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我的誕生和幼年時代——體質的培育
關燈
小
中
大
聽别人說,我是用波謝洪尼耶最常見的接生方式生下來的。
那時,我們的貴族太太們(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統治階級的女代表們)既不到京城,甚至也不到省城去作産前檢查,隻是滿足于當地的土法接生。
我的哥哥姐姐全靠這辦法來到世上;我也不例外。
母親生我以前的三周光景,家裡派人進城去請接生婆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婆婆,她來時,随身帶着從一位聖徒(他的遺體安息在縣城的大教堂裡)的神龛①中取來的肥皂和一罐軟油膏。
這就是她的全套接生裝備,如果不算她的熱忱、經驗和“好手氣”的話。
産婦臨産,萬一遇到難産,人們便打開教堂裡聖障的中門,捧着聖像,繞教堂走幾圈。
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的接生費用便宜得出奇。
全部待遇是:她住在産婦家的時期(有時是兩三個月),供給她膳食;給她在産婦卧室裡搭一張床鋪,因此,她的血液也滋養了這個房間的臭蟲;臨了,如果生産順利,便付她一張十盧布的鈔票,到了冬天,再裝一兩車食物,自然是連好帶壞都有,送到她城裡的家中去。
除了這些待遇,有時還派給她一名使女,無償地伺候她一年半載,不過,在這段時間内,使女的吃喝穿戴由她負擔。
①聖徒死後将他的幹屍裝在金屬匣裡。
可是,等到用不着她的時候,她就得為這點微不足道的好處付出代價。
至少,在我們家裡是這樣的。
我們家的人平時管她叫“臭婆娘;無底洞”,待到下次女主人要生産時,她才又變成“親愛的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
“你這是打算把火雞送給那個奧婆娘嗎?”母親看見門廊裡放着一兩對準備送走的凍火雞,氣急敗壞地質問女管家。
“送她兩隻老公雞,夠她填無底洞啦。
” 這位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心地善良,動作敏捷,性情開朗,很愛講話。
我長到八歲時才認識她,那時我們的雙親已經跟她斷絕往來(他們認為再不需要她效勞了),但是她仍然那麼親熱地撫愛我,那麼親切地管我叫聰明孩子,撫摩我的小腦袋,使我不禁深受感動。
我們家裡沒有撫摩孩子的小腦袋的習慣——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别人的撫愛才對我起了這麼大的影響。
而且她不僅使我一個人,也使我家伺候過她的八個使女——我母親生過八胎——個個都對她有極好的印象。
她們談到她,總是贊不絕口,而且回來的時候都長胖了(有一個甚至還懷了孕)。
她們在她家裡喝濃濃的白菜湯,粥裡澆的是牛油,不是亞麻子油。
她叫她們的名字,隻用愛稱,不用卑稱,而且她從來不在主人面前說她們一句壞話。
她住在城廂她自己的一棟破房子裡,靠接生所得為生。
她有過一個丈夫,不過,在我認識她的時候,他已經有十來年沒有音訊了。
但是看來她是知道他的下落的,所以每逢大節日她都要送些白面包到監牢裡去。
“我丈夫脾氣古怪,”她說,“我們合不來。
他做裁縫,掙的錢很多,可他連一個子兒都不拿回家——全送到酒館裡去了。
我們也生過幾個孩子,可是這些天使般的小乖乖全部死了。
死得真冤枉:有的從長凳上跌下來摔壞了,有的給開水燙死了。
我幹的這一行老得在縣裡跑米跑去;丈夫呢,白天呆在酒館裡,夜裡不是醉倒在溝裡,就是蹲在拘留所裡。
我們湊合着雇了一個傭人。
可是孩子還是沒有人照管。
臨了,有一天我接了生回家來,傭人迎着我說:‘普羅霍爾-謝苗尼奇(就是我丈夫)已經一個星期沒有回家了!’沒有回家就沒回家吧,可是從此他就好比石沉大海,一去不返了。
剩下我孤單單一個人,起初難受極了。
我想,唉,這下我完了!可是結果相反,我的日子反倒比先前好過了!” 也真湊巧,正當我們家裡最後确定用“臭婆娘”這個綽号稱呼烏裡揚挪-伊萬諾夫娜的時候,已經有五、六年沒生育的母親,出乎意外地懷了第九胎。
由于她的年紀已經不輕,所以這一次她想到莫斯科去生産。
隻好請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陪她一起去。
家裡人派我進城去接她,我就在那裡認識了她。
這個善良的婦人非但不念舊惡,而且在我們到了莫斯科、找來一位“帶着鉗子、手術刀和鑿子”的有學問的産科醫生時,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死活不讓他接近産婦,并且靠着一塊肥皂,第九次解救了自己的病人,使她複了原。
但是她這一次效勞卻使我的父母“大破其鈔”。
他們付給她的報酬不再是一張紅票子,而是一張白票子①,此外,下第一場雪的時候給她送去一車食物,謝肉節②前又送去一車。
同時,照例派了一名使女去替她幹活。
①紅鈔票值十盧布,白鈔票值二十五盧布。
②四旬齋前的一星期。
總之,沒有花多少錢,我就平平安安地降生到人間來了。
洗禮也完成得同樣順利。
那時有位客居在我家的小市民,朝聖香客德米特裡-尼古内奇-巴爾哈托夫,大家認為他是縣裡料事如神的人物。
順便說說,我降生前,母親間他,她這一次懷的是男是女,他學雞叫了幾聲,說:“小公雞,小公雞,爪兒失!”問他是否快要生了,他使用小勺子舀蜂蜜(當時正在喝茶,他喝的是加蜂蜜的茶,因為齋戒期不可吃砂糖),畫到第七勺,他停住手,說:“就在這個時辰!”“他的話真靈驗:你媽果
那時,我們的貴族太太們(也就是今天所說的統治階級的女代表們)既不到京城,甚至也不到省城去作産前檢查,隻是滿足于當地的土法接生。
我的哥哥姐姐全靠這辦法來到世上;我也不例外。
母親生我以前的三周光景,家裡派人進城去請接生婆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婆婆,她來時,随身帶着從一位聖徒(他的遺體安息在縣城的大教堂裡)的神龛①中取來的肥皂和一罐軟油膏。
這就是她的全套接生裝備,如果不算她的熱忱、經驗和“好手氣”的話。
産婦臨産,萬一遇到難産,人們便打開教堂裡聖障的中門,捧着聖像,繞教堂走幾圈。
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的接生費用便宜得出奇。
全部待遇是:她住在産婦家的時期(有時是兩三個月),供給她膳食;給她在産婦卧室裡搭一張床鋪,因此,她的血液也滋養了這個房間的臭蟲;臨了,如果生産順利,便付她一張十盧布的鈔票,到了冬天,再裝一兩車食物,自然是連好帶壞都有,送到她城裡的家中去。
除了這些待遇,有時還派給她一名使女,無償地伺候她一年半載,不過,在這段時間内,使女的吃喝穿戴由她負擔。
①聖徒死後将他的幹屍裝在金屬匣裡。
可是,等到用不着她的時候,她就得為這點微不足道的好處付出代價。
至少,在我們家裡是這樣的。
我們家的人平時管她叫“臭婆娘;無底洞”,待到下次女主人要生産時,她才又變成“親愛的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
“你這是打算把火雞送給那個奧婆娘嗎?”母親看見門廊裡放着一兩對準備送走的凍火雞,氣急敗壞地質問女管家。
“送她兩隻老公雞,夠她填無底洞啦。
” 這位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心地善良,動作敏捷,性情開朗,很愛講話。
我長到八歲時才認識她,那時我們的雙親已經跟她斷絕往來(他們認為再不需要她效勞了),但是她仍然那麼親熱地撫愛我,那麼親切地管我叫聰明孩子,撫摩我的小腦袋,使我不禁深受感動。
我們家裡沒有撫摩孩子的小腦袋的習慣——也許,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别人的撫愛才對我起了這麼大的影響。
而且她不僅使我一個人,也使我家伺候過她的八個使女——我母親生過八胎——個個都對她有極好的印象。
她們談到她,總是贊不絕口,而且回來的時候都長胖了(有一個甚至還懷了孕)。
她們在她家裡喝濃濃的白菜湯,粥裡澆的是牛油,不是亞麻子油。
她叫她們的名字,隻用愛稱,不用卑稱,而且她從來不在主人面前說她們一句壞話。
她住在城廂她自己的一棟破房子裡,靠接生所得為生。
她有過一個丈夫,不過,在我認識她的時候,他已經有十來年沒有音訊了。
但是看來她是知道他的下落的,所以每逢大節日她都要送些白面包到監牢裡去。
“我丈夫脾氣古怪,”她說,“我們合不來。
他做裁縫,掙的錢很多,可他連一個子兒都不拿回家——全送到酒館裡去了。
我們也生過幾個孩子,可是這些天使般的小乖乖全部死了。
死得真冤枉:有的從長凳上跌下來摔壞了,有的給開水燙死了。
我幹的這一行老得在縣裡跑米跑去;丈夫呢,白天呆在酒館裡,夜裡不是醉倒在溝裡,就是蹲在拘留所裡。
我們湊合着雇了一個傭人。
可是孩子還是沒有人照管。
臨了,有一天我接了生回家來,傭人迎着我說:‘普羅霍爾-謝苗尼奇(就是我丈夫)已經一個星期沒有回家了!’沒有回家就沒回家吧,可是從此他就好比石沉大海,一去不返了。
剩下我孤單單一個人,起初難受極了。
我想,唉,這下我完了!可是結果相反,我的日子反倒比先前好過了!” 也真湊巧,正當我們家裡最後确定用“臭婆娘”這個綽号稱呼烏裡揚挪-伊萬諾夫娜的時候,已經有五、六年沒生育的母親,出乎意外地懷了第九胎。
由于她的年紀已經不輕,所以這一次她想到莫斯科去生産。
隻好請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陪她一起去。
家裡人派我進城去接她,我就在那裡認識了她。
這個善良的婦人非但不念舊惡,而且在我們到了莫斯科、找來一位“帶着鉗子、手術刀和鑿子”的有學問的産科醫生時,烏裡揚娜-伊萬諾夫娜死活不讓他接近産婦,并且靠着一塊肥皂,第九次解救了自己的病人,使她複了原。
但是她這一次效勞卻使我的父母“大破其鈔”。
他們付給她的報酬不再是一張紅票子,而是一張白票子①,此外,下第一場雪的時候給她送去一車食物,謝肉節②前又送去一車。
同時,照例派了一名使女去替她幹活。
①紅鈔票值十盧布,白鈔票值二十五盧布。
②四旬齋前的一星期。
總之,沒有花多少錢,我就平平安安地降生到人間來了。
洗禮也完成得同樣順利。
那時有位客居在我家的小市民,朝聖香客德米特裡-尼古内奇-巴爾哈托夫,大家認為他是縣裡料事如神的人物。
順便說說,我降生前,母親間他,她這一次懷的是男是女,他學雞叫了幾聲,說:“小公雞,小公雞,爪兒失!”問他是否快要生了,他使用小勺子舀蜂蜜(當時正在喝茶,他喝的是加蜂蜜的茶,因為齋戒期不可吃砂糖),畫到第七勺,他停住手,說:“就在這個時辰!”“他的話真靈驗:你媽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