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刀傷”的背後
關燈
小
中
大
着,緊接着歹徒向明子撲來。
明子本能地擡起右手招架,頓覺右臂一陣麻木,這一掙紮使刀從歹徒的手中滑落。
明子發出驚叫,于是他向房門那邊奪路而逃。
歹徒逃走後,明子捂着傷口在地上蹲了一會兒,但還是振作精神走進卧室。
丈夫谷口仰面躺在床上已經斷氣,胸口全都是血。
雖然記得那以後就回到内客廳裡打110電話報警,但明子說,那時自己做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得了。
不過,聽說縣警指揮室接到明子的報案是11時10分。
“——就是說,歹徒是右手握着刀舞動着從你的正面刺中你的右臂的?” “是的。
”明子露出慎重思考的目光點點頭。
“當時……你穿的就是這身衣服?” 高見重又望着明子橄榄綠的上衣和在醫院的薄毯下露出的淺茶色長褲,寬袖上衣的胸前有三點小血污,化學纖維散發出銀色的光。
“是的。
”她機械地點點頭。
“那麼,右臂的衣袖也劃破了吧。
” “是啊……不!當時我正卷起衣袖,因為房間裡很熱。
所以,衣袖沒有劃破。
” 明子放松頗顯理智的嘴唇露出無奈的苦笑,将蓋着包紮帶而沒有被劃破的右袖向高見擡了擡。
“難怪。
” 高見想起進病房之前向醫生訊問時醫生對他說的話。
明子的傷是從右時向右碗的方向劃去,深度0.8厘米,長4厘米,從傷口的流向來看,正如明子所說,是與高個子歹徒面對面搏鬥時受到的刀傷,這沒什麼不正常——同時,兇器是登山用的小刀。
落在明子被刺的那間内客廳的中央,那把小刀無疑就是刺中谷口心髒和明子手腕的同一把兇器。
這隻要對照血痕和傷口就能斷定。
據明子說,小刀不是谷口家的。
刀柄上一個指紋也沒有采集到。
“歹徒是赤着手握着刀嗎?” 面對這個問題,明子稍稍考慮了一下,最後答道:“記得好像戴着白色的手套。
” “兇手你見過嗎?” 高見的提問觸及到更重要的關鍵。
“那個人,我好像一點兒也不認識。
” 明子很索然地閉緊着嘴唇。
“對方的臉,你應該看見了吧。
” “是啊。
不過,隻有廚房的燈開着,在内客廳裡隻能看見一個影子,所以沒有看清楚……” “那麼,體形和服裝還記得吧?” 她零零星星地回憶起那人身高有170多厘米,身材魁梧,肩膀很有力,身上穿着短袖襯衫和長褲,好像還戴着白色軍用手套。
“腳上呢?” “鞋子好像沒有穿……” “發型怎麼樣?——” “這……記不清楚……” 一涉及細微之處,明子便不住地斜着頭回想着。
“現場沒有發現翻箱倒櫃的痕迹,又沒有東西遺失,所以目前看起來很可能是洩憤作案,你丈夫是否與人結仇?” 明子屏住氣沉思着。
“我不清楚。
” 與沉默的時間相比,回答得很幹脆。
洩憤作案——對谷口結怨很深的人從外部潛人,趁他熟睡之際殺害他後,被明子發現,所以想殺人滅口,但因為她驚叫起來,他才落荒而逃。
的确,這樣認定是最合理的。
這時,最關鍵的證據就是兇手進出的痕迹。
勘察結果,室内沒有發現清晰的腳印和指紋等,隻是在估計是歹徒入口處的外窗框和窗外牆上發現一些泥土和纖維。
這可以解釋為是兇手爬進屋時留下的。
但是,這起事件還有另一種看法。
即,懷疑從外部潛人的賊根本就不存在,是内部的人即明子殺害丈夫,僞裝成外部的人闖入作案。
那種時候,打壞窗玻璃也是明子所為,沒有腳印是理所當然的,窗框上和外牆上的泥土和纖維是明子特地沾上去的,或許是以前偶爾沾上去的。
眼下還沒有找到在案發的10時30分至11時這段時間裡,在現場附近看到過可疑的人影或聽到明子驚叫的證人。
這也是因為一開始就不存在那樣的事,或谷口的家處在與近鄰稍稍遠一些的緣故,所以不可能找到目擊者。
兩種解釋都講得通。
現場的情況倘若兩種可能都有,明子的傷就顯得非常微妙。
按明子的說法,認為被歹徒刺傷也沒有什麼不自然,相反那部位和傷的模樣都可以是她自己用左手握着刀劃上去的。
是他傷?還是自傷?—— 有一個關鍵可以救明子。
那就是在右臂的傷痕附近沒有發現試刀傷。
試刀傷,在法醫學上也稱為“逡巡傷”。
顧名思義,在自殺或自傷時,在留下決定性的傷痕之前,由于猶豫,在關鍵傷痕的周圍會自然留下一些淺傷。
“逡巡傷”的特征就是,大體在表皮很淺的地方,刀器并不隔着衣服而是直接觸及皮膚,有幾條傷痕呈同一方向,等等。
同時,年輕人或女性在自傷時,可說必然地會留下“逡巡傷”。
關于這起事件,高見特地鄭重地詢問過看到明子傷痕的醫生和搞鑒定的人,得知傷痕的周圍設有絲毫認為是“逡巡傷”的痕迹。
高見無意中松了一口氣。
也許他的内心裡還無意識地從明子的身上聯想到彰子。
但是,在現階段一切都還不能作出斷定。
事件是否外部作案,還有賴于今後以被害人為中心展開的調查。
高見決定暫時讓明子休息。
“——不過,倘若時間晚了,你也睡在丈夫睡覺的卧室裡吧。
” 他最後問道。
于是,明子露出虛怯的神情。
将遊移的目光望着空間。
然後,她伏下眼睛,接着狠狠心答道: “我在自己工作的房間裡放了一張床。
因為這樣的話,倘若工作到很晚,便于馬上睡下休息。
” 3 直到這天下午之前,有關被害人谷口的調查進行得很順利。
正确地說,谷口豐夫,39歲,在一家雖是中小型企業卻非常穩定的電機銷售公司本社任總務部長(在日本的公司裡,總務部長的權利很大,主要工作是負責人事和财務等——譯者注)。
查出谷口除了妻子之外,還與一個女人有着性關系。
那個女人叫“藤井光江”,40歲,獨身,在鬧市區經營着一家小餐館。
她與谷口的關系,是警方到谷口常去的那家酒吧裡調查後得知的。
據光江承認,與谷口隻是偶爾受邀去一趟旅館罷了,談不上是情人的關系。
同時,光江在案發時一直在自己的店裡,她的現場不在證明很牢固。
接着,在西光電機公司,谷口的口碑很不佳。
據反映,他脾氣暴躁,性格反複無常,而且他利用總務部長的職務玩弄權術排斥異己,将不稱心的部下貶到農村營業所或甚至逼人退職,從此不得翻身。
對谷口的指責,都是比他地位低的職員說的。
但同時,他對比自己地位高的實權者,即便談不上阿腴迎逢卻也唯命是從,況且他是副總經理的遠親,靠着這個招牌雖劣迹昭彰卻仍青雲直上。
“倘若那樣,對他懷恨的人不會少吧。
” 聽着大緻的報告,高見反問吉井巡查部長道。
“是的,我還是認為洩憤的可能性很大。
” 工作很有熱情的吉井将那張幼稚的臉漲得通紅,點點頭。
“你舉舉具體的名字。
” “好像以前也有過相似的例子。
大約兩個月前,有個職員突然被發配到孤島上的營業所去。
” “你是說‘發配’?” “聽說他拒絕調動工作,結果辭職了。
” “嘿!” “是一位26歲叫石上城的青年,在總務課工作。
在今年四月份的人事變動中,他突然接到調動的命令。
在此之前,聽說他在做文件時有過一個小錯誤。
但那原本就不是什麼大事,看來谷口平時就不太喜歡石上啊。
……這是在總務課的女孩子們之間傳說的,石上好像正好遇見谷口與這個藤井光江一起從旅館裡出來,因此人們認為谷口是為了那件事才将石上調到孤島上去的。
” “難怪。
” “石上在家裡與母親相依為命,而且母親已經55歲,患有要命的腎髒病,正在大學醫院裡看病。
據說,這種病倘若不是設備齊全的大學醫院,就不能得到完善的治療。
” “就是說,石上君不能調到孤島上去?” “是的。
他向上司說明情況,哀求希望不要将他調走,但年輕職員的人事權幾乎都是谷口一個人說了算,所以沒有接受他的要求。
因此,石上終于到三月底就退職了。
” “嗯……” “他退職後沒有馬上找到适當的工作,同時母親也許是心力交瘁吧,病情惡化住了醫院。
據以前與石上關系密切的總務課員說,現在他的處境相當困難。
” 高見不住地連連點頭。
從平時的實績來看,吉井的調查是可信的。
正因為如此,高見隐隐地感覺到内心裡湧出一股接觸到關鍵線索時的那種期待和緊張。
“你見過石上嗎?” “沒有。
他不在家。
據鄰居說,他現在每天出去找工作。
母親住的那家醫院,從昨天下午起他就沒有去過,所以我們已經對醫院和住宅進行了監控。
” “嗯。
石上的體格和長相呢?” “非常瘦小,身高最多150厘米,皮膚稍黑,聽說像個猴子似的。
留着現在年輕人流行的長發,總之其貌不揚……” “和明子的話完全不一樣啊。
” 據明子所說,“歹徒”比中等個子的谷口高大、結實,頭發沒有明顯的特征。
“是啊。
” 吉井也咬着自己的嘴唇,一副很納悶的表情。
關于谷口夫婦的關系,在公司内打聽幾乎一無所獲。
看來谷口在公司内沒有能說說私生活的知心朋友。
下午,高見走訪了明子婚前工作的石油公司。
西光電機公司向這家公司購買汽油和燈油,所以算是客戶,但是從規模來講,西光電機會社要大得多。
聽說明子在秘書深裡工作了大約四年,是在課長的撮合下與谷口戀愛結婚的,但婚禮上的證婚人卻是現在的常務董事楠根,明子婚後還常常去找楠根商量事情。
這些事是聽明子的父親說的。
石油公司在市中心有着一幢豪華的大樓。
公司的名字名揚天下,但相反現在看到的本社大樓卻很矮小,也許是将錢都投資在汽油裡了。
事先打過電話,所以高見馬上就被引進到楠根常務的房間裡。
在放置着一套皮革沙發和牆上挂着十号風景畫的客廳裡,女職員端來兩杯茶離去之後,楠根才打開裡間的門走出來。
楠根身穿胭脂色粗花紋優質料西服,顯得格外年輕,看上去還不到50歲,頭發斑白光潤,儀表端莊,頗有董事的派頭。
“讓你久等了。
”
明子本能地擡起右手招架,頓覺右臂一陣麻木,這一掙紮使刀從歹徒的手中滑落。
明子發出驚叫,于是他向房門那邊奪路而逃。
歹徒逃走後,明子捂着傷口在地上蹲了一會兒,但還是振作精神走進卧室。
丈夫谷口仰面躺在床上已經斷氣,胸口全都是血。
雖然記得那以後就回到内客廳裡打110電話報警,但明子說,那時自己做了些什麼,已經記不得了。
不過,聽說縣警指揮室接到明子的報案是11時10分。
“——就是說,歹徒是右手握着刀舞動着從你的正面刺中你的右臂的?” “是的。
”明子露出慎重思考的目光點點頭。
“當時……你穿的就是這身衣服?” 高見重又望着明子橄榄綠的上衣和在醫院的薄毯下露出的淺茶色長褲,寬袖上衣的胸前有三點小血污,化學纖維散發出銀色的光。
“是的。
”她機械地點點頭。
“那麼,右臂的衣袖也劃破了吧。
” “是啊……不!當時我正卷起衣袖,因為房間裡很熱。
所以,衣袖沒有劃破。
” 明子放松頗顯理智的嘴唇露出無奈的苦笑,将蓋着包紮帶而沒有被劃破的右袖向高見擡了擡。
“難怪。
” 高見想起進病房之前向醫生訊問時醫生對他說的話。
明子的傷是從右時向右碗的方向劃去,深度0.8厘米,長4厘米,從傷口的流向來看,正如明子所說,是與高個子歹徒面對面搏鬥時受到的刀傷,這沒什麼不正常——同時,兇器是登山用的小刀。
落在明子被刺的那間内客廳的中央,那把小刀無疑就是刺中谷口心髒和明子手腕的同一把兇器。
這隻要對照血痕和傷口就能斷定。
據明子說,小刀不是谷口家的。
刀柄上一個指紋也沒有采集到。
“歹徒是赤着手握着刀嗎?” 面對這個問題,明子稍稍考慮了一下,最後答道:“記得好像戴着白色的手套。
” “兇手你見過嗎?” 高見的提問觸及到更重要的關鍵。
“那個人,我好像一點兒也不認識。
” 明子很索然地閉緊着嘴唇。
“對方的臉,你應該看見了吧。
” “是啊。
不過,隻有廚房的燈開着,在内客廳裡隻能看見一個影子,所以沒有看清楚……” “那麼,體形和服裝還記得吧?” 她零零星星地回憶起那人身高有170多厘米,身材魁梧,肩膀很有力,身上穿着短袖襯衫和長褲,好像還戴着白色軍用手套。
“腳上呢?” “鞋子好像沒有穿……” “發型怎麼樣?——” “這……記不清楚……” 一涉及細微之處,明子便不住地斜着頭回想着。
“現場沒有發現翻箱倒櫃的痕迹,又沒有東西遺失,所以目前看起來很可能是洩憤作案,你丈夫是否與人結仇?” 明子屏住氣沉思着。
“我不清楚。
” 與沉默的時間相比,回答得很幹脆。
洩憤作案——對谷口結怨很深的人從外部潛人,趁他熟睡之際殺害他後,被明子發現,所以想殺人滅口,但因為她驚叫起來,他才落荒而逃。
的确,這樣認定是最合理的。
這時,最關鍵的證據就是兇手進出的痕迹。
勘察結果,室内沒有發現清晰的腳印和指紋等,隻是在估計是歹徒入口處的外窗框和窗外牆上發現一些泥土和纖維。
這可以解釋為是兇手爬進屋時留下的。
但是,這起事件還有另一種看法。
即,懷疑從外部潛人的賊根本就不存在,是内部的人即明子殺害丈夫,僞裝成外部的人闖入作案。
那種時候,打壞窗玻璃也是明子所為,沒有腳印是理所當然的,窗框上和外牆上的泥土和纖維是明子特地沾上去的,或許是以前偶爾沾上去的。
眼下還沒有找到在案發的10時30分至11時這段時間裡,在現場附近看到過可疑的人影或聽到明子驚叫的證人。
這也是因為一開始就不存在那樣的事,或谷口的家處在與近鄰稍稍遠一些的緣故,所以不可能找到目擊者。
兩種解釋都講得通。
現場的情況倘若兩種可能都有,明子的傷就顯得非常微妙。
按明子的說法,認為被歹徒刺傷也沒有什麼不自然,相反那部位和傷的模樣都可以是她自己用左手握着刀劃上去的。
是他傷?還是自傷?—— 有一個關鍵可以救明子。
那就是在右臂的傷痕附近沒有發現試刀傷。
試刀傷,在法醫學上也稱為“逡巡傷”。
顧名思義,在自殺或自傷時,在留下決定性的傷痕之前,由于猶豫,在關鍵傷痕的周圍會自然留下一些淺傷。
“逡巡傷”的特征就是,大體在表皮很淺的地方,刀器并不隔着衣服而是直接觸及皮膚,有幾條傷痕呈同一方向,等等。
同時,年輕人或女性在自傷時,可說必然地會留下“逡巡傷”。
關于這起事件,高見特地鄭重地詢問過看到明子傷痕的醫生和搞鑒定的人,得知傷痕的周圍設有絲毫認為是“逡巡傷”的痕迹。
高見無意中松了一口氣。
也許他的内心裡還無意識地從明子的身上聯想到彰子。
但是,在現階段一切都還不能作出斷定。
事件是否外部作案,還有賴于今後以被害人為中心展開的調查。
高見決定暫時讓明子休息。
“——不過,倘若時間晚了,你也睡在丈夫睡覺的卧室裡吧。
” 他最後問道。
于是,明子露出虛怯的神情。
将遊移的目光望着空間。
然後,她伏下眼睛,接着狠狠心答道: “我在自己工作的房間裡放了一張床。
因為這樣的話,倘若工作到很晚,便于馬上睡下休息。
” 3 直到這天下午之前,有關被害人谷口的調查進行得很順利。
正确地說,谷口豐夫,39歲,在一家雖是中小型企業卻非常穩定的電機銷售公司本社任總務部長(在日本的公司裡,總務部長的權利很大,主要工作是負責人事和财務等——譯者注)。
查出谷口除了妻子之外,還與一個女人有着性關系。
那個女人叫“藤井光江”,40歲,獨身,在鬧市區經營着一家小餐館。
她與谷口的關系,是警方到谷口常去的那家酒吧裡調查後得知的。
據光江承認,與谷口隻是偶爾受邀去一趟旅館罷了,談不上是情人的關系。
同時,光江在案發時一直在自己的店裡,她的現場不在證明很牢固。
接着,在西光電機公司,谷口的口碑很不佳。
據反映,他脾氣暴躁,性格反複無常,而且他利用總務部長的職務玩弄權術排斥異己,将不稱心的部下貶到農村營業所或甚至逼人退職,從此不得翻身。
對谷口的指責,都是比他地位低的職員說的。
但同時,他對比自己地位高的實權者,即便談不上阿腴迎逢卻也唯命是從,況且他是副總經理的遠親,靠着這個招牌雖劣迹昭彰卻仍青雲直上。
“倘若那樣,對他懷恨的人不會少吧。
” 聽着大緻的報告,高見反問吉井巡查部長道。
“是的,我還是認為洩憤的可能性很大。
” 工作很有熱情的吉井将那張幼稚的臉漲得通紅,點點頭。
“你舉舉具體的名字。
” “好像以前也有過相似的例子。
大約兩個月前,有個職員突然被發配到孤島上的營業所去。
” “你是說‘發配’?” “聽說他拒絕調動工作,結果辭職了。
” “嘿!” “是一位26歲叫石上城的青年,在總務課工作。
在今年四月份的人事變動中,他突然接到調動的命令。
在此之前,聽說他在做文件時有過一個小錯誤。
但那原本就不是什麼大事,看來谷口平時就不太喜歡石上啊。
……這是在總務課的女孩子們之間傳說的,石上好像正好遇見谷口與這個藤井光江一起從旅館裡出來,因此人們認為谷口是為了那件事才将石上調到孤島上去的。
” “難怪。
” “石上在家裡與母親相依為命,而且母親已經55歲,患有要命的腎髒病,正在大學醫院裡看病。
據說,這種病倘若不是設備齊全的大學醫院,就不能得到完善的治療。
” “就是說,石上君不能調到孤島上去?” “是的。
他向上司說明情況,哀求希望不要将他調走,但年輕職員的人事權幾乎都是谷口一個人說了算,所以沒有接受他的要求。
因此,石上終于到三月底就退職了。
” “嗯……” “他退職後沒有馬上找到适當的工作,同時母親也許是心力交瘁吧,病情惡化住了醫院。
據以前與石上關系密切的總務課員說,現在他的處境相當困難。
” 高見不住地連連點頭。
從平時的實績來看,吉井的調查是可信的。
正因為如此,高見隐隐地感覺到内心裡湧出一股接觸到關鍵線索時的那種期待和緊張。
“你見過石上嗎?” “沒有。
他不在家。
據鄰居說,他現在每天出去找工作。
母親住的那家醫院,從昨天下午起他就沒有去過,所以我們已經對醫院和住宅進行了監控。
” “嗯。
石上的體格和長相呢?” “非常瘦小,身高最多150厘米,皮膚稍黑,聽說像個猴子似的。
留着現在年輕人流行的長發,總之其貌不揚……” “和明子的話完全不一樣啊。
” 據明子所說,“歹徒”比中等個子的谷口高大、結實,頭發沒有明顯的特征。
“是啊。
” 吉井也咬着自己的嘴唇,一副很納悶的表情。
關于谷口夫婦的關系,在公司内打聽幾乎一無所獲。
看來谷口在公司内沒有能說說私生活的知心朋友。
下午,高見走訪了明子婚前工作的石油公司。
西光電機公司向這家公司購買汽油和燈油,所以算是客戶,但是從規模來講,西光電機會社要大得多。
聽說明子在秘書深裡工作了大約四年,是在課長的撮合下與谷口戀愛結婚的,但婚禮上的證婚人卻是現在的常務董事楠根,明子婚後還常常去找楠根商量事情。
這些事是聽明子的父親說的。
石油公司在市中心有着一幢豪華的大樓。
公司的名字名揚天下,但相反現在看到的本社大樓卻很矮小,也許是将錢都投資在汽油裡了。
事先打過電話,所以高見馬上就被引進到楠根常務的房間裡。
在放置着一套皮革沙發和牆上挂着十号風景畫的客廳裡,女職員端來兩杯茶離去之後,楠根才打開裡間的門走出來。
楠根身穿胭脂色粗花紋優質料西服,顯得格外年輕,看上去還不到50歲,頭發斑白光潤,儀表端莊,頗有董事的派頭。
“讓你久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