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慈悲之本

關燈
恨之根生出來的仇恨之花。

    ” “這麼說,大人,您不僅讓在下去做這個使者,您還有慈悲的辦法?”勝隆急道。

     家康嚴肅地點了點頭,道:“當然。

    我怎可能隻把這重任交與你一人?大坂合戰已讓我大感惶恐。

    ” 由于家康語氣嚴厲,勝隆身子不由得往前一伏。

    他原本以為大禦所隻是把他推向了難境,但一聽大坂合戰亦令大人惶恐,他似感被人打了一巴掌,有些不知所措。

     “大坂戰前,我若能不辭辛勞親自前往大坂一趟,萬事皆諧。

    我若親自見過秀賴母子,自能說服他們,焉有後來的結局?” “大人的意思,是要親自去見伊達?” “我倒要看看,伊達會否老老實實回江戶來。

    我要去江戶,若不用盡一切手段,阻止戰事,便會與大坂的情形一樣,到了這把年紀還須再穿铠着甲。

    大坂之戰便是上天給我的懲罰。

    ” “最近大人也要……” “我會如你一樣努力。

    我去江戶,你去越後,但我想聽你從越後傳來消息,再動身。

    ” 勝隆低頭,臉色通紅,家康公之言讓他感到慚愧。

     “對上總介的懲罰已然确定。

    但,希望你此次出使能将此事處分得宜,莫給更多人帶去傷害,盡快回來與阿牧成婚。

    等到那個時候,你也就長大了,更是成熟了。

    每當見到你,我便會想到大坂冬役時去了茶磨山的木村長門守。

    他現在若還活着,亦是一個如你這樣大有前途的年輕之人。

    戰亂不僅會摧花折木,還會助長怨恨的根莖,隻會給世間帶來苦痛。

    你要記得我的話,撒播慈悲種子,培言慈悲根莖。

    你現在有主意了?” “大人!” “看來你終明白了。

    ” “在下有一個請求。

    ” “哦,你說吧,不必客氣。

    ” “上總介大人将來怎樣,且不說,目下……” “你是說先把此事擱上一擱?” “是。

    上總介大人還隻是新開之花。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人若能給他痛改前非的機會,他當能修成正果。

    ” “哦。

    ” “但,大人若命他切腹,就如同花朵剛及開放,便被人掐去了。

    ” “且等,勝隆,我何時說過令他切腹了?” “因此,在下才請求大人莫下達此令。

    在下隻要把大人的話記在心裡,便能夠順利完成使命,回來成婚。

    ” 家康突然别開臉,點頭不已。

    勝隆這份情,亦是他順利完成使命的根本。

    但若一開始便由着這份情誼辦事,便可能導緻其父切腹自殺,他自己為忠輝殉死。

    此令家康甚為憂心。

    但,若讓忠輝活在世間,忠輝能否真與伊達斷絕關系呢? “大人!”勝隆一臉嚴正地伏下身子,“請大人千萬莫下達切腹之令,請大人三思。

    ” “……” “隻要大人答應在下這個請求,即便大人令在下今晚出發,在下也又不容辭!” 家康依舊不明言。

    他嘴上雖說還未作出決定,但令忠輝切腹之念早已根植心底。

    世間之人,有時生實比死還要痛苦。

    一狠心令忠輝切腹倒也罷了,若令他蟄居一隅,小心翼翼苟活,可比生還要痛苦百倍。

     “勝隆啊,你不覺得,上總介這種情形,切腹豈非讓他解脫?” “大人這話令在下感到意外。

    ”勝隆使勁搖頭,不由往前探了探身子,道,“大人亦常說,人來到這個世間乃是神佛的旨意,斷送别人的性命即是違背神佛,乃是罪過。

    人死如燈滅,一旦切腹,焉可複生?上總介大人乃是聰慧之人,隻要能活下來,日後定能明白大人苦心。

    ” “隻怕上總介不會有這等悟性。

    ” “恕在下直言,在下覺得,這隻不過是大人心中一個解不開的疙瘩。

    ” “解不開的疙瘩?” “是。

    大人覺得是自己導緻了秀賴公自殺身亡,故,您想犧牲兒子來撫平心中内疚。

    目下大人心裡既有這樣一個解不開的疙瘩,怎能平心靜氣處事?” “哦?” “若令上總介大人切腹,大人日後定後悔。

    事事後悔,必将陷入苦惱深淵。

    因此在下以為,大人不如饒得上總介大人性命,看他日後如何。

    如此才是神佛真意。

    ” “可是勝隆,我已七十有四了啊。

    ” “因此,之後諸事托付與将軍大人便是。

    且看上總介大人是否真會成為太平天下的麻煩。

    大人啊,上總介大人畢竟是将軍大人的親兄弟!” 家康點頭,閉目喃喃道:“好了好了,我再想想。

    今夜你就陪我一起用飯吧。

    天已經黑了。

    ”他拍手叫來侍女,吩咐道:“掌燈,我已看不清勝隆的面目了。

    ”然後,他似想起了什麼,又道,“你去一趟長屋,讓阿牧來伺候晚飯,就說我有禮物給她。

    ” 吩咐罷,家康笑了,聲音嘶啞道:“好了,勝隆,我要與你商議一下,我會真心聽取你的意見。

    無論如何,都要于今夜作出決斷,明日一早你就得出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