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第三節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那些有學問的人還說,各種等級的人的幸福和痛苦其分量都是一樣的。
這個說法既有害又站不住腳,因為,如果大家都是同等幸福的話,我為什麼要為人家而自找麻煩呢?那就讓每一個人永遠保持他現在這個樣子好了:奴隸受虐待,就讓他受虐待;體弱多病的人受痛苦,就讓他受痛苦;貧窮的人要死,就讓他死。
因為改變他們的地位對他們并無好處。
學者們一樁樁地數了一下有錢人的苦楚,指出他外表上的快樂都是空的,這簡直是詭辯!有錢人的痛苦,不是來之于他的社會地位,而是來之于他的本身,是由于他濫用了他的社會地位。
即使他比窮人還痛苦的話,那也沒有什麼可憐的,因為他的痛苦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能不能幸福愉快地生活,完全取決于他自己。
然而窮人的痛苦則是來之于環境,來之于壓在他身上的嚴酷的命運。
沒有任何習慣的辦法可以使他的肉體不感覺疲勞、窮困和饑餓;他的聰明智慧也不能使他免受他那個地位的痛苦。
埃皮克提特斯早就預料到他的主人要打斷他的腿,然而預料到這一點又有什麼用處呢?他的主人是不是因此就不打斷他的腿呢?他有了先見之明反而使他痛上加痛。
即使人民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愚蠢而是那樣聰明,他們除了依然過那樣的生活以外,還能過其他的生活嗎?他們除了依然做他們那些事情以外,還能做其他的事情嗎?對這個等級的人進行研究,你就可以看出,他們說話的方式雖然不同,但同你卻是一樣的聰明,而且,常識的豐富還遠遠勝過于你。
因此,你要尊敬你周圍的人,要想到他們大多數都是人民;如果把所有的國王和哲學家都除掉的話,在人民中間也不會覺得少了什麼人,而且種種事物也不會因此就變得不如從前的好。
一句話,要教育你的學生愛一切的人,甚至愛那些輕視人民的人,要使得他不置身于任何一個階級,而必須同全體人民在一起。
在他面前談到人類的時候,必須帶着親切甚至帶着同情的口吻,切不可說什麼看不起人類的話。
人,是絕不能說人類的壞話的。
正是應該通過這些同别人走過的道路截然相反的途徑去深入青年人的心,以便激發他最初的自然的情感,使他的心胸開闊,及于他的同類;我還要指出,重要的是,在他的自然的情感中,盡量不要攙雜個人的利益,尤其是不要攙雜虛榮、競争、榮耀以及那些使我們不能不同别人進行比較的情感;因為這樣比較的時候,就必然會對那些同我們争先的人懷抱仇恨,就必然會自己估計自己是應該占先,所以,這樣一來,我們不盲目行動就必然會心懷憤怒,不成為壞人就會成為愚人。
我們要盡量避免這種二者必居其一的情況。
你也許會說:"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這些如此有害的欲念是遲早會産生的。
"這我不否認,每一種事物到了合适的時候和合适的地方就要發生,我隻是說我們不應該幫助它們發生。
我們應當采取的方法的精神就是這樣。
不過,這裡所舉的例子和描述的細節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從這個時候開始在性格上就出現了無數的區分,而我所舉的每一個例子也許在千萬個人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是适合的。
也就是在這個年齡,一個能幹的老師正好開始發揮學者和哲學家的真正作用,用巧妙的辦法探測他的學生的心,從而去進行培養。
當青年人還不知道怎樣掩飾他的心情,還壓根兒沒有學過這一套做法的時候,我們每拿一件東西給他,就可以從他的态度、目光和姿勢上看出他對那一樣東西的印象,在他的面孔上可以看出他的心靈的活動,能看出這種活動,就可以進一步預測這種活動,而最後就可以指導這種活動。
一般地說,流血、創傷、啼哭、呻吟、痛苦的手術操作和一切使感官感到痛苦的東西,是馬上可以使所有的人的心都通通緊張起來的。
見到毀滅的情景時,反而比較鎮定,沒有那樣緊張;死的形象要很晚以後才微微地使人有所感動,因為誰都不曾有過死的經驗,必須要看見過一些死屍之後,才知道臨死時候的痛苦是什麼味道。
但是,這種形象一旦在我們心中牢牢地形成以後,則我們心目中就會覺得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死亡更可害怕的了,因為這個時候,我們或者是由于這種形象通過感官使我們産生了徹底毀滅的觀念,或者是由于我們知道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這樣的時刻,因而對那無法逃脫的情景更感到驚恐。
這種種印象,随每一個人特有的性格和原先的習慣而有所變化和程度上的差異,但它們是人人都有的,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地要産生的。
有一些印象的獲得是比較緩慢,而且除了敏感的人以外也不是誰都能夠獲得的,因為這些印象來之于精神的痛苦、内心的憂傷、情緒的苦悶、煩惱和悲哀。
有些人是隻有号哭的聲音才能打動他們的心的,他們見到一顆萬分悲傷的心在那裡暗暗哽咽,甚至歎都不歎息一聲;他們見到一張頹喪、蒼白的面容和沒精打彩地再也哭不出眼淚的眼睛,也不流一滴眼淚。
在他們看來,心靈的痛苦是無所謂的,他們把它們拿在心上一衡量,沒有什麼感覺,他們對人隻知道嚴酷、狠毒和殘忍。
他們可以成為誠實和正直的人,但決不能成為仁慈、寬厚和有恻隐之心的人。
我說他們可以成為正直的人,如果一個心地不仁的人也有成為正直的人的可能的話。
不過,你不要忙着拿這個标準去判斷年輕的人,尤其是不要忙着拿去判斷那些受過良好的教育、從來沒有誰使他們遭受過精神痛苦的年輕人,因為,我再說一遍,他們所能同情的,隻是他們能體會的痛苦;其所以有這種外表上看起來好象是冷淡無情的樣子,是因為他們還處在蒙昧無知的階段,然而,當他們開始意識到人的生活中還有千百種痛苦是他們不知道的時候,這種冷淡無情的樣子馬上就會變成同情心的。
至于我的愛彌兒,如果他在童年時期确實是那樣的單純和善良的話,我深信,他到了青年時期必然是心地仁慈和十分厚道的,因為情感的真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觀念的正确的。
為什麼又在這裡提到他呢?毫無疑問,不止一個讀者會責備我忘記了我當初的意圖,忘記了我答應過我的學生享受永恒的幸福。
"老是談那些窮苦的人和将死的人,談那些痛苦和悲慘的情景!哪能使一個走向生
這個說法既有害又站不住腳,因為,如果大家都是同等幸福的話,我為什麼要為人家而自找麻煩呢?那就讓每一個人永遠保持他現在這個樣子好了:奴隸受虐待,就讓他受虐待;體弱多病的人受痛苦,就讓他受痛苦;貧窮的人要死,就讓他死。
因為改變他們的地位對他們并無好處。
學者們一樁樁地數了一下有錢人的苦楚,指出他外表上的快樂都是空的,這簡直是詭辯!有錢人的痛苦,不是來之于他的社會地位,而是來之于他的本身,是由于他濫用了他的社會地位。
即使他比窮人還痛苦的話,那也沒有什麼可憐的,因為他的痛苦都是他自己造成的,能不能幸福愉快地生活,完全取決于他自己。
然而窮人的痛苦則是來之于環境,來之于壓在他身上的嚴酷的命運。
沒有任何習慣的辦法可以使他的肉體不感覺疲勞、窮困和饑餓;他的聰明智慧也不能使他免受他那個地位的痛苦。
埃皮克提特斯早就預料到他的主人要打斷他的腿,然而預料到這一點又有什麼用處呢?他的主人是不是因此就不打斷他的腿呢?他有了先見之明反而使他痛上加痛。
即使人民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愚蠢而是那樣聰明,他們除了依然過那樣的生活以外,還能過其他的生活嗎?他們除了依然做他們那些事情以外,還能做其他的事情嗎?對這個等級的人進行研究,你就可以看出,他們說話的方式雖然不同,但同你卻是一樣的聰明,而且,常識的豐富還遠遠勝過于你。
因此,你要尊敬你周圍的人,要想到他們大多數都是人民;如果把所有的國王和哲學家都除掉的話,在人民中間也不會覺得少了什麼人,而且種種事物也不會因此就變得不如從前的好。
一句話,要教育你的學生愛一切的人,甚至愛那些輕視人民的人,要使得他不置身于任何一個階級,而必須同全體人民在一起。
在他面前談到人類的時候,必須帶着親切甚至帶着同情的口吻,切不可說什麼看不起人類的話。
人,是絕不能說人類的壞話的。
正是應該通過這些同别人走過的道路截然相反的途徑去深入青年人的心,以便激發他最初的自然的情感,使他的心胸開闊,及于他的同類;我還要指出,重要的是,在他的自然的情感中,盡量不要攙雜個人的利益,尤其是不要攙雜虛榮、競争、榮耀以及那些使我們不能不同别人進行比較的情感;因為這樣比較的時候,就必然會對那些同我們争先的人懷抱仇恨,就必然會自己估計自己是應該占先,所以,這樣一來,我們不盲目行動就必然會心懷憤怒,不成為壞人就會成為愚人。
我們要盡量避免這種二者必居其一的情況。
你也許會說:"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這些如此有害的欲念是遲早會産生的。
"這我不否認,每一種事物到了合适的時候和合适的地方就要發生,我隻是說我們不應該幫助它們發生。
我們應當采取的方法的精神就是這樣。
不過,這裡所舉的例子和描述的細節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從這個時候開始在性格上就出現了無數的區分,而我所舉的每一個例子也許在千萬個人當中還沒有一個人是适合的。
也就是在這個年齡,一個能幹的老師正好開始發揮學者和哲學家的真正作用,用巧妙的辦法探測他的學生的心,從而去進行培養。
當青年人還不知道怎樣掩飾他的心情,還壓根兒沒有學過這一套做法的時候,我們每拿一件東西給他,就可以從他的态度、目光和姿勢上看出他對那一樣東西的印象,在他的面孔上可以看出他的心靈的活動,能看出這種活動,就可以進一步預測這種活動,而最後就可以指導這種活動。
一般地說,流血、創傷、啼哭、呻吟、痛苦的手術操作和一切使感官感到痛苦的東西,是馬上可以使所有的人的心都通通緊張起來的。
見到毀滅的情景時,反而比較鎮定,沒有那樣緊張;死的形象要很晚以後才微微地使人有所感動,因為誰都不曾有過死的經驗,必須要看見過一些死屍之後,才知道臨死時候的痛苦是什麼味道。
但是,這種形象一旦在我們心中牢牢地形成以後,則我們心目中就會覺得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死亡更可害怕的了,因為這個時候,我們或者是由于這種形象通過感官使我們産生了徹底毀滅的觀念,或者是由于我們知道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這樣的時刻,因而對那無法逃脫的情景更感到驚恐。
這種種印象,随每一個人特有的性格和原先的習慣而有所變化和程度上的差異,但它們是人人都有的,任何人都是不可避免地要産生的。
有一些印象的獲得是比較緩慢,而且除了敏感的人以外也不是誰都能夠獲得的,因為這些印象來之于精神的痛苦、内心的憂傷、情緒的苦悶、煩惱和悲哀。
有些人是隻有号哭的聲音才能打動他們的心的,他們見到一顆萬分悲傷的心在那裡暗暗哽咽,甚至歎都不歎息一聲;他們見到一張頹喪、蒼白的面容和沒精打彩地再也哭不出眼淚的眼睛,也不流一滴眼淚。
在他們看來,心靈的痛苦是無所謂的,他們把它們拿在心上一衡量,沒有什麼感覺,他們對人隻知道嚴酷、狠毒和殘忍。
他們可以成為誠實和正直的人,但決不能成為仁慈、寬厚和有恻隐之心的人。
我說他們可以成為正直的人,如果一個心地不仁的人也有成為正直的人的可能的話。
不過,你不要忙着拿這個标準去判斷年輕的人,尤其是不要忙着拿去判斷那些受過良好的教育、從來沒有誰使他們遭受過精神痛苦的年輕人,因為,我再說一遍,他們所能同情的,隻是他們能體會的痛苦;其所以有這種外表上看起來好象是冷淡無情的樣子,是因為他們還處在蒙昧無知的階段,然而,當他們開始意識到人的生活中還有千百種痛苦是他們不知道的時候,這種冷淡無情的樣子馬上就會變成同情心的。
至于我的愛彌兒,如果他在童年時期确實是那樣的單純和善良的話,我深信,他到了青年時期必然是心地仁慈和十分厚道的,因為情感的真實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依靠觀念的正确的。
為什麼又在這裡提到他呢?毫無疑問,不止一個讀者會責備我忘記了我當初的意圖,忘記了我答應過我的學生享受永恒的幸福。
"老是談那些窮苦的人和将死的人,談那些痛苦和悲慘的情景!哪能使一個走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