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孝宗皇帝 上

關燈
天下以聲,擅貴名於物表,自際明昌之運,旋躋輔拂之聨,秉心惟合於至公,持論不牽於流俗,國厚得賢之盛,士興樂職之風,朞年於茲,百度鹹理,補袞而命山甫,方切注懐,投杼而疑曾參,遽聞勇退,朕宣昭名實,審克是非,既從有北之投,亟下東歸之召,有欲為王留者,孰明去就之忠,無以我公歸兮,大慰瞻儀之望,再輸爾政,未厭予衷,是用稽廸師虞,延登上宰,置使總樞機之重,茂官兼史?之清,侯社疏封,圭田衍食。

    方今敵國雖和而邊備當戒,吏員已衆而官箴鹹隳,利用厚生,力未臻於善政,聚人守位,義最急於理財,凡此數端,頼吾三事,宜思心腹之寄委,以茂股肱之始終。

    於戲!舜協帝以重華,舉臯陶而不仁者逺,湯享天而一徳,臣伊尹故不勞而王。

    尚惟老成,無假訓告。

    」 杞右僕射制曰:「明王立政惟人,職莫先於籲俊,宰相代天理物,任尤切於奮庸。

    肆疇參預之英,亟正久虛之位。

    我有渙號,揚於治庭。

    具官魏杞博大而髙明,閎深而肅〈闕文〉且因循之??,一心利國,極彌縫輔賛之功,政如衡石之平,衷靡絲毫之偽,察其樸厚,可付弼諧,今敵國更成青海,不聞於傳箭,黎民樂業潢池,無復於弄兵。

    汔可小康,徂維求定,然以吏治尚煩於綜核,邦財未覿於阜蕃,官益冗而不清,兵雖多而可汰,聿開公正之路,屬在丞疑之臣,是用考協吉時,延登次揆,平章大政,既資朝夕之輔台,典領中樞,仍陪夙夜之基命,秩峻文階之叙,侯通卿社之封,衍以圭腴,錫之真賦,併厚股肱之寵,以昭體貌之隆。

    於戲!宣帝中興,魏相號有聲之佐,太宗緻政,鄭公多導諫之言,其勉紹於祖風,以祗承於朕志。

    」洪邁詞 是月,詔宰相兼制國用使,參政同知國用事。

    五年二月罷。

     同日,蔣芾參知政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遷左中大夫除 陳俊卿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自左朝議大夫試吏部尚書除 俊卿,字應求,興化人。

    先是,上猶未能屏鞠戲,又將遊獵白石,俊卿時為吏書,上疏力諫,至引漢威靈、唐敬穆及司馬相如之言以為戒,後數日,對,上迎謂曰:「前日之奏,備見忠讜。

    朕決意用卿矣。

    」俊卿再拜謝,上曰:「朕在藩邸已知卿為忠臣矣。

    」遂有是命。

     乾道三年丁亥 二月辛巳,虞允文知樞密院事自端明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遷左大中大夫除 允文見于内殿,宣坐賜茶,遂除知樞密院事。

    ?吳璘卒,上謂允文曰:「今命宣撫使,無以易卿,其為朕一行。

    」六月,除資政殿學士、四川宣撫使,上猶疑其權輕,仍以知樞密院遣行,稱樞密行府,仍除左太中大夫。

     十一月癸酉,葉顒罷左僕射提舉太平興國宮 魏杞罷右僕射提舉太平興國宮 顒罷相制曰:「熙帝載而宅百揆,柄莫重於鼎臣,代天工而曠庻官,義難安於宰路。

    乃眷弼諧之老,比愆夑理之宜,爰即昕廷,誕揚免策。

    具官葉顒秉心夷易,制行簡亷,悃愊無華,風采夙髙於政事,剛明有守,聲徽遂壓於搢紳,藉其惇徳而有容,謂可協恭而圖任,亟繇外服,擢冠中台,豈其歲律之移,寖咈巖瞻之望,雖勉奉公之一意,式乖經國之逺猷。

    進英俊以強本朝,罕聞引類,發徳音而下明詔,方佇責成,馴幹至日之和,忽駭冬雷之咎,覩祲符之相盪,顧遜牘以屢騰,袞職已虧,輿言弗置,聽解鈞樞之劇,歸從祠館之遊,相亦用終,我惟祗誥。

    於戲!理隂陽而遂萬物,所歎論道之非,因災異而劾三公,實召應天之媿,尚?威命,毋怠省循。

    」洪邁詞 杞罷相制曰:「朕勵精思乂,克已用賢,天既全付予有家,術莫先於更化,我惟無斁其康事,誼實頼於同寅。

    豈伊圖任之良,浸爽具瞻之望,粵其定令,亶告在廷。

    具官魏杞經徳不囘,處心無競,淵源所紹,蔚為復貫之純才,韞櫝而藏,見謂逸羣之美器,自席珍而待聘,能宿道以鄉方,度越彛章,超登鼎輔,既優遊於廊廟,茲荏苒於歲時,陳治平之原,殆乏嘉謀嘉猷之告後,開英俊之路,或非常伯常任之凖人,繄職業之徒勞,緻??災之謫見,當雷在地中之??,駭令興離治之祥,咎證不虛,師虞未厭,疊覽告歸之請,願從?免之科,優以奉祠,聽其釋位。

    於戲!持國之柄為將相,所期熙載之功,勑天之命惟時幾,敢逭動威之懼。

    尚全素履,以稱明恩。

    」 二相之罷,竝以郊祀雷變故也。

     乾道八年正月,詔觀文殿學士、左宣奉大夫、提舉洞霄宮魏杞落觀文殿學士,以信任贓吏&mdash&mdash前任平江府簽判管鈞故也。

    十年十一月,詔端明殿學士魏杞復資政殿大學士緻仕,從其請也。

     同日,陳俊卿參知政事自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除 劉珙同知樞密院事自翰林學士、知制誥除。

    四年七月壬戍,兼參知政事 珙,字共父,建寧人,子羽之子也。

     乾道四年戊子 二月,蔣芾右僕射自參知政事,除左正議大夫、守右僕射、兼樞密使 制曰:「皇天眷求一徳,實右序於我家,丞相助理萬機,盍登崇於王佐。

    有若爽邦之哲,時為命世之才,肆顯拜於中台,用允釐於衆職,咨爾在列,服予成言。

    具官蔣芾篤實而疏通,髙明而警敏,學足以傳聖人之道,智足以決天下之疑,蚤以英聲,儀於要路,慮無遺?,每加造膝之言,誼不顧私,獨盡匪躬之節,自賛襄於大政,益奮發於壯猷,指前事之不然,力圗改作,建宏摹而特起,自詭必成,憂邊思職而預備不虞,選賢與能而漸開公道。

    朕方相時而變化,愛日而即功,謂柱石之臣,當計安於社稷,而廟堂之任,非徒守於簿書,奉法循理者,未足以有為,善謀能斷者,乃堪於大用,爰稽人望,擢秉國鈞,領樞廷宥密之司,兼史筆鋪張之寄,徹土田於公社,峻品秩於文階,疏寵甚優,責成罙重。

    於戲!朕欲役使羣動,爾則謹號令之行,朕欲照臨百官,爾則當賞刑之用。

    上夑調於元氣,下綏靜於生民,以能立太平之基,其克有無窮之聞。

    」莫濟詞 己巳,王炎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自右朝奉大夫、試兵部侍郎、賜同進士出身除 七月,蔣芾罷右僕射以母?去位 十月庚子,起復,拜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辭免,依舊持服。

     淳熙二年,臣寮論觀文殿大學士蔣芾與王炎、張說欺君之罪,詔芾落觀文殿大學士,建昌軍居住。

    七年正月,以正議大夫、提舉洞霄宮。

    九年六月,詔以正奉大夫緻仕,從其請也,贈資政殿大學士。

     八月辛亥,劉珙罷同知樞密院事知隆興府 珙自乾道三年十一月除同知樞密院事,是年八月罷,除端明殿學士、在外宮觀,未受,復改是命,遂自新除端明殿學士、知隆興府。

    乾道五年十月,以資政殿學士、左中大夫、知荊南府,尋丁母憂。

    七年三月,起復,除同知樞密院事、荊襄宣撫使,辭免,依舊持服。

    九年閏正月,珙自資政殿學士、知潭州,除資政殿大學士,依舊知潭州。

    淳熙元年,除知建康府。

    四年三月,詔劉珙居守建康,績効顯著,可除觀文殿學士,差遣如故。

    五年七月,以通議大夫緻仕,後贈光祿大夫。

    珙薨,上為輟朝,諡曰忠肅。

     珙丁外艱,明年起復,同知樞密院事、荊襄宣撫使,遣中使奉璽書,即?次宣押奏事,其書曰:「朕以荊襄上流,宿師尤重,欲以軍民之寄付卿,其任重矣。

    奪情臨民,國有常典,況吾大臣又當體國,毋以家事辭王事也。

    」公六上奏,辭不肯起,引經?禮,辭甚切至,最後言曰:「孝之與忠,豈有二緻?事君事親,初無兩心。

    使親?而可奪,則他日所以事君者可知矣!況陛下方以天下奉兩宮之驩,而以衰絰不祥之儀,造迹二三大臣之間,殆非所以全孝治之美;且使仇敵聞之,亦必以中國乏材乃至於此,而敢肆其輕侮,此臣所以受恩感激,反覆思慮而卒不敢起也。

    」朱元晦作公《行狀》 珙知潭州,安撫湖南,?安南貢馴象,所過發夫除道毀屋,數路騷動,奏曰:「象之用於郊祀,不見於經。

    驅而逐之,則有若周公之典在。

    且使吾中國之疲民,困於逺人之土貢,豈仁聖之所忍為也哉!」 湖南李金叛,珙既平之,孝宗賜璽書曰:「近世書生,但務清談,經綸實才,蓋未之見。

    朕以是每有東晉之憂,今卿既誅羣盜而功狀詳實,諸將優劣,破賊先後,歴歴可觀,甚副朕意,卿其益勉之哉!」賊地既定,境内政清,公乃喟然歎曰:「吾豈樂殺人哉?向者軍興,令不可以不肅,而今而後,庻有以亮吾心矣!」自是一意於撫摩之政,且為請於朝,乞擇守宰,寛賦斂以安吾民,益廣蒐募以補忠義親兵之缺,嚴紀律而時訓習焉,於是湖南隠然為重鎮,方地數千裡,外戸不閉,商旅野宿焉。

     淳熙中,孝宗皇帝顧輔臣,圖議恢復,珙奏曰:「復讎雪恥,誠今日之先務;然非内修政事,有十年之功,臣恐未易可動也。

    」同列有進而言者,曰:「機?之來,閒不容髪,奈何拘此曠日彌久之計?」公曰:「宣王中興,見於《詩》者,始則側身修行以格天心,中則任賢使能以修政事而已,其終至於外攘玁狁,以復文武之境土,則其積累之功,非一旦卒然僥倖之所為也。

    」上以公言為然。

     珙疾亟,草遺奏千餘言,首引恭、顯、伾文以為近習用事之戒,且言:「以腹心耳目寄之此曹,故士大夫倚之以媒其身,將帥倚之以饑其軍,牧守倚之以賊其民,朝綱以紊、士氣以索、民心以離,咎皆在是。

    願亟加屏逐,以幸天下。

    若羣臣之賢,臣所知者,則惟陳俊卿忠良確實,可以任重緻逺,張栻學問醇正,可以拾遺補闕,願陛下亟召用之,則衆賢彚進,而羣小黜伏矣。

    」竝《行狀》 十月庚子,陳俊卿右僕射自參知政事,除左正議大夫、右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制曰:「得賢而立邦基,允謂保民之要,宅揆而熙帝載,莫如選衆之公。

    廼眷大儒,時惟舊徳,肆延登於次輔,用光啟於丕圖,誕敷顯冊之言,播告路朝之士。

    具官陳俊卿宏深而簡逺,敦厚而純明,學通六藝之文,識照萬微之?,久周旋於中外,益奮發於材猷,更治民以考功,屢服蕃宣之寄,圖任人而共政,其昭翼亮之忠,特立宏模,不趍小利,休休容善,曾無??忌之心,蹇蹇匪躬,克有堅剛之節。

    朕方講明王道,建置相臣,謂舉偏補??者,要在必為,應變守文者,固當竝命。

    是用升鼎席辨章之任,兼樞庭宥密之私,總史籍以提綱,胙公圭而啓宇,裒加異數,昭示至恩。

    於戲!相須成體者,君臣之情,罔不同心者,承弼之義,以蕭曹之規隨而率天下,以房杜之謀斷而愜逺猷,能求配於古人,乃有辭於永世。

    」 時起復蔣芾為左僕射,以俊卿為右僕射,芾辭,乞終?,從之。

     時禁中密?直下諸軍者,朝廷多不與聞,有某官張方者,以某事發覺,俊卿方與同列奏,請自今百司承受禦筆處分事,宜竝湏申朝廷奏審,方得施行,未報,至是因殿前指揮使王琪被?按視兩淮城壁,詐傳聖?增築州城事,復以為言,上乃恱而從之,後兩日,又有?收還前命,俊卿語同列曰:「反汗如此,必關牒至内諸司有不樂者,相與為之耳。

    」即具奏雲雲,翌日面奏,上色甚愠,顧謂俊卿曰:「朕豈以小人之言而疑卿等耶?」劉珙進對,語切,忤上意,既退,禦筆除珙端明殿學士,在外宮觀,俊卿即藏去,密具奏,明日,復申前請,上色悔久之,又奏言:「珙正直有才,願留之。

    」上曰:「業已行之,不欲改也。

    」俊卿曰:「珙無罪而去,當與大藩,以全進退之禮。

    」上然之,乃以珙為江西帥,俊卿退又自劾章奏抵突,被命稽留之罪,手劄留之,俊卿請益堅,上不許,於是有意相俊卿矣。

    不數日而有是命。

     乾道五年己醜 二月甲辰,王炎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自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除兼同知國用事 三月,以左中大夫王炎為四川宣撫使,依舊參知政事。

    七年七月,叅知政事王炎授樞密使、左大中大夫,依前四川宣撫使。

     制曰:「周公碩膚而四國是皇,亦既乆臨於井絡,吉甫文武而萬邦為憲,莫如就正於鬥樞。

    雖未賦三年之歸,固宜先多祉之受,我有渙號,人其樂聞。

    具官王炎廸志髙明,賦材英傑,負博古通今之學,濟康時經逺之謀,臯陶之翼舜朝,選雖以衆,張良之從漢祖,授或自天。

    粵貳政於中臺,即宣威於全蜀,慮無遺?,事不辭難,和衆安民,得懽心於將帥,補軍蒐乗,勵武節于邊疆,邦儲裕於廛甿,國馬蕃於互市,以其圭覲,固深簡於朕懐,無使袞歸,復重違於人望,何惜異數,於昭壯猷,二府分班,左右斡鈞樞之柄,太微占象,東西齊將相之光。

    按四品以升階,度諸侯而賜爵,載疇多邑,併寵元戎。

    匪時信臣,孰對隆委?於戲!樞機之重,中外所同,西顧未寛,則藉精神而折千裡,羣方庻定,則還英俊以強本朝[1]。

    徃單厥心,終濟予治。

    」周必大詞 同日,梁克家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自給事中除。

    四月壬辰兼參知政事 克家,字叔子,泉州晉江人,舉進士第一。

     六月己酉,虞允文樞密使自資政殿大學士、知樞密院事、四川宣撫使,召除 制曰:「朕惟昔人臣之美,見于詩雅之傳,或經營四方,告成於上,或飲禦諸友,受祉於朝,君臣俱榮,中外作乂。

    乃眷樞輔,克勤王家,有能奮庸,既追繼於前哲,式序在位,宜特隆於寵章。

    具官虞允文學貫道原,謀經帝載,眇綿在炳,識獨照於幾?,酬酢佑神,動自諧於節奏,出濟艱危之?,亟收戡定之功,薦職政塗,茂昭賢業,俾宣使指,徃撫坤隅,明師律於蠱敝之餘,?人才於隠約之際,振威靈於逺俗,勿士行枚,寛賦斂於疲氓,以為保障,豈特戎車之飭,實惟邦本之寜。

    茲命遄歸,協圖内治,方倚毗於兵柄,肆就正於使名,載衍爰田,併加真食,以示褒優之異,以明委任之專。

    於戲!宥密之嚴,夙夜基命,英雋之重,精神折衝。

    其益勵於壯猷,以弼成於丕業。

    」汪應辰詞 八月己醜,陳俊卿左僕射自右僕射,除左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院 虞允文右僕射自樞密使,除右僕射、同平章事、兼樞密使 俊卿左僕射制曰:「朕聞明主以論相為職,大臣以格天為功,欲髙明之弗違,蓋俯仰之無媿。

    眷言良弼,克迪前修,率其忠忱,持以悠久,惟丕釐於景命,在灼見於俊心,肆舉徽章,式昭異數。

    具官陳俊卿學探道奧,躬踐聖謨,和順積中,優造日新之盛,發揚詡物,悉皆時措之宜,參秉政機,獨司宰職,嚴恭有恪,每進盡忠之規,儆戒無虞,力陳經逺之計。

    立身靡牽於毀譽,取人罔間於舊新,既蹇蹇以匪躬,復綽綽而有裕,茲登庸於上相,仍兼統於樞元,超進文階,陪敦井賦,以馭其貴,豈徒極名器之崇,遹觀厥成,將以究規模之逺。

    於戲!任大守重,居安思危,簡在上帝之心,予敢忘於顧諟?可久賢人之徳,爾毋怠於欽承。

    其茂乃猷,以輔予治。

    」 允文右僕射制曰:「朕洪惟國朝之制,竝建宰輔之司,應變守文,鹹底於道,獻可替否,各單厥心。

    矧予繼承,惟日兢惕,茂乃後徳,交修繄頼於同寅,揚于王廷,孚號式新於羣聴,其登次相,以葉舊章具官虞允文藴識精微,受才閎博,自任以重,心常在於生民,匪夷所思,智夐超於羣物,獨發竒?,克成雋功,薦膺圖任之嚴,尤罄弼諧之益,頃自右府,徃臨西師,原隰既平,藜藿不採,晝日三接,備聞入告之猷,泰階六符,益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