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第1節
關燈
小
中
大
四月間,天氣寒冷晴朗,鐘敲了十三下。
溫斯頓史密斯為了要躲寒風,緊縮着脖子,很快地溜進了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不過動作不夠迅速,沒有能夠防止一陣沙土跟着他刮進了門。
門廳裡有一股熬白菜和舊地席的氣味。
門廳的一頭,有一張彩色的招貼畫釘在牆上,在室内懸挂略為嫌大了一些。
畫的是一張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寬:這是一個大約四十五歲的男人的臉,留着濃密的黑胡子,面部線條粗犷英俊。
溫斯頓朝樓梯走去。
用不着試電梯。
即使最順利的時候,電梯也是很少開的,現在又是白天停電。
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
溫斯頓的住所在七層樓上,他三十九歲,右腳脖子上患靜脈曲張,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幾次。
每上一層樓,正對着電梯門的牆上就有那幅畫着很大臉龐的招貼畫凝視着。
這是屬于這樣的一類畫,你不論走到哪裡,畫面中的眼光總是跟着你。
下面的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他住所裡面,有個圓潤的嗓子在念一系列與生鐵産量有關的數字。
聲音來自一塊象毛玻璃一樣的橢圓形金屬闆,這構成右邊牆壁的一部分牆面。
溫斯頓按了一個開關,聲音就輕了一些,不過說的話仍聽得清楚。
這個裝置(叫做電幕)可以放低聲音,可是沒有辦法完全關上。
他走到窗邊。
他的身材瘦小纖弱,藍色的工作服——那是黨内的制服—— 更加突出了他身子的單薄。
他的頭發很淡,臉色天生紅潤,他的皮膚由于用粗肥皂和鈍刀片,再加上剛剛過去的寒冬,顯得有點粗糙。
外面,即使通過關上的玻璃窗,看上去也是寒冷的。
在下面街心裡,陣陣的小卷風把塵土和碎紙吹卷起來,雖然陽光燦爛,天空蔚藍,可是除了到處貼着的招貼畫以外,似乎什麼東西都沒有顔色。
那張留着黑胡子的臉從每一個關鍵地方向下凝視。
在對面那所房子的正面就有一幅,文字說朋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那雙黑色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着溫斯頓的眼睛。
在下面街上有另外一張招貼畫,一角給撕破了,在風中不時地吹拍着,一會兒蓋上,一會兒又露出唯一的一個詞兒“英社”。
在遠處,一架直升飛機在屋預上面掠過,象一隻藍色的瓶子似的徘徊了一會,又繞個彎兒飛走。
這是警察巡邏隊,在伺察人們的窗戶。
不過巡邏隊并不可怕,隻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在溫斯頓的身後,電幕上的聲音仍在喋喋不休地報告生鐵産量和第九個三年計劃的超額完成情況。
電幕能夠同時接收和放送。
溫斯頓發出的任何聲音,隻要比極低聲的細語大一點,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隻要他留在那塊金屬闆的視野之内,除了能聽到他的聲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動。
當然,沒有辦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時間裡,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監視着。
思想警察究竟多麼經常,或者根據什麼安排在接收某個人的線路,那你就隻能猜測了。
甚至可以想象,他們對每個人都是從頭到尾一直在監視着的。
反正不論什麼時候,隻要他們高興,他們都可以接上你的線路。
你隻能在這樣的假定下生活——從已經成為本能的習慣出發,你早已這樣生活了:你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有人聽到的,你作的每一個動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細觀察的。
溫斯頓繼續背對着電幕。
這樣比較安全些;不過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時也能暴露問題的。
一公裡以外,他工作的單位真理部高聳在陰沉的市景之上,建築高大,一片白色。
這,他帶着有些模糊的厭惡情緒想——這就是倫敦,一号空降場的主要城市,一号空降場是大洋國人口位居第三的省份。
他竭力想擠出一些童年時代的記憶來,能夠告訴他倫敦是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
是不是一直有這些景象:破敗的十九世紀房子,牆頭用木材撐着,窗戶釘上了硬紙闆,屋頂上蓋着波紋鐵皮,倒塌的花園圍牆東倒西歪;還有那塵土飛揚、破磚殘瓦上野草叢生的空襲地點;還有那炸彈清出了一大塊空地,上面忽然出現了許多象雞籠似的肮髒木房子的地方。
可是沒有用,他記不起來了;除了一系列沒有背景、模糊難辨的、燈光燦爛的畫面以外,他的童年已不留下什麼記憶了。
真理部——用新話來說叫真部——同視野裡的任何其他東西都有令人吃驚的不同。
這是一個龐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築,白色的水泥晶晶發亮,一層接着一層上升,一直升到高空三百米。
從溫斯頓站着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黨的三句口号,這是用很漂亮的字體寫在白色的牆面上的: 戰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
據說,真理部在地面上有三千間屋子,和地面下的結構相等。
在倫敦别的地方,還有三所其他的建築,外表和大小與此相同。
它們使周圍的建築仿佛小巫見了大巫,因此你從勝利大廈的屋頂上可以同時看到這四所建築。
它們是整個政府機構四部的所在地:真理部負責新聞、娛樂、教育、藝術;和平部負責戰争;友愛部維持法律和秩序;富裕部負責經濟事務。
用新話來說,它們分别稱為真部、和部、愛部、富部。
真正教人害怕的部是友愛部.它連一扇窗戶也沒有。
溫斯頓從來沒有到友愛部去過,也從來沒有走近距它半公裡之内的地帶.這個地方,除非因公,是無法進入的,而且進去也要通過重重鐵絲網、鐵門、隐蔽的機槍陣地.甚至在環繞它的屏障之外的大街上,也有穿着黑色制服、攜帶連枷棍的兇神惡煞般的警衛在巡邏。
溫斯頓突然轉過身來.這時他已經使自已的臉部現出一種安詳樂觀的表情,在面對電幕的時候,最好是用這種表情。
他走過房間,到了小廚房裡。
在一天的這個時間裡離開真理部,他犧牲了在食堂的中飯,他知道廚房裡沒有别的吃的,隻有一塊深色的面包,那是得省下來當明天的早飯的。
溫斯頓史密斯為了要躲寒風,緊縮着脖子,很快地溜進了勝利大廈的玻璃門,不過動作不夠迅速,沒有能夠防止一陣沙土跟着他刮進了門。
門廳裡有一股熬白菜和舊地席的氣味。
門廳的一頭,有一張彩色的招貼畫釘在牆上,在室内懸挂略為嫌大了一些。
畫的是一張很大的面孔,有一米多寬:這是一個大約四十五歲的男人的臉,留着濃密的黑胡子,面部線條粗犷英俊。
溫斯頓朝樓梯走去。
用不着試電梯。
即使最順利的時候,電梯也是很少開的,現在又是白天停電。
這是為了籌備舉行仇恨周而實行節約。
溫斯頓的住所在七層樓上,他三十九歲,右腳脖子上患靜脈曲張,因此爬得很慢,一路上休息了好幾次。
每上一層樓,正對着電梯門的牆上就有那幅畫着很大臉龐的招貼畫凝視着。
這是屬于這樣的一類畫,你不論走到哪裡,畫面中的眼光總是跟着你。
下面的文字說明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他住所裡面,有個圓潤的嗓子在念一系列與生鐵産量有關的數字。
聲音來自一塊象毛玻璃一樣的橢圓形金屬闆,這構成右邊牆壁的一部分牆面。
溫斯頓按了一個開關,聲音就輕了一些,不過說的話仍聽得清楚。
這個裝置(叫做電幕)可以放低聲音,可是沒有辦法完全關上。
他走到窗邊。
他的身材瘦小纖弱,藍色的工作服——那是黨内的制服—— 更加突出了他身子的單薄。
他的頭發很淡,臉色天生紅潤,他的皮膚由于用粗肥皂和鈍刀片,再加上剛剛過去的寒冬,顯得有點粗糙。
外面,即使通過關上的玻璃窗,看上去也是寒冷的。
在下面街心裡,陣陣的小卷風把塵土和碎紙吹卷起來,雖然陽光燦爛,天空蔚藍,可是除了到處貼着的招貼畫以外,似乎什麼東西都沒有顔色。
那張留着黑胡子的臉從每一個關鍵地方向下凝視。
在對面那所房子的正面就有一幅,文字說朋是:老大哥在看着你。
那雙黑色的眼睛目不轉睛地看着溫斯頓的眼睛。
在下面街上有另外一張招貼畫,一角給撕破了,在風中不時地吹拍着,一會兒蓋上,一會兒又露出唯一的一個詞兒“英社”。
在遠處,一架直升飛機在屋預上面掠過,象一隻藍色的瓶子似的徘徊了一會,又繞個彎兒飛走。
這是警察巡邏隊,在伺察人們的窗戶。
不過巡邏隊并不可怕,隻有思想警察才可怕。
在溫斯頓的身後,電幕上的聲音仍在喋喋不休地報告生鐵産量和第九個三年計劃的超額完成情況。
電幕能夠同時接收和放送。
溫斯頓發出的任何聲音,隻要比極低聲的細語大一點,它就可以接收到;此外,隻要他留在那塊金屬闆的視野之内,除了能聽到他的聲音之外,也能看到他的行動。
當然,沒有辦法知道,在某一特定的時間裡,你的一言一行是否都有人在監視着。
思想警察究竟多麼經常,或者根據什麼安排在接收某個人的線路,那你就隻能猜測了。
甚至可以想象,他們對每個人都是從頭到尾一直在監視着的。
反正不論什麼時候,隻要他們高興,他們都可以接上你的線路。
你隻能在這樣的假定下生活——從已經成為本能的習慣出發,你早已這樣生活了:你發出的每一個聲音,都是有人聽到的,你作的每一個動作,除非在黑暗中,都是有人仔細觀察的。
溫斯頓繼續背對着電幕。
這樣比較安全些;不過他也很明白,甚至背部有時也能暴露問題的。
一公裡以外,他工作的單位真理部高聳在陰沉的市景之上,建築高大,一片白色。
這,他帶着有些模糊的厭惡情緒想——這就是倫敦,一号空降場的主要城市,一号空降場是大洋國人口位居第三的省份。
他竭力想擠出一些童年時代的記憶來,能夠告訴他倫敦是不是一直都是這樣的。
是不是一直有這些景象:破敗的十九世紀房子,牆頭用木材撐着,窗戶釘上了硬紙闆,屋頂上蓋着波紋鐵皮,倒塌的花園圍牆東倒西歪;還有那塵土飛揚、破磚殘瓦上野草叢生的空襲地點;還有那炸彈清出了一大塊空地,上面忽然出現了許多象雞籠似的肮髒木房子的地方。
可是沒有用,他記不起來了;除了一系列沒有背景、模糊難辨的、燈光燦爛的畫面以外,他的童年已不留下什麼記憶了。
真理部——用新話來說叫真部——同視野裡的任何其他東西都有令人吃驚的不同。
這是一個龐大的金字塔式的建築,白色的水泥晶晶發亮,一層接着一層上升,一直升到高空三百米。
從溫斯頓站着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黨的三句口号,這是用很漂亮的字體寫在白色的牆面上的: 戰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無知即力量。
據說,真理部在地面上有三千間屋子,和地面下的結構相等。
在倫敦别的地方,還有三所其他的建築,外表和大小與此相同。
它們使周圍的建築仿佛小巫見了大巫,因此你從勝利大廈的屋頂上可以同時看到這四所建築。
它們是整個政府機構四部的所在地:真理部負責新聞、娛樂、教育、藝術;和平部負責戰争;友愛部維持法律和秩序;富裕部負責經濟事務。
用新話來說,它們分别稱為真部、和部、愛部、富部。
真正教人害怕的部是友愛部.它連一扇窗戶也沒有。
溫斯頓從來沒有到友愛部去過,也從來沒有走近距它半公裡之内的地帶.這個地方,除非因公,是無法進入的,而且進去也要通過重重鐵絲網、鐵門、隐蔽的機槍陣地.甚至在環繞它的屏障之外的大街上,也有穿着黑色制服、攜帶連枷棍的兇神惡煞般的警衛在巡邏。
溫斯頓突然轉過身來.這時他已經使自已的臉部現出一種安詳樂觀的表情,在面對電幕的時候,最好是用這種表情。
他走過房間,到了小廚房裡。
在一天的這個時間裡離開真理部,他犧牲了在食堂的中飯,他知道廚房裡沒有别的吃的,隻有一塊深色的面包,那是得省下來當明天的早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