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蜂
關燈
小
中
大
度了。
最終,被毫不憐惜地從小房間裡拖到蜂巢的外面去。
在充滿野蠻氣息的黃蜂的社會裡,久病者不過僅僅是一塊沒有用處的垃圾而已,越是趕緊拖出去越好,否則的話,就有蔓延傳染的可能。
對于黃蜂而言,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但是這還不是最壞的可能。
因為,随着冬天漸漸來臨,黃蜂們大都已經預感到它們将來的命運。
它們深知,末日就在眼前了。
十一月裡,非常寒冷的夜,使得蜂巢的内部起了變化。
大搞基礎建設的熱情逐漸衰退了。
到儲蜜的地方,從事儲蜜工作的黃蜂不再頻繁地到那裡去了。
整個家庭,所有黃蜂全都逐漸地放任自流了。
幼蟲由于饑餓而大張着它們的小嘴,然而,等到的隻不過是非常遲緩的救濟品,或者幹脆沒有小保姆願意光臨到這裡來給它們喂食。
深深的惆怅牢牢占據了那些小保姆的心靈,它們從前的那份工作熱情也不見了,最終竟轉化為厭惡。
它們知道,再過不久的時間,一切就将變成不可能了。
那麼,小保姆還有什麼存在價值嗎?還會有什麼好處嗎?當然,在看護蜂的心中,答案是否定的。
于是,饑餓的時候來臨了。
噩運降臨到小幼蟲的頭上,它們悲慘而孤獨地死去。
因此,從前的那些溫柔體貼的小保姆一變而成為不可思議的兇殘的劊子手了。
那些小保姆會對自己說:&ldquo我們沒有必要留下許許多多的孤兒。
不久以後,等我們都離開了這裡以後,還能有誰來照顧這些可憐的後代呢?沒有。
既然是這樣的結果,那還不如讓我們親手來把這些卵和小幼蟲統統殺死。
這樣一個十分殘暴的結果,總比那種慢慢被饑餓煎熬而死要強得多,長痛不如短痛嘛!&rdquo 接下來的一幕鬧劇,便是一場兇殘的大屠殺行動。
黃蜂們殘忍地咬住了小幼蟲頸項的後面,然後粗暴地把它們一個個從小房間裡拖出來,拉到蜂巢的外面去,抛到外面土穴底下的垃圾堆裡,其情景簡直是慘不忍睹! 那些小保姆,也就是工蜂,在把幼蟲從小房間中強行拖拉出來時,那種情形之殘酷,就好像這些幼蟲都是一些從外面來的生客一般,或者是一群已經死掉了的屍體。
它們野蠻地拖着小幼蟲的屍體,并且還要将它們的屍體扯碎。
至于那些小卵,則會被工蜂們撕扯開來,最後把它們吃掉。
在此之後,這些小保姆,即劊子手,毫無生氣地留着它們自己的生命。
一天一天地,我帶着無比的驚奇,注視着我的這些昆蟲的最終的結局。
非常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工蜂忽然間都死掉了。
它們跑到上面,跌倒下來,仰卧着,從此再也沒有爬起來,就如同觸了電一般。
它們也有它們自己的生命周期。
它們被時間這個無情無義的毒品毒死了。
就算是一隻鐘表内的機器,當它的發條被放開到最後一圈時,也是會如此的。
工蜂是老了!然而,母蜂是蜂巢中最遲生出來的,它們既年輕,又強壯。
所以,當嚴冬降臨,威脅到它們時,它們還仍有能力來抵擋一陣。
至于那些末日已經臨近的,很容易地就能從它們的外表的病态上分辨出來。
在它們的背上,是有塵土沾附着的。
在它們尚健壯,還年青的時候,它們一旦發現有塵土附着在身上,就會不停地拂拭,把它們黑色、黃色的外衣清潔得十分光亮。
然而,當它們有病時,也就無心注意衛生清潔了。
因為已經無暇顧及了。
它們或是停留在陽光底下,一動也不動,或者很遲緩地踱來踱去。
它們已經不再拂拭它們的衣裳了,因為這已不再重要了,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種對裝束的不在意,就是一種不祥的征兆。
過了兩三天以後,這個身上帶有塵土的動物,便最後一次離開它自己的巢穴。
它跑出來,主要是打算再最後享受一點日光的溫暖。
忽然,它跌倒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再也不能夠重新爬起來了。
它盡量避免自己死在它所熱愛和生存的巢裡。
這是因為,在黃蜂中,有一種不成文的&ldquo法律&rdquo規定,那就是巢裡是要絕對保持幹淨整潔的。
這個生命即将結束的黃蜂,要自行解決它自己的葬禮。
它把自已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裡。
由于要保持清潔衛生,這些苦行主義者,不願意自己死在蜂房裡。
至于那些剩餘下來的,還沒有死去的黃蜂,它們仍然要保留這種習慣,直到它們最終的結局為止。
這形成了一種不曾被摒棄的法律條文。
無論黃蜂世界中的人口如何增加,或是減少,這一傳統總是要保持遵守的。
我的籠子裡,一天天地空起來了。
雖然這個屋子仍然是暖和的,而且裡面還儲備有很多的蜜汁,供剩下來的那些健康者食用。
但是,到了聖誕節的時候,僅僅剩下了約一打的雌蜂。
到一月六日,連最後剩餘下來的黃蜂也全都死掉了。
那麼,這種死亡是從哪裡來的呢?讓我的黃蜂統統都倒斃了。
它們并沒有受過餓,也沒有挨過凍,更沒有經曆過離家的痛苦。
那麼,它們究意是為了什麼而死的呢? 我們不應該歸罪于囚禁,即便是在野外,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在十二月末的時候,我曾到野外去觀察過很多的蜂巢,都曾經發生過同樣的情況。
大量數目的黃蜂,必須要死亡,這并不是因為碰到了什麼意外情況,也并不是因為疾病的擔擾,或是因為某種氣候的摧殘影響,而是由于一種不可逃脫的命運,這種命運摧殘着它們,這和鼓舞着它們生活下去的力量是一樣有力的。
不過,它們這樣的生命,對于我們人類倒是很有好處的。
一隻母黃蜂可以創造出一個擁有三萬居民的城市。
假如全體黃蜂都存活下來,那麼,可想而知,這将是一場多麼大的災難啊!若是那樣的話,黃蜂就可以在野外構造自己的王國,并且稱王施虐了。
到了後期,蜂巢自己會毀滅的。
一種将來會變成形狀平庸的蛾子的毛蟲,一種赤色的小甲蟲,還有一種身着鱗狀的金絲絨外衣的小幼蟲,它們都是有可能攻擊,毀滅蜂巢的小動物。
它們會利用鋒利的牙齒,咬碎一層層小巢的地闆,使得整個蜂巢内的所有住房全部崩塌毀壞。
最後,剩下來的隻有幾把塵土和幾片棕色的紙片。
到了第二年春天到來的時候,黃蜂們便又可以廢物利用,白手起家,發揮大自然在建築房屋方面賦予它們的高度的靈性和悟性,建造起屬于它們自己的新家園。
新的結構精巧而且十分堅固的城池,其中居住着約有三萬居民──一個龐大的家族。
它們将一切從零開始。
它們将繼續繁衍後代,喂養小寶寶,繼續抵禦外來的侵略,與大自然抗争,為自己的安全而戰鬥,為蜂巢内部生活的快樂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最終,被毫不憐惜地從小房間裡拖到蜂巢的外面去。
在充滿野蠻氣息的黃蜂的社會裡,久病者不過僅僅是一塊沒有用處的垃圾而已,越是趕緊拖出去越好,否則的話,就有蔓延傳染的可能。
對于黃蜂而言,那将是很可怕的事情。
但是這還不是最壞的可能。
因為,随着冬天漸漸來臨,黃蜂們大都已經預感到它們将來的命運。
它們深知,末日就在眼前了。
十一月裡,非常寒冷的夜,使得蜂巢的内部起了變化。
大搞基礎建設的熱情逐漸衰退了。
到儲蜜的地方,從事儲蜜工作的黃蜂不再頻繁地到那裡去了。
整個家庭,所有黃蜂全都逐漸地放任自流了。
幼蟲由于饑餓而大張着它們的小嘴,然而,等到的隻不過是非常遲緩的救濟品,或者幹脆沒有小保姆願意光臨到這裡來給它們喂食。
深深的惆怅牢牢占據了那些小保姆的心靈,它們從前的那份工作熱情也不見了,最終竟轉化為厭惡。
它們知道,再過不久的時間,一切就将變成不可能了。
那麼,小保姆還有什麼存在價值嗎?還會有什麼好處嗎?當然,在看護蜂的心中,答案是否定的。
于是,饑餓的時候來臨了。
噩運降臨到小幼蟲的頭上,它們悲慘而孤獨地死去。
因此,從前的那些溫柔體貼的小保姆一變而成為不可思議的兇殘的劊子手了。
那些小保姆會對自己說:&ldquo我們沒有必要留下許許多多的孤兒。
不久以後,等我們都離開了這裡以後,還能有誰來照顧這些可憐的後代呢?沒有。
既然是這樣的結果,那還不如讓我們親手來把這些卵和小幼蟲統統殺死。
這樣一個十分殘暴的結果,總比那種慢慢被饑餓煎熬而死要強得多,長痛不如短痛嘛!&rdquo 接下來的一幕鬧劇,便是一場兇殘的大屠殺行動。
黃蜂們殘忍地咬住了小幼蟲頸項的後面,然後粗暴地把它們一個個從小房間裡拖出來,拉到蜂巢的外面去,抛到外面土穴底下的垃圾堆裡,其情景簡直是慘不忍睹! 那些小保姆,也就是工蜂,在把幼蟲從小房間中強行拖拉出來時,那種情形之殘酷,就好像這些幼蟲都是一些從外面來的生客一般,或者是一群已經死掉了的屍體。
它們野蠻地拖着小幼蟲的屍體,并且還要将它們的屍體扯碎。
至于那些小卵,則會被工蜂們撕扯開來,最後把它們吃掉。
在此之後,這些小保姆,即劊子手,毫無生氣地留着它們自己的生命。
一天一天地,我帶着無比的驚奇,注視着我的這些昆蟲的最終的結局。
非常出乎我的意料,這些工蜂忽然間都死掉了。
它們跑到上面,跌倒下來,仰卧着,從此再也沒有爬起來,就如同觸了電一般。
它們也有它們自己的生命周期。
它們被時間這個無情無義的毒品毒死了。
就算是一隻鐘表内的機器,當它的發條被放開到最後一圈時,也是會如此的。
工蜂是老了!然而,母蜂是蜂巢中最遲生出來的,它們既年輕,又強壯。
所以,當嚴冬降臨,威脅到它們時,它們還仍有能力來抵擋一陣。
至于那些末日已經臨近的,很容易地就能從它們的外表的病态上分辨出來。
在它們的背上,是有塵土沾附着的。
在它們尚健壯,還年青的時候,它們一旦發現有塵土附着在身上,就會不停地拂拭,把它們黑色、黃色的外衣清潔得十分光亮。
然而,當它們有病時,也就無心注意衛生清潔了。
因為已經無暇顧及了。
它們或是停留在陽光底下,一動也不動,或者很遲緩地踱來踱去。
它們已經不再拂拭它們的衣裳了,因為這已不再重要了,也沒有任何意義了。
這種對裝束的不在意,就是一種不祥的征兆。
過了兩三天以後,這個身上帶有塵土的動物,便最後一次離開它自己的巢穴。
它跑出來,主要是打算再最後享受一點日光的溫暖。
忽然,它跌倒在地上,一動也不動,再也不能夠重新爬起來了。
它盡量避免自己死在它所熱愛和生存的巢裡。
這是因為,在黃蜂中,有一種不成文的&ldquo法律&rdquo規定,那就是巢裡是要絕對保持幹淨整潔的。
這個生命即将結束的黃蜂,要自行解決它自己的葬禮。
它把自已跌落在土穴下面的坑裡。
由于要保持清潔衛生,這些苦行主義者,不願意自己死在蜂房裡。
至于那些剩餘下來的,還沒有死去的黃蜂,它們仍然要保留這種習慣,直到它們最終的結局為止。
這形成了一種不曾被摒棄的法律條文。
無論黃蜂世界中的人口如何增加,或是減少,這一傳統總是要保持遵守的。
我的籠子裡,一天天地空起來了。
雖然這個屋子仍然是暖和的,而且裡面還儲備有很多的蜜汁,供剩下來的那些健康者食用。
但是,到了聖誕節的時候,僅僅剩下了約一打的雌蜂。
到一月六日,連最後剩餘下來的黃蜂也全都死掉了。
那麼,這種死亡是從哪裡來的呢?讓我的黃蜂統統都倒斃了。
它們并沒有受過餓,也沒有挨過凍,更沒有經曆過離家的痛苦。
那麼,它們究意是為了什麼而死的呢? 我們不應該歸罪于囚禁,即便是在野外,也會發生同樣的事情。
在十二月末的時候,我曾到野外去觀察過很多的蜂巢,都曾經發生過同樣的情況。
大量數目的黃蜂,必須要死亡,這并不是因為碰到了什麼意外情況,也并不是因為疾病的擔擾,或是因為某種氣候的摧殘影響,而是由于一種不可逃脫的命運,這種命運摧殘着它們,這和鼓舞着它們生活下去的力量是一樣有力的。
不過,它們這樣的生命,對于我們人類倒是很有好處的。
一隻母黃蜂可以創造出一個擁有三萬居民的城市。
假如全體黃蜂都存活下來,那麼,可想而知,這将是一場多麼大的災難啊!若是那樣的話,黃蜂就可以在野外構造自己的王國,并且稱王施虐了。
到了後期,蜂巢自己會毀滅的。
一種将來會變成形狀平庸的蛾子的毛蟲,一種赤色的小甲蟲,還有一種身着鱗狀的金絲絨外衣的小幼蟲,它們都是有可能攻擊,毀滅蜂巢的小動物。
它們會利用鋒利的牙齒,咬碎一層層小巢的地闆,使得整個蜂巢内的所有住房全部崩塌毀壞。
最後,剩下來的隻有幾把塵土和幾片棕色的紙片。
到了第二年春天到來的時候,黃蜂們便又可以廢物利用,白手起家,發揮大自然在建築房屋方面賦予它們的高度的靈性和悟性,建造起屬于它們自己的新家園。
新的結構精巧而且十分堅固的城池,其中居住着約有三萬居民──一個龐大的家族。
它們将一切從零開始。
它們将繼續繁衍後代,喂養小寶寶,繼續抵禦外來的侵略,與大自然抗争,為自己的安全而戰鬥,為蜂巢内部生活的快樂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生命不息奮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