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關燈
,那您盡可刮我的鼻子;可是,我推薦的是個聾啞人,這總歸是合乎情理的。

    您瞧,自從有了這丫頭,十六年了,這始終是您的一塊心病。

    您作為父親,如果不能做出決策,那麼還不是同所有人一樣,怎麼能解決呢?” 騎士聽着吉羅叔叔這樣講,目光不時投向他妻子的墳墓,仿佛深長思之: “讓我女兒恢複思考能力,”他沉默許久才說道,“上帝允許嗎?這事兒可能嗎?” 這時,鄰村的本堂神甫走進園子,是來莊園吃飯的。

    騎士心不在焉地同他打了聲招呼,繼而才猛地從沉思中醒來。

     “神甫先生,”他問道,“您有時了解些消息,收到報紙。

    有個神父從事聾啞人教育,您聽說過嗎?” 不巧的是,所問的人是當時一個地道的鄉村教士,人倒純樸善良,但是非常無知,還相信這個世紀大量存在的、極為有害的各種偏見。

     “我不知道老爺要說什麼,”他答道(他把騎士尊為村子的老爺),“可能指的是德-勒佩神甫吧。

    ” “正是他,’請羅叔叔說道,“這姓名别人對我說過,可我沒記住。

    ” “對呀!”騎士說道,“應當怎麼看呢?” “我不能不懂裝懂,’你堂神甫回答,‘過分謹慎地談論一件事。

    然而,在這個問題上,根據我随便收到的一點情況,我有理由認為,德-勒佩先生雖然是個十分可敬的人,但是絕沒有達到他所确定的目的。

    ” “您這話是什麼意思?”吉羅叔叔問道。

     “我的意思是,”教士回答,“多麼純的動機,有時結果也令人大失所望。

    毫無疑問,根據我所掌握的情況,那種努力可欽可佩,然而我完全有理由認為,像老爺所講的,企圖教聾啞人識字,完全是異想天開。

    ” “我親眼看見的,”吉羅說道,“我看見了一個聾啞人寫字。

    ” “我絕無同您唱反調的意思,”本堂神甫反駁道,“可是有些學識淵博的知名人士,我甚至可以引舉巴黎醫學院的一些博士,他們都斷然地對我說,這種事情不可能。

    ” “親眼看到的事情,沒法兒說不可能,”老人不耐煩地又說道。

    “我兜裡揣着這張字條,走了五十多法裡,送給騎士,就在這兒,跟陽光一樣清楚。

    ” 老瓦匠師傅說着,又掏出字條,送到本堂神甫的眼皮底下。

    神甫五分驚訝,五分好奇,額過來倒過去,高聲念了好幾遍字條,又還給吉羅叔叔,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騎上仿佛置身于争論的局外,他繼續默默地走來走去,心裡越來越猶豫不決了。

     “如果吉羅說的有道理,”他心中暗道,“我再拒絕,就沒有盡到自己的職責,那差不多就等于犯罪。

    這個可憐的姑娘,我隻給了她生命的表象,她生下來就沉入黑暗中,現在有了個機會,她可以同一個尋找她的人攜起手來,雖然還走不出永遠包圍她的黑暗,但她終究可以夢想自己是幸福的。

    我憑什麼權利阻攔她呢?她母親若是活着,會怎麼說呢?” 騎士的目光再次移向妻子的墳墓,接着,他抓住吉羅叔叔的手臂,拉他走開幾步,低聲對他說道:“您想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 “好吧!”吉羅叔叔說道,“她在我家呢,我去接她,給您帶來,我們一道來,這要不了多大工夫。

    ” “絕不要!”父親回答,“我們共同努力使她幸福就行了;可是,再同她見面,我實在辦不到。

    ” 皮埃爾和卡蜜兒在巴黎小神父教堂結婚。

    證婚人隻有家庭教師和外叔公。

    主持儀式的神父向他們講了那套程式話;皮埃爾比較熟悉,知道什麼時候點頭表示同意,頗為順利地完成了很難扮演的角色。

    卡蜜兒則幹脆不去揣測,不想弄明白,隻是看着她丈夫,見他點頭也點頭。

     兩個年輕人隻是對視和相愛,可以說這就足夠了。

    他們永遠攜起手來,走出教堂的時候,頂多說算是相互認識。

    侯爵宅礎相當大。

    卡蜜兒在宗教儀式之後,登上華麗的馬車,而且看着這車子像孩子一樣好奇。

    到了公館,她也不勝驚奇:這些房間、這些馬匹、這些仆人,都将屬于她了,在她看來真是個奇迹。

    按事先定好的,婚禮不事張揚,隻擺了一桌簡單的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