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八 孝宗皇帝 下
關燈
小
中
大
木正於從繩,抗白簡則雪消於見睍,進聞邦政,有溫良恭儉之風,黙運帷籌,無智名勇功之迹」雲雲。
燧明堂進封制曰:「具官蕭燧出藩於外,則悃愊無華,入侍於内,則溫恭有恪。
六卿分職,獨髙禁近之班,四輔惟人,遂正疑丞之位。
名實既加於上下,老成亦重於典刑。
」 燧,字照隣,臨江人。
既貳大政,權監修國史、日厯。
明年,兼權知樞宻院事。
孝宗深知之,初為諫議大夫,入謝,上曰:「卿議論鯁切,不求名譽,糺正姦邪,不恤讐怨。
」又每稱其全?善類,誠實不欺,他日,大臣奏事,上語曰:「蕭燧其人質直無縁飾。
」禦書《二十八將傳論》以賜,最後去樞府,辭日,上復有「勉從卿去」之語,其為孝宗信遇如此。
五月己亥,王淮罷左僕射除觀文殿大學士、判衢州、兼管内勸農使,依前特進、魯國公 制曰:輔賛而藏諸用,首殫經治之勤,明哲以保其身,特厚殿邦之渥。
眷時元老,乆正上台,首祈觧於機衡,肆優加於體貌,誕申渙號,敷告公朝。
具官王淮醇懿粹和,洪深端靜,包舉衆善而得其正,調娯官度而歸於中,自持魁柄之崇,深極巖瞻之峻,祗承王命,居啟沃以為忠,表倡民區,雅阜成之是務,載念歲時之積,具知夙夜之勞,惟肱股分治於四方,且垣翰間謀於三事,等重輕而注意,參内外以考功,廼擇郡符,實連郷社,上丞相之綬,姑狥沖懐,視太守之章,勉綏雅俗,躐殿廬之華貫,侈學士之大名,是為儒者之榮,允答政塗之瘁。
於戱!禦臣以禮,尚留近地之咨,論相惟難,深惜舊人之去,徃欽寵數,益茂顯猷。
淮自八年八月拜右丞相,九年九月拜左丞相,是年五月罷,入相六年餘。
六月甲寅朔,詔新判衢州王淮提舉洞霄宮,從其請也。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曩以經術羽翼朕躬,以德業股肱聖父,周旋政地十有四年,凢國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與夫政事因革損益之宜,知之詳而見之熟矣,有可以禆朕者,其悉以告,朕將受而行之,庻資忠規,以副虛佇。
」八月,詔王淮除少保,依前觀文殿大學士緻仕。
九月,贈少師。
淳熈十六年己酉 正月丙申,黃洽罷知樞宻院事資政殿大學士、知隆興府 洽自淳熈十年八月除叅知政事,十五年正月除知樞宻院事,是年正月罷,執政五年餘。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以學儒之彥,被遇聖父,圗任共政,績用章明,均佚價藩,去國未久,以卿之素藴,有可為初政之助者,其悉以聞,此朕之所注想於卿,而卿之所輸誠而樂告者也。
」紹熈元年十月,以通議大夫、提舉洞霄宮。
己亥,周必大左丞相自右丞相、濟國公,除特進,進封許國公 留正右丞相自叅知政事、兼同知樞宻院事,遷通奉大夫除 必大左丞相制曰:「帝咨百揆以亮功,蓋取衆賢之協,王命六官而分職,莫如冢宰之尊。
朕稽述洪猷,儀圗俊德,睠弼諧於政體,俾登冠於台司,誕布明綸,格于公聽。
具官周必大道推先覺,行廸大儒,秉直方之氣而濟以疏通之才,廓髙逺之識而輔以醇正之學,瞭若蓍龜之兆,理灼見於古今,確然金石之姿,節靡渝於夙夜,踐更二府,酬酢萬機。
自進秉於國鈞,廼備宣於賢韞,謀謨乎上,足以康庻事,表厲乎下,足以正群工,隂陽理而物遂其宜,社稷安而國?其利,比繇顓任,期以首公,望罙峻於中朝,位宜崇於上相,紫綬金印之寵,即廊肆以不移[3],黃耳金鉉之虛,與?符而增煥,褒敭斯至,倚屬匪輕,政已治則尤務於調娛,勢已安則當思於振飭,肆華資之超進,仍名秩之序陞,衍拓爰租,申陪真食,併從令典,式備優恩。
於戱!仲虺為左相於湯,寔懋日新之德,髙平觀故事於漢,益明時用之宜,化惟久可以有成,志惟堅可以有立,使茂業克家於萬世,則令名無媿於前人。
勉廸訓言,欽承眷意。
」 正右丞相制曰:「朝廷為政事之本,必崇任於真賢,王者置輔弼之官,實疇咨於同徳。
朕厲精萬務,表治庻工,眷言參預之勤,久積具瞻之望,擢陞揆路,懋翼邦圖,寵以廷揚,亶茲猷告。
具官留正才宏識敏,學邃理明,道君子之常,應百為而有守,任天下之重,采衆善以為公。
自綰帥權,趣膺召渥,出藩入輔,浸髙宻勿之聨,武緯文經,并建長久之道,内翊廟巖之穆,外綏疆??之安,成績居多,褒章可後?是用進從二府,置位中台,若元首之有股肱,共恢於邦體,若巨川之作舟楫,協濟於化源,朝論正則亷節具昭,士論孚則勞能並萃,惟幾康而弼直,選掄敢輕,載清靜以民寧,規恢益重。
爾期予治,予匪爾私,仍稽懿典之常,併陟文階之峻,荒開采邑,衍實豐租,式備恩徽,聿崇宰柄。
於戱!帝賚傅說,以沃商宗之心,天授留侯,其興漢世之業,惟盡忠足以體眷毗之厚,惟加勉足以究施設之宜,俾予永底於阜康,繄汝與膺於休美。
尚祗茂命,彌集顯庸。
」 光宗即位,二月壬辰,必大授少保,依前左丞相,進封益國公;正授正奉大夫,依前右丞相,清源郡開國公。
必大加少保制曰:朕祗奉慈謀,欽承丕緒,任大守重,豈夙夜之敢康,謨明弼諧,繄股肱之攸頼。
眷予上宰,為國宗臣,既久翊於熈朝,茲首裨於初政,宜疏異渥,以答殊勲,爰輯廷紳,誕揚詔綍。
具官周必大忱恂而博達,端亮而精夷,經濟之才,足以開物而成務,淵源之學,始於誠意而正心,頃自機庭,晉登揆路,脩明百度,雖小物而克勤,酬酢萬幾,遇大事而能?,民瞻益聳,國勢愈強。
仰惟壽皇,將舉内禪,厥既傳之以道,又復遺之以賢,乃升冠於冡司,俾輔成於聖計,屬茲繼體,方慶澤之廣覃,其於褒公,詎徽章之可後?肆陞華於亞保,庸增重於元台,併開大國之封,申衍爰田之食,式昭睠遇,深厚倚毗。
於戱!聖賢相逄治畢張,夙已彰於成效,後臣克艱政乃乂,今方竚於嘉猷。
益究乃心,奚俟多訓。
正加正奉大夫制曰:「《春秋》法五始之要,莫嚴授受之功,君臣猶一體而成,允頼賛襄之益。
眷時次相,翊我兩朝,既茂著於殊勲,盍特加於顯渥,誕敭丕號,亶告羣工。
具官留正學貫天人,才全文武,秉心剛毅,如砥柱之屹中流,應物從容,若洪鐘之在華簴,徧揚中外,備罄忠勤,頃預政機,兼持樞筦,謀猷辰告,莫非經逺之基,事業日新,允有濟時之略。
洪惟慈扆,深念永圗,將與子以親傳,必求賢而夾輔,爰升揆路,對秉國鈞,神器有歸,宻賛睿謨之大,成規恪守,實禆初政之新,屬盛際之親逢,宜褒章之首及,是用陟文階之兩秩,陪采邑之多畬,以昭委寄之隆,以示寵光之厚。
於戱!因輔佐而繼統業,雖無事於更張,當閒暇而明政刑,尚益思於勵翼。
徃祗厥命,其永有辭。
」 紹熈元年正月甲戍,正以修製奉上壽聖皇太後、至尊聖皇帝壽成皇後尊號冊寳,充禮儀使,遷宣奉大夫。
同日,王藺叅知政事自禮部尚書除 葛邲同知樞宻院事自刑部尚書除 藺叅知政事制曰:「具官王藺自居班列,即簡朕心,聽其議論,見其可以有行,觀其風采,知其足以任重,處之朝廷而貪佞自逺,試以方面則威名益聞,涵養既充,氣識深厚。
比召前於宣室,遂擢長於春官,朕所眷懐,用之猶為未盡,人之屬望,歉然常若有餘,不踰閱月之間,俾賛中台之重,朕每憂一日萬機之繁,未之攸濟,爾當思千載一時之遇,惟既厥心。
遹觀爾成,同歸于治。
」 邲同知樞宻院事制曰:「朕建東西二府以議大政, 兩柄以恢逺圗,宜得老成之儒,賛吾夙夜之命,爰疇碩望,增重公朝。
具官葛邲學洞古今,文參造化,議論通逹,究經術淵源之歸,資稟粹和,得東南溫厚之氣,小心一德,事朕歴年,徧儀華近之班,備罄論思之益,父祖疊居於法從,時乃世臣,聲名充滿於朝廷,亶為先覺,擢自秋官之長,進陪鬥極之嚴」雲雲 藺,字謙仲,無為人。
邲,字楚輔,安吉人。
乙巳,蕭燧罷叅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燧自淳熈十五年正月除叅知政事,是年正月罷,執政一年。
初,詔燧為資政殿學士,與郡,旣而燧乞奉祠,從所請,依舊職名,提舉洞霄宮。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以純明亮直,嘗位三事,聖父之所改容而體貌者也。
肆予沖人,頃頼羽翼,夫卿既以清節雅行,從朕於潛晦之時,豈不能以忠言嘉謨,助朕於纂承之始?竚聞猷告,以副虛懐。
」燧手疏六事,語甚剴切,表乞休緻,優詔不允。
紹熈四年,卒,年七十七,積官宣奉大夫,特贈金紫光祿大夫,諡正肅。
燧學問精博,持身玉雪,論事金石,聲色貨利無所狥,接物雖和然不可幹以私,安恬不競,人不得而親疎。
1據《宋史·孝宗紀》王淮、龔茂良、趙雄或拜或罷皆於淳熙四年,疑「七月,王淮叅知政事」句前有脫文 2原脫,據《南宋館閣續錄》補 3「肆」:據《文忠集·年譜》補·
燧明堂進封制曰:「具官蕭燧出藩於外,則悃愊無華,入侍於内,則溫恭有恪。
六卿分職,獨髙禁近之班,四輔惟人,遂正疑丞之位。
名實既加於上下,老成亦重於典刑。
」 燧,字照隣,臨江人。
既貳大政,權監修國史、日厯。
明年,兼權知樞宻院事。
孝宗深知之,初為諫議大夫,入謝,上曰:「卿議論鯁切,不求名譽,糺正姦邪,不恤讐怨。
」又每稱其全?善類,誠實不欺,他日,大臣奏事,上語曰:「蕭燧其人質直無縁飾。
」禦書《二十八將傳論》以賜,最後去樞府,辭日,上復有「勉從卿去」之語,其為孝宗信遇如此。
五月己亥,王淮罷左僕射除觀文殿大學士、判衢州、兼管内勸農使,依前特進、魯國公 制曰:輔賛而藏諸用,首殫經治之勤,明哲以保其身,特厚殿邦之渥。
眷時元老,乆正上台,首祈觧於機衡,肆優加於體貌,誕申渙號,敷告公朝。
具官王淮醇懿粹和,洪深端靜,包舉衆善而得其正,調娯官度而歸於中,自持魁柄之崇,深極巖瞻之峻,祗承王命,居啟沃以為忠,表倡民區,雅阜成之是務,載念歲時之積,具知夙夜之勞,惟肱股分治於四方,且垣翰間謀於三事,等重輕而注意,參内外以考功,廼擇郡符,實連郷社,上丞相之綬,姑狥沖懐,視太守之章,勉綏雅俗,躐殿廬之華貫,侈學士之大名,是為儒者之榮,允答政塗之瘁。
於戱!禦臣以禮,尚留近地之咨,論相惟難,深惜舊人之去,徃欽寵數,益茂顯猷。
淮自八年八月拜右丞相,九年九月拜左丞相,是年五月罷,入相六年餘。
六月甲寅朔,詔新判衢州王淮提舉洞霄宮,從其請也。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曩以經術羽翼朕躬,以德業股肱聖父,周旋政地十有四年,凢國家之利害,生民之休戚,與夫政事因革損益之宜,知之詳而見之熟矣,有可以禆朕者,其悉以告,朕將受而行之,庻資忠規,以副虛佇。
」八月,詔王淮除少保,依前觀文殿大學士緻仕。
九月,贈少師。
淳熈十六年己酉 正月丙申,黃洽罷知樞宻院事資政殿大學士、知隆興府 洽自淳熈十年八月除叅知政事,十五年正月除知樞宻院事,是年正月罷,執政五年餘。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以學儒之彥,被遇聖父,圗任共政,績用章明,均佚價藩,去國未久,以卿之素藴,有可為初政之助者,其悉以聞,此朕之所注想於卿,而卿之所輸誠而樂告者也。
」紹熈元年十月,以通議大夫、提舉洞霄宮。
己亥,周必大左丞相自右丞相、濟國公,除特進,進封許國公 留正右丞相自叅知政事、兼同知樞宻院事,遷通奉大夫除 必大左丞相制曰:「帝咨百揆以亮功,蓋取衆賢之協,王命六官而分職,莫如冢宰之尊。
朕稽述洪猷,儀圗俊德,睠弼諧於政體,俾登冠於台司,誕布明綸,格于公聽。
具官周必大道推先覺,行廸大儒,秉直方之氣而濟以疏通之才,廓髙逺之識而輔以醇正之學,瞭若蓍龜之兆,理灼見於古今,確然金石之姿,節靡渝於夙夜,踐更二府,酬酢萬機。
自進秉於國鈞,廼備宣於賢韞,謀謨乎上,足以康庻事,表厲乎下,足以正群工,隂陽理而物遂其宜,社稷安而國?其利,比繇顓任,期以首公,望罙峻於中朝,位宜崇於上相,紫綬金印之寵,即廊肆以不移[3],黃耳金鉉之虛,與?符而增煥,褒敭斯至,倚屬匪輕,政已治則尤務於調娛,勢已安則當思於振飭,肆華資之超進,仍名秩之序陞,衍拓爰租,申陪真食,併從令典,式備優恩。
於戱!仲虺為左相於湯,寔懋日新之德,髙平觀故事於漢,益明時用之宜,化惟久可以有成,志惟堅可以有立,使茂業克家於萬世,則令名無媿於前人。
勉廸訓言,欽承眷意。
」 正右丞相制曰:「朝廷為政事之本,必崇任於真賢,王者置輔弼之官,實疇咨於同徳。
朕厲精萬務,表治庻工,眷言參預之勤,久積具瞻之望,擢陞揆路,懋翼邦圖,寵以廷揚,亶茲猷告。
具官留正才宏識敏,學邃理明,道君子之常,應百為而有守,任天下之重,采衆善以為公。
自綰帥權,趣膺召渥,出藩入輔,浸髙宻勿之聨,武緯文經,并建長久之道,内翊廟巖之穆,外綏疆??之安,成績居多,褒章可後?是用進從二府,置位中台,若元首之有股肱,共恢於邦體,若巨川之作舟楫,協濟於化源,朝論正則亷節具昭,士論孚則勞能並萃,惟幾康而弼直,選掄敢輕,載清靜以民寧,規恢益重。
爾期予治,予匪爾私,仍稽懿典之常,併陟文階之峻,荒開采邑,衍實豐租,式備恩徽,聿崇宰柄。
於戱!帝賚傅說,以沃商宗之心,天授留侯,其興漢世之業,惟盡忠足以體眷毗之厚,惟加勉足以究施設之宜,俾予永底於阜康,繄汝與膺於休美。
尚祗茂命,彌集顯庸。
」 光宗即位,二月壬辰,必大授少保,依前左丞相,進封益國公;正授正奉大夫,依前右丞相,清源郡開國公。
必大加少保制曰:朕祗奉慈謀,欽承丕緒,任大守重,豈夙夜之敢康,謨明弼諧,繄股肱之攸頼。
眷予上宰,為國宗臣,既久翊於熈朝,茲首裨於初政,宜疏異渥,以答殊勲,爰輯廷紳,誕揚詔綍。
具官周必大忱恂而博達,端亮而精夷,經濟之才,足以開物而成務,淵源之學,始於誠意而正心,頃自機庭,晉登揆路,脩明百度,雖小物而克勤,酬酢萬幾,遇大事而能?,民瞻益聳,國勢愈強。
仰惟壽皇,將舉内禪,厥既傳之以道,又復遺之以賢,乃升冠於冡司,俾輔成於聖計,屬茲繼體,方慶澤之廣覃,其於褒公,詎徽章之可後?肆陞華於亞保,庸增重於元台,併開大國之封,申衍爰田之食,式昭睠遇,深厚倚毗。
於戱!聖賢相逄治畢張,夙已彰於成效,後臣克艱政乃乂,今方竚於嘉猷。
益究乃心,奚俟多訓。
正加正奉大夫制曰:「《春秋》法五始之要,莫嚴授受之功,君臣猶一體而成,允頼賛襄之益。
眷時次相,翊我兩朝,既茂著於殊勲,盍特加於顯渥,誕敭丕號,亶告羣工。
具官留正學貫天人,才全文武,秉心剛毅,如砥柱之屹中流,應物從容,若洪鐘之在華簴,徧揚中外,備罄忠勤,頃預政機,兼持樞筦,謀猷辰告,莫非經逺之基,事業日新,允有濟時之略。
洪惟慈扆,深念永圗,將與子以親傳,必求賢而夾輔,爰升揆路,對秉國鈞,神器有歸,宻賛睿謨之大,成規恪守,實禆初政之新,屬盛際之親逢,宜褒章之首及,是用陟文階之兩秩,陪采邑之多畬,以昭委寄之隆,以示寵光之厚。
於戱!因輔佐而繼統業,雖無事於更張,當閒暇而明政刑,尚益思於勵翼。
徃祗厥命,其永有辭。
」 紹熈元年正月甲戍,正以修製奉上壽聖皇太後、至尊聖皇帝壽成皇後尊號冊寳,充禮儀使,遷宣奉大夫。
同日,王藺叅知政事自禮部尚書除 葛邲同知樞宻院事自刑部尚書除 藺叅知政事制曰:「具官王藺自居班列,即簡朕心,聽其議論,見其可以有行,觀其風采,知其足以任重,處之朝廷而貪佞自逺,試以方面則威名益聞,涵養既充,氣識深厚。
比召前於宣室,遂擢長於春官,朕所眷懐,用之猶為未盡,人之屬望,歉然常若有餘,不踰閱月之間,俾賛中台之重,朕每憂一日萬機之繁,未之攸濟,爾當思千載一時之遇,惟既厥心。
遹觀爾成,同歸于治。
」 邲同知樞宻院事制曰:「朕建東西二府以議大政, 兩柄以恢逺圗,宜得老成之儒,賛吾夙夜之命,爰疇碩望,增重公朝。
具官葛邲學洞古今,文參造化,議論通逹,究經術淵源之歸,資稟粹和,得東南溫厚之氣,小心一德,事朕歴年,徧儀華近之班,備罄論思之益,父祖疊居於法從,時乃世臣,聲名充滿於朝廷,亶為先覺,擢自秋官之長,進陪鬥極之嚴」雲雲 藺,字謙仲,無為人。
邲,字楚輔,安吉人。
乙巳,蕭燧罷叅知政事除資政殿學士、提舉臨安府洞霄宮 燧自淳熈十五年正月除叅知政事,是年正月罷,執政一年。
初,詔燧為資政殿學士,與郡,旣而燧乞奉祠,從所請,依舊職名,提舉洞霄宮。
光宗即位,下求言之詔,詔曰:「卿以純明亮直,嘗位三事,聖父之所改容而體貌者也。
肆予沖人,頃頼羽翼,夫卿既以清節雅行,從朕於潛晦之時,豈不能以忠言嘉謨,助朕於纂承之始?竚聞猷告,以副虛懐。
」燧手疏六事,語甚剴切,表乞休緻,優詔不允。
紹熈四年,卒,年七十七,積官宣奉大夫,特贈金紫光祿大夫,諡正肅。
燧學問精博,持身玉雪,論事金石,聲色貨利無所狥,接物雖和然不可幹以私,安恬不競,人不得而親疎。
1據《宋史·孝宗紀》王淮、龔茂良、趙雄或拜或罷皆於淳熙四年,疑「七月,王淮叅知政事」句前有脫文 2原脫,據《南宋館閣續錄》補 3「肆」:據《文忠集·年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