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十

關燈
三日丁醜。

    禦斎焼燈如常。

     八日壬午。

    以玄蕃頭従五位下小野朝臣千邦為右京亮。

    肥前守従五位下橘朝臣興門為大和守。

    従五位下行伊勢権介小野朝臣千裡為因幡権介。

    右京亮従五位下伴連貞宗為伯耆守。

    散位従五位下藤原朝臣藤宗為肥前守。

     九日癸未。

    勅、以伝燈大法師位聖寶、伝授阿闍梨位潅頂。

     十一日乙酉。

    長門國司言。

    民部省式曰。

    凡貢調庸者、長門國限明年四月、伊豫國限二月。

    但宇和?喜多両郡限三月。

    越後?佐渡?隠岐限七月。

    自餘如令者。

    又曰。

    未進調庸物、伊豫國宇和?喜多両郡明年六月晦日、越後?佐渡?隠岐十二月晦日以前進訖者。

    又斉衡二年五月十日格曰。

    當年未進、來年不究者、主計寮具録未進數、明年三月以前移主稅寮、即沒國司公廨者。

    今案伊豫國宇和?喜多両郡、以三月為貢調期、猶以六月卅日、為究未進之限。

    長門國以四月為貢調限、究未進之期、随可有其程。

    而未有別制。

    但其格文所稱。

    以明年三月以前、為沒公廨之限者。

    是為調物當年貢納諸國所制也。

    而諸司偏稱究未進之期無有明文、準調物當年貢納諸國之例、以明年三月以前、為沒公廨之限也。

    事出格式之外、甚為國宰之愁。

    望請。

    準伊豫國宇和?喜多両郡、并越後?佐渡等國例、延究未進之期、免沒公廨之責。

    勅聴焉。

     十四日戊子。

    勅。

    加試延暦寺年分度僧二人。

    一人大毘盧遮那経業為大比叡神分、一人一字頂輪王経業、為小比叡神分。

    先是、彼寺座主前入唐尋経釈法眼和尚位円珍上表言。

    國之為國、本依設禮、人之為人、亦由行禮。

    故書曰。

    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

    経曰。

    人能行禮、得生天上。

    是知、内経外書、以禮存立。

    故祖師法印大和尚位最澄、延暦末年、奉使入唐、求法事訖、臨廻請於當州公憑、且明州朝議郎使持節明州諸軍事守明州刺史上國柱■陽鄭審判則批判求法目録稱。

    最澄闍梨、性稟生知之才、來自禮儀之國。

    南登五台之嶺、窮智者之法門、西泛鏡湖之水、探潅頂之神秘。

    可謂法門龍象、青蓮出池者。

    然則、西朝重我國家、稱為禮儀之郷。

    當寺法主大比叡小比叡両明神、陰陽不測、造化無為。

    弘誓亜仏、護國為心。

    所伝真言潅頂之道、所建大乗戒壇之検、祖師創開、専頼主神。

    若不然者、何立此業、永鎮國家。

    頃年、度僧惣八箇人、其六人者、於東塔院、春秋試度、惣為鎮國、不捐其一分。

    其二人者、於西塔院、春三月試度。

    就中一人為賀茂明神分、一人為春日明神分。

    主神獨無其分度僧。

    実是闕禮者也。

    去貞観二年、擬奏斯由、依違不言、黙而至此。

    自彼以來、冥崇頻繁、遂不言者、恐神明怒。

    且夫毘盧遮那経者、八萬寶蔵之肝心、陀羅尼教之梁棟也。

    随経議釈七百餘紙、文理尋深、局知難會。

    而舊置年分、隻是一人。

    學徒乏少、大道尚哽。

    又頂転輪王経者、真言之樞機、法城之門戸也。

    所以、祖師積年耽習、尋得呪験。

    仍於延暦天子聖躬不予之時、依経修法、奉資寶祚。

    山家之開泰、莫不頼此功。

    是以、東西弟子、至今勤修。

    円珍伏見、仏法中興、莫過承和之聖代、山神膺慶、偏仰當時之鴻慈。

    伏望。

    蒙加度者二人、為両神之分、解地主之結恨、増護國之冥威。

    即以三月十七日、與元初二人。

    同共試度、自餘事條、準延暦弘仁両朝之格。

    又受戒之後、毎日読金剛般若経各一巻、誓願両山、奉護一天。

    十二年末、恒奏巻數、復試之日、除金光明経、並読六巻止観者。

    至此従之。

    須準延暦廿年正月廿六日度年分僧格、永以行之。

    ▼是夜。

    始自戌一剋、月有冠纓、左右為珥。

    至于亥時、為白暈気。

    及将消滅、猶有両珥。

     廿六日庚子。

    延僧八十口於紫宸殿、転読大般若経、限以三日。

     廿九日癸卯晦。

    前參議正四位下源朝臣光、正月十九日丁母憂去職。

    是日有勅、以本官起之。

     四月甲辰朔。

    日有蝕之。

    」勅、令上野國例貢駒之外、今年加五十疋。

     二日乙巳。

    天皇禦紫宸殿聴朝。

    賜宴侍臣、左右近衛府逓奏音楽。

    賜祿有差。

     三日丙午。

    以散位従五位下清原真人令望為修理大井堰使。

    六位已下二人。

    以山城國正稅稲七千四百廿三束七把充其料。

     四日丁未。

    広瀬龍田祭如常。

     五日戊申。

    平野祭如常。

     六日己酉。

    梅宮祭如常。

    」天皇禦大極殿、遣參議正四位下行近江守源朝臣是忠於伊勢大神宮奉幣。

    又分遣使者、奉幣山城國八幡、伊勢國多度、近江國日吉、駿河國淺間明神社。

     七日庚戌。

    式部兵部両省奏擬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