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次失蹤
關燈
小
中
大
來呢?”
“這個……聽說也許要長一點時間才能回來吧。
” “這一次,您沒有一起去呀?” “沒有。
”百合枝小姐微笑着,她的态度看起來并沒有不自然的樣子,但是,中川卻覺得她似乎有備而來。
如果說丹野失蹤的消息在公司内部并未公開,隻有兩三個人知道,說不定百合枝就是其中之一吧。
這時,會客室的門打開了,走進一位三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的男子。
他的臉孔微黑而且端正,兩道粗眉下的雙眼顯得精明幹練。
他把中川打量了一下說。
“讓您久等了,我是倉橋。
” 倉橋的态度很穩重,打過招呼之後便在中川面前坐下來,并且遞給中川一張名片,上面印着“丹野鋼材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倉橋滿男”。
中川也拿出名片交給倉橋。
簡單地寒喧之後,中川立刻把來意說明。
“昨天丹野憐子小姐已把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坦白地說,我今天是想了解一下公司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 倉橋似乎已預料到對方會有此一間,他微微颔首說: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應該有什麼樣的看法——在公司内部我們是說董事長到東京出差了。
但是,這也不能隐瞞太久,因為董事長有很多事情沒有交代,我們不敢作主,有很多問題無法應付,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倉橋反而以征求意見的眼光看着中川,這種眼光使中川覺得對方說話十分率直。
“說得也是……或許是職業的關系吧。
我們對于每一件事必須往壞的方面去想。
” 頓了一下,中川又接着說。
“丹野鋼材公司内部沒有問題。
那麼丹野先生與制造商或者其他同業之間是否曾經有過糾紛呢?” “其他同業之間的競争當然會有,尤其是鋼鐵業界很多都是批發商,經帶出現過激的競争狀态,再加上鋼鐵市場變幻莫測,必須有很大的把握才能應付這樣的局面。
我們公司在同業來說算是比較有優勢的。
” 倉橋的表情仍然是在考慮問題的樣子。
“這又如何呢?” “要繼續說下去就屬于比較專業的知識了。
” 倉橋似乎有點不知如何表達。
“現在北部九州隻有我們公司一家被東洋制鐵公司指定為特殊鋼材生産制造廠,我們專門制造鑄鐵供應東洋制鐵公司。
這是供給建築公司蓋房子用的。
由于一開始就按照建築公司所需要的規格及形式制造,他們買下後隻要加以組合即成,不需再加工,所以很受建築公司歡迎。
” “原來如此。
” “事實上制造這種鑄鋼早在四年前就是本公司生産的一部分了,而且已申請專利。
” “這麼說是丹野先生的發明了。
” “是的。
” 倉橋先生又接着說。
“但是,憑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要繼續維持下去實在很不容易,因此董事長便把這個專利賣給了東洋制鐵公司,但同時也談好條件,必須以本公司為特約生産工廠,所以本公司的産品中這種鑄鐵便占了60%。
目前由于建築業需要量增加。
本公司的業務也更擴大了。
” “我明白了。
” 七年前,丹野鋼材公司的資本不過500萬日元,隻是個極小型的鋼鐵廠。
僅僅幾年的時間變成資本l0億元的鋼材公司,丹野蜻久的确花費了一番心思。
但是,在經營已十分穩定的情況下,董事長突然失蹤,其中的疑問就更強烈了。
當中川的思考都集中在這個目标上的時候,倉橋卻看着窗外,自顧自地笑了起來。
“我所說的,也許當警察的你會認為是班門弄斧……” “怎麼說?” “有很多推理小說常常描述一些企業家在競争傾軋之間把其中一個人殺害或綁架的事情,但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 “這個……” “例如,小說中常描述隻要把某企業中一個重要人物給殺掉,所有的利益便歸于另-邊的企業,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單純的事。
也許曾經有過結果近似的例子發生,但多是各種要素交相出現所造成的,絕非事前能夠計箋聲u的。
況且,牽涉的利益實在有限,就是殺了他也無濟于事。
公司越大權利也越分散,這是我在這個小鋼材公司所得到的實際例證。
” 倉橋看起來好像在苦笑,但卻隐藏不住他的興奮,這個人無疑的是個推理小說迷。
中川點頭微笑表示有同感。
至少中川在他15年的刑警生涯中所遇到的事件大部分都是因個人的利害關系與愛情糾紛而引起的。
“也許我說的是多餘的。
” 倉橋仍在苦笑。
“就像我剛才說的,以企業界的立場來想,我認為因商業競争而綁架董事長的可能性很小。
” “丹野先生與九州鋼鐵公司間的關系如何?” 中川不放過每一個可疑的線索。
丹野從丸州鋼鐵公司獨立出來的經過,中川也曾經聽丹野親口說過。
當時丹野的口氣充滿了感激,可以推測九州鋼鐵的社長曾對其有很大的意義。
的确,丹野之所以有今天,全托了九州鋼鐵的社長郡司祥平的福,這樣說絕不過分。
郡司是從經營小工廠起家。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丢下了大批戰車,郡司對其加以改造後出售,掙下大筆資金做為九州鋼鐵公司創立的資本。
其後又因朝鮮戰争需要大量的鋼材,郡司因此發了财。
據說郡司這個人恨愛分明,隻要是他中意的人,提升的很快,而不中意的人一輩子别想在他的公司裡出頭。
也許由于性格類似吧,雖然出生的時代與經曆不同,郡司和丹野的看法卻經常一緻,因此郡司把丹野看做自己的兒子那樣疼愛他。
7年前,33歲的丹野向郡司借了一筆錢成為鋼鐵批發商,當時市場景氣,鋼鐵業的生意也比較好做,丹野隻要能找到購買的對象就不愁沒生意做。
然而,目前的鋼鐵業卻呈現了少有的不景氣現象。
由于各業界感到了不景氣之兆,紛紛縮減投資設備,鋼鐵的需要不如過去,再加上批發商惡性競争,鋼鐵産量供過于求。
除非是像丹野鋼材那樣有特殊的生存條件,一般鋼鐵廠都叫苦連天,周轉不開者大有人在。
” “這一次,您沒有一起去呀?” “沒有。
”百合枝小姐微笑着,她的态度看起來并沒有不自然的樣子,但是,中川卻覺得她似乎有備而來。
如果說丹野失蹤的消息在公司内部并未公開,隻有兩三個人知道,說不定百合枝就是其中之一吧。
這時,會客室的門打開了,走進一位三十歲左右,身材高大的男子。
他的臉孔微黑而且端正,兩道粗眉下的雙眼顯得精明幹練。
他把中川打量了一下說。
“讓您久等了,我是倉橋。
” 倉橋的态度很穩重,打過招呼之後便在中川面前坐下來,并且遞給中川一張名片,上面印着“丹野鋼材株式會社專務董事倉橋滿男”。
中川也拿出名片交給倉橋。
簡單地寒喧之後,中川立刻把來意說明。
“昨天丹野憐子小姐已把事情大概說了一下。
坦白地說,我今天是想了解一下公司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 倉橋似乎已預料到對方會有此一間,他微微颔首說: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應該有什麼樣的看法——在公司内部我們是說董事長到東京出差了。
但是,這也不能隐瞞太久,因為董事長有很多事情沒有交代,我們不敢作主,有很多問題無法應付,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倉橋反而以征求意見的眼光看着中川,這種眼光使中川覺得對方說話十分率直。
“說得也是……或許是職業的關系吧。
我們對于每一件事必須往壞的方面去想。
” 頓了一下,中川又接着說。
“丹野鋼材公司内部沒有問題。
那麼丹野先生與制造商或者其他同業之間是否曾經有過糾紛呢?” “其他同業之間的競争當然會有,尤其是鋼鐵業界很多都是批發商,經帶出現過激的競争狀态,再加上鋼鐵市場變幻莫測,必須有很大的把握才能應付這樣的局面。
我們公司在同業來說算是比較有優勢的。
” 倉橋的表情仍然是在考慮問題的樣子。
“這又如何呢?” “要繼續說下去就屬于比較專業的知識了。
” 倉橋似乎有點不知如何表達。
“現在北部九州隻有我們公司一家被東洋制鐵公司指定為特殊鋼材生産制造廠,我們專門制造鑄鐵供應東洋制鐵公司。
這是供給建築公司蓋房子用的。
由于一開始就按照建築公司所需要的規格及形式制造,他們買下後隻要加以組合即成,不需再加工,所以很受建築公司歡迎。
” “原來如此。
” “事實上制造這種鑄鋼早在四年前就是本公司生産的一部分了,而且已申請專利。
” “這麼說是丹野先生的發明了。
” “是的。
” 倉橋先生又接着說。
“但是,憑我們這樣的中小企業要繼續維持下去實在很不容易,因此董事長便把這個專利賣給了東洋制鐵公司,但同時也談好條件,必須以本公司為特約生産工廠,所以本公司的産品中這種鑄鐵便占了60%。
目前由于建築業需要量增加。
本公司的業務也更擴大了。
” “我明白了。
” 七年前,丹野鋼材公司的資本不過500萬日元,隻是個極小型的鋼鐵廠。
僅僅幾年的時間變成資本l0億元的鋼材公司,丹野蜻久的确花費了一番心思。
但是,在經營已十分穩定的情況下,董事長突然失蹤,其中的疑問就更強烈了。
當中川的思考都集中在這個目标上的時候,倉橋卻看着窗外,自顧自地笑了起來。
“我所說的,也許當警察的你會認為是班門弄斧……” “怎麼說?” “有很多推理小說常常描述一些企業家在競争傾軋之間把其中一個人殺害或綁架的事情,但在現實中這樣的事情幾乎不可能發生。
” “這個……” “例如,小說中常描述隻要把某企業中一個重要人物給殺掉,所有的利益便歸于另-邊的企業,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沒有這麼單純的事。
也許曾經有過結果近似的例子發生,但多是各種要素交相出現所造成的,絕非事前能夠計箋聲u的。
況且,牽涉的利益實在有限,就是殺了他也無濟于事。
公司越大權利也越分散,這是我在這個小鋼材公司所得到的實際例證。
” 倉橋看起來好像在苦笑,但卻隐藏不住他的興奮,這個人無疑的是個推理小說迷。
中川點頭微笑表示有同感。
至少中川在他15年的刑警生涯中所遇到的事件大部分都是因個人的利害關系與愛情糾紛而引起的。
“也許我說的是多餘的。
” 倉橋仍在苦笑。
“就像我剛才說的,以企業界的立場來想,我認為因商業競争而綁架董事長的可能性很小。
” “丹野先生與九州鋼鐵公司間的關系如何?” 中川不放過每一個可疑的線索。
丹野從丸州鋼鐵公司獨立出來的經過,中川也曾經聽丹野親口說過。
當時丹野的口氣充滿了感激,可以推測九州鋼鐵的社長曾對其有很大的意義。
的确,丹野之所以有今天,全托了九州鋼鐵的社長郡司祥平的福,這樣說絕不過分。
郡司是從經營小工廠起家。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軍丢下了大批戰車,郡司對其加以改造後出售,掙下大筆資金做為九州鋼鐵公司創立的資本。
其後又因朝鮮戰争需要大量的鋼材,郡司因此發了财。
據說郡司這個人恨愛分明,隻要是他中意的人,提升的很快,而不中意的人一輩子别想在他的公司裡出頭。
也許由于性格類似吧,雖然出生的時代與經曆不同,郡司和丹野的看法卻經常一緻,因此郡司把丹野看做自己的兒子那樣疼愛他。
7年前,33歲的丹野向郡司借了一筆錢成為鋼鐵批發商,當時市場景氣,鋼鐵業的生意也比較好做,丹野隻要能找到購買的對象就不愁沒生意做。
然而,目前的鋼鐵業卻呈現了少有的不景氣現象。
由于各業界感到了不景氣之兆,紛紛縮減投資設備,鋼鐵的需要不如過去,再加上批發商惡性競争,鋼鐵産量供過于求。
除非是像丹野鋼材那樣有特殊的生存條件,一般鋼鐵廠都叫苦連天,周轉不開者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