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 徐錫磷
關燈
小
中
大
行起禮來。
大家在恩銘前面站定了,徐錫麟突然大聲報告:“回大帥,今日有革命黨起事!”恩銘大吃一驚,問:“徐會辦哪裡得來這個消息?” 恩銘的話還不曾說完,陳伯平走上前去,摔了炸彈一顆。
這炸彈是陳伯平自己制造的,摔到地上,并不炸開。
恩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徐錫麟說:“大帥放心,這個革命黨職道一定替大帥抓住。
”說着,便彎了腰,從皮靴裡掏出兩枝手槍,左右兩手一手拿了一枝。
恩銘說:“這個革命黨是什麼人?”徐錫麟說:“就是我!”接着,他對着恩銘,雙槍齊放。
陳伯平與馬宗漢也掏出槍來,放了一陣。
恩銘中了七槍,未死。
臨時起而掩護恩銘的“文巡捕、以知縣用、試用府經曆”陸永頤與“武巡捕、盡先補用守備”車德文也中了槍,陸永頤中了五彈,當場身死;車德文也中了十一槍,未死。
有一個仆人,姓祝名順,在扶起恩銘準備帶他上轎之時也中了一槍。
另一個仆人姜桂卻不曾中彈。
巢道滿洲人鳳儀與安慶知府龔鎮湘,也各吃子彈一顆,所中的地方均非要害,隻是輕傷。
這時候,禮堂一陣慌亂,文武各官奪門而逃。
恩銘也竟然被仆人背出了門,陳伯平追了去,補上一槍。
(恩銘回到撫台衙門,請“洋醫”英國人戴璜開刀,因出血過多而死。
) 事先,徐錫麟本已吩咐巡警學堂的門房(看門的人),把門關好,這門房不曾辦到。
徐錫麟很氣,賞他一槍,将他打死。
安慶府經曆顧松,已經逃出門外,徐錫麟追到他,罵他是奸細,顧松叩頭求饒,徐錫麟拔出指揮刀,連砍幾下,砍不死他。
于是,陳伯平也補給顧松一槍。
一會兒,文武官吏都已走光,徐錫麟與陳伯平、馬宗漢回到禮堂。
徐錫麟拍了講堂上的桌子,向學生說:“撫台已經殺了,我們去捉奸細。
你們快點跟我去革命!”說罷,他喊口令:“立正,向左轉,開步&mdash&mdash走!”若幹學生便跟了他,走出巡警學堂,向軍械所而去。
中途,有不少學生溜走。
走到了軍械所,隻剩下三十人左右。
軍械所有幾個衛兵,都被徐錫麟指揮大家殺了。
陳伯平與馬宗漢分守前後兩門,徐錫麟領了學生在一個庫房裡找到子彈,但是這些子彈與學生們所背的巡警學堂的槍枝不能配合。
别的庫房裡該有若幹槍枝可用,但是,不知為了什麼緣故,這些槍枝也不能用(可能是零件不曾放在一起)。
徐錫麟和學生們終于搬出了五門大炮與炮彈,然而這些大炮卻沒有扳機!他們白忙了一陣,大隊清兵卻已來到,把軍械所圍了。
徐錫麟于軍械所既被清兵包圍以後,命令陳伯平一人突圍,到城外去找平日所聯絡的“練軍”。
陳伯平如令突圍,在突圍以後卻走不出城門。
所有的城門,皆已被清吏下令關閉。
陳再回到軍械所,幫助徐錫麟、馮宗漢,率領那二三十名學生,對清兵抵抗。
抵抗到下午四點鐘模樣,陳伯平戰死。
學生也戰死了一人,傷了數人。
馬宗漢建議:燒了軍械所,引起火藥爆炸,與清兵同歸于盡。
徐錫麟不肯。
他說:“火藥爆炸了,全城的老百姓都遭殃。
” 起初,清兵雖則包圍了軍械所,卻不敢爬牆進來。
這時候,清吏把捕獲徐錫麟的賞金,已由三千元加至七千元,又由七千元加至一萬元,便有不少的兵一湧而上,爬了進來。
陶成章在《浙案紀略》中說,他們在軍械所的“第三重室”,找到了徐錫麟。
章炳麟在《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傳》裡說:“徐錫麟爬上了屋頂,由屋頂上逃走,被清兵追到,捉住。
” 馬宗漢與九個學生,巡警學堂的三個隊勇,也同時被捕。
其餘的學生,僥幸脫險。
清兵一共死傷了八九個人。
清廷的安徽布政使馮煦、安徽按察使毓朗、安徽巡撫衙門的幕僚張次山,會同審問徐錫麟,毓朗叫徐錫麟跪下。
徐錫麟說:“你還洋洋得意!你倘若跑慢了一點,已經被我殺了。
”馮煦等人,叫他供出同黨姓名,他一言不發;叫他自寫口供,他提起筆來就寫,寫出了他之所以要“排滿興漢”的大道理。
馮煦等人在五月二十八日将徐錫麟剖心斬首。
這一天,清廷任馮煦為安徽巡撫,補恩銘的缺。
恩銘的家屬,用徐錫麟的心祭恩銘。
馬宗漢于受了若幹天的“日夜熬審”以後,在七月十六日被害。
馬原名子畦,别号“宗漢子”,是餘姚縣的秀才,一度在杭州“浙江高等學堂”讀書,回家鄉辦了一座“三山學堂”,也散布了不少份的《革命軍》、《警世鐘》之類的冊子。
他跟随了徐錫麟到日本,想學陸軍;這時候,應陳伯平之邀,到了安慶,從事革命工作。
死的時候,才有二十四歲。
徐錫麟的年齡是三十五歲。
陳伯平原名陳淵,字墨峰,是紹興府會稽縣的秀才,在大通學校讀書,也随了徐錫麟到日本,想學陸軍不成,在日本的警察學校讀了一個短時期,回國;在上海幫秋瑾辦《中國女報》,同時研究制造炸彈,不甚成功,又再到日本,拜專家為師,學制造炸彈的方法。
死的時候,也僅有二十六歲而已。
大家在恩銘前面站定了,徐錫麟突然大聲報告:“回大帥,今日有革命黨起事!”恩銘大吃一驚,問:“徐會辦哪裡得來這個消息?” 恩銘的話還不曾說完,陳伯平走上前去,摔了炸彈一顆。
這炸彈是陳伯平自己制造的,摔到地上,并不炸開。
恩銘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徐錫麟說:“大帥放心,這個革命黨職道一定替大帥抓住。
”說着,便彎了腰,從皮靴裡掏出兩枝手槍,左右兩手一手拿了一枝。
恩銘說:“這個革命黨是什麼人?”徐錫麟說:“就是我!”接着,他對着恩銘,雙槍齊放。
陳伯平與馬宗漢也掏出槍來,放了一陣。
恩銘中了七槍,未死。
臨時起而掩護恩銘的“文巡捕、以知縣用、試用府經曆”陸永頤與“武巡捕、盡先補用守備”車德文也中了槍,陸永頤中了五彈,當場身死;車德文也中了十一槍,未死。
有一個仆人,姓祝名順,在扶起恩銘準備帶他上轎之時也中了一槍。
另一個仆人姜桂卻不曾中彈。
巢道滿洲人鳳儀與安慶知府龔鎮湘,也各吃子彈一顆,所中的地方均非要害,隻是輕傷。
這時候,禮堂一陣慌亂,文武各官奪門而逃。
恩銘也竟然被仆人背出了門,陳伯平追了去,補上一槍。
(恩銘回到撫台衙門,請“洋醫”英國人戴璜開刀,因出血過多而死。
) 事先,徐錫麟本已吩咐巡警學堂的門房(看門的人),把門關好,這門房不曾辦到。
徐錫麟很氣,賞他一槍,将他打死。
安慶府經曆顧松,已經逃出門外,徐錫麟追到他,罵他是奸細,顧松叩頭求饒,徐錫麟拔出指揮刀,連砍幾下,砍不死他。
于是,陳伯平也補給顧松一槍。
一會兒,文武官吏都已走光,徐錫麟與陳伯平、馬宗漢回到禮堂。
徐錫麟拍了講堂上的桌子,向學生說:“撫台已經殺了,我們去捉奸細。
你們快點跟我去革命!”說罷,他喊口令:“立正,向左轉,開步&mdash&mdash走!”若幹學生便跟了他,走出巡警學堂,向軍械所而去。
中途,有不少學生溜走。
走到了軍械所,隻剩下三十人左右。
軍械所有幾個衛兵,都被徐錫麟指揮大家殺了。
陳伯平與馬宗漢分守前後兩門,徐錫麟領了學生在一個庫房裡找到子彈,但是這些子彈與學生們所背的巡警學堂的槍枝不能配合。
别的庫房裡該有若幹槍枝可用,但是,不知為了什麼緣故,這些槍枝也不能用(可能是零件不曾放在一起)。
徐錫麟和學生們終于搬出了五門大炮與炮彈,然而這些大炮卻沒有扳機!他們白忙了一陣,大隊清兵卻已來到,把軍械所圍了。
徐錫麟于軍械所既被清兵包圍以後,命令陳伯平一人突圍,到城外去找平日所聯絡的“練軍”。
陳伯平如令突圍,在突圍以後卻走不出城門。
所有的城門,皆已被清吏下令關閉。
陳再回到軍械所,幫助徐錫麟、馮宗漢,率領那二三十名學生,對清兵抵抗。
抵抗到下午四點鐘模樣,陳伯平戰死。
學生也戰死了一人,傷了數人。
馬宗漢建議:燒了軍械所,引起火藥爆炸,與清兵同歸于盡。
徐錫麟不肯。
他說:“火藥爆炸了,全城的老百姓都遭殃。
” 起初,清兵雖則包圍了軍械所,卻不敢爬牆進來。
這時候,清吏把捕獲徐錫麟的賞金,已由三千元加至七千元,又由七千元加至一萬元,便有不少的兵一湧而上,爬了進來。
陶成章在《浙案紀略》中說,他們在軍械所的“第三重室”,找到了徐錫麟。
章炳麟在《徐錫麟陳伯平馬宗漢傳》裡說:“徐錫麟爬上了屋頂,由屋頂上逃走,被清兵追到,捉住。
” 馬宗漢與九個學生,巡警學堂的三個隊勇,也同時被捕。
其餘的學生,僥幸脫險。
清兵一共死傷了八九個人。
清廷的安徽布政使馮煦、安徽按察使毓朗、安徽巡撫衙門的幕僚張次山,會同審問徐錫麟,毓朗叫徐錫麟跪下。
徐錫麟說:“你還洋洋得意!你倘若跑慢了一點,已經被我殺了。
”馮煦等人,叫他供出同黨姓名,他一言不發;叫他自寫口供,他提起筆來就寫,寫出了他之所以要“排滿興漢”的大道理。
馮煦等人在五月二十八日将徐錫麟剖心斬首。
這一天,清廷任馮煦為安徽巡撫,補恩銘的缺。
恩銘的家屬,用徐錫麟的心祭恩銘。
馬宗漢于受了若幹天的“日夜熬審”以後,在七月十六日被害。
馬原名子畦,别号“宗漢子”,是餘姚縣的秀才,一度在杭州“浙江高等學堂”讀書,回家鄉辦了一座“三山學堂”,也散布了不少份的《革命軍》、《警世鐘》之類的冊子。
他跟随了徐錫麟到日本,想學陸軍;這時候,應陳伯平之邀,到了安慶,從事革命工作。
死的時候,才有二十四歲。
徐錫麟的年齡是三十五歲。
陳伯平原名陳淵,字墨峰,是紹興府會稽縣的秀才,在大通學校讀書,也随了徐錫麟到日本,想學陸軍不成,在日本的警察學校讀了一個短時期,回國;在上海幫秋瑾辦《中國女報》,同時研究制造炸彈,不甚成功,又再到日本,拜專家為師,學制造炸彈的方法。
死的時候,也僅有二十六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