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激戰若江
關燈
小
中
大
輕武士。
由于兄長直勝體弱多病,他受命繼承家業。
為了不損父親英名,他帶着一身騰騰的霸氣出征了。
要論剛勇,井伊與木村也算旗鼓相當。
重成擊潰了藤堂右翼,暫時撤至若江南部、玉串川堤壩一帶,稍稍歇軍,填飽肚子。
木村重成似命中注定要和井伊直孝展開一場激烈的決戰。
此二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井伊直孝風骨凜然,卻沉默寡言,眼神如刀,一臉胡須讓人想起加藤清正。
他一向不苟言笑,不善言辭,即便有人搭話,多不理不睬。
重成則長相俊美,足以讓每個見到他的女人傾心。
但二者的鬥志和謹慎卻有着共通之處。
井伊直孝子時四刻便起身,下令:“立刻吃飯,填飽肚子!”他令将士将午飯帶在身上,等待黎明到來。
此時,老臣庵原朝昌過來勸道:“在下以為,今日的主戰場乃是道明寺,請思量朝道明寺……” 直孝瞪大眼,搖頭道:“不!今日之戰役當在八尾和若江。
要是避開,日後必然後悔。
”他并不細說,口氣穩重,毫不猶豫道,“你作為右先鋒,帶領火槍隊前往若江的前堤,等待天明。
” 庵原朝昌依言沿十三道朝西進發,抵達玉串川的堤壩,埋伏于此。
然後,直孝任命川手良利為左先鋒,令其守于堤壩左側,自己則率領主力進至從若江通往高野道的十三道,靜候敵軍到來。
井伊直孝早已看出,大坂武将試圖偷襲關東主力側面。
十三道乃是敵人必經之地,他遂作出這等安排。
天亮之後,兩廂隔着玉串川對峙,直孝的判斷絲毫無誤。
豈能讓你們得逞?他冷笑一聲,頭盔下雙目閃閃發光。
“敵方乃是木村重成的精銳,請立即發動進攻。
”川口良利催促。
直孝卻道:“休要着急,太早進攻會傷了元氣。
”他此後不再多言,一直等到卯時四刻。
隔江相對的木村重成則一邊确認敵情,一邊整歇。
“讓火槍營的三百六十人埋伏于堤壩後面。
”重成命今山口弘定。
繼續對峙下去,對連夜行軍的自己一方顯然不利。
于是,重成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先從西岸的堤壩朝敵軍射擊,誘使敵軍渡河,然後将其引入那條通往沼澤地的小路。
火槍營領命出動。
剛布置完畢,弓箭營頭領飯島喜右衛門單膝跪于重成面前,禀道:“敵軍左翼已開始行動,領将乃是川口良利。
時機已然成熟。
” 重成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搭眼望去。
井伊軍的左先鋒——川口良利率領的人馬已開始渡江。
他們已經心急了,重成暗道,小隊人馬一上岸,便向其射擊。
幾排槍一過,敵軍要麼會被火槍吓得畏縮不前,要麼會逞強向前沖。
反正不管怎樣,井伊直孝見此,必會率主力渡河。
我則佯裝敗逃,沿着田中小路撤退。
當井伊軍到了通往沼澤地的小路上,我便回頭猛擊,再與先前伏下的人馬兩面夾攻,年輕的直孝必是插翅難逃。
取下大将井伊直孝的首級,此戰便結。
真正的大戰應在此之後,重成繼續尋思:可乘勝追擊潰不成軍的井伊部,沿着十三道直至高野道。
那時在高野道上行軍的,到底是家康的鐵軍,還是将軍秀忠的主力?不管是誰都無妨,反正把那裡當成自己的葬身之地便是,要能拿下其中一人的首級,便是更好……此時,井伊左先鋒川手良利在隊伍最前,到了玉串川左岸。
槍聲大作。
“哦!”重成不由低吟一聲。
少許槍聲确是他手下發出,但對岸右方也響起了槍聲。
那裡怎會有人放槍?重成大吃一驚,搭眼張望,原來是井伊右先鋒庵原朝昌。
看來,朝昌預料到渡河時會有麻煩,預先伏兵于此。
槍聲過後,木村部火槍營已有十數人橫屍岸邊。
木村部據命令沿着田間小道撤退,川手良利安然無恙上了岸,齊聲呐喊。
一直到此時,事情的進展都如重成所料。
他正暗自得意,又聽到一片呐喊。
重成瞪大眼,緊緊盯着新一批渡河的敵軍。
此非井伊直孝的主力,而是掩護川手渡河的庵原,他們也順利過來了。
重成雙唇不由劇烈顫抖——即便把庵原誘至沼澤地,也無任何意義,因自己的目标乃是井伊直孝的主力。
“休再撤退!回首踏平川手都。
”重成厲聲喊道,他的聲音在麥田裡回響。
部下聽到重成的大喊,調轉過頭來,舉起長槍,迎住了緊追不舍的川手所部。
現在的情勢對于追擊的川手部,還有誘敵的木村部,都是一個意外。
而這意外所緻的細小變化,在戰場上往往有着決定勝負的意義,此時的意外正導緻了一場混亂。
“不可後退!此乃勝敗的關鍵!”川手良利已身負重傷。
他是在木村部折回時,被人刺中了大腿。
在屬下轉身反攻的那一瞬間,木村重成道:“敵人已開始急躁。
”他的判斷完全正确。
這也無甚奇怪,從八尾到道明寺一帶的戰場,到處都可以聽到槍聲和呐喊。
被任命為右先鋒的井伊老将庵原朝昌幾次援助良利,未果。
若要進攻,左先鋒和右先鋒應同時出動。
然而年輕的良利卻并不這麼想,他認為,一方發動進攻,敵軍便會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此,另一方也就更從容了。
于是,他積極開始進攻。
他受到庵原掩護于先,得到他們背後的支援于後。
若在此潰敗,武将的體面何在? “休要後退!後退者斬!往前沖!往前沖……” 然而,川手良利的怒号并未持續太久。
在庵原部齊聲呐喊着趕上來時,川手部前頭已經沒有了川手良利
由于兄長直勝體弱多病,他受命繼承家業。
為了不損父親英名,他帶着一身騰騰的霸氣出征了。
要論剛勇,井伊與木村也算旗鼓相當。
重成擊潰了藤堂右翼,暫時撤至若江南部、玉串川堤壩一帶,稍稍歇軍,填飽肚子。
木村重成似命中注定要和井伊直孝展開一場激烈的決戰。
此二人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井伊直孝風骨凜然,卻沉默寡言,眼神如刀,一臉胡須讓人想起加藤清正。
他一向不苟言笑,不善言辭,即便有人搭話,多不理不睬。
重成則長相俊美,足以讓每個見到他的女人傾心。
但二者的鬥志和謹慎卻有着共通之處。
井伊直孝子時四刻便起身,下令:“立刻吃飯,填飽肚子!”他令将士将午飯帶在身上,等待黎明到來。
此時,老臣庵原朝昌過來勸道:“在下以為,今日的主戰場乃是道明寺,請思量朝道明寺……” 直孝瞪大眼,搖頭道:“不!今日之戰役當在八尾和若江。
要是避開,日後必然後悔。
”他并不細說,口氣穩重,毫不猶豫道,“你作為右先鋒,帶領火槍隊前往若江的前堤,等待天明。
” 庵原朝昌依言沿十三道朝西進發,抵達玉串川的堤壩,埋伏于此。
然後,直孝任命川手良利為左先鋒,令其守于堤壩左側,自己則率領主力進至從若江通往高野道的十三道,靜候敵軍到來。
井伊直孝早已看出,大坂武将試圖偷襲關東主力側面。
十三道乃是敵人必經之地,他遂作出這等安排。
天亮之後,兩廂隔着玉串川對峙,直孝的判斷絲毫無誤。
豈能讓你們得逞?他冷笑一聲,頭盔下雙目閃閃發光。
“敵方乃是木村重成的精銳,請立即發動進攻。
”川口良利催促。
直孝卻道:“休要着急,太早進攻會傷了元氣。
”他此後不再多言,一直等到卯時四刻。
隔江相對的木村重成則一邊确認敵情,一邊整歇。
“讓火槍營的三百六十人埋伏于堤壩後面。
”重成命今山口弘定。
繼續對峙下去,對連夜行軍的自己一方顯然不利。
于是,重成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先從西岸的堤壩朝敵軍射擊,誘使敵軍渡河,然後将其引入那條通往沼澤地的小路。
火槍營領命出動。
剛布置完畢,弓箭營頭領飯島喜右衛門單膝跪于重成面前,禀道:“敵軍左翼已開始行動,領将乃是川口良利。
時機已然成熟。
” 重成點了點頭,站起身來,搭眼望去。
井伊軍的左先鋒——川口良利率領的人馬已開始渡江。
他們已經心急了,重成暗道,小隊人馬一上岸,便向其射擊。
幾排槍一過,敵軍要麼會被火槍吓得畏縮不前,要麼會逞強向前沖。
反正不管怎樣,井伊直孝見此,必會率主力渡河。
我則佯裝敗逃,沿着田中小路撤退。
當井伊軍到了通往沼澤地的小路上,我便回頭猛擊,再與先前伏下的人馬兩面夾攻,年輕的直孝必是插翅難逃。
取下大将井伊直孝的首級,此戰便結。
真正的大戰應在此之後,重成繼續尋思:可乘勝追擊潰不成軍的井伊部,沿着十三道直至高野道。
那時在高野道上行軍的,到底是家康的鐵軍,還是将軍秀忠的主力?不管是誰都無妨,反正把那裡當成自己的葬身之地便是,要能拿下其中一人的首級,便是更好……此時,井伊左先鋒川手良利在隊伍最前,到了玉串川左岸。
槍聲大作。
“哦!”重成不由低吟一聲。
少許槍聲确是他手下發出,但對岸右方也響起了槍聲。
那裡怎會有人放槍?重成大吃一驚,搭眼張望,原來是井伊右先鋒庵原朝昌。
看來,朝昌預料到渡河時會有麻煩,預先伏兵于此。
槍聲過後,木村部火槍營已有十數人橫屍岸邊。
木村部據命令沿着田間小道撤退,川手良利安然無恙上了岸,齊聲呐喊。
一直到此時,事情的進展都如重成所料。
他正暗自得意,又聽到一片呐喊。
重成瞪大眼,緊緊盯着新一批渡河的敵軍。
此非井伊直孝的主力,而是掩護川手渡河的庵原,他們也順利過來了。
重成雙唇不由劇烈顫抖——即便把庵原誘至沼澤地,也無任何意義,因自己的目标乃是井伊直孝的主力。
“休再撤退!回首踏平川手都。
”重成厲聲喊道,他的聲音在麥田裡回響。
部下聽到重成的大喊,調轉過頭來,舉起長槍,迎住了緊追不舍的川手所部。
現在的情勢對于追擊的川手部,還有誘敵的木村部,都是一個意外。
而這意外所緻的細小變化,在戰場上往往有着決定勝負的意義,此時的意外正導緻了一場混亂。
“不可後退!此乃勝敗的關鍵!”川手良利已身負重傷。
他是在木村部折回時,被人刺中了大腿。
在屬下轉身反攻的那一瞬間,木村重成道:“敵人已開始急躁。
”他的判斷完全正确。
這也無甚奇怪,從八尾到道明寺一帶的戰場,到處都可以聽到槍聲和呐喊。
被任命為右先鋒的井伊老将庵原朝昌幾次援助良利,未果。
若要進攻,左先鋒和右先鋒應同時出動。
然而年輕的良利卻并不這麼想,他認為,一方發動進攻,敵軍便會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于此,另一方也就更從容了。
于是,他積極開始進攻。
他受到庵原掩護于先,得到他們背後的支援于後。
若在此潰敗,武将的體面何在? “休要後退!後退者斬!往前沖!往前沖……” 然而,川手良利的怒号并未持續太久。
在庵原部齊聲呐喊着趕上來時,川手部前頭已經沒有了川手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