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春雷之宴

關燈


    倘若真喜姬小姐和城主不睦,将一腔怒氣轉到竹千代身上,該如何是好?不僅是雅樂助,其他老臣也深感不安。

     雅樂助回到房中,為自己倒了一碗藥。

    他必須靜下心來,仔細思量後,才可去見宣光。

    此時,夫人走了進來。

     “小姐已經更衣完畢,宣光大人都等急了。

    ” “先别急。

    ”雅樂助一臉苦相。

     “唉,這些人,在戰場上叱咤風雲,但遇上這種事卻手忙腳亂……”雅樂助回到宣光處,說道,“我生怕有閃失,才前去督看,唉,竟是不能按時舉行大禮了。

    ”他幹巴巴地笑着,坐了下來。

     宣光似乎毫無察覺,隻道:“這些事往往容易出些差池。

    ”他的性情似乎很溫和,毫不介意。

     “是啊。

    若是下雨,說不定大禮得晚上舉行。

    ” “反正夜長着呢。

    ”然後二人開始評論駿府人物,以待石川安藝的消息。

    到了申時以後,安藝才帶來已經準備完畢的消息。

     将近黃昏時,穿着十德衣的轎夫擡起轎子,送親的隊伍從雅樂助的府邸出發了。

    四周被晚霞染成了一片紅色。

    路兩旁依然站着松平武士的家眷。

    雅樂助與戶田宣光并行。

    後面是在雅樂助夫人牽引下的真喜姬。

    左右各有三個侍女。

    傍晚十分甯靜,沒有風,隻有櫻花在夕陽中靜靜飄落。

     “啊,真氣派!”來到長九間四尺、寬兩間半的多門前,宣光對雅樂助道。

    雅樂助吃了一驚,宣光的目光讓人畏俱。

     “那是八幡苑嗎?” “正是。

    ” “聽說乃清康公将安祥城的治所移到此處而得名。

    ” “是。

    ” “當時清康公親手栽了一棵松樹……就是那一棵嗎?”宣光用手中的白扇指着月見箭樓牆内的一棵松樹,雅樂助急得揪心,“正是。

    ” 一行人進了多門。

    雅樂助默默地朝着與剛才那顆松樹相反的方向走去。

    不出所料,宣光不解地停下了。

    雅樂助直冒冷汗。

     “不是那邊嗎?” “是這邊。

    ” “那八幡苑……” 雅樂助急急向他施了一禮,道:“少主現住着八幡苑。

    ” “哦。

    ”宣光屏住呼吸,回頭看了一眼真喜姬。

    真喜姬似乎無心觀看周圍的風景。

    她的瓜子臉上流露出将為人妻的不安和憂愁。

    宣光再次看了一眼本城的松樹,對雅樂助小聲道:“您請帶路吧。

    ” 雅樂助這時已是大汗淋漓。

     真喜姬告訴岡崎人自己十八歲,實際上她已十九歲了。

    女子十六七歲就應出嫁,為何她卻偏偏拖到現在呢?因為她有心病。

    真喜姬不免對自己的晚婚感到悲哀。

     廣忠年後就已二十,還有三個兒子。

    其中兩個是側室阿久夫人所生,一個為前正室於大夫人所出。

    嫁到已有嫡子的家中,對于一個女人來說自有不輕的壓力。

     在田原城,她幾乎沒有聽說過關于阿久夫人的事,卻經常聽人們提及於大夫人。

    嫁過來時,帶來棉種分給百姓,用牛奶做蘇讓城主高興,為了少主竹千代的平安降生,去鳳來寺祈願……無不體現出於大的才幹和眼光。

    而且,於大小姐的美貌更是遠近聞名。

     真喜姬聽說這門婚事時,本意要拒絕,但父親和哥哥卻不允許。

    她從未想過要和於大一較高下,作為一個女人,她一開始便覺不如他人。

    岡崎城主風流倜傥,海道之内衆人皆知,她日夜擔憂自己能否得到夫君的寵愛。

     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於大夫人的羨慕,而不是對阿久夫人的嫉妒,這種羨慕之情甚至讓她沒有注意到自己被帶到了二道城。

    田原本是一個小城。

    與之相比,岡崎看似氣派,内部卻非常樸素。

    真喜姬并不在意,以為武士之家大都如此。

    懷着這種想法,她坐到了座位上。

     雙方互贈禮品,客套完畢,真喜姬心中一直充滿期待:到底哪一位是城主?婚禮中,京風與鄉下的習俗互相摻雜,讓人眼花缭亂,真喜姬不知道丈夫何時出現。

     禮畢,雅樂助夫人再次拉住真喜姬的手,将她帶到後室。

    室内除了一架氣派的屏風,所有擺設都比不上田原。

    真喜姬已和兄長一行别過,身邊隻剩下雅樂助夫人和三個侍女。

     “以後這