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紀事本末卷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烏程張鑒春治甫著
好水之敗
慶曆元年春正月,帝以元昊勢益猖獗,遣晁宗悫即陜西問攻守之策。
夏竦等具二說,帝取攻策,诏鄜延、泾原會兵,期以正月進讨。
仲淹言:正月塞外大寒,不如俟春深,且乞留鄜延一路,以備招納,或擇利進城廢砦,以牽制元昊,從之。
既而元昊遣塞門寨主高延德還延州,令見知州範仲淹約和。
仲淹不聞知,朝廷乃自為書遺元昊,谕以禍福。
于是韓琦聞之,謂人曰: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是知我欲大舉而為款兵之計,不然,懈我邊防,又将入寇。
命諸将戒嚴而自行邊。
時走馬承受崔宣亦以賊請和事奏,上謂輔臣曰:賊多詭計,欲懈我師爾。
乃诏逐路益嚴備之。
二月,韓琦行邊至高平,元昊果遣衆寇渭州,逼懷遠城。
琦乃趨鎮戎軍,盡出其兵,又募士萬八千人,命環慶副總管任福将之,以将作監丞耿傳參行營軍事,泾原都監桑怿為先鋒,钤轄朱觀、武英、王圭各以所部從。
初,夏竦令尹洙趨延州,與範仲淹議出兵,而仲淹固執前奏。
竦又上言:兩路恊力,尚恐未能勝虜,而仲淹卻以牽制為名,止委泾原之師以嘗寇,正堕賊計。
诏以竦奏示仲淹。
龐籍亦言:臣度朝議以屯兵已久,上費國力,欲決于攻取,或且汰去穴兵,隻留精銳在邊,則數少而費寬,然後乘釁大舉,庶有萬全之策。
先是韓琦與判官尹洙詣阙,獻入攻元昊之計,欲自鄜延、泾原出師。
夏竦作大帥,意不甚主。
呂夷簡居上弼,天下之務,一斷于己。
杜衍方副位樞地,深以入攻。
為非。
呂因謂人曰:自劉平敗覆以來,言羌事者人人震怯,今韓尹健果如此,豈可沮之也?韓尹既遂請,即馳驿而西,自畿甸近郡配市驢,乘軍需入關,道路曉夜不絕,州縣不勝其擾。
仲淹雖與琦同副帥任,已專守延安,不預此議。
及師舉有期,仲淹固執不可。
洙徑趨延安,見仲淹,圖為恊力,仲淹終不從。
琦巳駐鎮戎軍,召環慶副總管任福計事,即并諸路将佐聚兵數萬,為出讨之計。
會元昊閱兵,折姜會并兵來寇,欲逆折官軍之鋒。
琦謂諸将曰:今勇将銳師悉萃于此,而賊辄來犯,其勝必矣。
福将行,琦授方略,令并兵合勢,自懷遠城趨得勝砦,至羊牧隆城,出敵之後。
諸砦相距才四十裡,道近糧饷便,度勢未可戰,即據險置伏,要其歸路,戒之再三,且曰:苟違節制,有功亦斬。
福引輕騎數千趨懷遠、捺龍,則遇鎮戎西路巡檢常鼎,同巡檢内侍劉肅,與敵戰于張家堡南,斬首數百。
賊人羸形誘之,時委老弱棄馬羊、橐??、牛畜,令官軍将獲之,衆益喜,貪功不可遏。
琦在壁中,左右争請行,亦有不白而去者,追奔逐北,惟恐後。
時桑怿引騎趨之,福亦分兵自将踵後。
諜傳敵兵少,福等因易之。
薄暮,與怿合軍,屯好水川。
朱觀、武英為一軍,屯籠絡川,隔山相距五裡,約明日會兵川口,不使夏人匹騎逸去,不知其巳陷于伏中矣。
路既遠,刍饷不繼,士馬乏食者三日。
時元昊自将精兵十萬營于川口,候者言夏人有砦不多,
夏竦等具二說,帝取攻策,诏鄜延、泾原會兵,期以正月進讨。
仲淹言:正月塞外大寒,不如俟春深,且乞留鄜延一路,以備招納,或擇利進城廢砦,以牽制元昊,從之。
既而元昊遣塞門寨主高延德還延州,令見知州範仲淹約和。
仲淹不聞知,朝廷乃自為書遺元昊,谕以禍福。
于是韓琦聞之,謂人曰: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是知我欲大舉而為款兵之計,不然,懈我邊防,又将入寇。
命諸将戒嚴而自行邊。
時走馬承受崔宣亦以賊請和事奏,上謂輔臣曰:賊多詭計,欲懈我師爾。
乃诏逐路益嚴備之。
二月,韓琦行邊至高平,元昊果遣衆寇渭州,逼懷遠城。
琦乃趨鎮戎軍,盡出其兵,又募士萬八千人,命環慶副總管任福将之,以将作監丞耿傳參行營軍事,泾原都監桑怿為先鋒,钤轄朱觀、武英、王圭各以所部從。
初,夏竦令尹洙趨延州,與範仲淹議出兵,而仲淹固執前奏。
竦又上言:兩路恊力,尚恐未能勝虜,而仲淹卻以牽制為名,止委泾原之師以嘗寇,正堕賊計。
诏以竦奏示仲淹。
龐籍亦言:臣度朝議以屯兵已久,上費國力,欲決于攻取,或且汰去穴兵,隻留精銳在邊,則數少而費寬,然後乘釁大舉,庶有萬全之策。
先是韓琦與判官尹洙詣阙,獻入攻元昊之計,欲自鄜延、泾原出師。
夏竦作大帥,意不甚主。
呂夷簡居上弼,天下之務,一斷于己。
杜衍方副位樞地,深以入攻。
為非。
呂因謂人曰:自劉平敗覆以來,言羌事者人人震怯,今韓尹健果如此,豈可沮之也?韓尹既遂請,即馳驿而西,自畿甸近郡配市驢,乘軍需入關,道路曉夜不絕,州縣不勝其擾。
仲淹雖與琦同副帥任,已專守延安,不預此議。
及師舉有期,仲淹固執不可。
洙徑趨延安,見仲淹,圖為恊力,仲淹終不從。
琦巳駐鎮戎軍,召環慶副總管任福計事,即并諸路将佐聚兵數萬,為出讨之計。
會元昊閱兵,折姜會并兵來寇,欲逆折官軍之鋒。
琦謂諸将曰:今勇将銳師悉萃于此,而賊辄來犯,其勝必矣。
福将行,琦授方略,令并兵合勢,自懷遠城趨得勝砦,至羊牧隆城,出敵之後。
諸砦相距才四十裡,道近糧饷便,度勢未可戰,即據險置伏,要其歸路,戒之再三,且曰:苟違節制,有功亦斬。
福引輕騎數千趨懷遠、捺龍,則遇鎮戎西路巡檢常鼎,同巡檢内侍劉肅,與敵戰于張家堡南,斬首數百。
賊人羸形誘之,時委老弱棄馬羊、橐??、牛畜,令官軍将獲之,衆益喜,貪功不可遏。
琦在壁中,左右争請行,亦有不白而去者,追奔逐北,惟恐後。
時桑怿引騎趨之,福亦分兵自将踵後。
諜傳敵兵少,福等因易之。
薄暮,與怿合軍,屯好水川。
朱觀、武英為一軍,屯籠絡川,隔山相距五裡,約明日會兵川口,不使夏人匹騎逸去,不知其巳陷于伏中矣。
路既遠,刍饷不繼,士馬乏食者三日。
時元昊自将精兵十萬營于川口,候者言夏人有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