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儒的話

關燈
女人的臉 女人為熱情所驅使,不可思議地會表現出少女般的面孔。

    特别是這種熱情,也并不妨礙對陽傘的熱情。

     處世智慧 滅火并不像放火那樣容易。

    這種處世智慧的代表人物也許是《漂亮朋友》②的主人公。

    他在結交戀人的時候,已經在考慮到絕交了。

     ②《漂亮朋友》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

     又 如果單純處世的話,還是不患熱情不足為好。

    毋甯說危險的顯然是冷淡不足。

     恒産 沒有恒産的就沒有恒心,是兩千年往昔的事。

    現在有恒産的好像也沒有恒心。

     他們 我對他們夫婦沒有戀愛就擁抱着過起生活來大為驚歎。

    但是,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會對一對戀人擁抱而死感到驚歎不已。

     作家創造的語言 “奇特”、“高等遊民”、“自我暴露狂”、“老一套”等語言流行在文壇上,是從夏目先生開始的。

    作家創造的這種語言,在夏目先生之後當然也不是沒有的。

    久米正雄君創造的“微現苦笑”、“逞強膽怯”等可能是最突出的吧。

    另外使用“等、等、等”,是宇野浩二①君的創造。

    我們并不總是有意識地表示敬佩。

    不僅這樣,有時還有意識地對我們心目中的敵人、妖怪和狗表示敬佩。

    在咒罵某作家的文章裡,引用那個作家創造的語言,也許并不一定是偶然的。

     ①宇野浩二(1891-1961),日本小說家。

     幼兒 我們究竟為什麼喜歡幼小的孩子呢?這個理由的一半,至少是由于用不着擔心被小孩子欺騙。

     又 隻是在面對小孩子的時候——或者隻是在面對狗貓的時候,我們才恬然地把我們的愚蠢公開出來而不以為恥。

     池大雅① ①池大雅(1723-1776),日本江戶時代南畫代表人物,通稱菱屋嘉左衛門。

     “大雅是個頗為粗擴不拘小節之人,疏于世情之事,在迎其妻室玉瀾②時,不知夫婦之道,由此可略察其人。

    ” ②玉瀾(?-1784),池大雅之妻,同為江戶時代南畫代表人物。

     “大雅迎其妻而不知夫婦之道的故事,從脫離人的生活來說,可謂饒有風趣的;但是,從完全沒有常識的愚蠢言之,大概也可以這麼說。

    ” 相信這種傳說的人,正如此處引用的文章所示,在今天的藝術家和美術史家之間仍然存在。

    大雅在娶玉瀾時也許沒有行夫婦之道,然而,如果因而相信他不懂夫婦之道的話——那麼這個人自己無疑就有着強烈的性欲,同時還由于這個人确信假如确實懂得夫婦之道的話,不實行是不可能的。

     荻生徂徕① ①荻生徂徕(1666-1728),日本江戶時代的漢學家。

     荻生徂徕嚼着炒豆大罵古人以為快。

    我相信他嚼着炒豆是為了節儉,而他為什麼罵古人我卻一直搞不明白。

    但是今天想想看,那是由于比起罵今人來誠然是無礙的緣故。

     小楓樹 用手稍微摸摸小楓樹的樹幹,樹梢簇生的幼芽就會像神經似地震顫起來。

    植物真是令人毛骨悚然! 癞蛤蟆 最美麗的石竹色正是癞蛤蟆舌頭的顔色。

     鴉 我在一個雪後的傍晚,站在鄰居的屋頂上,看過黑漆漆的烏鴉。

     作家 寫文章最不可缺少的東西是創作的熱情。

    為使其創作熱情高漲,最不可缺少的東西是某種程度的健康。

    輕視瑞典式體操①、素食主義、複方澱粉酶,而想要為文者是無志。

     ①瑞典式體操是現代體操的源流,十九世紀初由瑞典人林格創始,分為醫療體操、教育體操、兵式體操、美容體操四部分。

     又 想要為文者,不管是怎樣一個城市裡的人,他的靈魂深處必須是一個野蠻人。

     又 想要為文者以其自身為恥辱,是罪惡。

    在以自身為恥辱的心靈上,什麼獨創的萌芽也沒有生長過。

     又 蜈蚣:你用腳走路給我看看! 蝶:哼,你用翅膀飛給我看看! 又 氣韻是作家的後腦勺。

    作家自己是看不到的。

    假如硬是要看,大概隻能扭斷了頸骨。

     又 批評家:你隻能寫職員的生活嗎? 作家:難道有什麼都能寫的人嗎? 又 一切古來的天才,都在我們凡人的手夠不到的牆壁的釘子上挂帽子。

    不過必須有踏腳的凳子。

     又 但是,那個踏腳的凳子,無論在哪一家舊貨商店裡都能有的。

     又 任何作家在某方面都具有木匠的面孔。

    但是,這不是恥辱。

    任何木匠也在某方面具有作家的面孔。

     又 不僅如此,任何作家同時又在開店鋪。

    什麼?我的作品賣不出去嗎?告訴你吧,那是在沒有人買的時候呀!或者那是在我不出售也無所謂的時候啊! 又 演員或歌唱家的幸福是他們的作品不留下來。

    ——我有時不免這樣想。

     以下為遺稿: 辯護 辯護自己比辯護他人要困難。

    如果有懷疑的話,你就看看律師吧! 女人 健全的理性在命令:“爾,勿近女人。

    ” 但是,健全的本能卻在發出完全相反的命令:“爾,勿避女人。

    ” 又 女人對我們男子來說是真正的人生,即諸惡之源。

     理性 我是瞧不起伏爾泰的。

    假如理性始終存在的話,我們隻能對我們的存在加以滿腔的詛咒。

    但是,陶醉于贊賞世界的Candide①的作者是多麼幸福啊! ①即《天真漢》,是法國啟蒙思想家、哲學家、作家伏爾泰(1694-1778)的哲理小說。

     自然 我們之所以愛自然——其原由之一,至少是由于它不像我們人那樣既嫉妒又欺騙。

     處世方法 最賢明的處世方法是既蔑視社會的因襲,又過着與社會的因襲不相矛盾的生活。

     崇拜女人 崇拜“永世的女性”的歌德,确實是一個幸福的人。

    但是,輕蔑雌Yahoo②的斯威夫特卻不能不在瘋狂中死去。

    這是不是由于女性的詛咒呢?還是由于理性的詛咒呢? ②即耶胡,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遊記》(1726)中所描寫的馬國裡供馬驅使的畜類(指人)。

    當時的社會罪惡,諸如貪财好鬥。

    酗酒荒淫都集中在他們身上。

     理性 理性教給我的,終究是理性的沒有力量。

     命運 命運比之偶然是必然。

    “命運在性格中”這句話,決非在等閑中産生的。

     教授 如果借用醫學用語的話,講授文藝就等于是臨床醫療。

    但是,他們卻不曾摸到人生的脈搏。

    特别是他們之中有人雖懂得英法的文藝,卻聲稱不懂得生育了他們的祖國的文藝。

     知德合一 我們連我們自身都不知道。

    何況想把我們的所知付諸實踐,那就更困難了。

    寫了《智慧和命運》的梅特林克對智慧和命運也是一無所知的。

     藝術 最難的藝術是随随便便地送走了人生,但是“随随便便”的意思,并不是厚顔無恥的意思。

     自由思想家 自由思想家的弱點就因為是自由思想家。

    他終究不能像狂信分子那樣兇猛地去戰鬥。

     宿命 宿命也許是後悔之子。

    ——或者後悔也許是宿命之子。

     他的幸福 他的幸福是由于他自己沒有教養。

    同時這也是他的不幸——啊,多麼無聊呀! 小說家 最好的小說家是“通曉世故的詩人”。

     語言 一切語言都像錢币一樣具有兩面。

    例如“敏感的”這種語言的另一面就隻能是“懦怯的”。

     某物質主義者的信條 “我不信仰神。

    但信仰神經。

    ” 傻瓜 傻瓜總認為他以外的人全都是傻瓜。

     處世的才能 不論怎麼說,“憎惡”也是處世的才能之一。

     忏悔 古人在神前忏悔。

    今人在社會面前忏悔。

    于是,除了傻瓜和壞蛋,不論什麼人不作些忏悔,也許是不能夠忍受人世之苦的。

     又 但是,不論是誰的忏悔,能有多大的信用,自然又當别論。

     《新生》讀後 果真能有“新生”嗎? 托爾斯泰 讀了畢爾可夫①的托爾斯泰傳,就能知道托爾斯泰的《我的忏悔》和《我的宗教》都是謊言。

    但是,沒有比不斷重複着這個謊言的托爾斯泰的心更悲慘的了。

    他的謊言比起他人的真實,卻滴着更多的鮮血。

     ①畢爾可夫(1860-1934),列夫·托爾斯泰創辦的雜志《仲裁者》的經辦人。

     兩個悲劇 斯特林堡的生涯的悲劇,是“走馬觀花”的悲劇。

    但是,托爾斯泰的生涯的悲劇,不幸的不是“走馬觀花”。

    所以後者比起前者以更大的悲劇而告終。

     斯特林堡 他無所不知。

    而他把自己知道的毫無保留地暴露出來。

    毫無保留地——不,他和我們一樣,也許多少有些打算的吧! 又 斯特林堡說,他在《傳說》裡對死是不是痛苦的曾經進行過實驗。

    但是,這種實驗并不是遊戲所能做得到的。

    他也是“一方面想死而又沒有死”的一個人。

     一個理想主義者 他毫不懷疑自己是個現實主義者。

    但是,他自己畢竟是把他自己理想化了。

     恐懼 使我們掌握起武器,常常是由于對敵人的恐懼。

    而且常常是對并不存在的架空的敵人的恐懼。

     我們 我們都以我們自身為羞恥,同時又恐懼它們。

    但是,誰也不坦率地講出這一事實來。

     戀愛 戀愛是受到性欲的詩的表現的一種東西。

    至少不受詩的表現的性欲,是沒有價值稱為戀愛的。

     一個老練的人 他的确是老練的人。

    在能引起醜聞的時候,他是決不搞戀愛的。

     自殺 所有的人共同的唯一的感情,就是對死的恐怖。

    在道德上自殺的人名譽不好,也許并不是偶然的。

     又 對自殺進行辯護的蒙坦,是包含着幾多真理的。

    不自殺的人并不是不自殺,而是因為不能自殺。

     又 我想死的話,什麼時候都可以死呀! 那麼你死一個看看! 革命 革命之上再革命吧!那麼,比起今天來我們就會嘗到合理的人世之苦。

     死 邁蘭德頗為正确地叙述了死的魅力。

    實際上我們隻要是在某種機會下,受到死的魅力的感動,那就很難逃出這個圈子之外。

    不僅如此,就好像圍着同心圓,一步步走向死。

     “伊呂波”短歌① ①“伊呂波”短歌,也作色葉歌,傳說是日本平安時代初期的僧人空海(774-835)所作,實際上是平安時代中期的作品。

    内容充滿了佛教的過世思想。

     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思想,也許都在《伊呂波》短歌裡了。

     命運 遺傳、境遇、偶然——掌管我們命運的就是這三者。

    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喜歡好了。

    但是談論其他,那是太冒昧了。

     嘲笑者 嘲笑他人的人,同時也是害怕被他人所嘲笑的人。

     一個日本人的語言 讓我當苦工吧!否則給我言論自由吧! 人性的,富有人性的 人性的、富有人性的東西,大體上說确實是動物性的。

     某才子 他深信自己哪怕是能變成壞蛋,也決不能變成傻瓜。

    但是,過了些年一看,盡管沒有變成壞蛋,卻始終是一個傻瓜。

     希臘人 把複仇之神置于朱庇特之上的希臘人喲,你們是熟知了一切。

     又 但是這也表現了我們人的進步是怎樣的緩慢。

     《聖經》 一個人的智慧比不上民族的智慧。

    假如稍微再簡潔一些的話…… 某孝行者 他孝順母親。

    當然懂得用愛撫和接吻,使成為寡婦的母親得到性的安慰。

     某惡魔主義者 他是惡魔主義的詩人。

    但是,在真實生活上,隻越過一次安全地帶,就不想再吃苦頭了。

     某個自殺者 他為了細小的事情而決心自殺。

    但是,根據這種理由自殺,損害了他的自尊心。

    他握着手槍,傲岸地自言自語說:“拿破侖被跳蚤咬了,一定也會覺得癢的啊!” 某左傾主義者 他是最左翼的最左翼。

    因此也就瞧不起最左翼。

     不自覺 我們性格上的特點——至少是最顯著的特點,是不自覺超過了我們的自覺。

     矜持 我們最感到自豪的隻是我們不擁有的東西。

    實例:T擅長德語。

    但是,他桌子上經常放着的卻是英語書。

     偶像 不論什麼人對破壞偶像是沒有異議的。

    同時把自己當成偶像,也是沒有異議的。

     又 但是,不論什麼人也不可能泰然地當上偶像。

    當然天命自當例外。

     天國之民 天國之民,首先應該沒有胃囊和生殖器。

     某幸福者 他比誰都單純。

     自我嫌惡 自我最嫌惡的征候,是在一切事物中尋找謊言。

    不,不隻是這樣。

    還要在尋找謊言中絲毫也不感到滿足。

     外表 最膽怯的人一向顯得最勇敢。

     人性 我們人的特征,是産生神所決不産生的過失。

     懲罰 沒有比不受懲罰更痛苦的懲罰了。

    這種決不受懲罰,倘若受到神的保障,自當别論。

     犯罪 在道德或法律範圍内的冒險行為——就是犯罪。

    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犯罪,都不能不帶有傳奇的色彩。

     我 我沒有良心。

    我隻有神經。

     又 我每每認為别人死了好,而在别人之中甚至也包括了我的親骨肉在内。

     又 我每每這樣想:我迷戀她時,她迷戀我;我讨嫌她時,她也讨嫌我就好了。

     又 我過了三十歲以後,每逢要發生戀愛,就拼命地作抒情詩,不等深入即退卻了。

    但是,這在道德上并不是我的進步,隻是覺得在内心裡要稍微打打算盤才好的緣故。

     又 我和深深愛着的女人談上一小時以上的話,也是會感到厭倦無聊的。

     又 我常常說謊。

    但是,不論是行諸文字,還是用嘴說,謊言都極為拙劣。

     又 和第三者共有一個女人不會使我不滿。

    但是在不知道第三者是幸福還是不幸這一事實時,常常不知怎的,突然對這個女人感到了厭惡。

     又 和第三者共有一個女人不會使我不滿。

    但有一個條件:要麼和第三者素不相識,要麼關系非常疏遠才成。

     又 我對為愛第三者而背着丈夫的女人,仍抑制不住對她的戀愛。

    但是,由于愛第三者而不顧孩子的女人,我卻感到全身的憎惡。

     又 隻有天真無邪的孩子才能使我多愁善感。

     又 我不到三十歲的時候,曾愛上了一個女人。

    這位女性有一次對我說:“很對不起你的妻子。

    ”我倒并不覺得怎麼特别對不起我的妻子。

    但是,奇怪的是這句話打動了我的心靈。

    我率直地這樣想:也許我也對不起這個女人。

    我至今對這位女性仍然懷着溫柔的感情。

     又 我對金錢是冷淡的。

    當然是因為不愁吃。

     又 我是孝敬雙親的,因為雙親都到了暮年。

     又 我對兩三位朋友就算是沒講過真心話,但也沒有說過一次謊。

    因為他們也從不說謊。

     人生 即使是革命加革命,我們人的生活除“作為被選上的少數”,都是黯淡無望的。

    而‘作為被選上的少數’也隻不過是‘傻瓜或壞蛋’的異名罷了。

     民衆 莎士比亞、歌德、李太白、近松門左衛門都将消亡。

    可是藝術在民衆中一定會留下種子。

    我在大正十二年①寫道“甯為玉碎,不為瓦全”。

    至今我也沒有動搖這種信念。

     ①大正十二年是1923年。

     又 聽聽鐵錘擊打的有節奏的聲音吧!隻要是那節奏存在,藝術就将永不消亡。

    (年号改為昭和①的第一天) ①1926年日本的年号改為昭和。

     又 我是失敗了。

    但是,創造我者必然還會創造他人。

    一棵樹的枯萎隻不過是區區小事而已。

    隻要保存着無數種子的土地依然存在。

    (同上) 某夜的感想 睡眠比死快樂,至少無疑是容易的。

    (年号改為昭和的第二天) 一九二三年——一九二七年作 呂元明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