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島上一幕
關燈
小
中
大
給前任司令官當助手,對這架機器也最熟悉。
我處事的原則是:罪責無可置疑。
别的法庭是不可能奉行這條原則的,因為他們那裡人多意見雜,而且上邊還有更高一級的法庭。
我們這裡就不同了,或者說在前任司令官在世時不是這個樣子。
雖然新任司令官曾經露過幹預我執法的意思,可直到今天為止,我卻成功地抵制了他,而且往後我仍然辦得到——您大概想聽我把這個案子講清楚;和其他案子一樣,也非常簡單。
有位上尉今天早晨報案說,這個配給他作勤務兵、睡在他門口的人值勤時睡着了。
因為他的責任是,每個小時鐘一響,就要站起來在上尉門口敬禮。
這肯定不是什麼繁重任務,但卻是必要的,這是因為他既當警衛、又做勤務,從那一方面講,都得時刻保持清醒。
昨天晚上,上尉想查看一下他的勤務兵是不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鐘敲兩點時,他開門一看,發現這個人蜷成一團正在睡覺。
上尉取來馬鞭照臉就抽。
這家夥不但不站起來向上尉求饒,反而抱住主人的雙腿搖着他大嚷:‘扔下鞭子,不然我咬死你。
’這就是案情的經過。
一個小時之前上尉找到我,我記錄下他對案情的陳述,接着填上了判決詞。
随後,我命令給這個人鎖上鐵鍊。
這一切手續非常之簡單。
要是我先把這個人傳來審問,那可就亂套啦。
他會撒謊。
我要是拆穿他的謊話,下邊他又會編出新的謊話來圓謊,如此下去,沒完沒了。
現在我抓住他,叫他跑不掉——現在都解釋清楚了吧?不過時間不等人,該開始進行處決了,可我對這架機器的解說還沒有搞完呢。
”他再次把旅行家按到椅子上坐下,回到機器跟前又開始講起來:“誠如所見,‘耙子’與人體形狀相配。
這個‘耙子’對着人的身軀,這兩個對着雙腿。
這個小小的尖刀是留給頭部的。
您明白了嗎?”他親切地對着旅行家俯下身問,擺出一副準備做最詳盡解說的架勢。
旅行家眉頭緊皺,看着耙子。
對司法程序的解說沒能使他感到滿意。
不過他得承認,這裡畢竟是流放地,采取非常措施在這裡是必要的,這裡的一切都得按軍隊上的一套辦。
不過,他對新任司令官寄有一絲希望。
這位司令官雖說行動緩慢,卻顯然打算實行一套這位軍官那狹隘的思想無法理解的新程序。
出于這種考慮,旅行家問道:“司令官會來參加處決嗎?”“不一定,”軍官回答說。
這突如其來的一問觸動了他的痛處,臉上親切的表情盡失形态,“正因為如此,我們得抓緊時間。
雖然有違心願,十分抱歉,我卻不得不簡單點解說了。
不過,等明天機器重新擦洗幹淨之後——機器會弄得很髒,這是它唯一的缺陷——我可以給您補上細節上的解釋。
那麼,現在隻揀最重要的說。
犯人擺在‘床’上、‘床’開始顫動時,‘耙子’就朝着犯人的身體往下落。
它會自動調節,讓‘靶子’上的針尖剛好觸及皮膚;調節過程一完,這根鋼繩立刻繃得筆直,就像根鋼棍。
下邊正式開始了。
沒有經曆過的人從外部是看不出各種刑罰之間的區别的。
‘耙子’工作起來外表上好像都一樣。
它顫動時刺破随之顫動的人體的皮膚。
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檢查判決的執行情況,‘耙子’是用玻璃做成的。
當時為了把針刺安到‘耙子’上,技術上還碰到了一些困難。
可是,經過多次試驗後,還是搞成了。
我們沒有讓困難給吓住。
現在誰都可以透過玻璃觀察到字是怎麼寫到人的軀體上的。
您願意走過去點看看‘耙子’上的針嗎?”旅行家緩緩站起來,走過去彎下腰去看‘耙子’。
“您看,”軍官說,“有兩種針,排列形式各種各樣,每支長針旁有一支短的。
也就是說長針寫字,短針向外噴水,把血沖掉,使字迹清楚地顯現出來。
沖出的血水經這兒的小槽溝進入這個主槽,再通過那個排水管流到坑裡。
”軍官用手指仔細地沿血水流經的路線指了一遍。
為了盡量顯得逼真,他把雙手伸到水管出口處做着接水的手勢,這時候旅行家擡起腦袋,手向後摸着,想退回到椅子上去。
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看到犯人也跟着他随着軍官的邀請走過來,到近處觀看‘耙子’的配置。
犯人把攥着鐵鍊、昏昏欲睡的士兵往前拖了一點,也把身子俯在玻璃上。
隻見他張着狐疑不定的雙眼正在追尋兩位大人剛才在觀察什麼,卻因為聽不懂解釋而一直莫明其妙。
他躬着腰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一雙眼睛不住地在玻璃上溜來溜去。
旅行家想把他攆走,因為他的行為很可能是要受到懲罰的。
但軍官卻一隻手緊緊地擋住他,另一隻手從土堆上抓了一個土塊朝士兵扔去。
士兵渾身一震,睜眼一看,見犯人如此膽大妄為,就扔下槍,腳下鞋跟往土裡使勁踩穩,用力把犯人往後一拽,犯人一下子倒在地上。
然後士兵低下頭,看犯人套着鐵鍊“铛啷、铛啷”地怎麼掙紮着翻身。
“把他拉起來,”軍官吼着,因為他發覺旅行家的注意力全都轉移到犯人身上去了。
旅行家不由得把身子從“耙子”上俯過來,隻不過是想弄清犯人怎麼樣了。
“好好伺候他!”軍官又是一聲大吼。
他繞過機器跑過來,親自下手抓住犯人的腋窩底下,在士兵的幫助下——犯人的腳不時地滑溜——把他拖了起來。
“現在我全明白了,”當軍官回頭再次向他走來時,旅行家說。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講呢,”軍官抓住對方的胳膊朝上指着說:“‘繪圖員’裡面有一個齒輪組,控制着‘耙子’的動作,但它的排列依判決書的圖樣而異。
我現在還沿用老司令官的圖樣。
就在這兒,”——說着,從皮夾子裡抽出幾張紙來——“但是很抱歉,我不能把它交到您手裡,這是我擁有的最可珍貴的東西。
請您坐下,我就這麼拿着讓您在近處看,您肯定能把什麼都看清楚的。
”他舉起第一張讓看。
旅行家本想說幾句贊許的話,可他卻看到滿紙盡是像迷宮一樣亂七八糟地交錯在一起的線條,要找出個空白點都不容易。
“您看吧,”軍官說。
“看不懂,”旅行家回道。
“寫得很清楚嘛!”軍官說。
“寫得非常高明,”旅行家應付地說,“可我讀不了。
” “對了,”軍官說,笑着把皮夾子放回衣袋裡。
“這可不是給小學生用的仿格本。
得花很多功夫去讀,像您這樣的人肯定終究會讀懂的。
當然,這不能是簡單地寫上幾個字;不是要一下子把人殺死,而通常要延續十二個小時;計算好了第六個小時是轉折點。
因此,一定得給真正的文字四周點綴上許許多多的花紋;文字本身隻不過像個窄窄的腰帶在身體上繞一周;身體其餘部分都是留給裝飾性圖案的。
您現在可以理解‘耙子’和整個機器的運作了吧?——您瞧着!”他跳上梯子,把某個輪子轉動了一下,朝下喊道:“注意,往邊上讓讓!”說着,整個機器動起來了。
要不是那個輪子“嘎、嘎”地響,那可就十分完滿了。
輪子發出的聲音使軍官感到意外,急得他對輪子揮起了拳頭,然後抱歉地對旅行家攤了攤雙手,很快從梯子上爬下來,從下邊觀察着機器的運行。
還有點地方不大對頭,這隻有他能察覺出來。
他又爬上去,兩隻手伸進繪圖員裡面去摸,随後,為了盡快地下來,他不用梯子,而是抱住一根銅柱溜回了地面。
為了讓對方在機器的轟隆聲中聽清自己的話,他對着旅行家的耳朵大聲嚷道:“您明白整個過程嗎?‘耙子’開始寫字啦;等犯人背上第一輪字寫完,棉絮層就開始轉動,緩緩地把犯人翻到另一側,好讓‘耙子’能在新的地方寫字。
這時,因寫字而刺破的部位被置于棉絮上,由于棉絮是特制的,可以立刻把血止住,準備好讓‘耙子’把寫的字再加深。
‘耙子’邊上的尖角在犯人的身體繼續轉動時就把傷口上粘着的棉絮撕下來甩進坑裡,‘靶子’又可以繼續工作了。
就這樣,‘耙子’在長達十二個小時裡把字愈寫愈深。
頭六個鐘頭裡,犯人幾乎跟往常一樣活着,隻是熬着疼痛。
兩個鐘頭之後取掉氈團,因為犯人再沒有力氣喊叫了。
‘床’頭這兒這個電加熱的缽子裡盛着熱米粥,隻要犯人有那個雅興,可以用舌頭舔着吃。
從來沒有一個人放過這個機會的,我可是見得夠多啦。
隻是在第六個鐘頭上犯人才失去了進餐的興緻。
然後我就跪在這兒觀察着這一幕。
最後一口粥犯人很少咽下去,隻是在嘴裡倒來倒去,就吐到坑裡去了。
這時候我得趕緊縮下身子,不然的話,那一口髒物就會啐到我臉上。
第六個鐘頭裡犯人是多麼安靜喲!連最蠢的家夥這時也靈醒了。
這個過程由眼睛四周開始,由此延散開來。
看着這種景象,使人禁不住都想跟着躺到‘耙子’底下去。
往後就沒有多少好看的了,犯人隻不過是開始解讀寫上的字而已,嘴巴向前撅着,狀似悉心傾聽。
“您也看到了,用眼睛辨認那些文字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我們‘耙子’上的犯人要憑自己身上的創口進行解讀,自然就更費勁了;他要花上六個鐘頭才能最終讀懂。
這時,‘耙子’将他完全刺透,叉起來扔進坑,‘撲哧’一聲掉在血、水和棉絮裡。
至此,法庭處決完畢,然後我們,我和士兵,将他黃土一掩了事。
” 旅行家一直把耳朵朝着軍官,雙手插在衣兜裡觀察着機器的動作。
犯人也在瞧着,卻一竅不通。
他身子微微下彎,緊緊盯住擺動着的針。
這時,軍官向士兵打了一個手勢,士兵在犯人身後一刀劃開他的襯衣和褲子,衣服當下就往下掉;犯人想抓住下落的衣服,把自己的光身子遮住,士兵卻一把抓住他向上舉起,抖掉了他身上的殘衣破片。
軍官關上機器,于是,在這突然出現的寂靜中犯人給擺在了‘耙子’底下。
解開了鐵鍊,卻捆上了皮帶;起初犯人幾乎覺得是一陣輕松。
可接着‘耙子’向下落了落,因為犯人是個瘦子。
針尖碰着他時,全身皮膚一陣顫疏;士兵忙着綁他的右手時,他盲無目标地伸出了左手,可手伸出的方向正好是旅行家站着的地方。
軍官一直從旁邊看着旅行家,像是要從他臉上看出對這次處決的印象,因為他至少對這次處決做了一番粗略的解
我處事的原則是:罪責無可置疑。
别的法庭是不可能奉行這條原則的,因為他們那裡人多意見雜,而且上邊還有更高一級的法庭。
我們這裡就不同了,或者說在前任司令官在世時不是這個樣子。
雖然新任司令官曾經露過幹預我執法的意思,可直到今天為止,我卻成功地抵制了他,而且往後我仍然辦得到——您大概想聽我把這個案子講清楚;和其他案子一樣,也非常簡單。
有位上尉今天早晨報案說,這個配給他作勤務兵、睡在他門口的人值勤時睡着了。
因為他的責任是,每個小時鐘一響,就要站起來在上尉門口敬禮。
這肯定不是什麼繁重任務,但卻是必要的,這是因為他既當警衛、又做勤務,從那一方面講,都得時刻保持清醒。
昨天晚上,上尉想查看一下他的勤務兵是不是在履行自己的職責。
鐘敲兩點時,他開門一看,發現這個人蜷成一團正在睡覺。
上尉取來馬鞭照臉就抽。
這家夥不但不站起來向上尉求饒,反而抱住主人的雙腿搖着他大嚷:‘扔下鞭子,不然我咬死你。
’這就是案情的經過。
一個小時之前上尉找到我,我記錄下他對案情的陳述,接着填上了判決詞。
随後,我命令給這個人鎖上鐵鍊。
這一切手續非常之簡單。
要是我先把這個人傳來審問,那可就亂套啦。
他會撒謊。
我要是拆穿他的謊話,下邊他又會編出新的謊話來圓謊,如此下去,沒完沒了。
現在我抓住他,叫他跑不掉——現在都解釋清楚了吧?不過時間不等人,該開始進行處決了,可我對這架機器的解說還沒有搞完呢。
”他再次把旅行家按到椅子上坐下,回到機器跟前又開始講起來:“誠如所見,‘耙子’與人體形狀相配。
這個‘耙子’對着人的身軀,這兩個對着雙腿。
這個小小的尖刀是留給頭部的。
您明白了嗎?”他親切地對着旅行家俯下身問,擺出一副準備做最詳盡解說的架勢。
旅行家眉頭緊皺,看着耙子。
對司法程序的解說沒能使他感到滿意。
不過他得承認,這裡畢竟是流放地,采取非常措施在這裡是必要的,這裡的一切都得按軍隊上的一套辦。
不過,他對新任司令官寄有一絲希望。
這位司令官雖說行動緩慢,卻顯然打算實行一套這位軍官那狹隘的思想無法理解的新程序。
出于這種考慮,旅行家問道:“司令官會來參加處決嗎?”“不一定,”軍官回答說。
這突如其來的一問觸動了他的痛處,臉上親切的表情盡失形态,“正因為如此,我們得抓緊時間。
雖然有違心願,十分抱歉,我卻不得不簡單點解說了。
不過,等明天機器重新擦洗幹淨之後——機器會弄得很髒,這是它唯一的缺陷——我可以給您補上細節上的解釋。
那麼,現在隻揀最重要的說。
犯人擺在‘床’上、‘床’開始顫動時,‘耙子’就朝着犯人的身體往下落。
它會自動調節,讓‘靶子’上的針尖剛好觸及皮膚;調節過程一完,這根鋼繩立刻繃得筆直,就像根鋼棍。
下邊正式開始了。
沒有經曆過的人從外部是看不出各種刑罰之間的區别的。
‘耙子’工作起來外表上好像都一樣。
它顫動時刺破随之顫動的人體的皮膚。
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檢查判決的執行情況,‘耙子’是用玻璃做成的。
當時為了把針刺安到‘耙子’上,技術上還碰到了一些困難。
可是,經過多次試驗後,還是搞成了。
我們沒有讓困難給吓住。
現在誰都可以透過玻璃觀察到字是怎麼寫到人的軀體上的。
您願意走過去點看看‘耙子’上的針嗎?”旅行家緩緩站起來,走過去彎下腰去看‘耙子’。
“您看,”軍官說,“有兩種針,排列形式各種各樣,每支長針旁有一支短的。
也就是說長針寫字,短針向外噴水,把血沖掉,使字迹清楚地顯現出來。
沖出的血水經這兒的小槽溝進入這個主槽,再通過那個排水管流到坑裡。
”軍官用手指仔細地沿血水流經的路線指了一遍。
為了盡量顯得逼真,他把雙手伸到水管出口處做着接水的手勢,這時候旅行家擡起腦袋,手向後摸着,想退回到椅子上去。
令他大吃一驚的是,看到犯人也跟着他随着軍官的邀請走過來,到近處觀看‘耙子’的配置。
犯人把攥着鐵鍊、昏昏欲睡的士兵往前拖了一點,也把身子俯在玻璃上。
隻見他張着狐疑不定的雙眼正在追尋兩位大人剛才在觀察什麼,卻因為聽不懂解釋而一直莫明其妙。
他躬着腰一會兒看看這兒,一會兒看看那兒,一雙眼睛不住地在玻璃上溜來溜去。
旅行家想把他攆走,因為他的行為很可能是要受到懲罰的。
但軍官卻一隻手緊緊地擋住他,另一隻手從土堆上抓了一個土塊朝士兵扔去。
士兵渾身一震,睜眼一看,見犯人如此膽大妄為,就扔下槍,腳下鞋跟往土裡使勁踩穩,用力把犯人往後一拽,犯人一下子倒在地上。
然後士兵低下頭,看犯人套着鐵鍊“铛啷、铛啷”地怎麼掙紮着翻身。
“把他拉起來,”軍官吼着,因為他發覺旅行家的注意力全都轉移到犯人身上去了。
旅行家不由得把身子從“耙子”上俯過來,隻不過是想弄清犯人怎麼樣了。
“好好伺候他!”軍官又是一聲大吼。
他繞過機器跑過來,親自下手抓住犯人的腋窩底下,在士兵的幫助下——犯人的腳不時地滑溜——把他拖了起來。
“現在我全明白了,”當軍官回頭再次向他走來時,旅行家說。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沒有講呢,”軍官抓住對方的胳膊朝上指着說:“‘繪圖員’裡面有一個齒輪組,控制着‘耙子’的動作,但它的排列依判決書的圖樣而異。
我現在還沿用老司令官的圖樣。
就在這兒,”——說着,從皮夾子裡抽出幾張紙來——“但是很抱歉,我不能把它交到您手裡,這是我擁有的最可珍貴的東西。
請您坐下,我就這麼拿着讓您在近處看,您肯定能把什麼都看清楚的。
”他舉起第一張讓看。
旅行家本想說幾句贊許的話,可他卻看到滿紙盡是像迷宮一樣亂七八糟地交錯在一起的線條,要找出個空白點都不容易。
“您看吧,”軍官說。
“看不懂,”旅行家回道。
“寫得很清楚嘛!”軍官說。
“寫得非常高明,”旅行家應付地說,“可我讀不了。
” “對了,”軍官說,笑着把皮夾子放回衣袋裡。
“這可不是給小學生用的仿格本。
得花很多功夫去讀,像您這樣的人肯定終究會讀懂的。
當然,這不能是簡單地寫上幾個字;不是要一下子把人殺死,而通常要延續十二個小時;計算好了第六個小時是轉折點。
因此,一定得給真正的文字四周點綴上許許多多的花紋;文字本身隻不過像個窄窄的腰帶在身體上繞一周;身體其餘部分都是留給裝飾性圖案的。
您現在可以理解‘耙子’和整個機器的運作了吧?——您瞧着!”他跳上梯子,把某個輪子轉動了一下,朝下喊道:“注意,往邊上讓讓!”說着,整個機器動起來了。
要不是那個輪子“嘎、嘎”地響,那可就十分完滿了。
輪子發出的聲音使軍官感到意外,急得他對輪子揮起了拳頭,然後抱歉地對旅行家攤了攤雙手,很快從梯子上爬下來,從下邊觀察着機器的運行。
還有點地方不大對頭,這隻有他能察覺出來。
他又爬上去,兩隻手伸進繪圖員裡面去摸,随後,為了盡快地下來,他不用梯子,而是抱住一根銅柱溜回了地面。
為了讓對方在機器的轟隆聲中聽清自己的話,他對着旅行家的耳朵大聲嚷道:“您明白整個過程嗎?‘耙子’開始寫字啦;等犯人背上第一輪字寫完,棉絮層就開始轉動,緩緩地把犯人翻到另一側,好讓‘耙子’能在新的地方寫字。
這時,因寫字而刺破的部位被置于棉絮上,由于棉絮是特制的,可以立刻把血止住,準備好讓‘耙子’把寫的字再加深。
‘耙子’邊上的尖角在犯人的身體繼續轉動時就把傷口上粘着的棉絮撕下來甩進坑裡,‘靶子’又可以繼續工作了。
就這樣,‘耙子’在長達十二個小時裡把字愈寫愈深。
頭六個鐘頭裡,犯人幾乎跟往常一樣活着,隻是熬着疼痛。
兩個鐘頭之後取掉氈團,因為犯人再沒有力氣喊叫了。
‘床’頭這兒這個電加熱的缽子裡盛着熱米粥,隻要犯人有那個雅興,可以用舌頭舔着吃。
從來沒有一個人放過這個機會的,我可是見得夠多啦。
隻是在第六個鐘頭上犯人才失去了進餐的興緻。
然後我就跪在這兒觀察着這一幕。
最後一口粥犯人很少咽下去,隻是在嘴裡倒來倒去,就吐到坑裡去了。
這時候我得趕緊縮下身子,不然的話,那一口髒物就會啐到我臉上。
第六個鐘頭裡犯人是多麼安靜喲!連最蠢的家夥這時也靈醒了。
這個過程由眼睛四周開始,由此延散開來。
看着這種景象,使人禁不住都想跟着躺到‘耙子’底下去。
往後就沒有多少好看的了,犯人隻不過是開始解讀寫上的字而已,嘴巴向前撅着,狀似悉心傾聽。
“您也看到了,用眼睛辨認那些文字不是那麼容易的;可我們‘耙子’上的犯人要憑自己身上的創口進行解讀,自然就更費勁了;他要花上六個鐘頭才能最終讀懂。
這時,‘耙子’将他完全刺透,叉起來扔進坑,‘撲哧’一聲掉在血、水和棉絮裡。
至此,法庭處決完畢,然後我們,我和士兵,将他黃土一掩了事。
” 旅行家一直把耳朵朝着軍官,雙手插在衣兜裡觀察着機器的動作。
犯人也在瞧着,卻一竅不通。
他身子微微下彎,緊緊盯住擺動着的針。
這時,軍官向士兵打了一個手勢,士兵在犯人身後一刀劃開他的襯衣和褲子,衣服當下就往下掉;犯人想抓住下落的衣服,把自己的光身子遮住,士兵卻一把抓住他向上舉起,抖掉了他身上的殘衣破片。
軍官關上機器,于是,在這突然出現的寂靜中犯人給擺在了‘耙子’底下。
解開了鐵鍊,卻捆上了皮帶;起初犯人幾乎覺得是一陣輕松。
可接着‘耙子’向下落了落,因為犯人是個瘦子。
針尖碰着他時,全身皮膚一陣顫疏;士兵忙着綁他的右手時,他盲無目标地伸出了左手,可手伸出的方向正好是旅行家站着的地方。
軍官一直從旁邊看着旅行家,像是要從他臉上看出對這次處決的印象,因為他至少對這次處決做了一番粗略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