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三十

關燈
禦東宮。

    』▼是日。

    但馬國獻白雉一。

     丁醜五日。

    右近衛權中將藤原朝臣山陰重抗表言。

    姑山之下。

    既非多士之林。

    魏闕之前。

    自是群材之府。

    仍辭帝闥。

    請奉仙閭而人願至切。

    天從未彰。

    伏願天恩。

    假以殊貸停臣中禁八屯之將。

    終臣外州四年之秩。

    則上有成功之慈。

    下無忘恩之累。

    詔許之。

     己夘七日。

    天皇禦前殿。

    所司獻剛夘杖如舊儀。

    覽青馬。

    宴群臣。

    日暮賜束帛。

    諸國牧宰五位已上奉使入京者預參賜祿。

     庚辰八日。

    於豊樂殿。

    始講勝王經。

    以元興寺僧法相宗傳燈大法師位安春爲講師。

     辛巳九日。

    授三品儀子内親王二品。

    無品親子内親王四品。

    〈十四人〉。

    無位簡子女王。

    廉子女王並從四位下。

    二人奉仕禦帳之事也。

    』右大臣基經抗表。

    請罷大將職言〈雲々〉。

    伏望補武弁於蘭臺。

    專愚忠於槐署。

    今上遣大納言南淵朝臣年名。

    此表。

    奉太上天皇。

    太上天皇勅曰。

    表請之旨。

    理合容聽。

    當國重任。

    攝行萬機。

    不可煩之以一職。

    但君子武。

    腰底忽空。

    願特賜帶劔。

    嚴其儀形。

    仍金銀裝寳劔一寄年名還奉之。

    今上即日以劔賜大臣。

     壬午十日。

    以從四位上行左馬頭藤原朝臣秀道爲中宮大夫。

    從五位上守右少弁藤原朝臣遠經爲亮。

    從五位下行出羽介藤原朝臣豊範爲大進。

     丙戌十四日。

    豊樂殿齋講畢。

    僧綱率名僧。

    奉參禦在所。

    論義如常。

     丁亥十五日。

    除目〈冊五人〉。

     戊子十六日。

    踏歌之。

    天皇於前殿。

    賜宴侍臣。

    雅樂寮奏樂。

    宮人踏歌如常儀。

    賜祿有差。

    』▼是日。

    出雲國言。

    渤海國大使政堂省孔目官楊中遠等一百五人。

    去年十二月廿六日着岸。

    中遠申雲。

    爲謝恩請使。

    差遣中遠等。

    兼獻方物。

    於嶋根郡安置供給。

     己醜十七日。

    天皇禦建禮門。

    觀射禮。

     庚寅十八日。

    停賭射。

     壬辰廿日。

    内宴近臣。

    教坊奏女樂。

    文人賦詩如常儀。

    賜祿有差。

     乙未廿三日。

    從四位下行周防權守紀朝臣有常卒。

    有常者左京人。

    正四位下名虎之子也。

    性清警有儀望。

    少年侍奉仁明天皇。

    承和中擢拜左兵衛大尉。

    數年右近衛權將。

    兼近江權少掾。

    仁壽初遷左馬助。

    是年授從五位下。

    爲但馬介。

    左馬助如故。

    俄而右兵衛佐兼讃岐介。

    尋授從五位上。

    左近衛少將。

    讃岐介如故。

    天安元年自左近衛少將。

    遷爲伊勢權守。

    同年除少納言。

    兼侍從。

    明年遷肥後權守。

    貞觀九年爲下野權守。

    秩滿爲信濃權守。

    十五年授正五位下。

    十七年爲雅樂頭。

    十八年至從四位下。

    爲周防權守。

    卒時年六十三。

     丙申廿四日。

    時大流星出自天中庚。

    指天中艮而行。

    可三丈沒。

    以推之。

    出天津邊。

    入紫微宮中。

     丁酉廿五日。

    時加戌。

    客星在辟見西方。

    可謂含譽瑞星也。

     己亥廿七日。

    去年亢旱。

    京師及畿内諸國飢饉。

    河内和泉爲尤甚。

    公卿會議。

    東西京中置常平司。

    出賣官米。

    亦遣使河内和泉兩國。

    賑給絶乏戸。

     庚子廿八日。

    以因幡守從五位下藤原朝臣敏行。

    散位從五位下伴宿祢春雄。

    從五位下紀朝臣卷雄等。

    爲賣常平所米使。

     辛醜廿九日。

    詔曰。

    紀徳録勳。

    代既異而加等。

    餝終追遠。

    身雖謝而及恩。

    況乃天愛之深。

    理切敦族。

    人道之重。

    情殷睦親。

    外祖故中納言從二位藤原朝臣〈長良〉。

    識度夷雅。

    餘慶延於身後。

    外祖母藤原氏。

    門傳訓。

    家著閨儀。

    蘋藻之禮彌恭。

    松蘿之茂交映。

    並征耀靡。

    貸晩景於西峯。

    圉水易驚。

    逐遊魂於東岱悲玉樹之早落不見孫榮。

    訪瓊蘭之遺芳宜從子貴。

    外祖可左大臣正一位。

    外祖母可正一位。

    死而有知。

    嘉哀贈。

     二月癸卯朔。

    三日。

    以少外記正六位上大春日朝臣安名。

    前讃岐掾正八位下占部連月雄。

    爲存問渤海客使。

    園池正正六位上春日朝臣宅成爲通事。

     丙午四日。

    祈年祭如常。

    』詔復讃岐國民徭十日。

    縁造大極殿石多勞役也。

     丁未五日。

    釋奠如常。

     戊申六日。

    春日祭。

     壬子十日。

    尾張國樹連理。

    』無品平子内親王薨。

    皇帝不見事三日。

    内親王者。

    仁明天皇之女也。

    母贈從二位藤原朝臣女〈三守〉〈貞子〉。

    』參議從三位行左大弁藤原朝臣家宗薨〈雲々〉。

    年六十一。

     丙辰十四日。

    先是無品平子内親王薨。

    内親王者太上天皇之姑也。

    ▼是日。

    詔曰。

    天子絶傍朞。

    但未審太上天皇應絶以不。

    宜令博士等權議之。

    於是。

    從五位上行博士兼越中守善淵朝臣永貞。

    從五位下行助教船連副使麻呂。

    從五位下善淵朝臣廣岑。

    從五位下行直講小野朝臣當岑。

    外從五位下美努連清名等奏議曰。

    禮記中庸雲。

    期之喪達乎大夫。

    三年之喪達乎天子。

    母之喪。

    無貴賎一也。

    期之喪達於大夫者。

    謂傍親所降在大功者也。

    其正統之期。

    天子諸侯猶不降也。

    大夫所降。

    天子諸侯絶之不爲服也。

    正義雲。

    朞之喪達于大夫者。

    欲見大夫之尊猶有朞喪。

    謂傍親所降。

    在大功者。

    得爲朞喪。

    歸着大功之服。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