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
關燈
小
中
大
與此同時,圍繞在食同類的螳螂旁邊圍觀的觀衆們,也沒有任何反應,沒有任何抵抗的行動。
不僅如此,這些觀衆還紛紛躍躍欲試,時刻準備着,一旦有了機會,它們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也同樣地毫不在乎,仿佛順理成章似的。
然而在事實上,螳螂甚至還具有食用它丈夫的習性。
這可真讓人吃驚!在吃它的丈夫的時候,雌性的螳螂會咬住它丈夫的頭頸,然後一口一口地吃下去。
最後,剩餘下來的隻是它丈夫的兩片薄薄的翅膀而已。
這真人難以置信。
螳螂真的是比狼還要狠毒十倍啊!聽說,即便是狼,也不吃它們的同類。
那麼,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動物了! 二、它的巢 雖然我們的螳螂是如此的兇猛而又可怕,它身上有那麼多的殺傷性很強的武器,還有那麼兇惡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類為食。
盡管如此,螳螂也和人類是一樣的,不光有缺點和不足之處,還擁有很多自己的優點。
比如,螳螂能夠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這便是螳螂衆多優點中很突出的一個。
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太陽光照耀的地方随處都可以找得到。
比如,石頭堆裡,木頭塊下,樹枝上,枯草叢裡,一塊磚頭底下,一條破布下,或者是舊皮鞋的破皮子上面等等。
總之一句話,在任何東西上,隻要那個東西上有凸凹不平的表面,都可以作為非常堅固的地基。
螳螂就是利用這樣的地基建巢的。
螳螂的巢,大小約有一兩寸長,不足一寸寬。
巢的顔色是金黃色的,樣子很像一粒麥子。
這種巢是由一種泡沫很多的物質做成的。
但是,不久以後,這種多沫的物質就逐漸變成固體了,而且慢慢地變硬了。
如果燃燒一下這種物質,便會産生出一種像燃燒絲質品一樣的氣味兒。
螳螂巢的形狀各不相同。
這主要是因為巢所附着的地點不同,因而巢随着地形的變化而變化,會有不同形狀的巢存在。
但是,不管巢的形狀多麼幹變萬化,它的表面總是凸起的。
這一點是不變的。
整個的螳螂巢,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一種小片做成的,并且排列成雙行,前後相互覆蓋着,就好像屋頂上的瓦片一樣。
這種小片的邊沿,有兩行缺口,是用來做門路的。
在小螳螂孵化的時候,就是從這個地方跑出來的。
至于其它部分的牆壁,全都是不能穿過的。
螳螂的卵在巢穴裡面堆積成好幾層。
其中每一層,卵的頭都是向着門口的。
前面我已經提到過了,那道門有兩行,分成左、右兩邊。
所以,在這些幼蟲中,有一半是從左邊的門出來的,其餘的則從右邊的門出來。
有這樣一個事實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母螳螂在建造這個十分精緻的巢穴的時候,也正是它産卵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從母螳螂的身體裡,會排瀉出一種非常有粘性的物質。
這種物質和毛蟲排瀉出來的絲液很相象。
這種物質在排瀉出來以後,将與空氣互相混合在一起,于是就會變成泡沫。
然後,母螳螂會用身體末端的小杓,把它打起泡沫來。
這種動作,特别像我們用叉子攪打雞蛋蛋白一樣。
打起來的泡沫是灰白色的,與肥皂沫十分相似。
開始的時候,泡沫是有粘性的。
但是過了幾分鐘以後,粘性的泡沫就變成了固體。
母螳螂就是在這種泡沫的海洋中産卵,繁衍後代的,每當它産下一層卵以後,它就會往卵上覆蓋上一層這樣的泡沫。
于是,很快地,這層泡沫就将變成固體了。
在新建的巢穴的門外面,有一層材料,把這個巢穴封了起來。
看上去,這層材料和其它的材料并不一樣──那是一層多孔、純潔無光的粉白狀的材料。
這與螳螂巢内部,其它部分的灰白顔色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好像面包師們把蛋白、糖和面粉攪合在一起,用來作餅幹外衣的混合物一樣。
這樣一種雪白色的外殼,是很容易破碎的,也很容易脫落下來。
當這層外殼脫落下來的時候,螳螂巢的門口,完全裸露在外,可以看出來,門的中間裝着兩行闆片。
不久以後,風吹雨打會把它侵蝕,将它剝成小片。
于是這些小片會逐漸地脫落下去。
所以,在舊巢上,就看不見它的痕迹了。
至于這兩種材料,雖然它們從外表上看來,一點兒也不一樣,但是實際上,它們的質地是完全一樣的。
它們隻不過是同樣原質的東西的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罷了。
螳螂用它身上的杓打掃着泡沫的表面,然後,撇掉表面上的浮皮,使其形成一條帶子,覆蓋在巢穴的背面。
這看起來,就像那種冰霜的帶一樣。
因此,這種物質實際上僅僅是粘性物質的最薄、最輕的那一部分。
它看上去之所以會比較白一些,主要是因為它的泡沫比較細巧,光的反射力比較強罷了。
這可真是一個非常奇異的操作方式。
它相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很迅速、很自然地做成一種角質的物質。
于是,螳螂的第一批卵就生産在這種物質上面了。
螳螂真是一種很能幹的動物,也是一種很有建築才能的動物。
産卵時,它排瀉出用于保護的泡沫,制造出柔軟得像糖一樣的包被物,同時,它還能制做出一種遮蓋用的薄片,以及通行用的小道。
而在進行這一切工作的時候,螳螂都隻是在巢的根腳處站立着,一動也不動,用不着移動身體,就在它背後建築起一座了不起的建築物,而它自己對這個建築物連看都不看一眼。
它那粗壯而有力的大腿,在這件事的整個過程中,竟然沒有用武之地,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一點兒都沒有做什麼。
這所有一切的繁雜工作,完全都是這部小機器自己完成的。
母親的工作成功完成以後,就洗手不幹了,放開一切,跑走了。
我總是對它抱着一線希望,盼望着它有朝一日能夠回來看一下,以便表示一些它對整個家族的生産地的愛護和關切之情。
但是,我的這個希望總也得不到實現。
看起來很顯然,這一點對于它竟然沒有一點兒興趣了。
它真的是一去不回頭了。
所以,根據這一事實,我便得出了這個結論:螳螂都是些沒有心肝的東西,盡幹一些殘忍、惡毒達到極點的事情。
比如,它以自己的丈夫作為美餐,而且,它居然還會抛棄它自己的子女,棄家出走且永不歸還。
螳螂卵的孵化,通常都是在有太陽光的地方進行的,而且,大約是在六月中旬,上午十點鐘的時候。
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已經告訴過
不僅如此,這些觀衆還紛紛躍躍欲試,時刻準備着,一旦有了機會,它們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也同樣地毫不在乎,仿佛順理成章似的。
然而在事實上,螳螂甚至還具有食用它丈夫的習性。
這可真讓人吃驚!在吃它的丈夫的時候,雌性的螳螂會咬住它丈夫的頭頸,然後一口一口地吃下去。
最後,剩餘下來的隻是它丈夫的兩片薄薄的翅膀而已。
這真人難以置信。
螳螂真的是比狼還要狠毒十倍啊!聽說,即便是狼,也不吃它們的同類。
那麼,螳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動物了! 二、它的巢 雖然我們的螳螂是如此的兇猛而又可怕,它身上有那麼多的殺傷性很強的武器,還有那麼兇惡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類為食。
盡管如此,螳螂也和人類是一樣的,不光有缺點和不足之處,還擁有很多自己的優點。
比如,螳螂能夠建造十分精美的巢穴,這便是螳螂衆多優點中很突出的一個。
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太陽光照耀的地方随處都可以找得到。
比如,石頭堆裡,木頭塊下,樹枝上,枯草叢裡,一塊磚頭底下,一條破布下,或者是舊皮鞋的破皮子上面等等。
總之一句話,在任何東西上,隻要那個東西上有凸凹不平的表面,都可以作為非常堅固的地基。
螳螂就是利用這樣的地基建巢的。
螳螂的巢,大小約有一兩寸長,不足一寸寬。
巢的顔色是金黃色的,樣子很像一粒麥子。
這種巢是由一種泡沫很多的物質做成的。
但是,不久以後,這種多沫的物質就逐漸變成固體了,而且慢慢地變硬了。
如果燃燒一下這種物質,便會産生出一種像燃燒絲質品一樣的氣味兒。
螳螂巢的形狀各不相同。
這主要是因為巢所附着的地點不同,因而巢随着地形的變化而變化,會有不同形狀的巢存在。
但是,不管巢的形狀多麼幹變萬化,它的表面總是凸起的。
這一點是不變的。
整個的螳螂巢,大概可以分成三個部分。
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一種小片做成的,并且排列成雙行,前後相互覆蓋着,就好像屋頂上的瓦片一樣。
這種小片的邊沿,有兩行缺口,是用來做門路的。
在小螳螂孵化的時候,就是從這個地方跑出來的。
至于其它部分的牆壁,全都是不能穿過的。
螳螂的卵在巢穴裡面堆積成好幾層。
其中每一層,卵的頭都是向着門口的。
前面我已經提到過了,那道門有兩行,分成左、右兩邊。
所以,在這些幼蟲中,有一半是從左邊的門出來的,其餘的則從右邊的門出來。
有這樣一個事實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母螳螂在建造這個十分精緻的巢穴的時候,也正是它産卵的時候。
在這個時候,從母螳螂的身體裡,會排瀉出一種非常有粘性的物質。
這種物質和毛蟲排瀉出來的絲液很相象。
這種物質在排瀉出來以後,将與空氣互相混合在一起,于是就會變成泡沫。
然後,母螳螂會用身體末端的小杓,把它打起泡沫來。
這種動作,特别像我們用叉子攪打雞蛋蛋白一樣。
打起來的泡沫是灰白色的,與肥皂沫十分相似。
開始的時候,泡沫是有粘性的。
但是過了幾分鐘以後,粘性的泡沫就變成了固體。
母螳螂就是在這種泡沫的海洋中産卵,繁衍後代的,每當它産下一層卵以後,它就會往卵上覆蓋上一層這樣的泡沫。
于是,很快地,這層泡沫就将變成固體了。
在新建的巢穴的門外面,有一層材料,把這個巢穴封了起來。
看上去,這層材料和其它的材料并不一樣──那是一層多孔、純潔無光的粉白狀的材料。
這與螳螂巢内部,其它部分的灰白顔色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好像面包師們把蛋白、糖和面粉攪合在一起,用來作餅幹外衣的混合物一樣。
這樣一種雪白色的外殼,是很容易破碎的,也很容易脫落下來。
當這層外殼脫落下來的時候,螳螂巢的門口,完全裸露在外,可以看出來,門的中間裝着兩行闆片。
不久以後,風吹雨打會把它侵蝕,将它剝成小片。
于是這些小片會逐漸地脫落下去。
所以,在舊巢上,就看不見它的痕迹了。
至于這兩種材料,雖然它們從外表上看來,一點兒也不一樣,但是實際上,它們的質地是完全一樣的。
它們隻不過是同樣原質的東西的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罷了。
螳螂用它身上的杓打掃着泡沫的表面,然後,撇掉表面上的浮皮,使其形成一條帶子,覆蓋在巢穴的背面。
這看起來,就像那種冰霜的帶一樣。
因此,這種物質實際上僅僅是粘性物質的最薄、最輕的那一部分。
它看上去之所以會比較白一些,主要是因為它的泡沫比較細巧,光的反射力比較強罷了。
這可真是一個非常奇異的操作方式。
它相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很迅速、很自然地做成一種角質的物質。
于是,螳螂的第一批卵就生産在這種物質上面了。
螳螂真是一種很能幹的動物,也是一種很有建築才能的動物。
産卵時,它排瀉出用于保護的泡沫,制造出柔軟得像糖一樣的包被物,同時,它還能制做出一種遮蓋用的薄片,以及通行用的小道。
而在進行這一切工作的時候,螳螂都隻是在巢的根腳處站立着,一動也不動,用不着移動身體,就在它背後建築起一座了不起的建築物,而它自己對這個建築物連看都不看一眼。
它那粗壯而有力的大腿,在這件事的整個過程中,竟然沒有用武之地,發揮不了什麼作用,一點兒都沒有做什麼。
這所有一切的繁雜工作,完全都是這部小機器自己完成的。
母親的工作成功完成以後,就洗手不幹了,放開一切,跑走了。
我總是對它抱着一線希望,盼望着它有朝一日能夠回來看一下,以便表示一些它對整個家族的生産地的愛護和關切之情。
但是,我的這個希望總也得不到實現。
看起來很顯然,這一點對于它竟然沒有一點兒興趣了。
它真的是一去不回頭了。
所以,根據這一事實,我便得出了這個結論:螳螂都是些沒有心肝的東西,盡幹一些殘忍、惡毒達到極點的事情。
比如,它以自己的丈夫作為美餐,而且,它居然還會抛棄它自己的子女,棄家出走且永不歸還。
螳螂卵的孵化,通常都是在有太陽光的地方進行的,而且,大約是在六月中旬,上午十點鐘的時候。
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已經告訴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