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一片神奇的土地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天,天一亮就動身。
天氣已經相當熱了,但是還受得了,路很平坦,馬跑起來不費勁。
那一隊人馬經過一片新生林,樹木相當稀疏。
他們走了一整天,夜晚宿營在白湖岸邊,這裡的湖水鹽分高,不能喝。
在那兒,那位地理學家不得不承認這白湖并不白,正如黑海不黑,紅海不紅,黃海不黃,藍山不藍一樣。
然而,為維護地理學的名譽起見,他還是為這命名辯護了很久,但所提出的理由沒有一個能成立的。
奧比爾按規律準備好了晚飯。
飯後,旅客們有的在車子裡,有的在帳篷裡,不久就睡了,雖然外面的狼狗不斷地嚎叫着。
在白湖的對岸,展開了一片美麗的平原,上面開滿五顔六色的菊花。
第二天,旅客們一醒便看到這美麗的風景,很想玩賞一番。
然而,他們還是按時啟程了。
除了遠處的幾座秃丘以外,一眼望不到邊都是草原和花朵,好一片明媚的春光。
藍色的細葉麻和本區特産的朱紅色的爵床覃相映成趣。
多種樣式的愛爾莫菲拉樹點綴着這片草地。
含鹽分的地面蓋滿了灰、甜菜等胭脂類植物,有的是青綠色,有的是淡紅色,這些植物都是有用的工業原料,把它們燒成灰可以提煉出極好的堿來。
巴加内爾遇到花草又變成植物學家了,他對那些陌生的花草都能叫出名字,同時,對數字仍有濃厚的興趣,免不了要說,澳大利亞植物已發現了120類,共分4200種。
16公裡過後,牛車開始在高大的樹叢中鑽行。
那些樹是豆球花樹、木本含羞草、白膠樹等,它們争芳鬥豔,姿态萬千。
這片多泉眼的平原裡的植物并沒有辜負陽光的恩賜,接受的陽光多,散發的香氣也就濃郁,呈現的色彩也就缤紛。
至于動物界,出産的就吝啬了。
幾隻食火雞在平原上蹦跳着,無法接近它們。
這時,少校卻夠靈巧,居然一槍打了一隻這近于絕種的怪鳥。
那怪鳥叫“霞碧鹭”,英國移民又叫它“巨鶴”。
它高1.5米,長0.6米,黑嘴,下部寬大,末端甚尖,呈圓錐形。
頭上的朱紅色和頸上的油綠色、胸部的白色、兩隻腳上的鮮紅色相互輝映着。
大自然仿佛要把調色闆上的色彩都用在這奇禽怪鳥身上了。
大家都贊美這鳥。
如果不是走了幾裡路小羅伯爾也勇敢地打了一隻怪獸的話,那麼,這一天的功勞全歸麥克那布斯了。
羅伯爾打死的怪獸,一半象刺猬,一半象食蚊獸,可以說是一種四不象的動物,正如創世紀中所說的那些十不象的爬蟲。
它可以伸出帶有粘液的長舌頭垂在圓筒般的嘴外面,捕捉螞蚊吃。
螞蚊是它的主要食糧。
“這是隻針鼹鼠!”巴加内爾叫這怪獸的名字,“你們可曾見過?” “難看極了,”爵士答非所問。
“難看是難看,卻是珍奇動物,”地理學家又說,“而且,隻有澳大利亞大陸才有。
” 巴加内爾本想把這隻針鼹鼠帶走,将來可作為單孔動物的标本,但遭到奧比爾的極力反對,所以隻好放棄。
這天,旅行隊已到東經141度30分的地方。
到這裡為止,他們很少看見移民和“坐地人”了。
那地方似乎無人居住,連土人的影也不見一個。
因為那未開化的民族都在大令河和墨累河支流的盡頭那片人迹罕至的廣大地區中遊蕩。
但是,一個很少見的壯觀場面使旅行者興奮起來。
大陸上有些大膽的投機商人販運牲口,從東部的山區到維多利亞及南澳等省來。
他們有機會看見這龐大的陣容。
快到下午4點鐘,船長指出前面3公裡的地方,一股漫長的塵埃帶從地平線上長起。
這現象怎麼發生的呀?大家很難理解。
還得請博學的地理學家解釋。
但是,沒等巴加内爾開口,艾爾通的一句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艾爾通說那是牲畜走過時揚起的灰塵。
水手長并未判斷錯。
那片煙漸漸飄近,裡面傳出羊咩、馬嘶、牛哞的合奏曲,在這牧區交響曲中,還夾雜着人的叫喊、吹口哨和叫罵聲。
有一個人從喧嚣的煙雲裡出現了,他象是這支大軍的總指揮。
爵士迎了上去,不拘小節地交談起來。
這位總指揮,或者稱為“牧守”,他的名字叫山姆·馬徹爾,果然來自東部,跑到泡特蘭去。
這些牲畜是從藍山那帶平原上買來的,買時很瘦,現在要把它們趕到南澳那些豐美的草場上,等養肥了,再高價出售,淨賺利潤不少,總計可得5萬法朗。
但是,要有多大的耐性、多大的毅力才能把這群不聽話的牲畜趕到目的地啊!路上要吃多少苦啊!生意人嫌錢也并不容易啊! 牧群在繼續沿含羞草叢緩緩前行,馬徹爾開始叙述他的經曆了。
海倫夫人和瑪麗小姐及騎士們都來到大樹下,聽那“牧守”說話。
馬徹爾出來已經7個月了,每天約走25公裡路,他那漫長的旅途還得3個月才得走完。
在這次生意中,給他幫忙的有20隻狗,30個人,其中五個黑人很善于尋找走失的牲口。
六輛大車跟在這支走獸大軍後面,趕牧群的人手拿皮鞭在牧群中走來走去,維持着固定好的次序,那群狗則組成輕騎兵隊在兩側巡邏。
旅客們都贊美這龐大的軍隊的秩序。
天氣已經相當熱了,但是還受得了,路很平坦,馬跑起來不費勁。
那一隊人馬經過一片新生林,樹木相當稀疏。
他們走了一整天,夜晚宿營在白湖岸邊,這裡的湖水鹽分高,不能喝。
在那兒,那位地理學家不得不承認這白湖并不白,正如黑海不黑,紅海不紅,黃海不黃,藍山不藍一樣。
然而,為維護地理學的名譽起見,他還是為這命名辯護了很久,但所提出的理由沒有一個能成立的。
奧比爾按規律準備好了晚飯。
飯後,旅客們有的在車子裡,有的在帳篷裡,不久就睡了,雖然外面的狼狗不斷地嚎叫着。
在白湖的對岸,展開了一片美麗的平原,上面開滿五顔六色的菊花。
第二天,旅客們一醒便看到這美麗的風景,很想玩賞一番。
然而,他們還是按時啟程了。
除了遠處的幾座秃丘以外,一眼望不到邊都是草原和花朵,好一片明媚的春光。
藍色的細葉麻和本區特産的朱紅色的爵床覃相映成趣。
多種樣式的愛爾莫菲拉樹點綴着這片草地。
含鹽分的地面蓋滿了灰、甜菜等胭脂類植物,有的是青綠色,有的是淡紅色,這些植物都是有用的工業原料,把它們燒成灰可以提煉出極好的堿來。
巴加内爾遇到花草又變成植物學家了,他對那些陌生的花草都能叫出名字,同時,對數字仍有濃厚的興趣,免不了要說,澳大利亞植物已發現了120類,共分4200種。
16公裡過後,牛車開始在高大的樹叢中鑽行。
那些樹是豆球花樹、木本含羞草、白膠樹等,它們争芳鬥豔,姿态萬千。
這片多泉眼的平原裡的植物并沒有辜負陽光的恩賜,接受的陽光多,散發的香氣也就濃郁,呈現的色彩也就缤紛。
至于動物界,出産的就吝啬了。
幾隻食火雞在平原上蹦跳着,無法接近它們。
這時,少校卻夠靈巧,居然一槍打了一隻這近于絕種的怪鳥。
那怪鳥叫“霞碧鹭”,英國移民又叫它“巨鶴”。
它高1.5米,長0.6米,黑嘴,下部寬大,末端甚尖,呈圓錐形。
頭上的朱紅色和頸上的油綠色、胸部的白色、兩隻腳上的鮮紅色相互輝映着。
大自然仿佛要把調色闆上的色彩都用在這奇禽怪鳥身上了。
大家都贊美這鳥。
如果不是走了幾裡路小羅伯爾也勇敢地打了一隻怪獸的話,那麼,這一天的功勞全歸麥克那布斯了。
羅伯爾打死的怪獸,一半象刺猬,一半象食蚊獸,可以說是一種四不象的動物,正如創世紀中所說的那些十不象的爬蟲。
它可以伸出帶有粘液的長舌頭垂在圓筒般的嘴外面,捕捉螞蚊吃。
螞蚊是它的主要食糧。
“這是隻針鼹鼠!”巴加内爾叫這怪獸的名字,“你們可曾見過?” “難看極了,”爵士答非所問。
“難看是難看,卻是珍奇動物,”地理學家又說,“而且,隻有澳大利亞大陸才有。
” 巴加内爾本想把這隻針鼹鼠帶走,将來可作為單孔動物的标本,但遭到奧比爾的極力反對,所以隻好放棄。
這天,旅行隊已到東經141度30分的地方。
到這裡為止,他們很少看見移民和“坐地人”了。
那地方似乎無人居住,連土人的影也不見一個。
因為那未開化的民族都在大令河和墨累河支流的盡頭那片人迹罕至的廣大地區中遊蕩。
但是,一個很少見的壯觀場面使旅行者興奮起來。
大陸上有些大膽的投機商人販運牲口,從東部的山區到維多利亞及南澳等省來。
他們有機會看見這龐大的陣容。
快到下午4點鐘,船長指出前面3公裡的地方,一股漫長的塵埃帶從地平線上長起。
這現象怎麼發生的呀?大家很難理解。
還得請博學的地理學家解釋。
但是,沒等巴加内爾開口,艾爾通的一句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艾爾通說那是牲畜走過時揚起的灰塵。
水手長并未判斷錯。
那片煙漸漸飄近,裡面傳出羊咩、馬嘶、牛哞的合奏曲,在這牧區交響曲中,還夾雜着人的叫喊、吹口哨和叫罵聲。
有一個人從喧嚣的煙雲裡出現了,他象是這支大軍的總指揮。
爵士迎了上去,不拘小節地交談起來。
這位總指揮,或者稱為“牧守”,他的名字叫山姆·馬徹爾,果然來自東部,跑到泡特蘭去。
這些牲畜是從藍山那帶平原上買來的,買時很瘦,現在要把它們趕到南澳那些豐美的草場上,等養肥了,再高價出售,淨賺利潤不少,總計可得5萬法朗。
但是,要有多大的耐性、多大的毅力才能把這群不聽話的牲畜趕到目的地啊!路上要吃多少苦啊!生意人嫌錢也并不容易啊! 牧群在繼續沿含羞草叢緩緩前行,馬徹爾開始叙述他的經曆了。
海倫夫人和瑪麗小姐及騎士們都來到大樹下,聽那“牧守”說話。
馬徹爾出來已經7個月了,每天約走25公裡路,他那漫長的旅途還得3個月才得走完。
在這次生意中,給他幫忙的有20隻狗,30個人,其中五個黑人很善于尋找走失的牲口。
六輛大車跟在這支走獸大軍後面,趕牧群的人手拿皮鞭在牧群中走來走去,維持着固定好的次序,那群狗則組成輕騎兵隊在兩側巡邏。
旅客們都贊美這龐大的軍隊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