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第一章
Intusetincute
我現在要做一項既無先例、将來也不會有人仿效的艱巨工作。
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
這個人就是我。
隻有我是這樣的人。
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
我生來便和我所見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生來象我這樣的人。
雖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們不一樣。
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隻有讀了我這本書以後才能評定。
不管末日審判的号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着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說:&ldquo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
不論善和惡,我都同樣坦率地寫了出來。
我既沒有隐瞞絲毫壞事,也沒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修飾,那也隻是用來填補我記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
其中可能把自己以為是真的東西當真的說了,但決沒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說成真的。
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寫我的卑鄙龌龊;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
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忏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堕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
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于對您說。
&lsquo我比這個人好!&rsquo&rdquo 我于一七一二年生于日内瓦,父親是公民伊薩克·盧梭,母親是女公民蘇薩娜·貝納爾。
祖父留下的财産本來就很微薄,由十五個子女平分,分到我父親名下的那一份簡直就等于零了,全家就靠他當鐘表匠來糊口。
我父親在這一行裡倒真是個能手。
我母親是貝納爾牧師的女兒,家境比較富裕;她聰明美麗,我父親得以和她結婚,很費了一番苦心。
他們兩人的相愛,差不多從生下來就開始了:八、九歲時候,每天傍晚他們就一起在特萊依廣場上玩耍;到了十歲,已經是難舍難分的了。
兩人心心相印和相互同情,鞏固了他們從習慣中成長起來的感情。
兩人秉性溫柔和善感,都在等待時機在對方的心裡找到同樣的心情,而且甯可說,這種時機也在等待着他們。
因此兩個人都心照不宣,誰也不肯首先傾吐衷腸:她等着他,他等着她。
命運好象在阻撓他們的熱戀,結果反使他們的愛情更熱烈了。
這位多情的少年,由于情人到不了手,愁苦萬分,形容憔悴。
她勸他去旅行,好把她忘掉。
他旅行去了,但是毫未收效,回來後愛情反而更熱烈了。
他心愛的人呢,還是那麼忠誠和溫柔。
經過這次波折以後,他們隻有終身相愛了。
他們海誓山盟,上天也贊許了他們的誓約。
我的舅舅嘉伯利·貝納爾愛上了我一個姑母,可是我的姑母提出了條件:隻有他的姐姐肯嫁給她自己的哥哥,她才同意嫁給他。
結果,愛情成全了一切,同一天辦了兩樁喜事。
這樣,我的舅父便也是我的姑丈,他們的孩子和我是雙重的表兄弟了。
過了一年,兩家各自生了一個孩子,不久便因事不得不彼此分手了。
貝納爾舅舅是一位工程師:他應聘去帝國和匈牙利,在歐仁親王麾下供職。
他後來在貝爾格萊德戰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我父親在我那唯一的哥哥出生之後,便應聘到君士坦丁堡去當了宮廷鐘表師。
我父親不在家期間,我母親的美麗、聰慧和才華給她招來了許多向她獻殷勤的男人。
其中表現得最熱烈的要算法國公使克洛蘇爾先生。
他當時的感情一定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在三十年後,他向我談起我母親的時候還十分動情呢。
但是我母親的品德是能夠抵禦這些誘惑的,因為她非常愛她的丈夫,她催他趕緊回來。
他急忙放下一切就回來了。
我就是父親這次回家的不幸的果實。
十個月後生下了我這個孱弱多病的孩子。
我的出生使母親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也是我無數不幸中的第一個不幸。
我不知道父親當時是怎樣忍受這種喪偶的悲痛的,我隻知道他的悲痛一直沒有減輕。
他覺得在我身上可以重新看到自己妻子的音容相貌,同時他又不能忘記是我害得他失去了她的。
每當他擁抱我的時候,我總是在他的歎息中,在他那痙攣的緊緊擁抱中,感到他的撫愛夾雜着一種辛酸的遺恨:惟其如此,他的撫愛就更為深摯。
每次他對我說:&ldquo讓-雅克,我們談談你媽媽吧&rdquo,我便跟他說:&ldquo好吧,爸爸,我們又要哭一場了&rdquo。
這一句話就使他流下淚來。
接着他便哽咽着說:&ldquo唉!你把她還給我吧!安慰安慰我,讓我能夠減輕失掉她的痛苦吧!你把她在我心裡留下的空虛填補上吧!孩子!若不是因為你是你那死去的媽媽生的孩子,我能這樣疼你嗎?&rdquo母親逝世四十年後,我父親死在第二個妻子的懷抱裡,但是嘴裡卻始終叫着前妻的名字,心裡留着前妻的形象。
賜給我生命的就是這樣兩個人。
上天賦予他們的種種品德中,他們遺留給我的隻有一顆多情的心。
但,這顆多情的心,對他們來說是幸福的源泉,對我來說卻是我一生不幸的根源。
我生下來的時候幾乎是個死孩子,能否把我養活,希望很小。
我身上還帶着一種生來的病根,它随着年歲而加重,現在雖然有時稍微減輕,但那隻是為了叫我換一種方式挨受更殘酷的痛苦。
我父親有一個妹妹,她是個聰明親切的姑娘,她對我照拂備至,終于把我救活了。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她還健在,不過已經是八十高齡的老人了,她還侍候着比她年輕、但因飲酒過度而損傷了身體的丈夫。
親愛的姑姑,我不怨你把我救轉來讓我活下去,我痛心的是,你在我年幼時費盡心力照顧我,而我在你的晚年卻不能有所報答。
還有我那位親愛的老乳母雅克琳娜,她也健在,精神矍铄,身體壯實。
在我出生時給我扒開眼睛的手,很可能還要在我死的時候給我合上眼睛。
我先有感覺後有思考,這本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但這一點我比别人體會得更深。
我不知道五、六歲以前都作了些什麼,也不知道是怎樣學會閱讀的,我隻記得我最初讀過的書,以及這些書對我的影響:我連續不斷地記錄下對自己的認識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我母親留下了一些小說,吃過晚飯我就和父親讀這些小說。
起初,父親不過是想利用這些有趣的讀物叫我練習閱讀,但是不久以後,我們就興緻勃勃地兩個人輪流讀,沒完沒了,往往通宵達旦。
一本書到手,不一氣讀完是決不罷休的。
有時父親聽到早晨的燕子叫了,才很難為情地說:&ldquo我們去睡吧;我簡直比你還孩子氣呢。
&rdquo 這種危險的方法,不久便使我非但獲得了極端娴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叫我獲得了在我這樣年齡的人誰也沒有的那種關于情欲方面的知識。
我對事物本身還沒有一點兒概念,卻已經了解到所有的情感了。
我什麼都還不理解,卻已經感受到了。
我接二連三感受到的這些混亂的激情,一點也沒有敗壞我的理智,因為我那時還沒有理智,但卻給我造成了一種特型的理智,使我對于人生産生了荒誕而奇特的看法,以後不管是生活體驗或反省,都沒能把我徹底糾正過來。
到了一七一九年夏季的末尾,我們讀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說。
當年冬天又換了别的。
母親的藏書看完了,我們就拿外祖父留給我母親的圖書來讀。
真幸運,裡面有不少好書;這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這些圖書是一位牧師收藏的,按照當時的風尚,牧師往往是博學之士,而他又是一個有鑒賞力、有才能的人。
勒蘇厄爾著的《教會與帝國曆史》、包許埃的《世界通史講話》、普魯塔克的《名人傳》、那尼的《威尼斯曆史》、奧維德的《變形記》、拉勃呂耶的著作、封得奈爾的《宇宙萬象解說》和《死人對話錄》,還有莫裡哀的幾部著作,一齊搬到我父親的工作室裡來了。
每天父親工作的時候,我就讀這些書給他聽。
我對這些書有一種罕有的興趣,在我這個年紀便有這樣一種興趣,恐怕隻我一人。
特别是普魯塔克,他成了我最心愛的作者,我一遍又一遍,手不釋卷地讀他的作品,其中的樂趣總算稍稍扭轉了我對小說的興趣;不久,我愛阿格西拉斯、布魯圖斯、阿裡斯提德便甚于愛歐隆達特、阿泰門和攸巴了。
由于這些有趣的讀物,由于這些書所引起的我和父親之間的談話,我的愛自由愛共和的思想便形成了;倔強高傲以及不肯受束縛和奴役的性格也形成了;在我一生之中,每逢這種性格處在不能發揮的情況下,便使我感到苦惱。
我不斷想着羅馬與雅典,可以說我是同羅馬和希臘的偉人在一起生活了。
加上我自己生來就是一個共和國的公民,我父親又是個最熱愛祖國的人,我便以他為榜樣而熱愛起祖國來。
我竟自以為是希臘人或羅馬人了,每逢讀到一位英雄的傳記,我就變成傳記中的那個人物。
讀到那些使我深受感動的忠貞不二、威武不屈的形象,就使我兩眼閃光,聲高氣壯。
有一天,我在吃飯時講起西伏拉的壯烈事迹,為了表演他的行動,我就伸出手放在火盆上,當時可把大家吓壞了。
我有一個比我大七歲的哥哥。
那時,他正學我父親那一行手藝。
由于家裡人對我過分疼愛,對他就未免有些漠不關心,這樣厚此薄彼,我并不贊成。
這種漠不關心影響了他的教養。
還不到放蕩的年齡,他就真正放蕩起來了。
後來把他送到别的師傅那裡去學藝,他依舊象在家裡一樣經常偷跑出去。
我幾乎根本見不着他。
隻能勉強說我跟他相識罷了:但我确實非常喜愛他,他也象一個頑劣少年能愛别人似地愛我。
記得有一次,父親生氣了,狠狠地打他,我急忙沖到他們兩人中間,緊緊地摟住他,用我的身子掩護他,替他挨打。
我保持這種姿勢。
一動也不動,最後,父親隻好把他饒了;這也許是因為我連哭帶喊,弄得父親沒辦法,也許是不願意叫我比哥哥吃更大的苦頭。
後來我的哥哥越來越堕落下去,終于由家裡逃走,一去無蹤。
過了一些時候,才聽說他在德國。
他連一封信也沒給家來過。
從那時候起,就再沒得到他的消息,這樣一來;我就成為我父親的獨子了。
如果說這個可憐的孩子的教養從小被忽略了,他的兄弟可就不是那樣了。
即便是國王的兒子,也不會象我小時候那樣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周圍人們的鐘愛;非常罕見的是,我是一個一向隻被人特别疼愛而從來不曾被人溺愛的孩子。
在我離開家庭之前,從來沒有讓我單獨在街上和其他孩子們一起亂跑過,也從來沒有抑制或放任過我那些希奇古怪的脾氣,這些古怪脾氣,有人說是天生的,其實那是教育的結果。
我有我那個年齡所能有的一些缺點;我好多說話,嘴饞,有時還撒謊。
我偷吃過水果,偷吃過糖果或其他一些吃食,但我從來不曾損害人,毀壞東西,給别人添麻煩,虐待可憐的小動物,以資取樂。
可是我記得有一次,我曾趁我的一位鄰居克羅特太太上教堂去的時候,在她家的鍋裡撒了一泡尿。
說真的,我至今想起這件事還覺得十分好笑,因為那位克羅特太太雖然是個善良的女人,但實在可以說是我一生中從沒有遇見過的愛唠叨的老太婆。
這就是我幼年時期幹過的種種壞事的簡短而真實的曆史。
既然我所見到的人都是善良的榜樣,而我周圍的人又都是最好的人物,我怎能變壞了呢?我的父親,我的姑姑,我的乳母,我的親戚,我們的朋友,我們的鄰居,總之所有跟我接近的人,并不都是一味地順從我,而是愛我,我也同樣愛他們。
我的遐想很少受到刺激和拂逆,因此我竟覺得我根本沒有什麼遐想。
我敢發誓,在我沒有受到老師轄制以前,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作幻想。
我除了在父親身邊念書寫字以及乳母帶我去散步的時間以外,别的時間總跟姑姑在一起,在她身邊坐着或站着,看她繡花,聽她唱歌,我心中十分快活。
姑姑為人好說好笑,很溫柔,容貌也可愛,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的神情、目光和姿态,如今還都曆曆在目,她跟我說的那些惹人歡喜的話至今也還記得。
我可以說出她那時穿的衣服和她的發髻式樣,當然也忘不了她兩鬓上卷起的兩個黑發小鬟,那是當時流行的式樣。
我對于音樂的愛好,更确切地說,我在很久以後才發展起來的音樂癖,确信是受了姑姑的影響。
她會唱無數美妙的小調和歌曲,以她那清細的嗓音,唱起來十分動聽。
這位出色的姑娘的爽朗心情,可以驅散她本人和她周圍一切人的怅惘和悲愁。
她的歌聲對我的魅力是那樣大,不僅她所唱的一些歌曲還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甚至在我的記憶力已經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兒童時代就已經完全忘卻了的歌曲,随着年齡的增長,又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給了我一種難以表達的樂趣。
誰相信,家我這樣一個飽受焦慮和苦痛折磨的老糊塗,在用顫巍巍的破嗓音哼着這些小調的時候,有時也會發現自己象個小孩子似的哭泣起來呢?特别是其中有一支歌,調子我清清楚楚想得起來,可是它那後半段歌詞,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雖然它的韻腳還隐隐約約在我腦際盤旋。
這支歌的開始和我所能想得起來的其餘幾句是這樣: 我真沒有膽量啊,狄西! 再到那小榆樹下, 傾聽你的牧笛; 因為在我們的小村裡, 已經有人竊竊私議。
&hellip&hellip一個牧童, &hellip&hellip一往情深; &hellip&hellip無所畏懼, 玫瑰花哪有不帶刺兒的。
為什麼我一回憶起這支歌曲,就産生一種纏綿悱恻的感情?這種奇異的情趣,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這支歌曲一氣唱到底,而不被自己的眼淚打斷。
我曾無數次打算寫信到巴黎去,請人設法補全其餘的歌詞,如果有人還能記得的話。
但是,我幾乎可以斷定,假如我準知道這支歌曲除了我那可憐的蘇森姑以外,還有别人唱過,那麼,我這種一心要追憶這支歌曲的樂趣,恐怕就會消失大半。
這就是我踏入人世後的最初的感情;這樣,我就開始養成或表現出一種既十分高傲而又非常溫柔的心靈,一種優柔怯懦卻又不受約束的性格,這種性格永遠搖擺于軟弱與勇敢、猶疑與堅定之間,最後使我自身充滿了矛盾,我連節制與享受、歡樂與慎重哪一樣都沒有得到。
一次意外的變故打斷了這種教育,其結果影響了我後來的一生。
我父親跟一個名叫高濟埃先生的法國陸軍上尉發生了一場糾紛,高濟埃和議會裡的人有親戚關系。
這個高濟埃為人蠻橫無禮而又膽小如鼠,我父親把他鼻子打出血了。
為了報複,他就誣告我父親在城裡向他持劍行兇。
他們要把我父親送入監獄,但是,依照當時的法律,我父親堅決要求原告應和他一同入獄;這個要求被駁回了,我父親隻好離開日内瓦,讓自己的餘生在異鄉度過;他甯願這樣,也決不讓步:他認為若是讓步,他一定會失掉榮譽和自由。
父親走後,我的舅父貝納爾就做了我的監護人。
舅父那時正在日内瓦防禦工事中任職。
他的大女兒已死,但還有一個和我同歲的兒子。
我們一起被送到包塞,寄宿在朗拜爾西埃牧師家裡,以便在那裡跟他學習拉丁文,附帶學習在所謂教育的名義下的一些亂七八糟的科目。
兩年的鄉村生活,把我那羅馬人的嚴峻性格減弱了一些,恢複了童年的稚氣。
在日内瓦,誰也不督促我,我卻喜歡學習,喜歡看書,那幾乎是我唯一的消遣;到了包塞,功課使我對遊戲發生了愛好,它起了調劑勞逸的作用。
鄉村對我真是太新奇了,我不知厭倦地享受着它。
我對它産生了一種非常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一直沒有減退過。
此後,在我所有的歲月中,我一想起在那裡度過的幸福時日,就使我對這些年代在鄉村的逗留和樂趣感到怅惘,直到我又返回鄉村時為止。
朗拜爾西埃先生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他對我們的教學從不馬虎,但也不給我們過多的課業。
他在這方面安排得很好,有兩點可以證明,即:盡管我很不願意受老師管束,可是當我回憶我的求學時代,卻從來沒有感到厭惡;我從他那裡學到的東西雖不多,可是我所學到的都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學會了,而且一點也沒有忘掉。
這種淳樸的農村生活給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好處,我的心裡豁然開朗,懂得了友情。
在此
我要把一個人的真實面目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
這個人就是我。
隻有我是這樣的人。
我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别人。
我生來便和我所見到的任何人都不同;甚至于我敢自信全世界也找不到一個生來象我這樣的人。
雖然我不比别人好,至少和他們不一樣。
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後把模子打碎了,打碎了模子究竟好不好,隻有讀了我這本書以後才能評定。
不管末日審判的号角什麼時候吹響,我都敢拿着這本書走到至高無上的審判者面前,果敢地大聲說:&ldquo請看!這就是我所做過的,這就是我所想過的,我當時就是那樣的人。
不論善和惡,我都同樣坦率地寫了出來。
我既沒有隐瞞絲毫壞事,也沒有增添任何好事;假如在某些地方作了一些無關緊要的修飾,那也隻是用來填補我記性不好而留下的空白。
其中可能把自己以為是真的東西當真的說了,但決沒有把明知是假的硬說成真的。
當時我是什麼樣的人,我就寫成什麼樣的人:當時我是卑鄙龌龊的,就寫我的卑鄙龌龊;當時我是善良忠厚、道德高尚的,就寫我的善良忠厚和道德高尚。
萬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完全暴露出來了,和你親自看到的完全一樣,請你把那無數的衆生叫到我跟前來!讓他們聽聽我的忏悔,讓他們為我的種種堕落而歎息,讓他們為我的種種惡行而羞愧。
然後,讓他們每一個人在您的寶座前面,同樣真誠地披露自己的心靈,看看有誰敢于對您說。
&lsquo我比這個人好!&rsquo&rdquo 我于一七一二年生于日内瓦,父親是公民伊薩克·盧梭,母親是女公民蘇薩娜·貝納爾。
祖父留下的财産本來就很微薄,由十五個子女平分,分到我父親名下的那一份簡直就等于零了,全家就靠他當鐘表匠來糊口。
我父親在這一行裡倒真是個能手。
我母親是貝納爾牧師的女兒,家境比較富裕;她聰明美麗,我父親得以和她結婚,很費了一番苦心。
他們兩人的相愛,差不多從生下來就開始了:八、九歲時候,每天傍晚他們就一起在特萊依廣場上玩耍;到了十歲,已經是難舍難分的了。
兩人心心相印和相互同情,鞏固了他們從習慣中成長起來的感情。
兩人秉性溫柔和善感,都在等待時機在對方的心裡找到同樣的心情,而且甯可說,這種時機也在等待着他們。
因此兩個人都心照不宣,誰也不肯首先傾吐衷腸:她等着他,他等着她。
命運好象在阻撓他們的熱戀,結果反使他們的愛情更熱烈了。
這位多情的少年,由于情人到不了手,愁苦萬分,形容憔悴。
她勸他去旅行,好把她忘掉。
他旅行去了,但是毫未收效,回來後愛情反而更熱烈了。
他心愛的人呢,還是那麼忠誠和溫柔。
經過這次波折以後,他們隻有終身相愛了。
他們海誓山盟,上天也贊許了他們的誓約。
我的舅舅嘉伯利·貝納爾愛上了我一個姑母,可是我的姑母提出了條件:隻有他的姐姐肯嫁給她自己的哥哥,她才同意嫁給他。
結果,愛情成全了一切,同一天辦了兩樁喜事。
這樣,我的舅父便也是我的姑丈,他們的孩子和我是雙重的表兄弟了。
過了一年,兩家各自生了一個孩子,不久便因事不得不彼此分手了。
貝納爾舅舅是一位工程師:他應聘去帝國和匈牙利,在歐仁親王麾下供職。
他後來在貝爾格萊德戰役中建立了卓越的功勳。
我父親在我那唯一的哥哥出生之後,便應聘到君士坦丁堡去當了宮廷鐘表師。
我父親不在家期間,我母親的美麗、聰慧和才華給她招來了許多向她獻殷勤的男人。
其中表現得最熱烈的要算法國公使克洛蘇爾先生。
他當時的感情一定是非常強烈的,因為在三十年後,他向我談起我母親的時候還十分動情呢。
但是我母親的品德是能夠抵禦這些誘惑的,因為她非常愛她的丈夫,她催他趕緊回來。
他急忙放下一切就回來了。
我就是父親這次回家的不幸的果實。
十個月後生下了我這個孱弱多病的孩子。
我的出生使母親付出了生命,我的出生也是我無數不幸中的第一個不幸。
我不知道父親當時是怎樣忍受這種喪偶的悲痛的,我隻知道他的悲痛一直沒有減輕。
他覺得在我身上可以重新看到自己妻子的音容相貌,同時他又不能忘記是我害得他失去了她的。
每當他擁抱我的時候,我總是在他的歎息中,在他那痙攣的緊緊擁抱中,感到他的撫愛夾雜着一種辛酸的遺恨:惟其如此,他的撫愛就更為深摯。
每次他對我說:&ldquo讓-雅克,我們談談你媽媽吧&rdquo,我便跟他說:&ldquo好吧,爸爸,我們又要哭一場了&rdquo。
這一句話就使他流下淚來。
接着他便哽咽着說:&ldquo唉!你把她還給我吧!安慰安慰我,讓我能夠減輕失掉她的痛苦吧!你把她在我心裡留下的空虛填補上吧!孩子!若不是因為你是你那死去的媽媽生的孩子,我能這樣疼你嗎?&rdquo母親逝世四十年後,我父親死在第二個妻子的懷抱裡,但是嘴裡卻始終叫着前妻的名字,心裡留着前妻的形象。
賜給我生命的就是這樣兩個人。
上天賦予他們的種種品德中,他們遺留給我的隻有一顆多情的心。
但,這顆多情的心,對他們來說是幸福的源泉,對我來說卻是我一生不幸的根源。
我生下來的時候幾乎是個死孩子,能否把我養活,希望很小。
我身上還帶着一種生來的病根,它随着年歲而加重,現在雖然有時稍微減輕,但那隻是為了叫我換一種方式挨受更殘酷的痛苦。
我父親有一個妹妹,她是個聰明親切的姑娘,她對我照拂備至,終于把我救活了。
我寫這本書的時候她還健在,不過已經是八十高齡的老人了,她還侍候着比她年輕、但因飲酒過度而損傷了身體的丈夫。
親愛的姑姑,我不怨你把我救轉來讓我活下去,我痛心的是,你在我年幼時費盡心力照顧我,而我在你的晚年卻不能有所報答。
還有我那位親愛的老乳母雅克琳娜,她也健在,精神矍铄,身體壯實。
在我出生時給我扒開眼睛的手,很可能還要在我死的時候給我合上眼睛。
我先有感覺後有思考,這本是人類共同的命運。
但這一點我比别人體會得更深。
我不知道五、六歲以前都作了些什麼,也不知道是怎樣學會閱讀的,我隻記得我最初讀過的書,以及這些書對我的影響:我連續不斷地記錄下對自己的認識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我母親留下了一些小說,吃過晚飯我就和父親讀這些小說。
起初,父親不過是想利用這些有趣的讀物叫我練習閱讀,但是不久以後,我們就興緻勃勃地兩個人輪流讀,沒完沒了,往往通宵達旦。
一本書到手,不一氣讀完是決不罷休的。
有時父親聽到早晨的燕子叫了,才很難為情地說:&ldquo我們去睡吧;我簡直比你還孩子氣呢。
&rdquo 這種危險的方法,不久便使我非但獲得了極端娴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還叫我獲得了在我這樣年齡的人誰也沒有的那種關于情欲方面的知識。
我對事物本身還沒有一點兒概念,卻已經了解到所有的情感了。
我什麼都還不理解,卻已經感受到了。
我接二連三感受到的這些混亂的激情,一點也沒有敗壞我的理智,因為我那時還沒有理智,但卻給我造成了一種特型的理智,使我對于人生産生了荒誕而奇特的看法,以後不管是生活體驗或反省,都沒能把我徹底糾正過來。
到了一七一九年夏季的末尾,我們讀完了所有的那些小說。
當年冬天又換了别的。
母親的藏書看完了,我們就拿外祖父留給我母親的圖書來讀。
真幸運,裡面有不少好書;這原是不足為奇的,因為這些圖書是一位牧師收藏的,按照當時的風尚,牧師往往是博學之士,而他又是一個有鑒賞力、有才能的人。
勒蘇厄爾著的《教會與帝國曆史》、包許埃的《世界通史講話》、普魯塔克的《名人傳》、那尼的《威尼斯曆史》、奧維德的《變形記》、拉勃呂耶的著作、封得奈爾的《宇宙萬象解說》和《死人對話錄》,還有莫裡哀的幾部著作,一齊搬到我父親的工作室裡來了。
每天父親工作的時候,我就讀這些書給他聽。
我對這些書有一種罕有的興趣,在我這個年紀便有這樣一種興趣,恐怕隻我一人。
特别是普魯塔克,他成了我最心愛的作者,我一遍又一遍,手不釋卷地讀他的作品,其中的樂趣總算稍稍扭轉了我對小說的興趣;不久,我愛阿格西拉斯、布魯圖斯、阿裡斯提德便甚于愛歐隆達特、阿泰門和攸巴了。
由于這些有趣的讀物,由于這些書所引起的我和父親之間的談話,我的愛自由愛共和的思想便形成了;倔強高傲以及不肯受束縛和奴役的性格也形成了;在我一生之中,每逢這種性格處在不能發揮的情況下,便使我感到苦惱。
我不斷想着羅馬與雅典,可以說我是同羅馬和希臘的偉人在一起生活了。
加上我自己生來就是一個共和國的公民,我父親又是個最熱愛祖國的人,我便以他為榜樣而熱愛起祖國來。
我竟自以為是希臘人或羅馬人了,每逢讀到一位英雄的傳記,我就變成傳記中的那個人物。
讀到那些使我深受感動的忠貞不二、威武不屈的形象,就使我兩眼閃光,聲高氣壯。
有一天,我在吃飯時講起西伏拉的壯烈事迹,為了表演他的行動,我就伸出手放在火盆上,當時可把大家吓壞了。
我有一個比我大七歲的哥哥。
那時,他正學我父親那一行手藝。
由于家裡人對我過分疼愛,對他就未免有些漠不關心,這樣厚此薄彼,我并不贊成。
這種漠不關心影響了他的教養。
還不到放蕩的年齡,他就真正放蕩起來了。
後來把他送到别的師傅那裡去學藝,他依舊象在家裡一樣經常偷跑出去。
我幾乎根本見不着他。
隻能勉強說我跟他相識罷了:但我确實非常喜愛他,他也象一個頑劣少年能愛别人似地愛我。
記得有一次,父親生氣了,狠狠地打他,我急忙沖到他們兩人中間,緊緊地摟住他,用我的身子掩護他,替他挨打。
我保持這種姿勢。
一動也不動,最後,父親隻好把他饒了;這也許是因為我連哭帶喊,弄得父親沒辦法,也許是不願意叫我比哥哥吃更大的苦頭。
後來我的哥哥越來越堕落下去,終于由家裡逃走,一去無蹤。
過了一些時候,才聽說他在德國。
他連一封信也沒給家來過。
從那時候起,就再沒得到他的消息,這樣一來;我就成為我父親的獨子了。
如果說這個可憐的孩子的教養從小被忽略了,他的兄弟可就不是那樣了。
即便是國王的兒子,也不會象我小時候那樣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周圍人們的鐘愛;非常罕見的是,我是一個一向隻被人特别疼愛而從來不曾被人溺愛的孩子。
在我離開家庭之前,從來沒有讓我單獨在街上和其他孩子們一起亂跑過,也從來沒有抑制或放任過我那些希奇古怪的脾氣,這些古怪脾氣,有人說是天生的,其實那是教育的結果。
我有我那個年齡所能有的一些缺點;我好多說話,嘴饞,有時還撒謊。
我偷吃過水果,偷吃過糖果或其他一些吃食,但我從來不曾損害人,毀壞東西,給别人添麻煩,虐待可憐的小動物,以資取樂。
可是我記得有一次,我曾趁我的一位鄰居克羅特太太上教堂去的時候,在她家的鍋裡撒了一泡尿。
說真的,我至今想起這件事還覺得十分好笑,因為那位克羅特太太雖然是個善良的女人,但實在可以說是我一生中從沒有遇見過的愛唠叨的老太婆。
這就是我幼年時期幹過的種種壞事的簡短而真實的曆史。
既然我所見到的人都是善良的榜樣,而我周圍的人又都是最好的人物,我怎能變壞了呢?我的父親,我的姑姑,我的乳母,我的親戚,我們的朋友,我們的鄰居,總之所有跟我接近的人,并不都是一味地順從我,而是愛我,我也同樣愛他們。
我的遐想很少受到刺激和拂逆,因此我竟覺得我根本沒有什麼遐想。
我敢發誓,在我沒有受到老師轄制以前,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作幻想。
我除了在父親身邊念書寫字以及乳母帶我去散步的時間以外,别的時間總跟姑姑在一起,在她身邊坐着或站着,看她繡花,聽她唱歌,我心中十分快活。
姑姑為人好說好笑,很溫柔,容貌也可愛,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她的神情、目光和姿态,如今還都曆曆在目,她跟我說的那些惹人歡喜的話至今也還記得。
我可以說出她那時穿的衣服和她的發髻式樣,當然也忘不了她兩鬓上卷起的兩個黑發小鬟,那是當時流行的式樣。
我對于音樂的愛好,更确切地說,我在很久以後才發展起來的音樂癖,确信是受了姑姑的影響。
她會唱無數美妙的小調和歌曲,以她那清細的嗓音,唱起來十分動聽。
這位出色的姑娘的爽朗心情,可以驅散她本人和她周圍一切人的怅惘和悲愁。
她的歌聲對我的魅力是那樣大,不僅她所唱的一些歌曲還一直留在我的記憶裡,甚至在我的記憶力已經衰退的今天,有些在我兒童時代就已經完全忘卻了的歌曲,随着年齡的增長,又浮現在我的腦海中,給了我一種難以表達的樂趣。
誰相信,家我這樣一個飽受焦慮和苦痛折磨的老糊塗,在用顫巍巍的破嗓音哼着這些小調的時候,有時也會發現自己象個小孩子似的哭泣起來呢?特别是其中有一支歌,調子我清清楚楚想得起來,可是它那後半段歌詞,我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雖然它的韻腳還隐隐約約在我腦際盤旋。
這支歌的開始和我所能想得起來的其餘幾句是這樣: 我真沒有膽量啊,狄西! 再到那小榆樹下, 傾聽你的牧笛; 因為在我們的小村裡, 已經有人竊竊私議。
&hellip&hellip一個牧童, &hellip&hellip一往情深; &hellip&hellip無所畏懼, 玫瑰花哪有不帶刺兒的。
為什麼我一回憶起這支歌曲,就産生一種纏綿悱恻的感情?這種奇異的情趣,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然而,我怎樣也不能把這支歌曲一氣唱到底,而不被自己的眼淚打斷。
我曾無數次打算寫信到巴黎去,請人設法補全其餘的歌詞,如果有人還能記得的話。
但是,我幾乎可以斷定,假如我準知道這支歌曲除了我那可憐的蘇森姑以外,還有别人唱過,那麼,我這種一心要追憶這支歌曲的樂趣,恐怕就會消失大半。
這就是我踏入人世後的最初的感情;這樣,我就開始養成或表現出一種既十分高傲而又非常溫柔的心靈,一種優柔怯懦卻又不受約束的性格,這種性格永遠搖擺于軟弱與勇敢、猶疑與堅定之間,最後使我自身充滿了矛盾,我連節制與享受、歡樂與慎重哪一樣都沒有得到。
一次意外的變故打斷了這種教育,其結果影響了我後來的一生。
我父親跟一個名叫高濟埃先生的法國陸軍上尉發生了一場糾紛,高濟埃和議會裡的人有親戚關系。
這個高濟埃為人蠻橫無禮而又膽小如鼠,我父親把他鼻子打出血了。
為了報複,他就誣告我父親在城裡向他持劍行兇。
他們要把我父親送入監獄,但是,依照當時的法律,我父親堅決要求原告應和他一同入獄;這個要求被駁回了,我父親隻好離開日内瓦,讓自己的餘生在異鄉度過;他甯願這樣,也決不讓步:他認為若是讓步,他一定會失掉榮譽和自由。
父親走後,我的舅父貝納爾就做了我的監護人。
舅父那時正在日内瓦防禦工事中任職。
他的大女兒已死,但還有一個和我同歲的兒子。
我們一起被送到包塞,寄宿在朗拜爾西埃牧師家裡,以便在那裡跟他學習拉丁文,附帶學習在所謂教育的名義下的一些亂七八糟的科目。
兩年的鄉村生活,把我那羅馬人的嚴峻性格減弱了一些,恢複了童年的稚氣。
在日内瓦,誰也不督促我,我卻喜歡學習,喜歡看書,那幾乎是我唯一的消遣;到了包塞,功課使我對遊戲發生了愛好,它起了調劑勞逸的作用。
鄉村對我真是太新奇了,我不知厭倦地享受着它。
我對它産生了一種非常濃厚的興趣,這種興趣一直沒有減退過。
此後,在我所有的歲月中,我一想起在那裡度過的幸福時日,就使我對這些年代在鄉村的逗留和樂趣感到怅惘,直到我又返回鄉村時為止。
朗拜爾西埃先生是個很通情達理的人,他對我們的教學從不馬虎,但也不給我們過多的課業。
他在這方面安排得很好,有兩點可以證明,即:盡管我很不願意受老師管束,可是當我回憶我的求學時代,卻從來沒有感到厭惡;我從他那裡學到的東西雖不多,可是我所學到的都沒有費什麼力氣就學會了,而且一點也沒有忘掉。
這種淳樸的農村生活給我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好處,我的心裡豁然開朗,懂得了友情。
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