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
關燈
小
中
大
一個扁平的蓋。
在這個絲織的搖籃裡,躺着的是金蜂的幼蟲。
至于那個一手造就這堅固搖籃的捕蠅蜂的幼蟲呢?它已完全消失了。
隻剩下了一些破碎的皮屑了。
它是怎麼消失的?當然是被金蜂的幼蟲吃掉了! 看看這個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惡的金蜂,它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纏着“青銅”和“黃金”織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條藍色的絲帶。
當一隻泥匠蜂築好了一座彎形的巢,把入口封閉,等裡面的幼蟲漸漸成長,把食物吃完後,吐着絲裝飾着它的屋子的時候,金蜂就在巢外等候機會了。
一條細細的裂縫,或是水泥中的一個小孔,都足以讓金蜂把它的卵塞進泥匠蜂的巢裡去。
總之,到了五月底,泥匠蜂的巢裡又有了一個針箍形的繭子,從這個繭子裡出來的,又是一個口邊沾滿無辜者的鮮血的金蜂,而泥匠蜂的幼蟲,早被金蜂當作美食吃掉了。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蠅類總是扮演強盜或小偷或歹徒的角色。
雖然它們看上去很弱小,有時候甚至你用手指輕輕一撞,就可以把它們全部壓死。
可它們的确禍害不小。
有一種小蠅,身上長滿了柔軟的絨毛,嬌軟無比,隻要你輕輕一摸就會把它壓得粉身碎骨,它們脆弱得像一絲雪片,可是當它們飛起來時有着驚人的速度。
乍一看,隻是一個迅速移動的小點兒。
它在空中徘徊着,翅膀震動得飛快,使你看不出它在運動,倒覺得是靜止的。
好像是被一根看不見的線吊在空中。
如果你稍微動一下,它就突然不見了。
你會以為它飛到别處去了,怎麼找都沒有。
它到哪兒去了呢?其實,它哪兒都沒去,它就在你身邊。
當你以為它真的不見了的時候,它早就回到原來的地方了。
它飛行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使你根本看不清它運動的軌迹,那麼它又在空中幹什麼呢?它正在打壞主意,在等待機會把自己的卵放在别人預備好的食物上。
我現在還不能斷定它的幼蟲所需要的是哪一種食物:蜜、獵物,還是其它昆蟲的幼蟲? 有一種灰白色的小蠅,我對它比較了解,它蜷伏在日光下的沙地上,等待着搶劫的機會。
當各種蜂類獵食回來,有的銜着一隻馬蠅,有的銜着一隻蜜蜂,有的銜着一隻甲蟲,還有的銜着一隻蝗蟲。
大家都滿載而歸的時候,灰蠅就上來了,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向後,一會兒又打着轉,總是緊跟着蜂,不讓它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當母蜂把獵物夾在腿間拖到洞裡去的時候,它們也準備行動了。
就在獵物将要全部進洞的那一刻,它們飛快地飛上去停在獵物的末端,産下了卵。
就在那一眨眼的工夫裡,它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任務。
母蜂還沒有把獵物拖進洞的時候,獵物已帶着新來的不速之客的種子了,這些“壞種子”變成蟲子後,将要把這獵物當作成長所需的食物,而讓洞的主人的孩子們活活餓死。
不過,退一步想,對于這種專門掠奪人家的食物吃人家的孩子來養活自己的蠅類,我們也不必對它們過于指責。
一個懶漢吃别人的東西,那是可恥的,我們會稱他為“寄生蟲”,因為它犧牲了同類來養活自己,可昆蟲從來不做這樣的事情。
它從來不掠取其同類的食物,昆蟲中的寄生蟲掠奪的都是其它種類昆蟲的食物,所以跟我們所說的“懶漢”還是有區别的。
你還記得泥匠蜂嗎?沒有一隻泥匠蜂會去沾染一下鄰居所隐藏的蜜,除非鄰居已經死了,或者已經搬到别處去很久了。
其它的蜜蜂和黃蜂也一樣。
所以,昆蟲中的“寄生蟲”要比人類中的“寄生蟲”要高尚得多。
我們所說的昆蟲的寄生,其實是一種“行獵”行為。
例如那沒有翅膀,長得跟螞蟻似的那種蜂,它用别的蜂的幼蟲喂自己的孩子,就像别的蜂用毛毛蟲、甲蟲喂自己的孩子一樣。
一切東西都可以成為獵手或盜賊,就看你從怎樣的角度去看待它。
其實,我們人類是最大的獵手和最大的盜賊。
他們偷吃了小牛的牛奶,偷吃了蜜蜂的蜂蜜,就像灰蠅掠奪蜂類幼蟲的食物一樣。
人類這樣做是為了撫育自己的孩子。
自古以來人類不也總是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而且往往不擇手段嗎 ──這不是很像灰蠅嗎?
在這個絲織的搖籃裡,躺着的是金蜂的幼蟲。
至于那個一手造就這堅固搖籃的捕蠅蜂的幼蟲呢?它已完全消失了。
隻剩下了一些破碎的皮屑了。
它是怎麼消失的?當然是被金蜂的幼蟲吃掉了! 看看這個外貌漂亮而内心奸惡的金蜂,它身上穿着金青色的外衣,腹部纏着“青銅”和“黃金”織成的袍子,尾部系着一條藍色的絲帶。
當一隻泥匠蜂築好了一座彎形的巢,把入口封閉,等裡面的幼蟲漸漸成長,把食物吃完後,吐着絲裝飾着它的屋子的時候,金蜂就在巢外等候機會了。
一條細細的裂縫,或是水泥中的一個小孔,都足以讓金蜂把它的卵塞進泥匠蜂的巢裡去。
總之,到了五月底,泥匠蜂的巢裡又有了一個針箍形的繭子,從這個繭子裡出來的,又是一個口邊沾滿無辜者的鮮血的金蜂,而泥匠蜂的幼蟲,早被金蜂當作美食吃掉了。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那樣,蠅類總是扮演強盜或小偷或歹徒的角色。
雖然它們看上去很弱小,有時候甚至你用手指輕輕一撞,就可以把它們全部壓死。
可它們的确禍害不小。
有一種小蠅,身上長滿了柔軟的絨毛,嬌軟無比,隻要你輕輕一摸就會把它壓得粉身碎骨,它們脆弱得像一絲雪片,可是當它們飛起來時有着驚人的速度。
乍一看,隻是一個迅速移動的小點兒。
它在空中徘徊着,翅膀震動得飛快,使你看不出它在運動,倒覺得是靜止的。
好像是被一根看不見的線吊在空中。
如果你稍微動一下,它就突然不見了。
你會以為它飛到别處去了,怎麼找都沒有。
它到哪兒去了呢?其實,它哪兒都沒去,它就在你身邊。
當你以為它真的不見了的時候,它早就回到原來的地方了。
它飛行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使你根本看不清它運動的軌迹,那麼它又在空中幹什麼呢?它正在打壞主意,在等待機會把自己的卵放在别人預備好的食物上。
我現在還不能斷定它的幼蟲所需要的是哪一種食物:蜜、獵物,還是其它昆蟲的幼蟲? 有一種灰白色的小蠅,我對它比較了解,它蜷伏在日光下的沙地上,等待着搶劫的機會。
當各種蜂類獵食回來,有的銜着一隻馬蠅,有的銜着一隻蜜蜂,有的銜着一隻甲蟲,還有的銜着一隻蝗蟲。
大家都滿載而歸的時候,灰蠅就上來了,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向後,一會兒又打着轉,總是緊跟着蜂,不讓它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
當母蜂把獵物夾在腿間拖到洞裡去的時候,它們也準備行動了。
就在獵物将要全部進洞的那一刻,它們飛快地飛上去停在獵物的末端,産下了卵。
就在那一眨眼的工夫裡,它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了任務。
母蜂還沒有把獵物拖進洞的時候,獵物已帶着新來的不速之客的種子了,這些“壞種子”變成蟲子後,将要把這獵物當作成長所需的食物,而讓洞的主人的孩子們活活餓死。
不過,退一步想,對于這種專門掠奪人家的食物吃人家的孩子來養活自己的蠅類,我們也不必對它們過于指責。
一個懶漢吃别人的東西,那是可恥的,我們會稱他為“寄生蟲”,因為它犧牲了同類來養活自己,可昆蟲從來不做這樣的事情。
它從來不掠取其同類的食物,昆蟲中的寄生蟲掠奪的都是其它種類昆蟲的食物,所以跟我們所說的“懶漢”還是有區别的。
你還記得泥匠蜂嗎?沒有一隻泥匠蜂會去沾染一下鄰居所隐藏的蜜,除非鄰居已經死了,或者已經搬到别處去很久了。
其它的蜜蜂和黃蜂也一樣。
所以,昆蟲中的“寄生蟲”要比人類中的“寄生蟲”要高尚得多。
我們所說的昆蟲的寄生,其實是一種“行獵”行為。
例如那沒有翅膀,長得跟螞蟻似的那種蜂,它用别的蜂的幼蟲喂自己的孩子,就像别的蜂用毛毛蟲、甲蟲喂自己的孩子一樣。
一切東西都可以成為獵手或盜賊,就看你從怎樣的角度去看待它。
其實,我們人類是最大的獵手和最大的盜賊。
他們偷吃了小牛的牛奶,偷吃了蜜蜂的蜂蜜,就像灰蠅掠奪蜂類幼蟲的食物一樣。
人類這樣做是為了撫育自己的孩子。
自古以來人類不也總是想方設法地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而且往往不擇手段嗎 ──這不是很像灰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