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蟲
關燈
小
中
大
,它們就會一直在那兒打圈子,那麼它們就蠢得令人難以置信了。
然而,事實上,它們的确有這麼蠢。
松毛蟲們繼續着它們的行進,接連走了好幾個鐘頭。
到了黃昏時分,隊伍就走走停停,它們走累了。
當天氣逐漸轉冷時,它們也逐漸放慢了行進的速度。
到了晚上十點鐘左右,它們繼續在走,但腳步明顯慢了下來,好像隻是懶洋洋地搖擺着身體。
進餐的時候到了,别的毛蟲都成群結隊地走出來吃松葉。
可是花盆上的蟲子們還在堅持不懈地走。
它們一定以為馬上可以到目的地和同伴們一起進晚餐了。
走了十個鐘頭,它們一定又累又餓,食欲極好。
一棵松樹離它們不過幾寸遠,它們隻要從花盆上下來,就可以到達松樹,美美地吃上一頓松葉了。
但這些可憐的家夥已經成了自己吐的絲的奴隸了,它們實在離不開它,它們一定像看到了海市蜃樓一樣,總以為馬上可以到達目的地,而事實上還遠着呢!十點半的時候,我終于沒有耐心了,離開它們去睡我的覺。
我想在晚上的時候它們可能清醒些。
可是第二天早晨,等我再去看它們的時候,它們還是像昨天那樣排着隊,但隊伍是停着的。
晚上太冷了,它們都蜷起身子取暖,停止了前進。
等空氣漸漸暖和起來後,它們恢複了知覺,又開始在那兒兜圈子了。
第三天,一切還都像第二天一樣。
這天夜裡非常冷,可憐的毛蟲又受了一夜的苦。
我發現它們在花盆沿分成兩堆,誰也不想再排隊。
它們彼此緊緊地挨在一起,為的是可以暖和些。
現在它們分成了兩隊,按理說每隊該有一個自己的領袖了,可以不必跟着别人走,各自開辟一條生路了。
我真為它們感到高興。
看到它們那又黑又大的腦袋迷茫地向左右試探的樣子,我想不久以後它們就可以擺脫這個可怕的圈子了。
可是不久我發現自己又錯了。
當這兩支分開的隊伍相逢的時候,又合成一個封閉的圓圈,于是它們又開始了整天兜圈子,絲毫沒有意識到錯過了一個絕佳的逃生機會。
後來的一個晚上還是很冷。
這些松毛蟲又都擠成了一堆,有許多毛蟲被擠到絲織軌道的兩邊,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軌道外面,就跟着軌道外的一個領袖走,這個領袖正在往花盆裡面爬。
這隊離開軌道的冒險家一共有七位,而其餘的毛蟲并沒有注意它們,仍然在兜圈子。
到達花盆裡的毛蟲發現那裡并沒有食物,于是隻好垂頭喪氣地依照絲線指示的原路回到了隊伍裡,冒險失敗了。
如果當初選擇的冒險道路是朝着花盆外面而不是裡面的活,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一天又過去了,這以後又過了一天。
第六天是很暖和的。
我發現有幾個勇敢的領袖,它們熱得實在受不住了,于是用後腳站在花盆最外的邊沿上,做着要向空中跳出去的姿勢。
最後,其中的一隻決定冒一次險,它從花盆沿上溜下來,可是還沒到一半,它的勇氣便消失了,又回到花盆上,和同胞們共甘苦。
這時盆沿上的毛蟲隊已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圓圈,而是在某處斷開了。
也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唯一的領袖,才有了一條新的出路。
兩天以後,也就是這個實驗的第八天,由于新道路的開辟,它們已開始從盆沿上往下爬,到日落的時候,最後一隻松毛蟲也回到了盆腳下的巢裡。
我計算了一下,它們一共走了四十八個小時。
繞着圓圈走過的路程在四分之一公裡以上。
隻有在晚上寒冷的時候,隊伍才沒有了秩序,使它們離開軌道,幾乎安全到達家裡。
可憐無知的松毛蟲啊!有人總喜歡說動物是有理解力的,可是在它們身上,我實在看不出這個優點。
不過,它們最終還是回到了家,而沒有活活餓死在花盆沿上,說明它們還是有點頭腦的。
松毛蟲能預測氣候 在正月裡,松毛蟲會脫第二次皮。
它不再像以前那麼美麗了,不過有失也有得,它添了一種很有用的器官。
現在它背部中央的毛變成暗淡的紅色了。
由于中央還夾雜着白色的長毛,所以看上去顔色更淡了。
這件褪了色的衣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背上有八條裂縫,像口子一般,可以随毛蟲的意圖自由開閉。
當這種裂縫開着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每隻口子裡有一個小小的&ldquo瘤&rdquo。
這玩意兒非常的靈敏,稍稍有一些動靜它就消失了。
這些特别的口子和&ldquo瘤&rdquo有什麼用處呢?當然不是用來呼吸的,因為沒有一種動物──即便是一條松毛蟲,也不會從背上呼吸的。
讓我們來想想松毛蟲的習性,或許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器官的作用。
冬天和晚上的時候,是松毛蟲們最活躍的時候,但是如果北風刮得太猛烈的話,天氣冷得太厲害,而且會下雨下雪或是霧厚得結成了冰屑,在這樣的天氣裡,松毛蟲總會謹慎地呆在家裡,躲在那雨水不能穿透的帳篷下面。
松毛蟲們最怕壞天氣,一滴雨就能使它們發抖,一片雪花就能惹起它們的怒火。
如果能預先料到這種壞天氣。
那麼對松毛蟲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黑夜裡,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到相當遠的地方去覓食,如果遇到壞天氣,那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
如果突然遭到風雨的襲擊,那麼松毛蟲就要遭殃了,而這樣的不幸在壞的季節裡是常常會發生的。
可松毛蟲們自有辦法。
讓我來告訴你它們是怎樣預測天氣的吧。
有一天,我的幾個朋友,和我一起到
然而,事實上,它們的确有這麼蠢。
松毛蟲們繼續着它們的行進,接連走了好幾個鐘頭。
到了黃昏時分,隊伍就走走停停,它們走累了。
當天氣逐漸轉冷時,它們也逐漸放慢了行進的速度。
到了晚上十點鐘左右,它們繼續在走,但腳步明顯慢了下來,好像隻是懶洋洋地搖擺着身體。
進餐的時候到了,别的毛蟲都成群結隊地走出來吃松葉。
可是花盆上的蟲子們還在堅持不懈地走。
它們一定以為馬上可以到目的地和同伴們一起進晚餐了。
走了十個鐘頭,它們一定又累又餓,食欲極好。
一棵松樹離它們不過幾寸遠,它們隻要從花盆上下來,就可以到達松樹,美美地吃上一頓松葉了。
但這些可憐的家夥已經成了自己吐的絲的奴隸了,它們實在離不開它,它們一定像看到了海市蜃樓一樣,總以為馬上可以到達目的地,而事實上還遠着呢!十點半的時候,我終于沒有耐心了,離開它們去睡我的覺。
我想在晚上的時候它們可能清醒些。
可是第二天早晨,等我再去看它們的時候,它們還是像昨天那樣排着隊,但隊伍是停着的。
晚上太冷了,它們都蜷起身子取暖,停止了前進。
等空氣漸漸暖和起來後,它們恢複了知覺,又開始在那兒兜圈子了。
第三天,一切還都像第二天一樣。
這天夜裡非常冷,可憐的毛蟲又受了一夜的苦。
我發現它們在花盆沿分成兩堆,誰也不想再排隊。
它們彼此緊緊地挨在一起,為的是可以暖和些。
現在它們分成了兩隊,按理說每隊該有一個自己的領袖了,可以不必跟着别人走,各自開辟一條生路了。
我真為它們感到高興。
看到它們那又黑又大的腦袋迷茫地向左右試探的樣子,我想不久以後它們就可以擺脫這個可怕的圈子了。
可是不久我發現自己又錯了。
當這兩支分開的隊伍相逢的時候,又合成一個封閉的圓圈,于是它們又開始了整天兜圈子,絲毫沒有意識到錯過了一個絕佳的逃生機會。
後來的一個晚上還是很冷。
這些松毛蟲又都擠成了一堆,有許多毛蟲被擠到絲織軌道的兩邊,第二天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軌道外面,就跟着軌道外的一個領袖走,這個領袖正在往花盆裡面爬。
這隊離開軌道的冒險家一共有七位,而其餘的毛蟲并沒有注意它們,仍然在兜圈子。
到達花盆裡的毛蟲發現那裡并沒有食物,于是隻好垂頭喪氣地依照絲線指示的原路回到了隊伍裡,冒險失敗了。
如果當初選擇的冒險道路是朝着花盆外面而不是裡面的活,情形就截然不同了。
一天又過去了,這以後又過了一天。
第六天是很暖和的。
我發現有幾個勇敢的領袖,它們熱得實在受不住了,于是用後腳站在花盆最外的邊沿上,做着要向空中跳出去的姿勢。
最後,其中的一隻決定冒一次險,它從花盆沿上溜下來,可是還沒到一半,它的勇氣便消失了,又回到花盆上,和同胞們共甘苦。
這時盆沿上的毛蟲隊已不再是一個完整的圓圈,而是在某處斷開了。
也正是因為有了一個唯一的領袖,才有了一條新的出路。
兩天以後,也就是這個實驗的第八天,由于新道路的開辟,它們已開始從盆沿上往下爬,到日落的時候,最後一隻松毛蟲也回到了盆腳下的巢裡。
我計算了一下,它們一共走了四十八個小時。
繞着圓圈走過的路程在四分之一公裡以上。
隻有在晚上寒冷的時候,隊伍才沒有了秩序,使它們離開軌道,幾乎安全到達家裡。
可憐無知的松毛蟲啊!有人總喜歡說動物是有理解力的,可是在它們身上,我實在看不出這個優點。
不過,它們最終還是回到了家,而沒有活活餓死在花盆沿上,說明它們還是有點頭腦的。
松毛蟲能預測氣候 在正月裡,松毛蟲會脫第二次皮。
它不再像以前那麼美麗了,不過有失也有得,它添了一種很有用的器官。
現在它背部中央的毛變成暗淡的紅色了。
由于中央還夾雜着白色的長毛,所以看上去顔色更淡了。
這件褪了色的衣服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在背上有八條裂縫,像口子一般,可以随毛蟲的意圖自由開閉。
當這種裂縫開着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每隻口子裡有一個小小的&ldquo瘤&rdquo。
這玩意兒非常的靈敏,稍稍有一些動靜它就消失了。
這些特别的口子和&ldquo瘤&rdquo有什麼用處呢?當然不是用來呼吸的,因為沒有一種動物──即便是一條松毛蟲,也不會從背上呼吸的。
讓我們來想想松毛蟲的習性,或許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器官的作用。
冬天和晚上的時候,是松毛蟲們最活躍的時候,但是如果北風刮得太猛烈的話,天氣冷得太厲害,而且會下雨下雪或是霧厚得結成了冰屑,在這樣的天氣裡,松毛蟲總會謹慎地呆在家裡,躲在那雨水不能穿透的帳篷下面。
松毛蟲們最怕壞天氣,一滴雨就能使它們發抖,一片雪花就能惹起它們的怒火。
如果能預先料到這種壞天氣。
那麼對松毛蟲的日常生活是非常有意義的。
在黑夜裡,這樣一支龐大的隊伍到相當遠的地方去覓食,如果遇到壞天氣,那實在是一件危險的事。
如果突然遭到風雨的襲擊,那麼松毛蟲就要遭殃了,而這樣的不幸在壞的季節裡是常常會發生的。
可松毛蟲們自有辦法。
讓我來告訴你它們是怎樣預測天氣的吧。
有一天,我的幾個朋友,和我一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