引者,約計四十首,餘即轉緻建功矣。景宋複書有雲:“迅師于古詩文,雖工而不喜作。偶有所作,系應友朋要請,或抒一時性情,随書随棄,不自愛惜,生嘗以珍藏請,辄遭哂笑。”斯言誠确。魯迅之舊詩,多半為有索書者而作,例如《自嘲》一首是書贻柳亞子先生者,《所聞》一首書贻内山夫人者,《亥年殘秋偶作》書贻餘者,又詩集第一首《自題小像》,亦贈餘者。詩雖不多,然其意境聲調,俱極深闳,稱心而言,别具風格。

    魯迅舊詩之特色,約略舉之,可得數端:(一)使用口語,極其自然,例如《剝崔颢黃鶴樓詩》之“闊人”、“專車”、“前門站”、“晦氣重重”,《古董》詩之“頭兒”、“面子”,《二十二年元旦》詩之“到底”、“租界”、“打牌”,《自嘲》詩之“碰頭”、“管它”等皆是。(二)解放詩韻,不受拘束,例如《贈邬其山》(案邬其山即内山完造)之華書多陀為韻,《報載患腦炎戲作》之心冰為韻,蓋依古時歌麻合韻,麻魚通韻而作律詩,可稱奇特。至蒸侵通用,亦可謂“古已有之”,《詩·大雅·大明》七章,即以林興合韻者。(三)采取異域典故,例如《自題小像》之“神矢”,想系借用羅馬神話庫必特(Cupid)愛矢之故事,亦猶骈體文中“思士陵天,驕陽毀其羽翮”(《集外集·〈淑姿的信〉序》)乃引用希臘神話伊凱魯斯(iCarus)冒險失敗之故事也。(四)諷刺文壇阙失,例如《教授雜詠》第二首之“烏鵲疑不來,迢迢牛奶路”,是指斥英文天河(MilkyWay)譯為牛奶路之錯誤。《新秋》詩兩句“野菊性官下,鳴蛩在懸肘”,此由其自己新詩:“野菊的生殖器下面,蟋蟀在吊膀子,”自己翻譯而得者,一面嘲文人悲秋之為無病呻吟,一面刺古雅文言之實在難以索解。其他優點尚多,茲不備述。

    自餘以景宋抄本轉緻建功後,不數月而抗日軍興,友朋四散,建功亦奔走南北,不遑甯居,其手書木刻尚未出版。今得非杞先生廣事搜集,用力至勤,共計五十有二首,付之活字,凡愛讀魯迅詩者固以先睹為快者也。

    一九四四年五四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