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概在這個時候,有一天早上,一個雄心勃勃的年輕記者從紐約來到蓋茨比的大門口,問他有沒有什麼話要說。
“關于什麼的話?”蓋茨比很客氣地問道。
“呃——發表個什麼聲明。
” 在亂了五分鐘之後事情才弄清楚。
原來這個人在他報館裡曾經聽人提到蓋茨比的名字,可是為什麼會提到他卻不肯透露,或者他也沒完全弄明白。
這天他休息,于是就積極主動地跑出城來“看看”。
這不過是碰碰運氣,然而這位記者的直覺卻是對的。
千百個人在他家做過客因而成為他的經曆的權威,由于他們的宣揚,蓋茨比的名聲在這個夏天越來越大,直到他隻差一點就要成為新聞人物了。
當時的各種傳奇,像“通往加拿大的地下管道”之類,都和他挂上了鈎,還有一個長期流傳的謠言,說他根本不是住在一座房子裡,而是住在一條船上,船看上去像座房子,并且沿着長島海岸秘密地來回移動。
究竟為什麼北達科他州的傑姆斯-蓋茲能從這些謠言中得到滿足,這倒不容易回答。
傑姆斯-蓋茲——這是他的真姓名,至少是他法律上的姓名。
他是在十七歲時改名換姓的,也是在他一生事業開端的那個特定時刻——當時他看見丹-科迪先生的遊艇在蘇必利爾湖①上最險惡的沙洲上抛錨、那天下午身穿一件破舊的綠色運動衫和一條帆布褲在沙灘上遊蕩的是傑姆斯-蓋茲,但是後來借了一條小船,劃到托洛美号去警告科迪,半小時之内可能起大風使他的船覆沒的,已經是傑伊-蓋茨比了—— ①蘇必利爾湖(LakeSuperior),美國五大湖之一。
我猜,就在當時他也早已把這個名宇想好了。
他的父母是碌碌無為的莊稼人——他的想象力根本從來沒有真正承認他們是自己的父母。
實際上長島西卵的傑伊-蓋茨比來自他對自己的柏拉圖式的理念。
他是上帝的兒子——這個稱号,如果有什麼意義的話,就是字面的意思——因此他必須為他的天父效命,獻身于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
因此他虛構的恰恰是一個十七歲的小青年很可能會虛構的那種傑伊-蓋茨比,而他始終不渝地忠于這個理想形象。
一年多來,他沿着蘇必利爾湖南岸奔波,或是捕鲑魚,或是撈蛤蜊,或是幹任何其他為他掙來食宿的雜事。
在那些風吹日曬的日子裡,幹着時松時緊的活計,他有着曬得黝黑。
越來越硬棒的身體,過着大然的生活。
他早就跟女人發生了關系,并且由于女人過分寵愛他,他倒瞧不起她們。
他瞧不起年輕的處女,因為她們愚昧無知,他也瞧不起其他女人,因為她們為了一些事情大吵大鬧,而那些事情由于他那驚人的自我陶醉,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他的内心卻經常處于激蕩不安之中。
夜晚躺在床上的時候,各種離奇怪誕的幻想紛至沓來。
一個絢麗得無法形容的宇宙展現在他腦海裡,這時小鐘在洗臉架上滴答滴答地響着,月亮用水一般的光浸泡着他亂七八糟扔在地上的衣服。
每夜他都給他那些幻想的圖案添枝加葉,一直等到昏沉的睡意降落在一個生動的場面之上,使他忘記了一切。
有一陣子這些幻夢為他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發洩的途徑:它們令人滿意地暗示現實是不真實的,它們表明世界的磐石是牢牢地建立在仙女的翅膀上的。
幾個月以前,一種追求他未來的光榮的本能促使他前往明尼蘇達州南部路德教的小聖奧拉夫學院。
他在那裡隻待了兩個星期,一方面由于學院對他的命運的鼓聲、對命運本身麻木不忙而感到沮喪,一方面鄙視他為了掙錢作為學習費用而幹的勤雜工工作。
後來他東漂西蕩又回到了蘇必利爾湖,那天他還在找點什麼活兒幹的時候,丹-科迪的遊艇在湖邊的淺灘上抛下錢來。
科迪當時五十歲,他是内華達州的銀礦、育空地區①、一八七五年以來每一次淘金熱的産物。
他做蒙大拿州銅的生意發了好幾百萬的财,結果雖然身體仍然健壯,可是腦子已經接近于糊塗。
無數的女人對這個情況有所覺察,于是想方設法使他和他的錢分手。
那個名叫埃拉-凱的女記者抓住他的弱點扮演了德曼特農夫人②的角色,慫恿他乘上遊艇會航海,她所耍的那些不太體面的手腕是一九○二年聳人聽聞的報刊争相報道的新聞。
他沿着有着過分殷勤好客的居民的海岸航行了五年之後,就在這天駛人小姑娘灣,成為傑姆斯-蓋茲命運的主宰—— ①育空地區(Yukon),加拿大西部地區,19世紀末葉發現新金礦。
②德曼特農夫人(MadamedeMaintenon),17世紀法國國土路
“關于什麼的話?”蓋茨比很客氣地問道。
“呃——發表個什麼聲明。
” 在亂了五分鐘之後事情才弄清楚。
原來這個人在他報館裡曾經聽人提到蓋茨比的名字,可是為什麼會提到他卻不肯透露,或者他也沒完全弄明白。
這天他休息,于是就積極主動地跑出城來“看看”。
這不過是碰碰運氣,然而這位記者的直覺卻是對的。
千百個人在他家做過客因而成為他的經曆的權威,由于他們的宣揚,蓋茨比的名聲在這個夏天越來越大,直到他隻差一點就要成為新聞人物了。
當時的各種傳奇,像“通往加拿大的地下管道”之類,都和他挂上了鈎,還有一個長期流傳的謠言,說他根本不是住在一座房子裡,而是住在一條船上,船看上去像座房子,并且沿着長島海岸秘密地來回移動。
究竟為什麼北達科他州的傑姆斯-蓋茲能從這些謠言中得到滿足,這倒不容易回答。
傑姆斯-蓋茲——這是他的真姓名,至少是他法律上的姓名。
他是在十七歲時改名換姓的,也是在他一生事業開端的那個特定時刻——當時他看見丹-科迪先生的遊艇在蘇必利爾湖①上最險惡的沙洲上抛錨、那天下午身穿一件破舊的綠色運動衫和一條帆布褲在沙灘上遊蕩的是傑姆斯-蓋茲,但是後來借了一條小船,劃到托洛美号去警告科迪,半小時之内可能起大風使他的船覆沒的,已經是傑伊-蓋茨比了—— ①蘇必利爾湖(LakeSuperior),美國五大湖之一。
我猜,就在當時他也早已把這個名宇想好了。
他的父母是碌碌無為的莊稼人——他的想象力根本從來沒有真正承認他們是自己的父母。
實際上長島西卵的傑伊-蓋茨比來自他對自己的柏拉圖式的理念。
他是上帝的兒子——這個稱号,如果有什麼意義的話,就是字面的意思——因此他必須為他的天父效命,獻身于一種博大、庸俗、華而不實的美。
因此他虛構的恰恰是一個十七歲的小青年很可能會虛構的那種傑伊-蓋茨比,而他始終不渝地忠于這個理想形象。
一年多來,他沿着蘇必利爾湖南岸奔波,或是捕鲑魚,或是撈蛤蜊,或是幹任何其他為他掙來食宿的雜事。
在那些風吹日曬的日子裡,幹着時松時緊的活計,他有着曬得黝黑。
越來越硬棒的身體,過着大然的生活。
他早就跟女人發生了關系,并且由于女人過分寵愛他,他倒瞧不起她們。
他瞧不起年輕的處女,因為她們愚昧無知,他也瞧不起其他女人,因為她們為了一些事情大吵大鬧,而那些事情由于他那驚人的自我陶醉,在他看來都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他的内心卻經常處于激蕩不安之中。
夜晚躺在床上的時候,各種離奇怪誕的幻想紛至沓來。
一個絢麗得無法形容的宇宙展現在他腦海裡,這時小鐘在洗臉架上滴答滴答地響着,月亮用水一般的光浸泡着他亂七八糟扔在地上的衣服。
每夜他都給他那些幻想的圖案添枝加葉,一直等到昏沉的睡意降落在一個生動的場面之上,使他忘記了一切。
有一陣子這些幻夢為他的想象力提供了一個發洩的途徑:它們令人滿意地暗示現實是不真實的,它們表明世界的磐石是牢牢地建立在仙女的翅膀上的。
幾個月以前,一種追求他未來的光榮的本能促使他前往明尼蘇達州南部路德教的小聖奧拉夫學院。
他在那裡隻待了兩個星期,一方面由于學院對他的命運的鼓聲、對命運本身麻木不忙而感到沮喪,一方面鄙視他為了掙錢作為學習費用而幹的勤雜工工作。
後來他東漂西蕩又回到了蘇必利爾湖,那天他還在找點什麼活兒幹的時候,丹-科迪的遊艇在湖邊的淺灘上抛下錢來。
科迪當時五十歲,他是内華達州的銀礦、育空地區①、一八七五年以來每一次淘金熱的産物。
他做蒙大拿州銅的生意發了好幾百萬的财,結果雖然身體仍然健壯,可是腦子已經接近于糊塗。
無數的女人對這個情況有所覺察,于是想方設法使他和他的錢分手。
那個名叫埃拉-凱的女記者抓住他的弱點扮演了德曼特農夫人②的角色,慫恿他乘上遊艇會航海,她所耍的那些不太體面的手腕是一九○二年聳人聽聞的報刊争相報道的新聞。
他沿着有着過分殷勤好客的居民的海岸航行了五年之後,就在這天駛人小姑娘灣,成為傑姆斯-蓋茲命運的主宰—— ①育空地區(Yukon),加拿大西部地區,19世紀末葉發現新金礦。
②德曼特農夫人(MadamedeMaintenon),17世紀法國國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