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澳大利亞土人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1月5日,早晨,大家踏進了那廣大的墨累區域。
這片荒蕪人煙的地區一直延伸到大洋洲的阿爾卑斯出的那一帶巍峨的山脈為止。
現代文明還沒有傳播到那一帶,這是維多利亞省人迹罕至、情況不明的區域。
不過,将來有一天它的森林會在伐木人的利斧下消失,它的草場會成為牧畜的絕好飼料。
但是,到目前為止,它還是一塊處女地,無人開發,一片荒蕪。
這片荒區在英國地圖上叫“黑人區”,即為黑人的保留地之義。
英國移民粗暴地把土人驅逐到此地來,土人的種族逐漸地在這偏僻的荒原上和鑽不進去的森林裡消亡了。
凡是白種人,不論是移民、浪人、“坐地人”或伐木人,都可以自由地走進這被劃定的區域,而當地黑人卻不準走出來。
地理學家一面騎着馬,一面談着當代的種族歧視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隻有一個結論:就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制度要征服弱小種族,要把它們消滅在它故鄉。
這種慘酷的趨向随處可見,隻不過澳大利亞日見明顯罷了。
在殖民初期,從流犯到移民都把黑人當作野獸看待。
他們大肆驅逐土人,槍殺土人。
他們屠殺土人,需要法學家的論據,因而振振有辭地說:大洋洲的人民是“化外頑民”,殺死這些賤貨不算犯罪。
悉尼的報紙甚至建議過消滅土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規模地毒死他們。
由此可見,英國人開拓他們的殖民事業是通過屠殺土人的手段來實現的,他們的殘暴是慘絕人寰的。
在印度,消滅500萬印度人;在好望角,100萬霍吞脫人口剩下1萬。
他們在澳大利亞的作法,并沒有改善,大批的土人不是被虐待死掉了,就是因為飲酒過度而喪命。
誠然,英國當局也發布過通告,制止幾個殺人成性的伐木人的行動。
但是他們規定:一個白種人如果割掉一個黑人的鼻子或耳朵,或者截下黑人的小拇指做“煙杆”,會受鞭責處分的。
然而,這點威嚴并未吓倒劊子手,他們反而更大規模地幹起殺人生意,有時甚至滅絕整個部落。
隻舉凡第門島為例吧,八世紀初島上有五千土人,到了1863年隻剩下7人了!最近《火星報》居然還報道了一條消息,說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逃到哈巴特。
地理學家的一番說話,并沒有受到爵士、少校和船長半個字的反駁。
縱然他們是蘇格蘭人,他們也無法辨護。
因為這一切都衆人皆知的事實,是無可否認的鐵證。
“若是在50年前,”地理學家接下去說,”或許我們會碰上很多土人,可是現在連一個土人的影子也見不到。
一個世紀後,土生土長的黑人恐怕将要絕迹了。
” 是啊!所謂的“黑人區”并沒有黑人,甚至連他們的宿營或草棚遺迹也沒有。
太可憐了。
荒野過後是樹林,樹林過後又是荒野,越走越荒涼,越走越冷寂。
甚至連個生物,就是一頭牛或一匹馬也好,都仿佛不到這僻遠的區域裡來。
然而,這時候小羅伯爾卻在一叢桉樹之前停住了,叫道: “看!一隻猴子!” 他一面叫,一面用手指着那小動物,那動物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矯健驚人,一會兒在這棵樹頂上,忽而又竄到那棵樹頂上,仿佛生出翅膀會飛似的。
難道這地方的猴子也會飛?和傳說中狐狸長出一支蝙蝠翅膀一樣嗎? 這時牛車停下,大家還沒有看清怎麼回事,那動物在桉樹盡頭消失了。
一會兒,它又象閃電一般跳下來,在地上跑着,一扭一拐,伸出長胳膊抓住大膠樹的光樹幹。
這樹幹又高又直,而且光滑,抱也抱不上去,隻見那猴子拿出一種象斧子一樣的東西,先在樹幹上砍出許多小凹坑來,然後,借着等距離的小凹坑爬上樹頂的枝杈。
幾秒鐘後又鑽到密葉中了。
“奇怪!這是什麼猴子呢?”麥克那布斯自言自語。
“這是猴子麼,”巴加内爾回答他,“這就是澳大利亞土人啊!” 大家還沒來得及聳肩對偉大的地理學家的話表示質疑,忽聽到不遠處響起一片叫聲。
旅客以為發生意外,快馬加鞭,走出約100米遠,他們出乎意料地到達了一座土人的宿營地。
多麼凄慘的景象啊!那十來間用大塊樹皮做屋頂的草房,當地人叫“骨尼窩”。
他們在窮困的壓迫下,簡直不成人樣子了,叫人看了作嘔。
那裡共有30來人,有男
這片荒蕪人煙的地區一直延伸到大洋洲的阿爾卑斯出的那一帶巍峨的山脈為止。
現代文明還沒有傳播到那一帶,這是維多利亞省人迹罕至、情況不明的區域。
不過,将來有一天它的森林會在伐木人的利斧下消失,它的草場會成為牧畜的絕好飼料。
但是,到目前為止,它還是一塊處女地,無人開發,一片荒蕪。
這片荒區在英國地圖上叫“黑人區”,即為黑人的保留地之義。
英國移民粗暴地把土人驅逐到此地來,土人的種族逐漸地在這偏僻的荒原上和鑽不進去的森林裡消亡了。
凡是白種人,不論是移民、浪人、“坐地人”或伐木人,都可以自由地走進這被劃定的區域,而當地黑人卻不準走出來。
地理學家一面騎着馬,一面談着當代的種族歧視問題。
關于這個問題,隻有一個結論:就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制度要征服弱小種族,要把它們消滅在它故鄉。
這種慘酷的趨向随處可見,隻不過澳大利亞日見明顯罷了。
在殖民初期,從流犯到移民都把黑人當作野獸看待。
他們大肆驅逐土人,槍殺土人。
他們屠殺土人,需要法學家的論據,因而振振有辭地說:大洋洲的人民是“化外頑民”,殺死這些賤貨不算犯罪。
悉尼的報紙甚至建議過消滅土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大規模地毒死他們。
由此可見,英國人開拓他們的殖民事業是通過屠殺土人的手段來實現的,他們的殘暴是慘絕人寰的。
在印度,消滅500萬印度人;在好望角,100萬霍吞脫人口剩下1萬。
他們在澳大利亞的作法,并沒有改善,大批的土人不是被虐待死掉了,就是因為飲酒過度而喪命。
誠然,英國當局也發布過通告,制止幾個殺人成性的伐木人的行動。
但是他們規定:一個白種人如果割掉一個黑人的鼻子或耳朵,或者截下黑人的小拇指做“煙杆”,會受鞭責處分的。
然而,這點威嚴并未吓倒劊子手,他們反而更大規模地幹起殺人生意,有時甚至滅絕整個部落。
隻舉凡第門島為例吧,八世紀初島上有五千土人,到了1863年隻剩下7人了!最近《火星報》居然還報道了一條消息,說最後一個塔斯馬尼亞人逃到哈巴特。
地理學家的一番說話,并沒有受到爵士、少校和船長半個字的反駁。
縱然他們是蘇格蘭人,他們也無法辨護。
因為這一切都衆人皆知的事實,是無可否認的鐵證。
“若是在50年前,”地理學家接下去說,”或許我們會碰上很多土人,可是現在連一個土人的影子也見不到。
一個世紀後,土生土長的黑人恐怕将要絕迹了。
” 是啊!所謂的“黑人區”并沒有黑人,甚至連他們的宿營或草棚遺迹也沒有。
太可憐了。
荒野過後是樹林,樹林過後又是荒野,越走越荒涼,越走越冷寂。
甚至連個生物,就是一頭牛或一匹馬也好,都仿佛不到這僻遠的區域裡來。
然而,這時候小羅伯爾卻在一叢桉樹之前停住了,叫道: “看!一隻猴子!” 他一面叫,一面用手指着那小動物,那動物在樹枝上跳來跳去,矯健驚人,一會兒在這棵樹頂上,忽而又竄到那棵樹頂上,仿佛生出翅膀會飛似的。
難道這地方的猴子也會飛?和傳說中狐狸長出一支蝙蝠翅膀一樣嗎? 這時牛車停下,大家還沒有看清怎麼回事,那動物在桉樹盡頭消失了。
一會兒,它又象閃電一般跳下來,在地上跑着,一扭一拐,伸出長胳膊抓住大膠樹的光樹幹。
這樹幹又高又直,而且光滑,抱也抱不上去,隻見那猴子拿出一種象斧子一樣的東西,先在樹幹上砍出許多小凹坑來,然後,借着等距離的小凹坑爬上樹頂的枝杈。
幾秒鐘後又鑽到密葉中了。
“奇怪!這是什麼猴子呢?”麥克那布斯自言自語。
“這是猴子麼,”巴加内爾回答他,“這就是澳大利亞土人啊!” 大家還沒來得及聳肩對偉大的地理學家的話表示質疑,忽聽到不遠處響起一片叫聲。
旅客以為發生意外,快馬加鞭,走出約100米遠,他們出乎意料地到達了一座土人的宿營地。
多麼凄慘的景象啊!那十來間用大塊樹皮做屋頂的草房,當地人叫“骨尼窩”。
他們在窮困的壓迫下,簡直不成人樣子了,叫人看了作嘔。
那裡共有30來人,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