蛴螬的冒險
關燈
小
中
大
罩裡面進行觀察。
然而它們卻很少會跑到蜂巢裡邊去,它們也不能夠安然地跑到&ldquo木筏&rdquo上邊去!圍繞着這個&ldquo木筏&rdquo的蜂蜜看來對它們而言是太危險了。
即使有那麼一兩隻幼蟲碰巧跑近了這個蜜湖,那麼它們一看到這粘性很大的東西,或者稍一涉足其中,便馬上會千方百計地設法逃離這個危險的地方。
可是,經常有一些不太走運的幼蟲,一不小心,就跌落到蜂的窠巢裡面,很不幸運地被悶死。
所以,我們根據這一點便可以斷定,蜂螨的幼蟲是絕對不會離開蜜蜂的毛的,特别是在蜜蜂呆在小房間裡或靠近小房間的時候,更要牢牢地依附于蜜蜂的身體。
這是因為,隻要和蜂蜜的表面稍有一點兒接觸,就可以使得柔弱的小幼蟲窒息而死亡。
我們必須記清楚這一點,那就是幼小的蜂螨是在封閉的小房間中發現的,而且它們一定是呆在蜜蜂的卵上面的。
這個小小的卵,不僅可以給這個小小的動物當做一個安全的木筏,以便它能漂浮在這個可怕的、不可信任的蜜湖中,而且,這個小小的卵也就成為了幼蟲的第一頓美味佳看。
然而,要想到達這隻漂浮在蜜湖中心的,而且又将成為它的食品的木筏,這隻蜂螨的幼小的蛴螬必須要避免與蜂蜜接觸。
否則的話後果會不堪設想的。
要想達到目的,做成這件事情,隻有一個可以選擇的方法。
這個聰明的小幼蟲,趁着蜜蜂還在産卵的空當兒,從它的身上迅速地一下子滑落到了那個卵上。
這樣一來,目的達到了。
幼蟲便和卵一起作伴,共同浮在蜜上了。
因為這隻由蜜蜂産下的卵太小了,不能同時乘載超過一個以上的幼蟲。
因此,我們在一個蜂室裡面,隻能看到一個蜂螨的幼蟲。
蜂螨幼蟲的這種動作,在我們人類看來,好像是異常有靈性似的。
但是,如果我們再繼續研究昆蟲的話,那麼,它們還将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這樣有靈感的例子。
可以說,當蜜蜂産下卵以後,把卵放在蜜汁上時,同時也就把它們的小天敵 ──蜂螨的幼蟲一起放到了小房間裡面,然後,蜜蜂要非常仔細地用土把小房間的門給密封起來。
于是,一切需要它做的工作都做完了。
然後,第二個小房間是做在第一個小房間的旁邊的。
大概也要經曆和前面相同的過程。
就照這樣,不停地繼續下去。
一直要繼續到隐蔽在蜜蜂的絨毛中的寄生者統統安居下來,這才算結束。
現在,讓我們抛開這個實際上有些苦惱的母親,不管它在做着怎樣無結果的工作,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一下,轉到這些用聰明的方法最終得到膳宿的蜂螨的幼蟲身上,看看它對我們的試驗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讓我們想一想看,如果我們一旦将一隻有蜂螨的幼蟲在小房間上面的蓋子拿下來,那麼會有什麼樣的事情将要發生呢? 卵還是十分完好的,一點兒也沒有受到破壞。
但是,好景不長。
不久以後,蜂螨幼蟲的破壞工作便開始了。
我們可以觀察到,幼蟲朝着一個長有小黑點的白卵上跑去。
最後,它忽然停下來了,由于它有六隻腳,所以身體可以停得很穩。
然後,它利用長在自己身上的大腮的尖鈎咬住了那個卵身上的薄皮兒,用盡自己渾身的力氣,猛烈地拉扯着,直到那個卵被它拉破為止。
于是,卵裡面的東西便都流了出來。
那隻得勝的幼蟲,見了這種東西非常滿意,立刻高興地把它享用光。
這個小小的寄生蟲,一生第一次使用它的大腿的尖鈎,原來是在拉破蜂卵的時候。
蜂螨的幼蟲真是天生聰明啊!想出這樣奇妙的方法來。
利用了這種巧妙的方法,幼蟲便可以在它寄生的蜂巢的小房間中為所欲為,毫無顧及了。
它可以任意地享用蜜汁。
這是因為,在蜜蜂的幼蟲在孵化過程中,也是需要蜜汁來增加營養的但是,在孵化中,蜂卵吸收的一點點東西,是不能在日後提供給兩者一起享用的。
因此隻要蜂螨的幼蟲在拉扯卵皮的時候,越快越用力就越好。
這樣一來,&ldquo僧多粥少&rdquo的這個困難就不存在了。
蜂螨的幼蟲之所以要破壞蜜蜂的卵,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蜂卵有一種特殊的滋味。
這種很吸引蜂螨幼蟲的滋味,驅使着小幼蟲在它的第一餐就要享用這個香甜可口的小卵。
這個小幼蟲,在把卵撕破的初期,飲食到的是從卵裡流出來的誘人的漿汁。
接連過了好幾天以後,幼蟲繼續加油努力,把卵的裂口撕扯得更大一些這樣一來,幼蟲就可以得寸進尺了。
它将繼續享受卵内部的流質,直到滿足為止。
在幼蟲吸食蜜蜂卵的過程中,儲備在蜂卵周圍的甜美的蜜汁,卻一點兒也誘惑不了貪吃的蜂螨幼蟲,它理都不理睬一下,也不去碰它們一下。
因此,可以這樣講,蜜蜂的卵對于蜂螨幼蟲而言,是絕對重要的,它是幼蟲的必需食品。
因而小小的蜂卵,不僅僅可以當作蜂螨幼蟲的一葉小舟,使得它在蜜湖中安全地行進,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幼蟲相當有營養的食品,為幼蟲的茁壯成長提供條件。
等到整整一星期以後,這個可憐的小蜂卵已不再剩下什麼東西了,隻留下了一個空空無物的幹殼。
一個生命就這樣悄悄地結束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蜂螨幼蟲的第一頓大餐也已經享用完畢。
幼蟲也茁壯成長,差不多有原來的兩倍大了。
它的形狀也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變化。
它的背部裂開了,形成了自己的第二種形狀,長成了一隻簡單的甲蟲。
小幼蟲從那個裂縫中解脫出來,然後落到蜂蜜上。
從它身上脫下來的那個殼,還依然停留在原來的那個小&ldquo木筏&rdquo上面。
但是,在不久以後,它們都被掩沒在蜜浪之中了。
此時此刻,蜂螨幼蟲的曆史便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
然而它們卻很少會跑到蜂巢裡邊去,它們也不能夠安然地跑到&ldquo木筏&rdquo上邊去!圍繞着這個&ldquo木筏&rdquo的蜂蜜看來對它們而言是太危險了。
即使有那麼一兩隻幼蟲碰巧跑近了這個蜜湖,那麼它們一看到這粘性很大的東西,或者稍一涉足其中,便馬上會千方百計地設法逃離這個危險的地方。
可是,經常有一些不太走運的幼蟲,一不小心,就跌落到蜂的窠巢裡面,很不幸運地被悶死。
所以,我們根據這一點便可以斷定,蜂螨的幼蟲是絕對不會離開蜜蜂的毛的,特别是在蜜蜂呆在小房間裡或靠近小房間的時候,更要牢牢地依附于蜜蜂的身體。
這是因為,隻要和蜂蜜的表面稍有一點兒接觸,就可以使得柔弱的小幼蟲窒息而死亡。
我們必須記清楚這一點,那就是幼小的蜂螨是在封閉的小房間中發現的,而且它們一定是呆在蜜蜂的卵上面的。
這個小小的卵,不僅可以給這個小小的動物當做一個安全的木筏,以便它能漂浮在這個可怕的、不可信任的蜜湖中,而且,這個小小的卵也就成為了幼蟲的第一頓美味佳看。
然而,要想到達這隻漂浮在蜜湖中心的,而且又将成為它的食品的木筏,這隻蜂螨的幼小的蛴螬必須要避免與蜂蜜接觸。
否則的話後果會不堪設想的。
要想達到目的,做成這件事情,隻有一個可以選擇的方法。
這個聰明的小幼蟲,趁着蜜蜂還在産卵的空當兒,從它的身上迅速地一下子滑落到了那個卵上。
這樣一來,目的達到了。
幼蟲便和卵一起作伴,共同浮在蜜上了。
因為這隻由蜜蜂産下的卵太小了,不能同時乘載超過一個以上的幼蟲。
因此,我們在一個蜂室裡面,隻能看到一個蜂螨的幼蟲。
蜂螨幼蟲的這種動作,在我們人類看來,好像是異常有靈性似的。
但是,如果我們再繼續研究昆蟲的話,那麼,它們還将為我們提供更多的這樣有靈感的例子。
可以說,當蜜蜂産下卵以後,把卵放在蜜汁上時,同時也就把它們的小天敵 ──蜂螨的幼蟲一起放到了小房間裡面,然後,蜜蜂要非常仔細地用土把小房間的門給密封起來。
于是,一切需要它做的工作都做完了。
然後,第二個小房間是做在第一個小房間的旁邊的。
大概也要經曆和前面相同的過程。
就照這樣,不停地繼續下去。
一直要繼續到隐蔽在蜜蜂的絨毛中的寄生者統統安居下來,這才算結束。
現在,讓我們抛開這個實際上有些苦惱的母親,不管它在做着怎樣無結果的工作,把我們的注意力轉移一下,轉到這些用聰明的方法最終得到膳宿的蜂螨的幼蟲身上,看看它對我們的試驗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
讓我們想一想看,如果我們一旦将一隻有蜂螨的幼蟲在小房間上面的蓋子拿下來,那麼會有什麼樣的事情将要發生呢? 卵還是十分完好的,一點兒也沒有受到破壞。
但是,好景不長。
不久以後,蜂螨幼蟲的破壞工作便開始了。
我們可以觀察到,幼蟲朝着一個長有小黑點的白卵上跑去。
最後,它忽然停下來了,由于它有六隻腳,所以身體可以停得很穩。
然後,它利用長在自己身上的大腮的尖鈎咬住了那個卵身上的薄皮兒,用盡自己渾身的力氣,猛烈地拉扯着,直到那個卵被它拉破為止。
于是,卵裡面的東西便都流了出來。
那隻得勝的幼蟲,見了這種東西非常滿意,立刻高興地把它享用光。
這個小小的寄生蟲,一生第一次使用它的大腿的尖鈎,原來是在拉破蜂卵的時候。
蜂螨的幼蟲真是天生聰明啊!想出這樣奇妙的方法來。
利用了這種巧妙的方法,幼蟲便可以在它寄生的蜂巢的小房間中為所欲為,毫無顧及了。
它可以任意地享用蜜汁。
這是因為,在蜜蜂的幼蟲在孵化過程中,也是需要蜜汁來增加營養的但是,在孵化中,蜂卵吸收的一點點東西,是不能在日後提供給兩者一起享用的。
因此隻要蜂螨的幼蟲在拉扯卵皮的時候,越快越用力就越好。
這樣一來,&ldquo僧多粥少&rdquo的這個困難就不存在了。
蜂螨的幼蟲之所以要破壞蜜蜂的卵,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因為蜂卵有一種特殊的滋味。
這種很吸引蜂螨幼蟲的滋味,驅使着小幼蟲在它的第一餐就要享用這個香甜可口的小卵。
這個小幼蟲,在把卵撕破的初期,飲食到的是從卵裡流出來的誘人的漿汁。
接連過了好幾天以後,幼蟲繼續加油努力,把卵的裂口撕扯得更大一些這樣一來,幼蟲就可以得寸進尺了。
它将繼續享受卵内部的流質,直到滿足為止。
在幼蟲吸食蜜蜂卵的過程中,儲備在蜂卵周圍的甜美的蜜汁,卻一點兒也誘惑不了貪吃的蜂螨幼蟲,它理都不理睬一下,也不去碰它們一下。
因此,可以這樣講,蜜蜂的卵對于蜂螨幼蟲而言,是絕對重要的,它是幼蟲的必需食品。
因而小小的蜂卵,不僅僅可以當作蜂螨幼蟲的一葉小舟,使得它在蜜湖中安全地行進,更重要的是,它還是幼蟲相當有營養的食品,為幼蟲的茁壯成長提供條件。
等到整整一星期以後,這個可憐的小蜂卵已不再剩下什麼東西了,隻留下了一個空空無物的幹殼。
一個生命就這樣悄悄地結束了。
而到了這個時候,蜂螨幼蟲的第一頓大餐也已經享用完畢。
幼蟲也茁壯成長,差不多有原來的兩倍大了。
它的形狀也發生了一些不大不小的變化。
它的背部裂開了,形成了自己的第二種形狀,長成了一隻簡單的甲蟲。
小幼蟲從那個裂縫中解脫出來,然後落到蜂蜜上。
從它身上脫下來的那個殼,還依然停留在原來的那個小&ldquo木筏&rdquo上面。
但是,在不久以後,它們都被掩沒在蜜浪之中了。
此時此刻,蜂螨幼蟲的曆史便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