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叢林之戰
關燈
小
中
大
得分散開才能達到追擊的目的。
而我們隻要提高警惕,就可以從大樹背後向曼支瑪人射箭。
” 他們剛剛化整為零,撤退到密林深處,那群土匪的先頭部隊就已經沖過空地,追了上來。
泰山在地上忙碌了一會兒,便上了樹,并且三下兩下攀到“上層通道”,然後折回頭向村莊飛奔而去。
在村莊上方,他發現所有阿拉伯人和曼支瑪人都去追捕黑人弟兄們去了,村子裡隻剩下戴着鎖鍊的囚徒和一個看守。
看守站在敞開着的大門旁邊,向着森林張望,沒看見一個身輕如燕的巨人已經從村街那頭的大樹上跳了下來。
他拉滿弓,輕手輕腳地向那個還蒙在鼓裡的家夥摸去。
那些被抓起來的黑人已經看見泰山。
他們充滿驚奇和希望,睜大眼睛凝視着他們的救星。
現在,泰山離那個曼支瑪人隻剩下十步遠了。
弓如滿月,泰山眯細一雙灰眼睛,仔細瞄準,然後松手放箭。
隻聽嘣地一聲,弦響箭出,匪徒一聲沒吭,撲倒在地,箭杆穿透他的心髒,在胸口窩露出一尺長。
泰山轉身朝那50個女人孩子跑去。
他們的脖頸都被鐵鍊套着,鎖在一條長長的“奴隸索”上。
因為時間緊迫,無法逐一打開這種古老的扣鎖,泰山隻得讓他們跟在自己身後,“披柳戴鎖”而行。
他從那個看守身邊揀起步槍和子彈袋,領着這群快活的囚徒,從栅門魚貫而出,向空地那頭的森林走去。
這真是緩慢而又艱難的跋涉。
因為誰也沒戴過這種“奴隸索”,舉手投足都成了難事,倘有一個人磕磕絆絆摔倒,就會把别人也都帶倒,結果耽擱了許多時間。
而且泰山生怕碰上從森林裡返回來的匪徒,不得不領着大家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
遠處偶爾傳來陣陣槍聲,說明那股阿拉伯匪幫和村民們還時有交鋒。
不過泰山知道,如果大夥兒聽從他的勸告,傷亡絕不會比那幫強盜多。
傍晚,槍聲完全停息了。
泰山明白阿拉伯人一定都回村裡去了。
想到發現看守被殺,俘虜被救走,匪徒們一定氣得發瘋,泰山臉上情不自禁露出一絲勝利的微笑。
為了給這群氣壞了的阿拉伯人“火上燒油”’,他曾經打算把村子裡貯存的大量象牙拿走一部分。
後來轉念一想,覺得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而且,冉讓這些可憐的女人們扛沉重的象牙,額外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未免太殘酷了。
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一個好主意,覺得隻要依計而行,肯定不會讓阿拉伯人從村子裡搶走一枚象牙。
直到後半夜,泰山才把這支動作遲緩、步履艱難的隊伍帶到獵象的場地。
他們離這兒很遠便看到黑人們在匆匆開辟出來的宿營地中間生起的一大堆簧火。
一則為了取暖,二則為了吓獅子。
泰山走近宿營地的時候,大聲叫喊着,告訴他們是自己人回來了。
宿營地的黑人們看見這一長串“披枷戴鎖”的朋友、親戚走進火光之中,都快活地跳起來迎了上去。
他們本來以為永遠失去了這些鄉親,也永遠失去了泰山,現在見他們平安歸來,都要大擺象肉筵席,通宵宴飲,以示慶祝。
泰山制止了他們,一定要大夥兒好好睡上一覺,因為第二天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過,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連睡覺都是一件難事。
因為那些在白天的殺戮與戰鬥中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女人們号啕大哭,吵得人難以入睡。
泰山費了好大勁兒才勸得她們止住哭聲。
他說,他們這樣大哭大叫會把阿拉伯人引到這裡,到時候,大夥兒就都完了。
天亮之後,泰山向武士們講解了他的作戰計劃。
武士們沒有異議,一緻認為這是除掉這幫“不速之客”,為親人報仇的最穩妥、最有把握的辦法。
泰山的主意是:首先,婦女兒重要在20名年老或年紀太小的武士的保護之下,向南撤離到完全脫離危險的地方。
泰山告訴他們,要臨時搭幾個遮風擋雨的窩棚,還要在營地四周用帶刺的灌木築一道圍牆。
因為他的作戰方案要經過好多天、甚至好幾個星期才能完成。
在此期間,武士們不可能來這個新開辟的宿營地。
兩個小時以後,黑人武士包圍了村莊。
包圍圈稀稀拉拉,隔一段距離,有一名武士隐蔽在可以俯瞰栅欄的大樹上。
不一會兒,村子裡的一個曼支瑪人被箭射穿,倒在地上。
沒有進攻時可怕的呐喊聲,也沒有土人們平時沖鋒時那種揮舞長矛的虛張聲勢,但是,死神不時從寂靜的叢林裡悄無聲息地走來。
這種異乎尋常的進攻使阿拉伯人和他們的奴隸陷入極大的憤怒之中。
他們跑到栅門口,要對這個莽撞的作惡者進行可怕的報複,突然意識到,壓根兒就不知道敵人在哪兒。
就在他們站在栅門旁邊指指劃劃、吵吵嚷嚷、争論不休的時候,一丈箭射穿了一個阿拉伯人的心髒,那人一聲沒吭倒在地上。
泰山把部落裡最好的弓箭手都安排在村莊周圍的大樹上,而且要求他們做到,即使敵人面對他們藏身的大樹,也不能讓他們看出蛛絲馬迹。
還規定,向匪徒射箭之後,趕快在樹幹後面藏好,而日在确實弄清楚沒人注意藏身的那棵大樹
而我們隻要提高警惕,就可以從大樹背後向曼支瑪人射箭。
” 他們剛剛化整為零,撤退到密林深處,那群土匪的先頭部隊就已經沖過空地,追了上來。
泰山在地上忙碌了一會兒,便上了樹,并且三下兩下攀到“上層通道”,然後折回頭向村莊飛奔而去。
在村莊上方,他發現所有阿拉伯人和曼支瑪人都去追捕黑人弟兄們去了,村子裡隻剩下戴着鎖鍊的囚徒和一個看守。
看守站在敞開着的大門旁邊,向着森林張望,沒看見一個身輕如燕的巨人已經從村街那頭的大樹上跳了下來。
他拉滿弓,輕手輕腳地向那個還蒙在鼓裡的家夥摸去。
那些被抓起來的黑人已經看見泰山。
他們充滿驚奇和希望,睜大眼睛凝視着他們的救星。
現在,泰山離那個曼支瑪人隻剩下十步遠了。
弓如滿月,泰山眯細一雙灰眼睛,仔細瞄準,然後松手放箭。
隻聽嘣地一聲,弦響箭出,匪徒一聲沒吭,撲倒在地,箭杆穿透他的心髒,在胸口窩露出一尺長。
泰山轉身朝那50個女人孩子跑去。
他們的脖頸都被鐵鍊套着,鎖在一條長長的“奴隸索”上。
因為時間緊迫,無法逐一打開這種古老的扣鎖,泰山隻得讓他們跟在自己身後,“披柳戴鎖”而行。
他從那個看守身邊揀起步槍和子彈袋,領着這群快活的囚徒,從栅門魚貫而出,向空地那頭的森林走去。
這真是緩慢而又艱難的跋涉。
因為誰也沒戴過這種“奴隸索”,舉手投足都成了難事,倘有一個人磕磕絆絆摔倒,就會把别人也都帶倒,結果耽擱了許多時間。
而且泰山生怕碰上從森林裡返回來的匪徒,不得不領着大家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
遠處偶爾傳來陣陣槍聲,說明那股阿拉伯匪幫和村民們還時有交鋒。
不過泰山知道,如果大夥兒聽從他的勸告,傷亡絕不會比那幫強盜多。
傍晚,槍聲完全停息了。
泰山明白阿拉伯人一定都回村裡去了。
想到發現看守被殺,俘虜被救走,匪徒們一定氣得發瘋,泰山臉上情不自禁露出一絲勝利的微笑。
為了給這群氣壞了的阿拉伯人“火上燒油”’,他曾經打算把村子裡貯存的大量象牙拿走一部分。
後來轉念一想,覺得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
而且,冉讓這些可憐的女人們扛沉重的象牙,額外增加不必要的負擔,未免太殘酷了。
過了一會兒,他又想出一個好主意,覺得隻要依計而行,肯定不會讓阿拉伯人從村子裡搶走一枚象牙。
直到後半夜,泰山才把這支動作遲緩、步履艱難的隊伍帶到獵象的場地。
他們離這兒很遠便看到黑人們在匆匆開辟出來的宿營地中間生起的一大堆簧火。
一則為了取暖,二則為了吓獅子。
泰山走近宿營地的時候,大聲叫喊着,告訴他們是自己人回來了。
宿營地的黑人們看見這一長串“披枷戴鎖”的朋友、親戚走進火光之中,都快活地跳起來迎了上去。
他們本來以為永遠失去了這些鄉親,也永遠失去了泰山,現在見他們平安歸來,都要大擺象肉筵席,通宵宴飲,以示慶祝。
泰山制止了他們,一定要大夥兒好好睡上一覺,因為第二天還有許多重要的事情要做。
不過,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連睡覺都是一件難事。
因為那些在白天的殺戮與戰鬥中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女人們号啕大哭,吵得人難以入睡。
泰山費了好大勁兒才勸得她們止住哭聲。
他說,他們這樣大哭大叫會把阿拉伯人引到這裡,到時候,大夥兒就都完了。
天亮之後,泰山向武士們講解了他的作戰計劃。
武士們沒有異議,一緻認為這是除掉這幫“不速之客”,為親人報仇的最穩妥、最有把握的辦法。
泰山的主意是:首先,婦女兒重要在20名年老或年紀太小的武士的保護之下,向南撤離到完全脫離危險的地方。
泰山告訴他們,要臨時搭幾個遮風擋雨的窩棚,還要在營地四周用帶刺的灌木築一道圍牆。
因為他的作戰方案要經過好多天、甚至好幾個星期才能完成。
在此期間,武士們不可能來這個新開辟的宿營地。
兩個小時以後,黑人武士包圍了村莊。
包圍圈稀稀拉拉,隔一段距離,有一名武士隐蔽在可以俯瞰栅欄的大樹上。
不一會兒,村子裡的一個曼支瑪人被箭射穿,倒在地上。
沒有進攻時可怕的呐喊聲,也沒有土人們平時沖鋒時那種揮舞長矛的虛張聲勢,但是,死神不時從寂靜的叢林裡悄無聲息地走來。
這種異乎尋常的進攻使阿拉伯人和他們的奴隸陷入極大的憤怒之中。
他們跑到栅門口,要對這個莽撞的作惡者進行可怕的報複,突然意識到,壓根兒就不知道敵人在哪兒。
就在他們站在栅門旁邊指指劃劃、吵吵嚷嚷、争論不休的時候,一丈箭射穿了一個阿拉伯人的心髒,那人一聲沒吭倒在地上。
泰山把部落裡最好的弓箭手都安排在村莊周圍的大樹上,而且要求他們做到,即使敵人面對他們藏身的大樹,也不能讓他們看出蛛絲馬迹。
還規定,向匪徒射箭之後,趕快在樹幹後面藏好,而日在确實弄清楚沒人注意藏身的那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