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洞
關燈
小
中
大
到來時蘇醒了,從我的上方漫下來。
我沒有流連,我快步穿了過去,我壓根不知道我在尋找什麼,也許隻是在打發時間。
我稀裡糊塗地走着,最後竟到了迷宮,到地衣蓋邊聽一聽的想法誘惑着我,那樣遙遠的東西,此刻是那樣遙遠,我對它們産生了興趣。
我擠到上面聽着。
深沉的寂靜。
這裡可真美,外面誰也不來管我的地洞,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與我無關的事,我是如何取得了這樣的成功。
地衣蓋旁邊現在大概是地洞中唯一一個我聽上幾小時也聽不到那聲音的地方。
和洞内的情況完全相反,以前危機四伏之地成了一個安甯的地方,而堡壘卻成了嘈雜和危險的世界。
更糟糕的是,這裡實際上也不太平,這裡什麼都沒改變,無論是甯靜還是喧鬧,危險和以前一樣就潛伏在地衣上面,但我對這種危險已經不敏感了,洞壁中的嘶嘶聲把我累壞了。
我被它累壞了?它越來越強,它越來越近,而我卻繞來拐去穿過迷宮,躺在上面的地衣下休息,這幾乎就等于我已把家讓給了那發出嘶嘶聲的家夥,隻要在這上面能安靜片刻我就感到滿足。
大概對這種聲音的起因我又有了某種新看法?也許這聲音出自那幫小家夥挖的水溝?這不就是我明确的看法?我好像還沒有放棄它。
如果它不是直接出自那些水溝,也是以某種方式間接出自那裡。
如果它與水溝毫不相幹,那可能當下就沒什麼可假設了,那就隻好等待,直到或許是找出了原因,或者等那原因自己顯露出來。
當然現在還能玩玩假設的遊戲,比如可以說,遠處某個地方滲進了水,我以為是呼哨聲或嘶嘶聲的其實是一種嘩嘩聲。
如果不考慮我在這方面毫無經驗——當初一發現地下水我就立刻将其引走了,再也沒出現在這沙質土中——它還是一種嘶嘶聲,不可能把它解釋成一種嘩嘩聲。
無論怎樣提醒自己靜下心來又管什麼用,這想象力就是不肯歇下來,事實上我依舊在猜想——對自己否認這一點毫無意義,這種嘶嘶聲是出自一個動物,也就是說,不是出自許多小動物,而是出自一個大動物。
也有一些地方不對頭,比如到處都能聽到這種聲音,大小總是一樣,而且無論晝夜都很有規律。
當然啦,首先應該更加傾向許多小動物的假設,但由于我在挖掘中本該找到他們卻什麼也沒找到,于是就隻剩下有個大動物的假設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似乎不符合這種假設的情況并沒有排除這個動物存在的可能性,而是使他具有了超出一切想象的危險性。
僅僅由于此因我才抗拒着這種假設。
我要抛開這種自我欺騙。
我已經想了很久,即使隔得很遠也能聽到那聲音的原因是他在拼命地幹着活,在地下打洞就和在暢通無阻的通道裡散步一樣快,泥土在他打洞時瑟瑟顫抖,當他過去之後,餘震和幹活發出的響聲在遠處彙合在一起,我聽到的隻是這種響聲即将消失時的餘音,所以到處聽到的都一樣。
起着相同作用的還有,這隻動物不是朝我而來,因此聲音沒有變化,确切地說已經有了一個我看不透其用意的計劃,我隻在推想——在這方面我極不願意斷言——這個動物了解我,他在封鎖我,也許自我觀察以來他已圍着我的地洞轉了好幾圈——大量的思考的結果是我确定了這種聲音的種類,嘶嘶聲或呼哨聲。
如果我用我的方式刮土刨土,那聽起來就完全是另外的聲音。
我隻能這樣給自己解釋這種嘶嘶聲,這隻動物的主要工具不是他那也許隻起輔助作用的爪子,而是他的嘴或長鼻子,當然除了力大無比之外,它們大概也較鋒利。
可能隻需猛刺一下,他的長鼻子就能鑽進土裡挖出一大塊土,在此期間我什麼都聽不見,這就是那間歇,随後他又吸氣準備再刺。
這種吸氣必然是一種震撼泥土的噪聲,這不僅是因為這隻動物力大無比,而且也因為他的焦急和工作熱情,這種噪聲就被我聽成了嘶嘶聲。
然而我依然絲毫理解不了他能不停地幹的能力,也許短暫的間歇中也含有小歇片刻的時間,不過顯然他還沒有真正的長休,他晝夜不停地挖着,一直保持着同樣的體力和精力,心裡裝着應該盡快實施的計劃,他具有實現這個計劃的一切能力。
我不可能料到會有這樣一個對手。
然而除了他這些特點之外,現在正在發生的可正是我本該一直擔心的事,我本該時刻為其采取防範措施的事:有誰靠近了!以前怎麼會有那麼長一切都寂靜平安的時間?敵人耀武揚威地圍着我的财産轉着圈子,是誰在控制他們的路線?為什麼我受到這樣的驚吓?和這一危險相比,我過去花費許多時間認真考慮的所有小危險又算什麼!我是否是作為這地洞的所有者希望能勝過所有可能進來的家夥?恰恰是作為這個敏感的大洞系的所有者,我無力抵抗一切較猛的進攻。
地洞所有者的幸運寵壞了我,地洞的敏感也将我變得敏感了,它若受到傷害我會痛苦萬分,就好像傷害的是我。
我本該預料到的正是這一點,我不僅應考慮自身的防衛——這件事我幹得是那樣敷衍了事毫無結果——而且應考慮地洞的防衛。
首先必須對此采取預防措施,地洞的個别部分,很可能是許多個别部分,一旦受到誰的攻擊,就應能通過用大量的土來填堵将它們與那些受損較少的部分有效地分隔開,填堵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内完成,這樣進攻者就無法知道那後面才是真正的地洞。
還有,這種填堵應不僅适合用來隐蔽地洞,而且能用來埋葬進攻者。
這類事我壓根就沒開頭,什麼也沒做,在這方面什麼也沒發生,以前我就像個孩子無憂無愁,我做着孩子的遊戲度過了壯年,就連考慮那些危險也隻是在做遊戲,而認認真真地考慮真正的危險卻讓我忽略了。
以前也并非沒有警告。
然而從前發生的事從未嚴重到現在這種地步,不過在修築地洞最初的日子裡,倒是常常發生類似的事。
主要區别恰恰就在于,那是修築地洞最初的日子……那時我真還是個小學徒,正在修第一個通道,迷宮才剛有個大體上的設計,我已打出了一個小窩,但在規模上和洞壁的處理上它卻完全失敗了。
簡單地說,開始時的一切都隻能作為嘗試,隻能作為一旦失去耐心就能不太惋惜地突然棄之不管的東西。
當時發生了這麼件事:有一次,在幹活休息時——我這一輩子幹活時總是休息過多——我躺在土堆之間,突然聽到遠處有一種聲音。
像我當時那麼年輕,它讓我感到害怕,更讓我感到好奇,我停下手裡的活仔細地聽了起來,我無論如何也要聽,也不上到地衣下面伸展一下身子,還非得聽。
至少我在仔細地聽。
我能相當清楚地辨别出那是打洞的聲音,就和我也在打洞一樣,也許聲音要弱一些,不過距離有多遠就不得而知了。
我心情緊張,另外也沉着冷靜。
大概我到了人家的洞裡,我想,洞主人此時正打着洞奔我而來。
如果這種假設的正确性得到證實,那我就會離開此地到别處去修洞,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占領欲,或者說我從不好鬥。
不過當然啦,我那時還年輕,還沒有洞,還能保持沉着冷靜。
即使那件事後來的過程也沒使我特别不安,隻是不太容易說清它。
如果在那邊打洞的家夥的确是奔我這邊而來,那就是因為他聽見了我打洞的聲音,如果他改變了方向——現在實際情況正是如此——那就是因為我幹活時一休息他就失掉了目标,或者還不如說,是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的意圖,不過還不能确定他是否改變了方向。
但也許是我完全弄錯了,他的方向從未正對着我,不管怎麼說那聲音在一段時間内還增強了,好像是越來越近。
當時我還年輕,如果我看見那個打洞的家夥突然從土裡冒出來,大概絕不會不滿,不過沒有發生這種事。
也不知從哪一刻起,打洞的聲音開始弱下來,越來越低,好像他漸漸改變了當初的方向,随後那聲音戛然而止,似乎此時他選定了完全相反的方向,直接離開我這裡到遠處去了。
我在寂靜中還聽了他好長時間,這才又開始幹活。
是呀,這次警告可是夠清楚的,可我很快就把它忘在了腦後,它對我的修洞規劃幾乎毫無影響。
從那時到現在是我的中年時代。
不過是否這期間什麼也不是呢?幹活時我還總要休息很長時間,我在洞壁邊聽着,打洞的那個家夥最近改變了自己的意圖,又掉過了頭,他逛了一圈又回來了,他準會認為,他留給我的這段時間足夠我做迎接他的準備。
可我這方面的一切準備還不如那時,偌大的地洞擺在那裡毫無防禦能力,我已不是小學徒,而是個老匠師了,我現有的力量一到需要做出決定時就不聽我的使喚,但無論歲數有多大我都覺得,我真希望我比實際歲數還大,大得我再也無力從地衣下這栖息地站起身來。
事實上我在這裡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我站起身飛快地跑下去回到家裡,仿佛我在這裡找到的不是清靜,而是一肚子新的憂慮——那些事最後怎麼樣了?那嘶嘶聲已經減弱了吧?不對,它更大了。
我随便找了十個地方聽了聽,發現這明顯是個錯覺,那嘶嘶聲一如即往,毫無變化。
那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那邊的家夥沉着冷靜,不在乎時間,但這裡的每一刻都震撼着傾聽的我。
我又要走好長一段路回堡壘,我覺得四周的一切都顯得不安,似乎一切都盯着我看,但随即又将目光移向别處,以免打擾了我,但又拼命想從我的神态中看出救生的決定。
我搖着頭,我什麼決定也沒有。
我去堡壘也不是實施什麼計劃。
我從本想在那裡打研究洞的地方經過,我又将它審視了一遍,這本是個好地點,就該沿着這個方向挖,即大部分小通風道所在的方向,這些通風道将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我的勞動,也許我根本不用挖很遠,也許我根本不用挖到那聲音的源地,也許貼在通風道上仔細聽一聽就足夠了。
然而這些想法并未強烈到足以鼓勵我去打這個洞的地步。
打這個洞會給我帶來信心嗎?我已經到了根本不願有信心的地步。
我在堡壘裡挑出一大塊剝了皮的紅肉,帶着它躲進一個土堆,如果說這裡還有寂靜的話,那寂靜絕對在那裡。
我在那塊肉上舔着吃着,一會兒想象着那個陌生的動物正在遠處給自己開着路,一會兒又想,隻要還有可能我就該盡情享用我的儲備。
後者可能是我已制定出來的唯一能夠實施的計劃。
另外,我還想猜測一下那個動物的計劃。
他是在漫遊還是在修自己的洞?如果是在漫遊,那與他達成諒解也許還有可能。
如果他真把洞一路打到我這裡,那我就把我的儲備給他一些,他也就走了。
是的,他會走的。
在我這土堆裡,我當然什麼夢都可以做,也可以做做諒解的夢,盡管我清楚地知道不會有這樣的事,隻要我們看到對方,甚至隻要預感到對方就在附近,我們馬上就會失去理智,馬上就會感到另一種新的饑餓,盡管我們先前已吃得飽飽的,我們誰也不會提前,誰也不會拉後,同時朝對方咧開牙齒,亮出利爪。
即使這樣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面對這個地洞,誰能不改變自己的旅行計劃——即使他正在漫遊——和未來的規劃呢?但也許這隻動物是在他自己的洞中打洞,那我就連諒解的夢都不用做了。
即使它是個特殊的動物,即使他的洞能容忍一個鄰居,我的洞也不能容忍,至少不會容忍一個聽得見的鄰居。
當然現在那隻動物好像離得還很遠,隻要他再往回退一點點兒,這聲音大概就消失了,随後可能一切都将和往昔一樣美好,那這就隻是一次兇險的經曆,但也是一次大有收益的經曆,它将促使我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造。
我若沉着冷靜,那危險若沒有直接的威脅,那我絕對能幹出各種漂亮的活。
那隻動物勞動能力那麼強似乎應有衆多的可能性,也許他會因此放棄朝我家的方向擴建他的地洞,并在另一個方向得到補償。
當然這不可能通過談判來實現,隻能通過那隻動物自己的理智,或是通過我這一方施加的壓力。
在這兩種情況下起決定作用的都是,這隻動物是否知道我的情況以及知道些什麼。
我在這方面考慮得越多,我就越是覺得這隻動物不可能聽到我的聲音。
可能是這樣,他曾聽到過關于我的什麼消息,但他大概沒聽到我的聲音,盡管這對我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隻要我對他一無所知,他就根本不可能聽到我的聲音,因為我一直保持着寂靜,有什麼會比重見地洞更加寂靜。
那就是在我試探着打洞時,他也許能聽見我的聲音,盡管我打洞的方式發出的噪聲很少。
不過他若聽到了我的聲音,我肯定會有所察覺,他至少得放下活仔細地聽——然而一切如故。
…… (周新建譯)
我沒有流連,我快步穿了過去,我壓根不知道我在尋找什麼,也許隻是在打發時間。
我稀裡糊塗地走着,最後竟到了迷宮,到地衣蓋邊聽一聽的想法誘惑着我,那樣遙遠的東西,此刻是那樣遙遠,我對它們産生了興趣。
我擠到上面聽着。
深沉的寂靜。
這裡可真美,外面誰也不來管我的地洞,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與我無關的事,我是如何取得了這樣的成功。
地衣蓋旁邊現在大概是地洞中唯一一個我聽上幾小時也聽不到那聲音的地方。
和洞内的情況完全相反,以前危機四伏之地成了一個安甯的地方,而堡壘卻成了嘈雜和危險的世界。
更糟糕的是,這裡實際上也不太平,這裡什麼都沒改變,無論是甯靜還是喧鬧,危險和以前一樣就潛伏在地衣上面,但我對這種危險已經不敏感了,洞壁中的嘶嘶聲把我累壞了。
我被它累壞了?它越來越強,它越來越近,而我卻繞來拐去穿過迷宮,躺在上面的地衣下休息,這幾乎就等于我已把家讓給了那發出嘶嘶聲的家夥,隻要在這上面能安靜片刻我就感到滿足。
大概對這種聲音的起因我又有了某種新看法?也許這聲音出自那幫小家夥挖的水溝?這不就是我明确的看法?我好像還沒有放棄它。
如果它不是直接出自那些水溝,也是以某種方式間接出自那裡。
如果它與水溝毫不相幹,那可能當下就沒什麼可假設了,那就隻好等待,直到或許是找出了原因,或者等那原因自己顯露出來。
當然現在還能玩玩假設的遊戲,比如可以說,遠處某個地方滲進了水,我以為是呼哨聲或嘶嘶聲的其實是一種嘩嘩聲。
如果不考慮我在這方面毫無經驗——當初一發現地下水我就立刻将其引走了,再也沒出現在這沙質土中——它還是一種嘶嘶聲,不可能把它解釋成一種嘩嘩聲。
無論怎樣提醒自己靜下心來又管什麼用,這想象力就是不肯歇下來,事實上我依舊在猜想——對自己否認這一點毫無意義,這種嘶嘶聲是出自一個動物,也就是說,不是出自許多小動物,而是出自一個大動物。
也有一些地方不對頭,比如到處都能聽到這種聲音,大小總是一樣,而且無論晝夜都很有規律。
當然啦,首先應該更加傾向許多小動物的假設,但由于我在挖掘中本該找到他們卻什麼也沒找到,于是就隻剩下有個大動物的假設了,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似乎不符合這種假設的情況并沒有排除這個動物存在的可能性,而是使他具有了超出一切想象的危險性。
僅僅由于此因我才抗拒着這種假設。
我要抛開這種自我欺騙。
我已經想了很久,即使隔得很遠也能聽到那聲音的原因是他在拼命地幹着活,在地下打洞就和在暢通無阻的通道裡散步一樣快,泥土在他打洞時瑟瑟顫抖,當他過去之後,餘震和幹活發出的響聲在遠處彙合在一起,我聽到的隻是這種響聲即将消失時的餘音,所以到處聽到的都一樣。
起着相同作用的還有,這隻動物不是朝我而來,因此聲音沒有變化,确切地說已經有了一個我看不透其用意的計劃,我隻在推想——在這方面我極不願意斷言——這個動物了解我,他在封鎖我,也許自我觀察以來他已圍着我的地洞轉了好幾圈——大量的思考的結果是我确定了這種聲音的種類,嘶嘶聲或呼哨聲。
如果我用我的方式刮土刨土,那聽起來就完全是另外的聲音。
我隻能這樣給自己解釋這種嘶嘶聲,這隻動物的主要工具不是他那也許隻起輔助作用的爪子,而是他的嘴或長鼻子,當然除了力大無比之外,它們大概也較鋒利。
可能隻需猛刺一下,他的長鼻子就能鑽進土裡挖出一大塊土,在此期間我什麼都聽不見,這就是那間歇,随後他又吸氣準備再刺。
這種吸氣必然是一種震撼泥土的噪聲,這不僅是因為這隻動物力大無比,而且也因為他的焦急和工作熱情,這種噪聲就被我聽成了嘶嘶聲。
然而我依然絲毫理解不了他能不停地幹的能力,也許短暫的間歇中也含有小歇片刻的時間,不過顯然他還沒有真正的長休,他晝夜不停地挖着,一直保持着同樣的體力和精力,心裡裝着應該盡快實施的計劃,他具有實現這個計劃的一切能力。
我不可能料到會有這樣一個對手。
然而除了他這些特點之外,現在正在發生的可正是我本該一直擔心的事,我本該時刻為其采取防範措施的事:有誰靠近了!以前怎麼會有那麼長一切都寂靜平安的時間?敵人耀武揚威地圍着我的财産轉着圈子,是誰在控制他們的路線?為什麼我受到這樣的驚吓?和這一危險相比,我過去花費許多時間認真考慮的所有小危險又算什麼!我是否是作為這地洞的所有者希望能勝過所有可能進來的家夥?恰恰是作為這個敏感的大洞系的所有者,我無力抵抗一切較猛的進攻。
地洞所有者的幸運寵壞了我,地洞的敏感也将我變得敏感了,它若受到傷害我會痛苦萬分,就好像傷害的是我。
我本該預料到的正是這一點,我不僅應考慮自身的防衛——這件事我幹得是那樣敷衍了事毫無結果——而且應考慮地洞的防衛。
首先必須對此采取預防措施,地洞的個别部分,很可能是許多個别部分,一旦受到誰的攻擊,就應能通過用大量的土來填堵将它們與那些受損較少的部分有效地分隔開,填堵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内完成,這樣進攻者就無法知道那後面才是真正的地洞。
還有,這種填堵應不僅适合用來隐蔽地洞,而且能用來埋葬進攻者。
這類事我壓根就沒開頭,什麼也沒做,在這方面什麼也沒發生,以前我就像個孩子無憂無愁,我做着孩子的遊戲度過了壯年,就連考慮那些危險也隻是在做遊戲,而認認真真地考慮真正的危險卻讓我忽略了。
以前也并非沒有警告。
然而從前發生的事從未嚴重到現在這種地步,不過在修築地洞最初的日子裡,倒是常常發生類似的事。
主要區别恰恰就在于,那是修築地洞最初的日子……那時我真還是個小學徒,正在修第一個通道,迷宮才剛有個大體上的設計,我已打出了一個小窩,但在規模上和洞壁的處理上它卻完全失敗了。
簡單地說,開始時的一切都隻能作為嘗試,隻能作為一旦失去耐心就能不太惋惜地突然棄之不管的東西。
當時發生了這麼件事:有一次,在幹活休息時——我這一輩子幹活時總是休息過多——我躺在土堆之間,突然聽到遠處有一種聲音。
像我當時那麼年輕,它讓我感到害怕,更讓我感到好奇,我停下手裡的活仔細地聽了起來,我無論如何也要聽,也不上到地衣下面伸展一下身子,還非得聽。
至少我在仔細地聽。
我能相當清楚地辨别出那是打洞的聲音,就和我也在打洞一樣,也許聲音要弱一些,不過距離有多遠就不得而知了。
我心情緊張,另外也沉着冷靜。
大概我到了人家的洞裡,我想,洞主人此時正打着洞奔我而來。
如果這種假設的正确性得到證實,那我就會離開此地到别處去修洞,因為我從來就沒有占領欲,或者說我從不好鬥。
不過當然啦,我那時還年輕,還沒有洞,還能保持沉着冷靜。
即使那件事後來的過程也沒使我特别不安,隻是不太容易說清它。
如果在那邊打洞的家夥的确是奔我這邊而來,那就是因為他聽見了我打洞的聲音,如果他改變了方向——現在實際情況正是如此——那就是因為我幹活時一休息他就失掉了目标,或者還不如說,是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的意圖,不過還不能确定他是否改變了方向。
但也許是我完全弄錯了,他的方向從未正對着我,不管怎麼說那聲音在一段時間内還增強了,好像是越來越近。
當時我還年輕,如果我看見那個打洞的家夥突然從土裡冒出來,大概絕不會不滿,不過沒有發生這種事。
也不知從哪一刻起,打洞的聲音開始弱下來,越來越低,好像他漸漸改變了當初的方向,随後那聲音戛然而止,似乎此時他選定了完全相反的方向,直接離開我這裡到遠處去了。
我在寂靜中還聽了他好長時間,這才又開始幹活。
是呀,這次警告可是夠清楚的,可我很快就把它忘在了腦後,它對我的修洞規劃幾乎毫無影響。
從那時到現在是我的中年時代。
不過是否這期間什麼也不是呢?幹活時我還總要休息很長時間,我在洞壁邊聽着,打洞的那個家夥最近改變了自己的意圖,又掉過了頭,他逛了一圈又回來了,他準會認為,他留給我的這段時間足夠我做迎接他的準備。
可我這方面的一切準備還不如那時,偌大的地洞擺在那裡毫無防禦能力,我已不是小學徒,而是個老匠師了,我現有的力量一到需要做出決定時就不聽我的使喚,但無論歲數有多大我都覺得,我真希望我比實際歲數還大,大得我再也無力從地衣下這栖息地站起身來。
事實上我在這裡再也忍受不下去了,我站起身飛快地跑下去回到家裡,仿佛我在這裡找到的不是清靜,而是一肚子新的憂慮——那些事最後怎麼樣了?那嘶嘶聲已經減弱了吧?不對,它更大了。
我随便找了十個地方聽了聽,發現這明顯是個錯覺,那嘶嘶聲一如即往,毫無變化。
那邊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那邊的家夥沉着冷靜,不在乎時間,但這裡的每一刻都震撼着傾聽的我。
我又要走好長一段路回堡壘,我覺得四周的一切都顯得不安,似乎一切都盯着我看,但随即又将目光移向别處,以免打擾了我,但又拼命想從我的神态中看出救生的決定。
我搖着頭,我什麼決定也沒有。
我去堡壘也不是實施什麼計劃。
我從本想在那裡打研究洞的地方經過,我又将它審視了一遍,這本是個好地點,就該沿着這個方向挖,即大部分小通風道所在的方向,這些通風道将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我的勞動,也許我根本不用挖很遠,也許我根本不用挖到那聲音的源地,也許貼在通風道上仔細聽一聽就足夠了。
然而這些想法并未強烈到足以鼓勵我去打這個洞的地步。
打這個洞會給我帶來信心嗎?我已經到了根本不願有信心的地步。
我在堡壘裡挑出一大塊剝了皮的紅肉,帶着它躲進一個土堆,如果說這裡還有寂靜的話,那寂靜絕對在那裡。
我在那塊肉上舔着吃着,一會兒想象着那個陌生的動物正在遠處給自己開着路,一會兒又想,隻要還有可能我就該盡情享用我的儲備。
後者可能是我已制定出來的唯一能夠實施的計劃。
另外,我還想猜測一下那個動物的計劃。
他是在漫遊還是在修自己的洞?如果是在漫遊,那與他達成諒解也許還有可能。
如果他真把洞一路打到我這裡,那我就把我的儲備給他一些,他也就走了。
是的,他會走的。
在我這土堆裡,我當然什麼夢都可以做,也可以做做諒解的夢,盡管我清楚地知道不會有這樣的事,隻要我們看到對方,甚至隻要預感到對方就在附近,我們馬上就會失去理智,馬上就會感到另一種新的饑餓,盡管我們先前已吃得飽飽的,我們誰也不會提前,誰也不會拉後,同時朝對方咧開牙齒,亮出利爪。
即使這樣也完全是合情合理的,因為面對這個地洞,誰能不改變自己的旅行計劃——即使他正在漫遊——和未來的規劃呢?但也許這隻動物是在他自己的洞中打洞,那我就連諒解的夢都不用做了。
即使它是個特殊的動物,即使他的洞能容忍一個鄰居,我的洞也不能容忍,至少不會容忍一個聽得見的鄰居。
當然現在那隻動物好像離得還很遠,隻要他再往回退一點點兒,這聲音大概就消失了,随後可能一切都将和往昔一樣美好,那這就隻是一次兇險的經曆,但也是一次大有收益的經曆,它将促使我進行各種各樣的改造。
我若沉着冷靜,那危險若沒有直接的威脅,那我絕對能幹出各種漂亮的活。
那隻動物勞動能力那麼強似乎應有衆多的可能性,也許他會因此放棄朝我家的方向擴建他的地洞,并在另一個方向得到補償。
當然這不可能通過談判來實現,隻能通過那隻動物自己的理智,或是通過我這一方施加的壓力。
在這兩種情況下起決定作用的都是,這隻動物是否知道我的情況以及知道些什麼。
我在這方面考慮得越多,我就越是覺得這隻動物不可能聽到我的聲音。
可能是這樣,他曾聽到過關于我的什麼消息,但他大概沒聽到我的聲音,盡管這對我來說是無法想象的。
隻要我對他一無所知,他就根本不可能聽到我的聲音,因為我一直保持着寂靜,有什麼會比重見地洞更加寂靜。
那就是在我試探着打洞時,他也許能聽見我的聲音,盡管我打洞的方式發出的噪聲很少。
不過他若聽到了我的聲音,我肯定會有所察覺,他至少得放下活仔細地聽——然而一切如故。
…… (周新建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