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關燈
小
中
大
龍
芥川龍之介
一
宇治大納言隆國①:“唉,午覺醒來,覺得今天好像格外熱,一點風也沒有,連纏在松樹枝上的藤花都紋絲不動。
平時聽上去那麼涼爽的泉水聲一夾上蟬聲,就反而使人覺得悶熱了。
喏,再讓僮兒們給扇扇風吧。
” ①宇治大納言隆國,原名源隆國(1004-1077),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文學家,因其别墅在山城國宇治,世人稱為宇治大納吉。
(日本古代宮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大政大臣,其次是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僅次于右大臣。
)據說日本最古的說話集《今昔物語》就是源隆國把路人講的故事筆錄而成。
“怎麼,路上行人都集合了嗎?那麼,就去吧。
僮兒們,别忘了扛着那把大蒲扇,跟我來。
” “喂,列位,我就是隆國。
原諒我光着個膀子,失禮,失禮。
” “說來我今天是有求于各位,才特地勞各位到宇治亭來。
最近我偶爾到了此地,也想跟旁人一樣寫寫小說。
仔細想來,我成天隻在宮廷出出進進,肚子裡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記下來的故事。
然而我生性懶惰,最怕開動腦筋,想些複雜的情節。
因此,從今天起,想懇求各位過路的,每人講一個古老的故事,好讓我編成小說。
這樣一來,準能廣泛收集到意想不到的逸事奇聞,車載鬥量。
能不能麻煩大夥兒替我滿足這個願望呢?” “哦,你們樂意幫助?那太好了。
那麼我就順序聽大夥兒講吧。
” “喂,僮兒們,用大蒲扇給在座的扇扇,這樣多少能涼快些。
鑄工、陶工都不要客氣,你們倆快過來,靠這張桌子坐。
賣飯卷的大娘,桶嘛最好撂在廊子角落裡,别讓太陽曬着。
法師也把銅鼓①摘下來好不好。
那邊的武士和山僧,你們都鋪上竹席了吧。
” ①原文作金鼓,一種空心、扁圓形的佛教樂器。
僧侶布道時挂在脖子上,或系在佛堂的架子上擊打。
二 “好的,要是準備好了,首先就請年長的老陶工随便講點什麼吧。
” 老陶工:“哎呀呀,您可太客氣了,還要把我們下等人講的逐個寫成故事——以我的身分,光是這一點,就真不敢當啊。
可是恭敬不如從命,那麼我就不揣冒昧,講個無聊的傳說吧。
請您姑且耐着性子聽我講來。
” “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奈良有個叫作藏人得業惠印的和尚,他的鼻子大得不得了,而且鼻尖一年到頭紅得厲害,簡直像是給蜜蜂螫過似的。
奈良城的人們就給他起了個外号叫鼻藏——原先叫他大鼻藏人得業,後來嫌太長了,不知不覺就叫成鼻藏人。
過不了多久,還嫌太長,索性鼻藏鼻藏地喊開了。
當時我在奈良興福寺裡親眼見到過他一兩次,怪不得要罵他鼻藏了,真是舉世無雙的紅天狗②鼻啊。
一天晚上,這個外号叫鼻藏。
鼻藏人、大鼻藏人得業的惠印法師沒帶弟子,一個人悄悄地來到猿澤池畔,在采女柳③前面的堤岸上高高地豎起一塊告示牌,上面大書‘三月三日龍由此池升天’。
其實,惠印并不知道猿澤池裡是不是真住着龍。
至于三月三日有龍升天,更純粹是他信口開河。
不,毋甯說是不升天倒來得更确切一些。
那麼他為什麼要開這樣一個荒唐的玩笑呢?因為奈良僧俗兩界的人動不動就奚落他的鼻子,他氣憤不過,打算好好捉弄捉弄他們,解解恨。
于是就千方百計設了這麼個騙局。
您聽了一定覺得好笑,但這是從前的事,當時到處都有喜歡惡作劇的人。
” ②天狗是日本古代想象中的一種紅臉。
高鼻、有翼的怪物,神通廣大。
③采女是日本古代後宮女官的職稱,傳說有個采女因失寵于天皇而在這棵柳樹旁投猿澤池自盡,故名。
“話說第二天頭一個發現這塊告示牌的是每天早晨都來參拜興福寺如來佛的一個老太婆。
她手上挂着念珠,忙忙叨叨地拄着竹拐棍,來到了霭霧彌漫的池畔。
一看,采女柳下面新立起一塊告示牌。
老太婆心裡納悶,想道:要說是法會的告示牌,怎麼會立在這麼個古怪的地方呢?可是她不識字,打算就這樣走過去。
恰好迎面來了一個披着袈裟的法師,她就請法師給念了念。
誰聽到‘三月三日龍由此池升天’都會吃驚的,老太婆也吓了一大跳,把彎了的腰伸伸直,望着法師的臉發怔:”這池子裡有龍嗎?‘據說法師反倒挺鎮靜地向她說起教來:“
平時聽上去那麼涼爽的泉水聲一夾上蟬聲,就反而使人覺得悶熱了。
喏,再讓僮兒們給扇扇風吧。
” ①宇治大納言隆國,原名源隆國(1004-1077),日本平安時代中期的文學家,因其别墅在山城國宇治,世人稱為宇治大納吉。
(日本古代宮廷中最高的官職是大政大臣,其次是左大臣、右大臣;大納言僅次于右大臣。
)據說日本最古的說話集《今昔物語》就是源隆國把路人講的故事筆錄而成。
“怎麼,路上行人都集合了嗎?那麼,就去吧。
僮兒們,别忘了扛着那把大蒲扇,跟我來。
” “喂,列位,我就是隆國。
原諒我光着個膀子,失禮,失禮。
” “說來我今天是有求于各位,才特地勞各位到宇治亭來。
最近我偶爾到了此地,也想跟旁人一樣寫寫小說。
仔細想來,我成天隻在宮廷出出進進,肚子裡實在沒有什麼值得記下來的故事。
然而我生性懶惰,最怕開動腦筋,想些複雜的情節。
因此,從今天起,想懇求各位過路的,每人講一個古老的故事,好讓我編成小說。
這樣一來,準能廣泛收集到意想不到的逸事奇聞,車載鬥量。
能不能麻煩大夥兒替我滿足這個願望呢?” “哦,你們樂意幫助?那太好了。
那麼我就順序聽大夥兒講吧。
” “喂,僮兒們,用大蒲扇給在座的扇扇,這樣多少能涼快些。
鑄工、陶工都不要客氣,你們倆快過來,靠這張桌子坐。
賣飯卷的大娘,桶嘛最好撂在廊子角落裡,别讓太陽曬着。
法師也把銅鼓①摘下來好不好。
那邊的武士和山僧,你們都鋪上竹席了吧。
” ①原文作金鼓,一種空心、扁圓形的佛教樂器。
僧侶布道時挂在脖子上,或系在佛堂的架子上擊打。
二 “好的,要是準備好了,首先就請年長的老陶工随便講點什麼吧。
” 老陶工:“哎呀呀,您可太客氣了,還要把我們下等人講的逐個寫成故事——以我的身分,光是這一點,就真不敢當啊。
可是恭敬不如從命,那麼我就不揣冒昧,講個無聊的傳說吧。
請您姑且耐着性子聽我講來。
” “我們還年輕的時候,奈良有個叫作藏人得業惠印的和尚,他的鼻子大得不得了,而且鼻尖一年到頭紅得厲害,簡直像是給蜜蜂螫過似的。
奈良城的人們就給他起了個外号叫鼻藏——原先叫他大鼻藏人得業,後來嫌太長了,不知不覺就叫成鼻藏人。
過不了多久,還嫌太長,索性鼻藏鼻藏地喊開了。
當時我在奈良興福寺裡親眼見到過他一兩次,怪不得要罵他鼻藏了,真是舉世無雙的紅天狗②鼻啊。
一天晚上,這個外号叫鼻藏。
鼻藏人、大鼻藏人得業的惠印法師沒帶弟子,一個人悄悄地來到猿澤池畔,在采女柳③前面的堤岸上高高地豎起一塊告示牌,上面大書‘三月三日龍由此池升天’。
其實,惠印并不知道猿澤池裡是不是真住着龍。
至于三月三日有龍升天,更純粹是他信口開河。
不,毋甯說是不升天倒來得更确切一些。
那麼他為什麼要開這樣一個荒唐的玩笑呢?因為奈良僧俗兩界的人動不動就奚落他的鼻子,他氣憤不過,打算好好捉弄捉弄他們,解解恨。
于是就千方百計設了這麼個騙局。
您聽了一定覺得好笑,但這是從前的事,當時到處都有喜歡惡作劇的人。
” ②天狗是日本古代想象中的一種紅臉。
高鼻、有翼的怪物,神通廣大。
③采女是日本古代後宮女官的職稱,傳說有個采女因失寵于天皇而在這棵柳樹旁投猿澤池自盡,故名。
“話說第二天頭一個發現這塊告示牌的是每天早晨都來參拜興福寺如來佛的一個老太婆。
她手上挂着念珠,忙忙叨叨地拄着竹拐棍,來到了霭霧彌漫的池畔。
一看,采女柳下面新立起一塊告示牌。
老太婆心裡納悶,想道:要說是法會的告示牌,怎麼會立在這麼個古怪的地方呢?可是她不識字,打算就這樣走過去。
恰好迎面來了一個披着袈裟的法師,她就請法師給念了念。
誰聽到‘三月三日龍由此池升天’都會吃驚的,老太婆也吓了一大跳,把彎了的腰伸伸直,望着法師的臉發怔:”這池子裡有龍嗎?‘據說法師反倒挺鎮靜地向她說起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